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教三十年仍坚持一线带课老师,职称自动晋升一线,我认为这种做法非常合理,就应该这样做,原因在于:
一、从教师的工资水平来说

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各行各业间的工资水平相比相对落后,特别是年轻教师,大多入职工资多数在2000-3000之间,入职工资要挣三年才可以涨一级280元工资,拿初级职称的工资,初级职称虽然满五六年就可以评审中级职称,然而随着近年的职称限额制的实行,多地没有晋升中级职称、高级职称的名额,致使从教20多年以上还有大批教师无法评上中级职称,而常年拿3000左右的低工资,而从教三十年无法晋升高级职称的比比皆是,也就意味着这部分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了一辈子,到退休也无法拿到4000以上的工资。这相对于各行各业的工资水平来说,简单就是老师们的耻辱。

如果从教三十年可以给一线老师自动晋级的话,虽然他们再也拿不了几年的这新晋的高一级的工资就要退休了,但只可以让老师们晚年不那么贫困潦倒。

二、从职称评审过程来看

目前,教师职称越来越难评,年老的教师更是没有优势,很多从教三十年的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根本不会运用多媒体教学,因此无法像年轻教师那样凭优质课证书加分,也就失去了评职称的优势,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教学水平不高,相反他们的教学成绩很多时候都高于年轻老师,所以说就目前评职称的考核标准来看,根本不适用于老教师,因此,从教三十年自然晋级,是对老教师工作的一种肯定和鼓励,让老师工作更有热情、更有温度。

另外职称评定早已腐败透顶,充斥着各种权钱交易,老师们为晋升职称心力交瘁,如果从教三十年后可以自然晋级,那么对于不屑为晋升职称而求人损德的人也是一种安慰和解脱。

三、从对教育做出的贡献来看

从教三十年的老教师可谓饱经风霜,一身的职业病,他们为教育事业两袖清风、甘守清贫一辈子,只要在教育上一直坚守的老师就意味着他的付出远远大于工资所得,因此在从教三十年后自然晋级,是对老师的工作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也增加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教育应该是充满激情、热情、有温度、有爱心的地步,而让广大教师一辈子为评职称而懊恼愤怒,将热情和温度磨失殆尽,实在不利于我们教育的发展。不知大家怎么看,欢迎交流。

最佳贡献者
2

对于从教30年仍坚持在一线带课的老师,应该自动晋升高一级技术职称,为什么我赞同这种做法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是对长期在一线带课的老师的尊重与肯定。一位教师辛苦工作在一线,他们三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奉献着,应该在职称晋升上给予优先考虑,因为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与肯定,付出者是用汗水和心血谱写着自己的育人年华,试想,一个人一辈子能有几个三十年?

第二,不为职称晋升干扰教师专注教学的初心。如果问教改最大的弊端是什么,可以肯定地说就是这个折磨无数教师的职称晋升。因为这东西太繁琐,太牵扯教师的精力,而精力一但分散,会让老师们感觉到分身乏术,倍感疲惫。有时因种原因晋升不了,会极大地伤害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自动晋升职称是最优化改革的唯一捷径。因为教师专岗位有很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现阶段想取消教师职称评定也不现实。与其让饱受垢病的职称晋升影响很多辛苦工作在一线的老师们的工作热情,不如干脆按一线教龄自动晋升,这样可以让待遇更加公平。

第四,加大一线带课教师待遇也应考虑教龄。现行的教师待遇在新老差距上并不是很大,尤其对于没有获得高级技术职称的一线带课教师,如果现行改革按实际一线带课几年一档,自动晋升,同时在其他待遇上也同步提高,那无疑将会让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能得到充分的调动,也能安心于教学。

3

个人觉得应该!

能够坚持三十年如一日的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是真教师!是真爱!是真的爱教育啊!

可是,如今的职称评定制度,对老教师、乡村教师非常不利!非常的不公平!

看看高级教师的职称评定条件就知道了:

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三篇论文,且需要高评委鉴定为“合格”以上等次。

两节大市级、三节区级公开课。

大市级课题或者区级课题主持人。

参加一师一优课获得“区优”以上级别奖。

三年内考核有一个“优秀”,其余“合格”。

荣誉级别越高越好。

……

几乎每一条都能将老教师“卡死”!可是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的战斗在教育一线!我们给他们晋升一级职称不是应该的吗?

非常可喜的是,苏州地区已经规定:从教达到三十年的,还没有晋升中小学一级教师的,可以直接晋升为一级教师(中级职称)!

我想说的是,力度还不够!直接晋升高级教师,或者享受高级教师待遇!

大家说好不好?

4

这个建议很好啊,很接地气,从教三十年仍坚持在一线带课的教师,职称自动晋升一级,是对教师始终如一的教育情怀的一种肯定。我认为在一线教课的老师,够二十年的直接晋级中级职称,够三十年的直接晋升高乡职称。

一个人一辈子能有几个三十年,不要再纠结职称的名额多少了?论文够不够了,就冲着人家吃了三十年的粉笔灰,还不应该自动晋升一级吗?

