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的人什么时候都有,不分老少。尤其是解放前出生的那拨,虽然接受了一些教育(最基本的扫盲),但是,骨子里带的男权思想和奴性充斥了他们的一生。从看不起自己到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女性),把自我贬低和性别歧视玩的很娴熟。
如果她的孩子们都条件不错,不与她计较公平不公平,那么,她也能顺利的过完这一生。如果因为她的偏执而激起女儿的不满,又挑唆了儿女不合,那,她就等着后果吧。
糊涂的人什么时候都有,不分老少。尤其是解放前出生的那拨,虽然接受了一些教育(最基本的扫盲),但是,骨子里带的男权思想和奴性充斥了他们的一生。从看不起自己到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女性),把自我贬低和性别歧视玩的很娴熟。
如果她的孩子们都条件不错,不与她计较公平不公平,那么,她也能顺利的过完这一生。如果因为她的偏执而激起女儿的不满,又挑唆了儿女不合,那,她就等着后果吧。
这个也分人吧。我觉得我母亲对我和我弟弟都是实打实的爱。因为我弟弟生活条件不如我,所以她偏向我弟弟一点,这个我完全理解。但我父亲却真的是对儿子实打实,对女儿虚表皮,有时连虚表皮都做不到,是赤裸裸的重男轻女。他会当着我的面骂我儿子是王八羔子,当着我的面跟我妈说:你别对**(我儿子)那么好,又不是咱家的孙子。老是想方设法的算计我的钱贴补我弟弟。感情就这样一点一点快耗没了,现在管他们,主要出于责任了。
记得小的时候,我们三姐弟出去惹了祸回家,爸妈就是打弟弟最恨,为什么呢?他又是家里最小的。
爸妈是这么解释的:你们二个女儿将来是要嫁出去的,在家里才呆二十多年,终究是人家的人,希望你们能过好在家里的每一天。而你弟就不同了,我们是要跟一辈子的,不把他教育好,将来受苦受罪的还是我们。
妈妈得病在床上的时候,自感时日不多了,对我和妹妹说:“家里的房子和存款是你弟弟的,你们不要和他争,我死后丧葬费用你们三姐弟平摊,不要让他一个人给。”我们为了妈妈安心,都是点头答应。
最后妈妈对我说:“你弟的儿子今后由你带,不许问他要钱要生活费那些。他离婚了,日子过的不容易,他愿意啥时候给就给。”我当时就想着,老妈真是爱儿子。
等妈妈下葬以后,弟弟主动说,钱不要你们平摊,什么都给了我,怎么可能让你们来分担呢!
不少女儿认为:母亲爱儿子是实打实,爱女儿是虚表皮,这么看呢?
母亲爱儿子确实是“实打实”,这是因为五千年的“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儿子就是他们的后半辈子,就是他们的一切,老了过的好不好,幸不幸福全在儿子的日子里,儿子更是承载着父母的寄托。也就是因为这样“重男轻女”,被认为是应该,理所当然的。
对女儿的爱,其实也是真的,但是这个真,因为没有了压力,没有了精神依托,就变得看起来是那么的轻松和平淡。
这种说法过时了,是过去的老黄历了。旧社会的确是这样,老人重男轻女,因为儿子永远守在父母身旁,靠他养老送终;女儿养大嫁人,是泼出去的水,成别人家的人了。
现在不管农村和城市,老人大都把女儿看的重,因为妇女彻底翻身了,一家之主由男变女了,再加历來难处的婆媳关系,使得女儿操心父母比儿子的多了,女儿真正成了父母的小棉袄。所以,母亲爱女儿比爱儿子倒是偏重了。
嘴巴上说什么都是虚的,给钱才是实的。听上去好像是爱钱多过亲情,太物资,太拜金。可实际上就是如此,情感这东西虚无缥缈,今天有明天无的,不好说。只有真金白银的付出,那就是实实在在,不用说,我懂了。
没有母亲从小实打实地爱,你以为谁能毫发无损长成年?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母亲迫不得已时,甚至会以损害自己为代价来保护孩子,你信吗?
每一个孩子的长大,都有母亲曾经万分艰难的付出,甚至伴有血和泪。
长大之后的自己,万不可斤斤计较已经年老母亲的“偏心”。
年老以后的母亲,已经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力所不能力的她只能依附于孩子活着了,孩子们之间的很多事,她只能充耳不闻,得过且过,还能怎么样?
她内心深处都在祈祷每一个孩子的平安与健康!
人人都会变老,只要管好自己尽孝,吃亏沾光别计较,都是自家兄弟姐妹,只要老人好就是最好!
