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虽然俄罗斯拒绝完全执行《开放天空条约》,但也没全部禁止,多数情况下,西伯利亚领空,对中国和欧洲民航班是开放的。

不过,早在苏联时代,西伯利亚和远东上空,的确属于“禁飞区”,别说是军机,外国民航都进不来。任何飞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均不得进入其领空,否则苏联/俄罗斯空军会毫不犹豫地将它击落,即便对方只是架民航客机。

比如,1983年8月31日,一架从纽约飞往汉城的大韩航空波音747班机,中途离了航线,误入苏联堪察加半岛领空(为苏联的远东边疆区,还没到西伯利亚)。

在民航正试图修改航线,返回日本海上空时,苏联的一架米格战机发射导弹,将其击中,波音747在9000多米的高空爆炸,机上240名乘客和2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那边,搞出人命的苏联呢,却理直气壮的拒绝了美、日、韩等国要求赔偿的照会,并在安理会动用了一票否决权,废掉了美国等16个国家提出的关于这一事件的决议草案。

很显然,对于军机来讲,经过他国领空,尤其是苏联/俄罗斯这种霸气国家,基本上是门都没有,除非是想提前见上帝。那么民航呢,很多情形下,即便主动向俄罗斯去交保护费,说软话,花大价钱也很难买到通行许可。

长期以来,鉴于战斗民族曾经的很“过火”行动,冷战时代,大家谁都不敢轻易涉及毛熊的底盘。

然而,众所周知,地球是个球型,越靠近高纬度的地区,距离越短,所以海空交通方面,自然是要尽量往高纬度上靠拢,这样时间和经济成本会明显降低。

比如,全球变暖后,唯数不多的利好效果——北极航线。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领空也是同理,属于远程航线里,最划算的飞行路线,省时间也省燃料。

好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跟欧洲国家们的关系缓和了许多,加上实在是太缺钱,西伯利亚逐步开始对欧洲民航开放了领空。欧洲航班飞往亚洲,是可以过境西伯利亚,“抄近道”的。

目前,每年欧洲各航空公司需要凑大约3.3亿欧元,提前向俄罗斯方面共缴纳下一年度的“过境费”。即便如此,相比起省下的燃油和时间成本,这也是非常划算的。

本世纪以来,飞经西伯利亚是成了欧洲与东北亚之间最重要的民航通道。

然而,到了2014年,因为叙利亚问题上的诸多分歧,俄罗斯跟欧洲关系曾经一度紧张。于是,俄罗斯开始限制欧洲航空公司飞越西伯利亚领空。搞得禁令生效的一周内,1600多个欧亚之间航班受到了影响,光是德国汉莎、英国航空、法国航空三家航空公司的损失,就达到了2亿欧元。

目前,东亚和欧洲的航线已经恢复,但飞美国还得兜个圈子,美国民航是不能直接过境西伯利亚的。

客观看,西伯利亚对于很多俄罗斯本土人来说,都属于禁地。除了石油、天然气、各种有色金属和森林资源外,苏联/俄罗斯的很多“神秘部门”和“保密工程”都主要活跃在西伯利亚。比如,各种军事基地、实验场所,还有大量极具威慑力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及配套的战略核武器。

尤其在苏联时代,卫星侦察精度不太够,GPS系统也没出现,苏联方面出于保密需要,还故意在公开出版的地图上,把西伯利亚地区的一些地理坐标标错,城镇隐去,人为的搞出一些误差,隐真示假,来保护国家机密。

甚至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才得知,西伯利亚境内,竟然秘密存在着数十座封闭城市,100多万人在其中生活。

至今,西伯利亚很多冻土带,在谷歌地图上还是一片模糊,被刻意的进行了隐藏(下图),。

很多人由此认为,西伯利亚冻土带可能隐藏秘密城市,在搞一些惊世骇俗的“黑科技”、测试新式武器,或者建有秘密的导弹基地和雷达站。甚至有人脑洞大开的推测,根据类似地区周围的环境照片显示,它似乎“克隆”了俄罗斯的其它部分,还模拟了欧美一些场景,可能会是一个巨大的间谍活动和培养基地。

此外,在一团团的模糊影像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各种神秘传说,比如什么穿越时空的入口,UFO联络基地等等。这方面,大家当笑话看看就行了。

