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生对黑夜和安静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比方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连心跳都能听见的安静。有人说喜欢安静,那是相对来讲的,人是需要听到一些声音的,所以有的人在家里,要么开着电视,就算不看有时候也开着,要么听着收音机,要么听听歌曲。要是眼前又黑又安静,那就觉得更吓人了,甚至有一种让人发疯的感觉。
所以晚上走夜路,除了个别胆大的,都有一种恐惧心理,一方面是与生俱来的,一方面与鬼呀魂的民间传说、影视剧、恐怖片、鬼故事有关,印在脑海里根深蒂固,挥之不去。
一个人走夜路,越黑越安静就越害怕,拿着手电筒会好一些,月光下也会好一些,如果远处有灯光有声音,不管是狗叫的声音,还是人说话的声音,你会觉得有一点人气,意识到离村庄或居民区很近,而且很多人还没有休息,这种恐惧来的会更小一些。
怕就怕半夜三更,走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地带,或者附近还有坟墓,更加深了这种恐惧感,由于惊恐,这时候人们的脑子是安静不下来的,总想与鬼有关的事情,以前那些关于鬼故事的传说会不自觉的从脑海里跳出来,甚至产生幻听幻视,总感觉身后有“人”跟着,所以时不时的回头看看。
越想越害怕,越害怕越想,那怎么办呢?于是有的人小声唱歌,也不可能正儿八经的唱,基本上都是在那哼唱。由于害怕和紧张,以前不会颤音的,现在也唱出颤音来了。至于唱什么更能壮胆,我觉得唱什么都不能壮胆,没吓破胆就不错了,那为什么有的人走夜路还喜欢哼唱呢?还有吹口哨的?我觉得无非是强迫自己分散注意力,当你听着从自己嘴里发出来的声音,会分散一点注意力,不然光去想那些鬼呀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