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噶尔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噶尔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2020-09-20 12:40阅读(66)

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噶尔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农耕政权和游牧部落的斗争,在古代一直存在。只要游牧民族不团结,对于农耕政权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游牧

1

农耕政权和游牧部落的斗争,在古代一直存在。只要游牧民族不团结,对于农耕政权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游牧民族出现一位能统一各部落势力的领袖。那么,对于农耕政权,将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蒙古族自从元朝以后,就四分五裂了。直到格尔丹的出现,蒙古卫拉特部落重新统一。噶尔丹作为准噶尔部(卫拉特蒙古的一支)的首领1,于1676年打败卫拉特盟主鄂齐尔图汗,建立了准噶尔汗国。格尔丹把松散的卫拉特联盟,变成了“国家”。

并且,五世达赖喇嘛还赠予噶尔丹 “噶尔丹博硕克图汗” 的称号。举行大典的时候,喀尔喀札萨克图汗成衮也前来参加。

本来蒙古族和满清是仆从关系,这一下就变成了两个国家。所以,清朝说噶尔丹对抗清朝是叛乱。

突然间,清朝西北全部失去控制了。这三个部落统治地区加起来跟清朝统治地区大小差不多了。而且,自古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中原政权不占优势。

因为,游牧民族机动性好,你派兵过去了,都不一定找到人。你刚撤走,他就又回来骚扰边境,甚至威胁中原腹地。蒙古骑兵一般每人两三匹马轮换,噶尔丹就曾直接威胁到乌兰布通地区!到北京也就四五天路程了。

噶尔丹统一准格尔以后,开始出兵征服了西方的哈萨克汗国。后又派兵和清朝争夺原漠南、漠北,在1690年,攻入喀尔喀,长驱东进,直取乌珠穆沁。然后,噶尔丹在赤峰附近的乌兰布通南下。这时候,已经紧逼北京!400公里,骑兵四五天就能到。

喀尔喀诸部各首领,联名请康熙出兵。康熙帅兵亲征,在乌兰布通与噶尔丹交战。拥有重型火炮的清朝军队,打败了噶尔丹的“驼城”战术。康熙三十五年和三十六年,康熙又两次亲征。最终,康熙三十七年,噶尔丹死了,康熙才松了一口气。

游牧民族尊重能征善战的英雄,只要噶尔丹一天不死。噶尔丹都有可能再重头再来。所以,康熙才会如此重视噶尔丹。康熙知道噶尔丹死讯后,曾激动地跪谢天地。

(文|勇战王聊历史)

2

噶尔丹是在继成吉思汗之后,蒙古族人中的杰出人物,一生都在和清廷争夺天下,梦想重现铁木真时期的辉煌,成为清朝政府最大的麻烦。康熙皇帝曾三次御驾亲征,才终于把他打败。那么,噶尔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噶尔丹)

一、噶尔丹是准格尔部族人心中的“神”。

噶尔丹是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第六个儿子。他出生的前一年,格鲁派的第三个温萨活佛罗卜藏丹津札木措曾向其母玉姆许诺,他死后将借助玉姆的身体投胎转世。

1644,罗卜藏丹津札木措活佛去世后的第二年,玉姆恰好生下了噶尔丹。因此,噶尔丹一出生就被认定为温萨活佛。

在噶尔丹还很小的时候,格鲁派僧众就将噶尔丹迎往西藏,开始了系统的佛教文化的学习。

1656年,12岁的噶尔丹在西藏受到了达赖喇嘛的接见,拜札什伦布寺四世班禅为师。6年后,四世班禅去世,噶尔丹回到西藏,投入到了达赖喇嘛的门下,继续深造。经过班禅和达赖喇嘛的精心培育,噶尔丹的佛学造诣远近闻名,佛学知识渊博深厚。

17世纪时期的西藏,还处在政教合一的时代,班禅和达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西藏政务的最高统治者。噶尔丹师从于班禅和达赖,集佛学大成于一身,无疑就是西藏僧众心目中的“神”。这样的身份为他后来的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平定内乱,图取其意)

二、噶尔丹具有很强的政治军事能力。

1666年,经过10年学习的噶尔丹回到了准噶尔部,协助哥哥僧格管理部族事务。四年后,部族内部发生了军事政变,僧格被同父异母的哥哥车臣汗杀害,整个准格尔部陷入了内战之中,一片混乱。