总之,西伯利亚作为俄罗斯的“大后方”和战略、资源要地,俄方拒绝完全执行《开放天空条约》,其实也无可非议。毕竟,所谓的以《开放天空条约》为框架,来增进军事透明度,提高互信程度,那也得是互相的。现在这个情形下,俄罗斯的体量并不支持其军机和民航频繁过境美国境内,尤其是民航,基本没太大往北美洲直飞的需求;军机呢,也就是在阿拉斯加周边晃一晃罢了,在太平洋温带水域没有军事基地的俄罗斯,真要折腾到美国本土,对续航能力是个挺大的考验。

那边,对于美国来讲,民航需求量大,经济效益明显。而且,从其远东的军事基地出发,军机也能轻松飞抵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进入西伯利亚。

这么看,所谓的《开放天空条约》其实还不够公平,算是某些国家的特权保护条约。别说俄罗斯是“有条件的加入”,咱们中国根本就没入伙。原因跟俄方类似,我国目前尚不具备互相“开放”的条件,所谓的“开放”,只能是一边倒的,显然让人无法接受。

最佳贡献者
2

其实早在苏联时期,西伯利亚领空就曾被划定为禁飞区域;当然,这一禁令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外国军、民用飞机,苏联本国飞机则不受此限制。

而之所以这样做,也是莫斯科基于冷战背景下的特殊考虑。二战期间,西伯利亚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苏联大后方的角色,这里产出的生铁、煤炭、焦炭、钢材等资源在全国同类产量中占比颇高。

进入五十年代后,苏联进一步加大了对西伯利亚的开发和建设。这里不仅建立起了多个生产结构复杂的大型区域性生产组织,苏联时期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基地——秋明油气田——也坐落于此;正是因为有了秋明油气田,才使苏联的原油产量在短短二十年间完成了对美国的追赶。

到了七十年代,苏联更是在西伯利亚铺设了一条直通太平洋的交通要道:贝阿铁路;这条全长3145公里的铁路随即便成为了串联西伯利亚和俄远东地区的重要途径,而西伯利亚储藏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因贝阿铁路的存在得以大量且快速的运出。

科研人才领域,八十年代的苏联在西伯利亚地区曾设立五十多个研究所和两百余个科研单位。他们立足于西伯利亚的自身特性并结合苏联的战略规划,因地制宜的让该地区成为助力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不难发现,冷战时期的西伯利亚可谓是苏联最重要的战略后方,为了防止美国等敌对势力可能地侦察和袭击,莫斯科索性将这一地区划为对外禁飞区。

不过,苏联的禁令也让一些航空公司颇为苦恼:往来于欧亚的客运航线因此不得不选择绕道飞行,而长此以往无疑加重了飞行成本。所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欧洲航空公司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和苏联达成协议:后者允许前者的民航飞机飞经西伯利亚领空。

按照俄联邦航空运输署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一协议让每架飞往亚洲的欧洲客机可以节省三万美金的燃油费、单次飞行里程最高可减少四千公里。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欧洲航空公司必须按年向苏/俄缴纳不菲的过境费,预估每年约3亿美金。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政治主体,自然也继承了与欧洲航空公司的过境协议。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俄欧之间的联系,顺便也能为俄罗斯创收,何乐而不为呢!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俄欧关系的恶化,俄罗斯曾多次以“封锁西伯利亚领空”作为反制欧洲对俄制裁的重要筹码。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3

对于俄罗斯来说,国土之大也是他们的一种负担,据说与我国边境接壤的一些地区,都是非常贫穷的。但他们的西伯利亚虽然很荒凉,可却为国家创收不少。而且,西伯利亚有如俄罗斯的后庭之院,具有非常自我的领空权,在受到美国制裁的过程中,俄罗斯就曾拿封锁西伯利亚领空来威胁过美国呢。

想要硬闯西伯利亚领空?后果可不美好,美国再怎么叫嚣都没用

有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现实,如果飞机从亚洲途经西伯利亚,再到美国,那是非常近的。相反,如果绕过西伯利亚的话,则意味着提升很多的飞行成本。

但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哪个国家都懂,可真想抄这条近路,那就不容易了。因为俄罗斯对自己国家的西伯利亚极为看重,并不是谁想飞就可以飞的。

