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1、认罪认罚是一个重要的量刑环节,一般来讲签了认罪认罚,会得到明显的从轻处理,并且越早认,得到的益处越大。

2、至于检察院不适用缓刑的建议,一般来讲,检察院不适用缓刑的结论是综合了案件已经查明的事实,根据法律规定做出的,多数情况下后边不太好突破。例如,原判三年以下是缓刑的硬性条件,如果拟判刑期在三年以上,则缓刑就不要想了。再如法律明确规定累犯不适用缓刑,如果当事人有累犯的情节,缓刑也不太可能争取。

3、到了法院审理阶段,当事人依旧可以认真研究案情,看是否有支持从轻、减轻的证据,有的话可以积极争取,如果证据支持、辩护人发挥得好,并非不可能有突破。

以上回答供参考。

最佳贡献者
2

认罪认罚是个重要的量刑情节。检察院给出的是量刑建议,按照现在工作要求,认罪认罚的案件给的量刑建议都较为精准,尽量做到具体到确定刑期,当然最终判决还是以法院为准。但一般情况下,法院还是会大概率参考检察院的建议。

据此看,既然考虑了认罪认罚还是不能适用缓刑,那么不签具结书,可能会导致量刑更重。并不是认罪认罚了就一定会量刑轻到缓刑。

3

这个问题要决定签不签《认罪认罚书》需要了解认罪认罚制度和缓刑的适用条件。

你表示认罪认罚的目的是为了判处缓刑。

一、先说说缓刑。

缓刑,适用的是可能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包括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的犯罪分子。这个3年说的是法院判处的3年,而不是法条规定的3年。

一般适用:1、过失型犯罪(比如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死亡等);2、未成年人犯罪、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犯罪或者盲人犯罪;3、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过当的犯罪;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4、因民间纠纷引发的刑事犯罪(如两邻打架斗殴、破坏财产等)

不能适用缓刑的常见情形有: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不具有悔罪表现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等。

你没有说出你涉嫌什么罪名,我不好做出判断。

二、再说说认罪认罚。

1、什么是认罪 ?说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对个别事实情节提出异议,或者虽然对行为性质提出辩解但表示接受司法机关认定意见的,不影响“认罪”的认定。犯数罪,只认一罪或者一部分的,不认为是认罪。

2、什么是认罚?说的是被告人真诚悔罪,愿意接受处罚。在侦查阶段表现为表示愿意接受处罚;在审查起诉阶段表现为接受人民检察院拟作出的起诉或不起诉决定,认可人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在审判阶段表现为当庭确认自愿签署具结书,愿意接受刑罚处罚。

所以,你这事情是比较明朗的,如果检察院说你判不了缓刑,那就意味着《量刑建议书》绝对不是缓刑,但你一旦签署了《认罪具结书》就表明你认可了检察院作为公诉机关提出的:不适用缓刑的意见。

4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2019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刑事案件在法院审判阶段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也就是说即使犯罪嫌疑人在公安侦查阶段、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不认罪,检察院提出了不能缓刑的量刑意见,但到了法院审判阶段如果认罪认罚的,仍然可以从宽处罚。

结合头条所提问题,准确的答案是犯罪嫌疑人在法院阶段如果认罪认罚,就很有可能判处缓刑。

5

检察院提的叫“量刑建议”,是根据审查起诉期间事实、证据和犯罪嫌疑人表现,随着起诉书一起送到法院的文书,是对案件判处刑罚的一种建议。认罪认罚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真实心态的反映,签或者不签,是你自己的权利。然后说一下缓刑,刑法中条文:

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所以说认罪悔罪是判处刑罚的前提。当然认罪认罚贯穿整个刑事案件的诉讼过程。可以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和法院审理阶段认罪认罚,从轻减轻比例依次递减,举例:有的规定开始立案后就认罪认罚从轻30%,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从轻20%,到法院审理阶段就从轻10%了。

综合看来,检察机关建议不适用缓刑,说明是基于该案现在的事实、证据、情节不宜判处缓刑。如果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前提下不认罪认罚,只能说明是对自己权利的放弃。所以,第一,早认早得益。第二,能否缓刑,看具体案件的事实证据和情节。


6

可以,我办理过这样的案件,检察院提出的是量刑建议,最终的裁判权在法院。

7

适用缓刑的条件必须是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被告人认罪悔罪,适用缓刑不会发生社会危险。

如果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有累犯等情节,就不符合缓刑条件,检察官也不会提出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

如果被告人认为符合缓刑条件,而检察官认为不符合,双方难以达成一致,也可以在审判阶段认罪认罚,由法官裁定是否适用缓刑,但是如果公诉人在庭审中明确提出被告人不适用缓刑的公诉意见,法官可能会非常慎重,而且在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相比于在审判阶段认罪认罚,量刑的优惠程度显然更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检察官建议适用缓刑,一般需要委托当地矫正机构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社会危险性评估,有些检察官为了避免增加工作量不愿意做,这种情况下如果检察官主观上并不反对适用缓刑,也可以先认罪认罚,在审判阶段由法官决定是否适用缓刑。

8

是否能被宣告缓刑,还是要回到案子本身来考虑。缓刑有法定适用条件的,不是任何案件都可以适用,比如基准刑三年以上的、一人犯数罪的、暴力犯罪的、有前科的等等情形一般不适用。如果基准刑三年以下的,也不必然可以适用,要看认罪态度、情节是否恶劣、是否取得被害人谅解等等情况。关注我@万剑律师 每天分享我的办案体会,为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9

这要看您这是什么案件,要结合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综合判定,只是凭借只言片语说不清您的问题

10

认罪,就是你认可检察院给你定的罪名,认可你的犯罪事实,认可证明事实的证据。

认罚,就是你认可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实刑,缓刑,附加刑,量刑幅度,都会具体释明。

之后在检察院和律师的见证下,签订认罪认罚具结书。

认罪认罚,节约了司法资源,原则上从宽处理。

到了法院,一般情况下,会按照具结书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判决。如果法院认定的罪名和量刑与检察院不一致,也会按照自己的结论判决。

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依照检察院的建议。当然,你如果当庭有异议,认为认罪认罚违背意愿,或者认为自己无罪,法院应当按照正常流程审理。那么能不能从宽,就得看法官对你具体案件的认定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