坚持三十年还在一线带课的教师,年龄也得近60岁了。特别是那些乡村教师,不仅要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关心留守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给他们一些实在的待遇不应该吗?

三十年,一个教师最美好的青春和年华,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这些都不是一级工资所能买来的,因为教师的这份执着和奉献就是无价的。不能让这些功劳卓著已黑发染霜的老教师们流汗又流泪。职称自动晋升,大家同意否?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谢友友们的精彩评论、热情点赞、温馨关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5

这个做法还不够好!应当表述为"从教三十年,自动聘用为高级"。

从教三十年,教出来的学生成千上万,就连学生的孩子又再成为自己学生,这"师公"级的老师却因职称问题迟迟得不到晋升,岂不让人寒心?


从教三十年,年龄大致五十多岁,退休已经倒计时了,长期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工资却比年轻的中层低,这公平从何谈起?

建议将职称作为荣誉,严格审核。但教师工资要按年限晋升,从十二级到五级分成不同年限,如四年或五年年晋升一级。或者初级、中级晋升年限短,三年升一级;高级晋升年限长,五年或六年升一级。这样一来,大家都有盼头,不必为职称争个你死我活!

谢谢邀请!

欢迎关注!

6

我觉得这非常好,非常人性化。

1、这是对他们几十年为教育做出贡献的肯定,也是鼓励广大的有识之士从教的最好举措。

2、特别是对基层工作几十年的老师,由于职称指标少,教研活动不多,要想评上高一级职称是很难的。像这样,网开一面,看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表现上,给他们评选上一个突破,这有利于他们的晚年生活,让他们更加坚定从教的信心,也给他们一定的安慰和鼓励。

3、同时也给了,广大的基层老师的一种期盼。有许多老师,评选的条件达到了,但苦于没有指标,不得不放弃,但一旦从教三十年的条件具备,就让他们评上了。这也给类似的即将到达三十年教龄的人一种期盼,让他们的工作更有信心和奔头。

4、当然,有的省份已经实行了,有的正在探索中,希望这样的好举措及时响应,及时兑现,不要只是评上了,而兑现不了工资。

我觉得这是为广大老师谋福利的最好措施,深得民心,希望发扬光大,遍地开花。

我是职校方老师,这是我的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同。

7

梦是平行世界的入口,在另一个世界中我觉得是这样子的。以下内容为平行世界的教师的现状。

????

教师这个职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有奉献于教育事业心的人,所从事的国家,会通过专门的法律法规保障,这些人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完成某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而这些基础的奠定可以帮助这些人成为专业的教育人员。

教育是一个国家对外竞争的最基础实力,所以说对于这部分人才的选拔比较严格,无论是德智体各个方面都会全面的发展,以保证在后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学习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能力,服务于教育教学事业。

所有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根据自己工作年限或者工作实际颁发不同的薪水,这个新水有一个基本的表征,就是因为教育的质量无法合理性,或者说无法量化,大部分老师所享受的就是一种固定年限的标准。

一般来讲三年,就可以进入第12级,老师五年进入第10级,七年进入第9级,十年进入8级,15年进入到七级教师工资标准。也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所看到的高级职称。

由于大多数老师对于职称没有很大的恐惧感,大多数都能安心于教学,但是有个别老师不安心教学,想着搞其他收入,那么我们会在职称上对他进行降级处理。如果比较优秀的话,那么也可以提前晋升更好的级别。但是有一些原则性的控制,那就是年限上的细节控制。

总之在平行世界所有的想法都可以实现。因为你曾经努力过,曾经奉献过,曾经执着过。

但是如果梦醒了的话,请你忘记曾经想到的一切。

太阳明天还会升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俯下身来继续工作。

8

题主提的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想法是好的,但是执行是比较难的。

因为这个30年是要怎么算呢?

如果是指30年,从没有阶段一直是一线教师的话,这个可能性真的不大。我同学的爸爸是小学老师,从中专毕业一直到前两年退休,始终呆在那个小学。他的累积教龄是肯定超了30年,但是持续当一些教师没有30年。他们学校其他老师的情况也类似。因为什么呢?因为从事一线教师是一个工作,压力比较大,而且对于声带和体力要求都比较高的一个职业,这一点大家应该是都能理解。很多老师在从教几年之后,嗯,不能在长时间的在教室里面继续讲课或者说是站立太长时间,那需要暂时调岗去做其他的学校的相关工作等晚上一半年然后再去接新的班。

比如我认识一位中学老师,他在教学几年之后腰的位置,做了一个手术。他大概是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没再做一线教师,那两年间一直是在校长办公室坐助理类以及一些资料的工作,两年之后恢复了以后才去带初一。