这其实是早在苏联时代就形成的一个事实,那时候美国与苏联对峙冷战,外部猜测为了保卫自己国家的机密与安全,西伯利亚便成了真正的禁飞区。

而且,苏联时期就已经非常霸气地宣布了自己的意思: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均不得进入其领空,否则就只有被击落的后果。

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说起来很多人真的都听说过。那是1983年8月31日的事情,当时韩国航空007号航班从纽约飞回汉城。

通常情况下,007号航班会在到达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之后做短暂停留,为的是给飞机加满燃料。然后就是继续起飞,一直到汉城机场降落。

众所周知,在安克拉治飞汉城的过程中,是可以途经西伯利亚的。但因为人家有禁飞的要求,所以007航班每次只能按着卫星导航的引导,沿着苏联东部领空的外沿进行飞行,不敢越雷池半步。

可这一天不知发生了什么事,007号航班竟然没走之前的路线,直直的就进入到了苏联的领空。至勘察加半岛时,苏联发现该航班,马上出来拦截。

没想到,007号航班突然在雷达上找不到了,一直过了十多分钟,苏联方面才在近库页岛的位置发现了它。苏联战斗机飞空拦截,要求007航班离开。但多次警告无效,按理应该是以曳光弹警告。

但当时苏联已经没有这种高价格的曳光弹了,最后只好采用实弹警告。结果,两颗导弹发出,007号航班便失控坠入了日本海。飞机上29名机组成员,乘客240人,一个都没活下来。这个玩笑开的有点大了,绝对的悲剧。

虽然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为何007航班会进入苏联领空,可人家苏联就是说到做到,真的给你击落了。只这一次,美国便受到了教训,绝对不敢逾越。而且还特别为民间开放了一部分GPS系统,为的就是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惨剧。

当然,美国不会就此罢手的,对于西伯利亚这片领空,他们已经不止一次进行交涉了。只是人家苏联也好,俄罗斯也罢,全部是铁腕之风,就是不让步。直到今天,也只是有部分领空可使用。美国对此,只能干生气。

俄罗斯为何拒绝开放西伯利亚领空?那是人家的后院,不开放有人家的意图

大概是西伯利亚禁飞区的出现太让人好奇,也可能是真的藏了什么秘密,所以各国家极欲一窥究竟。因此,议论俄罗斯为何不开放西伯利亚领空的话题多了去了。

但就我们目前得到的有效条件来看,其实也没什么可神秘的,毕竟这是苏联与美国冷战时期结下的梁子,而且后来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着实一般。就为这个理由,人家俄罗斯就有一百个理由不让你美国使用,凭什么把便利让给你这样一个敌人呀。

当初007号航班被击落,国际社会虽然没少出来指责苏联。但奈何人家不看你的脸色,就说这是入侵,所以直接击落又如何呢?

由此可见,安全这个条件是成立的,而且也一直是俄罗斯非常看重的事实。不管西伯利亚大地上有什么,还是没有什么,人家都有权力用“机密”这一国家隐私来回敬各国。美国再强大,也不能悍然闯入人家的领地,不然人家是会真出手的。

不过,现在的俄罗斯并不是一味封锁西伯利亚领空了。这是因为想要在人家这片灰色的天空飞过去,那是有条件的。据说德国、法国、英国这些欧洲的航空公司,每年要经过西伯利亚领空,就必须要支付三亿美元的过路费。

看看,这下我们不得不服人家俄罗斯的头脑了吧?就是一片空地,就是一个禁飞区的由头,每年国库就增加了三亿的收入,绝对的一本万利了。

而且,俄罗斯不只是赚了钱,还因此让自己的国家在国际空间刷足了存在感。欧洲的各国在我领空抄近路,省油费,那就得买我的账。不然,惹恼了我就直接将这一领空再关掉,让你们飞不出成本来。

这不是没有过教训,2015年的时候,俄罗斯与欧美关系进入坚冰时刻。于是俄罗斯对美国与欧洲的航空公司下达了禁飞令。只是一周的时间,就有1600多个欧亚航班受到影响。据计算,这一周之内的禁飞,德国、英国、法国三家航空公司的损失总计达到两亿欧元。

