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的理想就是当老师。非常羡慕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课的老师们,于是在高考时,我就一门心思报考师范大学。
记得当时很可笑,我的妈妈,曾经 是一位老教师,后来转岗去了生产单位,她常常感叹地说:“在生产单位是累身体,你要忙着干活。当老师是累嗓了,累心,心累得慌。”
我当时高考时,我的父母极力阻挠我当老师,说在生产单位当个小技术员也挺好的,比当老师好。
年少气盛,哪能听得进去?我就是不听呀!
在刚当上老师的那几年,我还很开心,感觉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的确是自己非常喜欢的感觉。
当时也年轻,几个同事一起到处游玩,还承担了学校的许多公开课的讲课机会,也尝试着写各种论文,也获奖。总之,在开始的那几年,大家都很开心和满意。
相比同年分到生产单位的高中同学(他们都上的非师范类大学),他们经常和我们叫苦,说生产单位又艰苦又劳累,生产环境还特别差,看个书看个报都得跑好远。等等。
还开玩笑说以后 有了孩子让我们来教。 总之,在刚毕业时还是没有什么体会。
教了一两轮,感觉出不足来了
首先,教学内容几乎是停滞不前的。
如果你教第一遍时,感觉知识 点都是新的,你也非常感兴趣。教得也很带劲,教了一轮之后,发现多少年,课本也是那些内容,有点还跟时代完全脱节。还要求学生背过记过,真心感觉有点别扭。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想提升 自己的能力,感觉是非常细微的。
像我们这种师范类大学毕业 的学生,在初上讲台时,基本就能达到一个层次,以后想提升 是比较困难的。
再次,发展空间特别小。
在学校里,一辈子当个普通老师,几乎是常态,极 少数的人能当上校长,一般来说,在学校里混个中层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那些同学,在生产单位呆了十年之后,基本就开始是一方诸侯了,有时候同学聚会啥的,真的有点没脸去。
其次,眼界特别狭窄。
当老师当久了,天天鸡毛蒜皮那些事,学生哭了打了,闹了吵了,为了一点点小事就会耽误太久的时间,如果你当老师当久了,眼界也变得狭窄。
一群老师在一起,谈论的无非就是学生、家长,愿意讨论而不得就是职称、先进、优秀。
在对待自己孩子方面,有许多老师当场表示,就愿意让孩子考公务员,因为什么?因为“稳定”。这几乎是当老师当久了的一种习惯 。
最后,不要把学校想象成象牙塔。
学校不是净土,不是所有人都特别单纯的,也像大部分单位一样,有的发坏,有的阴险,有的爱告状,有的小心眼。
而且学校老师大部分都是小知识 分子,有时候不好意思大吵大闹,反而让一些能豁得出脸皮 去的人,占了大部分便宜。
教学教久了,就可怕的是就是,以后 多少年,你生活得还跟前几年一模一样,生活固定化,这其实对一个人的一生,就是挺可悲的。
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当自己孩子再当老师。如果重头再来,自己也不会愿意再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