所以30年如一日坚持在一线的教师真的是凤毛麟角,如果按这个标准评的话,很少有人能得到。。

第二个标准呢,就是说是累计30年以上从事一线。但是怎么算累计呢这个具体细则标准又不好定,学校又容易抽屉式的执行。最后这项政策就变成了到了退休的时候,绝大多数教师累计教练都够了,真正在一线的辛辛苦苦的反而不一定有那些挂名啊,或者是其他的获得的多。要考虑到实操,也要考虑到一旦有了利益,总会有一些人想一些变通的法子。最后就导致这个政策变得很鸡肋。

9

这不用说,肯定是应该的。

你说的这样的老师实际上也是大部分的老师。大部分的老师不但在第一线勤勤恳恳工作30年,也许他们整个教育生涯都是这样的。

他们当科任老师的时候,朝五晚九。改作业,出试卷,给学生进行测试,然后进行试卷讲评。

他们为了他们班的那些学生平均分能够提高一分,心中充满着焦虑,也在想着各种各样的方法。特别是上那些普通班的老师们,他们明明都知道要让学生提高一分真的不容易,但是他们依然是这样做了。在小考,中考,高考来临的时候,在周考,月考,段考期考来临的时候,他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做的工作,有时看起来真的是可歌可泣。

有一些老师离家比较远,利用中午学生睡前的那段时间,给个别学生补一些课,那么他们本人就回不去了,午餐的时候就在外面随便吃些东西,然后就在办公室伏头睡一下,就这样对付了。

我有一个老师,他是广东广州市的。当时他就在我们这里的边远山区工作。他告诉我们他在这里工作已经30多年,但是他只回过八次家!直到临近退休的时候,他才调动成功。他回不去有两个原因,就是这边不放人,那边不能解决户口问题。

一线的老师绝大部分的人都当过班主任。当班主任不但事情比较多,比较琐碎,而且还要担风险的。他们不但要上课,要管理班级,要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还要给学生修理门窗,开门撬锁。我就发现有一个老师的抽屉就有锤子,螺丝批之类的。那些马大哈一样的孩子们,锁匙掉了,就来找他了。

一些老师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思想培训,业务培训,高效课堂培训,新课程,新课标培训,等等,每一种培训,据说都要跟评优,工资,职称挂钩。

还有一些事情不当老师的人是不明白的。在贫穷的地区有很多学生都上不起学,或者是不想上学。老师可能就会翻山越岭去做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要他们一定要到学校读书。到了学校之后,有些学生生活费没有了,老师还会给他们垫上。

一线的老师不但当老师,还会从事各种各样的跟教学完全没有关系的工作,扶贫工作,计生工作,动员拆迁工作,退耕还林,发展桑蚕,发展甘蔗,甚至种子公司要推荐新的种子也要老师去动员农户,有一些部门真想的出,教育部门呢,也真配合!

有很多人只看到老师每天只上两节课,还有长长的假期,他们根本看不到每天老师干了些什么,在这些假期,他们还要干什么。

因此,对于那些长期工作在一线的老师,给他们自动上调级别肯定是应该的。对于那些真正做的好的老师调一级还不够呢。

还有不要把这些调级看成是一种荣誉,一种金榜题名,还要真正落实到真金白银。

10

昨天下午,学校的人事干部,通知我今天早上带上自己的一级职称证书,一张证件照。我很诧异的,后来他跟我解释说,今年的职称晋升的相关指标放开了。



我的职称对应的工资也有晋升名额,也有了富余,所以经过学校相关部门的综合考核, 我的岗位工资从中级的十级可以调整为八级,需要递交相关的申请资料,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

因为,我的岗位工资实际拿了快十年,在中级中属于最低了一个档次,查阅了相关资料,由十级晋升为八级,每月的工资可以上涨将近。上涨400多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好消息。

从事过教师的人都知道,在公办学校。教龄越越长,职称越高,工资收入就会越高。 按照题至所说,从教30年仍然在一线代课,希望晋升一级职称。对于这样的愿望,我觉得相关部门可以研究考虑积极支持。因为这样可以对于长期有从教意愿的师范类毕业生,有更大的积极性。

关于职称的改革,近两年全国各地也出台了文件,对教龄满20年,30年可能都有一定的规定,可以晋升相应的职称等级。也有地方对于乡村学校的教师放开职称的指标,取消了种种限制,我觉得这都是非常好的。



在我看来职称的改革应该取消指标限制,实行自然晋升与破格晋升相结合。

自然晋升的目的,鼓励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长期从教,破格晋升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骄人的业绩,取消过去论资排辈晋升的弊端,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其实在教师职称改革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降低职称在教师薪酬体制中的比重。因为按照目前的教师工资体制,职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很多时候老师们,谈起职称可能既恨又爱,心中往往会充满不少的酸楚。



结束语:总而言之,职称改革总是向利好的方向去推进,也希望这样的改革政策尽快落地实施,不能让一线教师在为职称伤神又伤心。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