当然,现在欧洲的很多航线已经恢复飞行了。可惜的是美国民航客机不包含于其中,虽然他们自视强大,但你没办法光明正大走人家的庭院。

为此,相信美国对俄罗斯是恨得牙痒痒了吧?毕竟这损失的不只是时间、金钱,更有自己国际霸主的面子。美国自以为是多年,却一直没办法让俄罗斯买账,就凭这一点,也应该为普京点个赞。

不过,人们在回首007航班的时候,还是会心里存疑,毕竟他“出轨”的原因一直没有找到。但很多人认为这应该是受到了美国的指使,从而进入苏联境内进行情报窥探。与此同时,更是要试探苏联当时的应对手法。反正经过这一次之后,007航班一直使用的航线就被永久地关闭了。这其中的意味,恐怕只有靠大家自己的脑补了吧。

4

1992年,包括美国、俄罗斯在内有34个国家,大家一起签订了一个《开放天空条约》,条约于2002年生效。

按照条约,大家的飞机(非武装)可以互相串门到对方领空搞点侦查,相当于互相起个监督作用,谁也不要搞猫腻,都要老老实实遵守国际军控条约。

2018年,俄罗斯闹了一次妖蛾子,不允许美军飞机飞越加里宁格勒,这就算犯规了。美国依样画葫芦,对等处理了一下,禁止俄飞机飞越夏威夷等空军基地。这样互相不新任,两国国内都有退约的声音,互信没有了,条约还有什么意义?

闹归闹,现在还没退约,西伯利亚的领空对待民航还是比较友好的,对缔约国的军机(非武装)和其他国家的民用飞机,谈不上拒绝开放这一说。

苏联时代的西伯利亚领空倒是封闭的,这个下文再讲。

俄罗斯巴不得民航经过西伯利亚领空,因为这是他们的摇钱树。

俄罗斯真要到了关闭西伯利亚领空的时候,是想把它当筹码了。

那么问题来了,西伯利亚航空很重要吗?

答案是非常重要。

比方说,中国跟美国差不多是在同一纬度的,两国中间之有一个太平洋。按说中国的航班要是到美国去,直接向东就可以飞到了。然而并非那么简单,地图是圆的,而地图是平面的。向东去的话,当然可以到达,但距离就远了。所以只能一路向东北到北极地区,感觉起来好像是绕了一个弧度,但这才是最近的距离。

从中国的中西部起飞的航班,最合适的航线就是往东北方向去,走蒙古国,再经过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阿留申群岛、白令海峡、加拿大,最后到达美国。飞机要在北太平洋靠近北冰洋的地区飞上一阵子,距离近,能省油。

同样道理,中国如果到北欧,到加拿大,直接开辟新航线飞临北冰洋,则会更近一些,每一趟要少飞几千公里左右,将会节约很多燃油成本。

可是在过去,也就是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头头脑脑们却一直把西伯利亚上空设为禁区,不仅军用飞机不能过,民用航班也不得经过。

如果问为什么,对不起,别问为什么,不让过就是不让过,没有理由。没办法,人家自己的领空,别人没有权力干涉。

如果哪个国家的民航客机进入西伯利亚领空,不好意思,统统击落,让你有来无回。哪怕是误入的民航,也照打不误,不给你解释的机会。

当年的苏联是说话很算话的国家,击落民航客机态度坚决,没人望其项背。历史上,苏联空军就不止一次击落民航客机。

1978年4月20日,大韩航空902号班机(波音707),从法国巴黎飞往美国阿拉斯加州。在快到北极的时候,偏离了航线250英里,飞到了苏联领空,苏联防空雷达发现后,空军指挥部下令战机出动,在苏联飞行员报告是一架民航客机的情况下,总部依旧两次下达了击落客机的命令。

无独有偶,1983年9月1日,韩国大韩航空公司007号客机又惨遭苏联空军毒手,机上269名乘客无一生还。

所以说,在冷战时期,所有民航客机都要绕过西伯利亚上空,因为这是一条死亡线、一条不归路,谁也不敢拿机上几百名乘客的身家性命当儿戏。

那些民航客机不仅不敢打西伯利亚上空经过,就是离苏联最近的R20航道也不敢用了,谁开着飞机打那儿经过也是提心吊胆的,因为随时就会有被击落的危险,所以只好改用离苏联更远的R80航道。