我们门口有一个女儿,家有兄弟四人,父母全部家当都分给了兄弟,她什么都没有,心里虽有失落,但也没有说出口。
她父亲突遭车祸去世后,弟兄几个为利益吵嘴打架,气坏了老母亲,母亲脑溢血住院期间,女儿一人承担费用、护理。
她不舍得母亲受委屈,不想搭理自己的几个兄弟,就当是母亲就生养了她自己,然后母亲穷困潦倒,一病不起,所以她自己必须一人承担。这样想她心里就会舒服点。
她只想让母亲好起来,能健康长寿,其它都是小事。
她从来没有想到过母亲爱儿子是实打实,爱女儿是表皮这样的事,母亲呻吟一声,她都很心疼。
母亲爱儿女,都是实打实,不过是一小部分心眼小的女儿,爱斤斤计较亲人之间的得失罢了!
有本事自己去挣嘛,老盯着父母的一点血汗钱归谁真的很好嘛?
有句俗话用在这里可能不怎么恰当,但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好:“好儿不挣分家粮,好女不挣嫁妆衣,”
父母为孩子已经付出了所有,女儿们干嘛不能体谅一下自己的娘亲?
我记得我小时候看爸爸,今常打姐姐哥哥的事,母亲从来不打孩子小,父母爱儿子女儿是一样的!母亲也是好人命不长,我是五岁多娘去世了,我是从小失去母娘的爱,母亲爱子女是心上肉,儿女孝顺的父母是义务,我是现只是有父亲大人!我们儿子养爸爸,俩个姐姐没有成担养父亲的事,父亲爱儿子儿媳妇防老的事实!
有的人郎为一半子,我是订婚的那年岳父去世了,另一个年我结婚的年丈母娘又找岳父,丈母娘家四个女儿,带个儿子,丈母娘家的事大小活,叫我们女婿去做事呢,我老婆生了孩子,丈母娘一天都冇带过我们孩子小,后来岳父也是后来的事情,女婿为半个子也是做事的半个子,连丈母娘亲手借我的钱冇还了,这也是个小事一桩!母亲爱女儿虐表皮,以我丈母娘看,也让是真的偏爱女儿,丈母娘家的家产留给舅子是正确的选择啊!女儿女婿难当是外面的人,
我32岁觉得是一样的,从没经历过不公平待遇,我还觉得一直对我比哥哥要好,因为我是小二。当然除了我父母,有些亲戚是比较偏心的对我哥更好,对我冷淡,偏不给我压岁钱,吃饭就不叫我去,太多了,小的时候觉得委屈,长大之后不想联系。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亲戚,赤裸裸的伤害小孩子的心,我只有一个舅舅,从不给我压岁钱,每次过年我都紧跟着哥哥,希望舅舅可以一起给了,舅舅总是可以找到机会单独给哥哥,舅舅家两个孩子,我妈妈是都给压岁钱的。我现在长大了给他花一分钱都心疼,前几年我都结婚了,过年去拜年,我舅舅给孙子辈小朋友压岁钱,突然和我说:“你都长大了,就不给你了”。怎么会有这么无耻的人,我们平辈的都30~40岁了,我也不是最小的,单独把我提出来说有意思吗,打小就不给压岁钱,我都想怼他一下了,想着他是舅舅没好意思说。我讨厌舅舅,我妈妈知道,总是劝我说就这一个舅舅,小时候基本没吃过他家饭,从没有过一份零花钱。现在长大了,觉得亲戚之间也是有钱才会高看一眼。
因为她们也是人,而且是很深很深不安全感的人。
是人,就只想自己。记住。无论你是她的孩子也好,老公也罢。
她们永远只想自己,只想自己的未来和安葬。从不考虑子女。尤其是女儿。
中国这样一个被孝压制的畸形文化。
我们都是受害者。
愿你我以后成为父母,不要再用孝来压制孩子。那是真的自私。不是所谓的中国传统。
父母老了,有点糊涂,这很正常。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但说对儿子实打实,对女儿虚表皮,这是不准确的。确实有老人是依赖儿子的,但不能代表就是对女儿不好,有些老人传统观念强,以为养儿就为防老,依赖儿子养老天经地义,住儿子家天经地义,农村多数老人还是存有这样的老观念的,而城市差之。其实大部分老人是看儿女的经济条件的,哪个经济条件不好,他们心里就惦记哪个,就把钱给哪个,这说明不了对儿子或者女儿有偏有向。我的父亲去世前,妈妈问他财产给三个孩子平分?父亲说,不,谁需要给谁,结果都给了儿子。这是因为我和姐姐经济条件都挺好,而弟弟特别困难,月工资2000多元,侄子结婚弟弟给贷的款,每月还贷1500,要还二十年。我弟弟一年四季从来不买衣服,结婚二十年了,从未添置过新家具,你说,这样的儿子,怎么能不让父母挂念?财产多给他点或者都给他谁能有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