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2015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报告指出:
“从储蓄的分布来看,家庭储蓄分布极为不均。。55%的家庭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储蓄率为60.6%,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74.9%。收入最高的5%的家庭储蓄率为69.02%,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61.6%。”
二,国际清算局数据显示:
高储蓄率数据或许只是被平均。
在北大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看来,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中国消费者花钱太少,而是他们可花的钱太少。 中国虚高的储蓄率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源自普通人的钱袋,而是源自政府和企业的储蓄。来自国际清算局的数据显示,在2000到2008年间,中国国民总储蓄增长中有80%源于政府及公司部门,并非来自家庭。
三,环球财经网称:
居民储蓄率雄居全球首位
第一“最”是全球储蓄金额最高,到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第二“最”是人均储蓄最高,13亿的分母,除下来人均居民储蓄居然还超过3万元;第三“最”是全球储蓄率最高,中国居民储蓄率超过50%。
?作为普通居民家庭财富的主要体现,目前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超过40万亿元,最近三个月更是持续站在43万亿元关口之上。
四,近期央行数据显示:
全国居民净存款人均不到两万。
截止2017年5月,央行公布的境内居民住户存款62.6万亿,居民住户存款月月攀升,不过,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境内居民人民币贷款已经从2010年的8.8万亿飙升到现在的36.4万亿。把境内居民的人民币存款减去住户的贷款后发现,全国居民净存款仅剩26万亿,中国人手里已经没有大量存款了。
五,北京和讯网称
:虽然2016 年中国居民房贷大大增加,但整体杠杆水平(从贷款总余额来看)仍未超过全球其他国家,尚处“合理范围”内。
各项杠杆比率均未超过其他可比国家。
我们不否认,2016 年新增住房贷款的增速或许超过了合理水平,并有可能带来潜在风险,但我们不能夸大边际影响,因为中国居民目前的杠杆水平仍然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