冷战时期,东西方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苏联人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以防敌对国家的民航经过特定地区的上空,刺探到自己的军事秘密。非敌对国家的民航在那时候,同样也不能经过西伯利亚,因此说,战后几十年里,西伯利亚领空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是死亡之区。

可是世道在变,规则都在变。90年代初期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突然就倒下了,东西方冷战也结束了,冷冷清清、神神秘秘的西伯利亚领空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俄罗斯独立后,克里姆林宫就考虑开放西伯利亚领空,为什么呢?说起来都不好意思,囊中羞涩。过去苏联有钱,经得起诱惑,赌气也不开放西伯利亚领空。

俄罗斯独立后,经济一团糟,叶利钦的休克疗法把俄罗斯都整休克过去了。失业率高,物价高,老百姓腰包空空,肚子空空,这时候就想起了开放西伯利亚领空,为什么呢?可以增加收入,对过往飞机收费啊。

想抄近路的飞机多了去,因为省油、省钱,节省时间。这就像一条大马路边有了村里的公路,从大马路过要绕道,从村里过就近的多,虽然村口有老太太把着关收费,但总的来说还是划算,所以傻子才不走呢。

因此,开放后的西伯利亚领空成了国际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每天经过该领空的客机有将近300架次,欧洲五大航班,法航、荷航、英航、芬航和德国汉莎航空的飞机都争先恐后打这里经过,美国经过这里的航班就有13个,中国的航班也同样如此。

不用多说,西伯利亚航线已经成为俄罗斯的聚宝盆,从这条航线收取的过路费非常可观。

据有关方面统计,仅仅是欧洲五大航班,每年向俄罗斯支付的过路费就高达三亿美元。

而且西伯利亚航线还成为俄罗斯手里的一张牌,西方国家让普京不爽的时候,俄罗斯就突然变脸,禁止美国和欧盟的飞机从西伯利亚上空经过。你不是制裁老子吗,你的飞机也甭想打我们家经过,想跟老子斗,小样。

要知道国际民航竞争激烈,不少国家的航空公司业绩不佳,常年亏损,都在倒闭边缘徘徊,而改变航线,意味着成本增加,但又不敢给乘客涨价,所以日子就更加艰难,雪上加霜了。  

但俄罗斯这样搞也是做做姿态,因为在西方国家的长期制裁和打压下,俄罗斯的日子更不好过,西伯利亚航线的那点过路费虽然有点少,可蚂蚁腿也是肉啊。    

因此,财政捉襟见肘的俄罗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再关闭西伯利亚领空;毕竟那是两败俱伤的行动,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的事谁也不想做。

5

广袤的国土一直都是俄罗斯人手中的一张牌,经济不好的时候好歹有亚洲广大西伯利亚地区提供的各种资源进行售卖。当然,也可以用开放西伯利亚地区领空这件事来威胁众多欧洲国家,再把老子惹毛了就关闭领空,谁特么也别想走这条最廉价的航线。说西伯利亚地区是禁飞区,这一情况出现在美苏冷战时期。那时候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互相争斗正盛,所以别说军用飞机经过苏联的领空了,就是普通的民航客机也别想。但对于苏联自己的飞机来说,则没有这么多的限制。任何飞机在没有提前经过苏联允许的情况下进入苏联领空,那只会被苏联毫不留情的击落。即便是民航客机也照样击落,丝毫不手软。在这方面,韩国人尝试了一下,而且还是两次!第一次是1978年4月20日,那是一架大韩航空902号班机,从法国巴黎飞往美国阿拉斯加,结果途中偏离航线250英里到了苏联领空,结果就被苏联总部下令击落了。第二次是1983年8月31日,那是一架从纽约飞往汉城的大韩航空波音747班机,中途偏离了航线,误入苏联堪察加半岛领空。注意,这里还只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结果照样被击落了。机上240名乘客和2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堪称当代人为制造的最严重空难。国际社会纷纷指责苏联时,人家苏联却理直气壮的说这是入侵。严格来说,这也没错。不管是从欧洲到美洲,还是东亚到欧洲,走俄罗斯的领空航线总是最近的。但通过上述事例大家也都看到了,苏联时期是真的敢下狠手击落民航客机,所以那时候的客机都宁愿多跑点路也不愿走苏联,哪怕是临近的路线也不愿意。随着后来苏联的解体,西伯利亚的天空不再像以前那么灰暗,俄罗斯向民航开放了这一空域。到今天,每天来往经过西伯利亚的客机大约有三百多架次,美国也有十几二十架之多。当然,我们中国通往欧洲的航线最近也是走的西伯利亚。俄罗斯人之所以一下子大方了开放领空,主要还是为了钱。叶利钦老爷子上任后的休克经济疗法一下子让整个俄罗斯经济都休克了,不仅政府缺钱用,而且民众也被国内高物价折腾的不像样子。那时候但凡可以挣钱的地方,俄罗斯都会愿意。因此开放西伯利亚领空向来往飞机收取过路费成了一个躺着赚钱的营生,据说每年德国汉莎航空、法国航空、英国航空等主要欧洲航空公司仅支付给俄罗斯的过路费就高达三亿美金。这点钱对庞大的俄罗斯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毕竟也是钱啊,蚂蚁腿上的肉不多但也有。这些航空公司虽然向俄罗斯支付了巨额过路费,但相比需要绕行走更远航线所花费的代价,这已经很少了。对俄罗斯来说,手中也多了一张牌。

