农村人,七八十岁仍旧劳动种田种菜去街上换钱,我的邻居就是这样,我以为这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融入骨髓的信仰。
七八十岁这样的老人,大部分出生在解放前,赶上了60年代初三年的饥饿年代,活下来都是捡到了,你说他能够不干么?
我以为老人仍在努力挣钱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劳动换钱是觉得能干点活贴补家用
现代的社会进步,农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接近尾声,现在农村很少有贫困的,但是农村人都致富还是达不到的,所以老年人干活的,忙碌的身影很多。因为生活,一些老人还要去劳动挣钱贴补家用。还有真的是家庭原因,不得不去挣钱,得吃饭得生存啊。
干字精神:毛丰美
二、劳动是一种生活惯性
生活的习惯很难改变,农村的老人们习惯早睡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喜欢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获果实。农村的七八十岁的老人,其实是很长寿了,可能长寿的秘诀就是不停劳作吧。
努力向上的人
三、劳动是一种信仰
农民他们记事起就是不停的劳作,这一辈子不说经历了多少心酸和困苦,都已经是过眼云烟。劳动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仰。
四、劳动是融入社会证明自己的方式
谁都不愿老去,甚至不承认就这样老去了,都想归来仍旧是少年,然后生活别来无恙。所以劳动挣钱,即使去收破烂,也是证明这个世界老人的存在感。
努力向上的人
总之,看着七八十岁还在劳作挣钱的老人,我的心情是不平静的。
谁愿意在这蹒跚之老年,负重前行!
谁愿意在垂垂老矣的暮年,放不下生活的担子。
谁愿意在即将或者以后就离开的岁月,留下遗憾。
所以别轻易看不起肩头扛着担子的人,虽然他已壮士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