6

谢邀。我真的回答不了你这个问题。我想,西伯利亚属于俄罗斯,开不开放是俄罗斯的家事,外人无权干涉。这个道理放到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至于为什么俄罗斯一直拒绝开放西伯利亚领空这个问题嘛,请你最好去请教普京总统,他会给你你想要的答案的。

7

投资力度太大

8

1200万平方公里西伯利亚藏了什么秘密?为什么俄罗斯一直拒绝开放领空,禁止他国通行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一项信息,他表示将要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就特朗普个人所说的,这一次退出该条约完全是俄罗斯违背了相关的约定,与美国方面无关。这个和俄罗斯西北利亚有什么关系?

西伯利亚藏了什么秘密?

"西伯利亚"意为"宁静之地",名称源自蒙古语"西波尔"(泥土、泥泞的地方),古时西伯利亚就是一片泥泞的地方,住在这里的蒙古先民以地形为这个地方取了名字,当俄罗斯人来时,将此音译为"西伯利亚"。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面积为1200万平方公里。

这里是过去美苏争霸当中苏联研制秘密武器的地方,即使是在当代,西伯利亚究竟隐藏着什么也不被外界知晓。

虽然西北利亚已进入垂暮之年,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璀璨之花正一朵朵凋零,行将就木……

当你走进这些掩映在森林、草原和海港间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的小城和村庄,如同进入了一个个城市墓群!这不是虚幻中的世界,也不是斯皮尔伯格的星战大片的爆破拍摄现场。这是真实的世界。但是,西北利亚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废墟不同,俄罗斯的废墟不是一个废车库、一栋废农舍,一座废工厂,而是整座整座的城市,整片整片的村庄。

由于人口锐减和剩余人口向欧洲回迁,在这里,一座座工厂、城市和村镇在废弃。这片废墟的分布范围可用壮观和浩瀚来形容,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120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到处都有它的踪影和“雄姿”!

这里正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废墟和民用废墟。

让我们近距离的看一看这些已经或即将在地图上消失的城市和村庄。

这是位于俄远东马加丹州的小城谢姆昌(Сеймча),表面看他还是一座城市,掩映于青山碧水之中,实际上已经是空无一人、杂草丛生的荒废的空城。

这是废弃的谢姆昌空城的冬景。由于没有了人烟,谢姆昌冬天的积雪都是纯净的。以后,这里只能作为遗址出现了。

这座小城叫做卡德昌(Кадыкчан),建于1943年,曾经作为流放政治犯的的古拉格集中营,这是一座工矿城市,该城于2003年4月4日被正式废弃,城市中还有个别老人抱守残年。

卡德昌(Кадыкчан)

这是位于俄罗斯远东极东地区楚科奇州的小城共青城(Комсомольский),尽管他的房屋还很“完整”,街道还很齐整,但街道上空无一人,房屋里也人去楼空,整座城市死一般沉寂,已如同鬼城。该城于1998年废弃。

这是位于俄罗斯北极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小城奴姆基(Нумги),该城距鄂毕湾约200公里,曾是极地探险基地,该城于2001年废弃。

这是位于西西伯利亚彼尔姆州的小城上古巴哈(Верхняя Губаха),这里房屋已老旧和破败,整个城市如同遭遇了瘟疫,如今也已是一座废城。

下面两座城市是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卡拉斯诺雅尔斯克州的阿雷克里(Алыкель)以及梅德韦日-卢切伊(Медвежий ручей),同样是两座死城。两城均于上世纪末废弃。

梅德韦日-卢切伊汉语直译曰“熊掌”,如今黑漆漆的废城“熊”风不再,“熊样”更浓!

除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欧洲部分同样也无法幸免,从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圣彼得堡到黑海沿岸的克拉斯诺达尔,到处都有废弃的城市和乡村,甚至连莫斯科周边都不能幸免。

这是摩尔曼斯克州的海港城市格列米哈,这里曾经是俄罗斯的核潜艇基地,战略位置决定了俄罗斯会力保这座城市,不会遭轻易废弃。但这个昔日3万多人口的城市如今已是风雨飘摇,卫星城已经废弃,主城区也处于废弃的边缘。

虽然远处海景秀丽,但这片城区已空无一人。

由于没有了人烟,狗熊竟可以在居民区里大行其道,真是一幅绝妙的奇景!

这些废弃的城市像被核子武器摧毁的样子,没有了生机,这里很难找到一栋像样的、完整的房子。到处是残垣断壁,断砖碎瓦。

工厂和居民区残破不堪。墙面剥落,墙缝开裂了,漏出了方砖。墙上的玻璃早就碎了不知多久,只剩下了黑漆漆的锈蚀的骨架。

街道也开裂了,水泥与沙石一起风化,裂缝中长出了杂草和灌木。

没有运走的设备,废旧型材、运动器材、卡玛斯车、拉达车、莫斯科人、甚至坦克、装甲车、直升机,都被杂乱无章丢弃。在这里,即不担心被盗,也不用管他是否朽烂。因为即使你搬走他,也没有道路可以运输。

城市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学校、商店、运动场、电影院、博物馆、教堂……甚至昔日的纪念碑、宣传标语都废弃了,整座城市如切尔诺贝利的死城。

街头的两个老人蜷缩在木克愣里,是这座城市最后的居民,和唯一的活物。老人已经很久见不到外面的人了,见到外人竟如同见到了外星人。水、电、通讯都停了,人们不可能为了几个老人成立发电站、变电所、自来水公司、邮局,于是,这里似乎又回到原始社会。

……

我们将眼光向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望去,那里有很多这样的留守俄国人,从马加丹的港口、到高加索的车站,从摩阔崴内港,到谢姆昌(谢幕场)小城……他们在守望着这片土地,与他一起腐朽、风化、慢慢变老。风烛残年的老人、风烛残年的城市、风烛残年的俄罗斯!

当年的一片片人造城市,毕竟经不住岁月的检验,人们争先恐后的向富裕的西部涌去。

当俄罗斯人涌向欧洲,当乌克兰共青团员和其他当年被征集、流放、鼓动到此地的波罗的海、高加索、中亚的移民返回西欧、北欧、高加索、中亚老家,一座座城市和乡村便慢慢变成了空巢。

当废弃城市的瓦砾被杂草和树木掩埋,当工厂爬满藤条,一切又回到300年前到初始的样子。

远东在废弃、西伯利亚在废弃、俄罗斯在慢慢朽烂……

没有人,能改变这一进程。

俄国人急了,俄国人要打断这一历史进程,高调实施远东复兴开发计划。由政府主导,强行安置海外俄罗斯人;强迫安插车臣难民;强制收购废弃的工厂;为搞活市场,促进消费和就业,甚至强制销售拉达汽车……

《开放天空条约》是过去美俄等国之间签订的增强军事透明度的机制,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强各国之间的互信,以和平求发展,而在2001年,俄罗斯也在周密的考虑之后决定加入其中。但是,俄罗斯方面并没有全面开放本国的领空,在寒冷而广大的西伯利亚领空,仍旧没有任何外国飞机能够通行。

小结:关于西伯利亚的秘密一直都被俄罗斯方面所严格把控着,在过去就有外国飞机偏离航线进入西伯利亚地区被战机击落的事件发生。

美国宣布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和俄罗斯西北利亚有什么关系?

《开放天空条约》是过去美俄等国之间签订的增强军事透明度的机制,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强各国之间的互信,以和平求发展。

《开放天空条约》的基本内容是让他国的人员进入本国的飞机,然后本国的飞机再飞入他国的领空进行检查,但是由于俄罗斯以及美国相距甚远,俄罗斯几乎很少派出飞机进入过美国的领空,不过由于美国是北约的成员国,它能够通过德国、法国等就近对俄罗斯进行检查,由此来获取俄罗斯内部的一些军事动态。

美国希望俄罗斯能够开放西伯利亚的领空而最终没有得到同意,因此美国才选择退出《开放天空条约》也不一定,毕竟在过去美国已经不止一次要求俄罗斯就西伯利亚领空进行开放。

如此看来,《开放天空条约》虽然看似公平,实际上却是对美国十分有利,毕竟美国远在北美洲,周围只有墨西哥以及加拿大两个弱小的国家,根本没有其它的国家能够不停频繁地进入美国领空进行检查。

所以,俄罗斯一直拒绝开放西伯利亚领空

我想如果是你,你也不会开放西北利亚的领空,是不?

友友们,万水千山总是情,给文章点个赞行不行,你负责阅读点赞,我负责创作。


本文信息来自天涯时事,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天涯时事,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在职场中,具备管理能力,你的个人价值和职场回报至少涨10倍,如果有需要,请 关注@九合壹匡,我们不定期分享管理经验

9


西伯利亚是几乎构成整个北亚的地区。它由俄罗斯的中部和东部组成,包括从乌拉尔山脉到俄罗斯东部的地区太平洋。它还从北冰洋南至哈萨克斯坦北部,蒙古和中国。西伯利亚总面积为1310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领土的77%。 从1891年开始,横贯西伯利亚铁路的建设开始将西伯利亚与俄罗斯其他地区连接起来。



从1801年到1914年,大约有700万人从欧洲的俄罗斯迁移到西伯利亚,从1859年到1917年(铁路建成后),超过50万人迁移到西伯利亚。1893年,新西伯利亚成立,这是今天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在20世纪,随着俄罗斯开始开发其许多自然资源,工业城镇遍布该地区。 20世纪初至中期,随着自然资源开采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西伯利亚的人口继续增长。

此外,在苏联时期,西伯利亚建立了类似于俄罗斯帝国早期建立的监狱劳改营。从1929年到1953年,超过1400万人在这些营地工作。 今天西伯利亚有3600万人口,它被分成几个不同的地区。该地区还有许多主要城市,其中新西伯利亚是最大的城市,有130万人口。 在苏联时代,西伯利亚地区曾设立几十个研究所和两百多个科研单位,让西伯利亚地区成为助力苏联和后来俄罗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战时期的西伯利亚是苏联最重要的战略后方,为了防止敌对势力可能地侦察和袭击,苏联和后继者俄罗斯将这一地区划为对外禁飞区。韩国一架客机曾因偏航而被苏联击落,可见苏联对该地区的看重。 2002年由34个国家通过的《开放天空条约》建立了一个在其参与者全部领土上进行非武装空中侦察飞行的计划。 俄罗斯已通知美国拒绝《开放天空条约》中的几项协议。

这一决定是对美国宣布措施的镜像回应,这些措施包括美国打算对俄罗斯观察员关闭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上空,并限制飞行范围。 美国和俄罗斯在军事核查条约上继续存在分歧,直到现在还没有进行任何飞行。 美国拒绝批准俄罗斯飞机飞越美国领土。根据该条约,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34个国家同意允许在其领土上进行非武装监视飞行,以提供关于军队的信息收集。

美国代表团团长拒绝签署最终文件,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或理由,也没有引用华盛顿的直接指示,这违反了《开放天空条约》的规定。 2016年2月,俄罗斯宣布计划在用于开放天空飞行的图-154飞机上增加一个新的数字光电传感器。美国五角大楼拉响警报新的传感器将使俄罗斯在美国使用的设备所能收集的信息方面拥有优势。

两国都限制互相拍照。俄罗斯官员阻止美国将这些指定的俄罗斯军事基地用作其航班的夜间枢纽,而美国也因同样的原因关闭了两个美国基地,不让俄罗斯机组人员进入。俄罗斯拒绝对美国开放西伯利亚及其他地区领空,是对美国的回应。

10

没有吧,我去美国的时候就是从西伯利亚飞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