此时的噶尔丹敏锐地抓住了掌握部族权力的机会,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振臂一呼,收拢了僧格的旧部,迅速平定了叛乱,成为了准噶尔部的首领。

据说,他在平叛期间,曾率领区区20人就臣服了车臣汗的数万叛军,就是因为对方知道他是温萨活佛,以致看到他时“众审视惊喜,下马罗拜为神”,不战而降。

成为准噶尔部的首领后,26岁的噶尔丹野心急剧膨胀,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盼望有朝一日能成为成吉思汗一样的英雄。因此,他随后放弃了温萨活佛这一身份,投身于统一蒙古的征程中。

在其后的数年时间里,噶尔丹先后降服了叶尔羌汗国、喀什噶尔、哈密、吐鲁番、阿克苏等部落,一统天山南北,成为了蒙古族最强的部落。但噶尔丹并未就此止步,他继续东征,率兵进攻漠北,迫使喀尔喀蒙古部举族南迁。

至此,准噶尔部的扩张达到了鼎盛,辽阔的疆域不仅覆盖新疆全境,还包括整个外蒙,甚至将整个青藏高原纳入了准噶尔的版图,以致噶尔丹向康熙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的要求。

(康熙亲征)

三、噶尔丹是康熙帝一生的强劲对手。

噶尔丹的迅速崛起,无疑对清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康熙帝在成功地平叛三藩之乱、解决了台湾问题后,终于腾出手来,决定亲征噶尔丹,解决大清西北的严重危机,这才有了康熙帝三征噶尔丹的事件。

1690年,双方大战于乌兰布通。康熙出兵两路,抚远大将军福全率军左出古北口;安北大将军常宁率军右出喜峰口,康熙居中指挥。这一战消灭了噶尔丹近万精锐骑兵,迫使噶尔丹率残部逃往漠北。

1696年,康熙屡次要求噶尔丹订立盟约被拒,噶尔丹还扬言将从沙俄借鸟枪兵六万,进攻边境。康熙忍无可忍,再次发兵征剿。

康熙帝此次兵分三路夹击,萨布素进兵东路;费杨古从西路出兵,堵截噶尔丹的退路;康熙帝亲率中军,从独石口出发。噶尔丹望风而逃,不战自溃,在昭莫多和费杨古狭路相逢,双方一场鏖战,噶尔丹大败,只率数十骑狼狈逃去。

1697年,康熙第三次率军度过黄河御驾亲征,此时的噶尔丹已穷途末路,其长期盘踞的根据地伊犁被侄儿策妄阿那布坦占领,手下亲信也纷纷降清,噶尔丹回天乏术,自杀身亡。

总体上看,噶尔丹虽然最终败给了雄才大略的康熙,但仍不失为一位志向远大的草原枭雄。

(参考资料:《清史稿》)

3

电视剧《康熙王朝》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剧中大清帝国与准噶尔汗国的交锋堪称经典,康熙与噶尔丹的争斗惊心动魄、蓝齐儿与噶尔丹的爱情赚足眼泪……

不过,电视剧总归是艺术产品,跟史实还是有不少出入。康熙与噶尔丹的交锋远比电视情节要复杂,大清格格蓝齐儿更是1个虚构人物,留下历史烙印的噶尔丹女人是“硕皙敢战,披铜甲,佩弓矢”的阿奴可敦。

噶尔丹既是准噶尔部的首领,这个部落是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他们明朝的时候叫“瓦剌”,元朝的时候叫“斡亦剌部”,也是成吉思汗口里的“林中百姓”。

噶尔丹是怎样一个人?作为著名的枭雄人物,他并非寥寥数语可以说清楚,不过大体的脉络可以理一下。

噶尔丹出生在绰罗斯家族,他的家族名人不少,但很少为中国人熟知。制造“土木堡之变”,俘虏明英宗朱祁镇的也先,就是噶尔丹的先祖。这个家族还出了蒙古族女英雄——满都海哈屯,她是达延汗的皇后,是北元复兴的核心人物。

登上历史舞台的第1个身份,噶尔丹走的不是寻常路,一生下来就被视为佛教“转世灵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噶尔丹出生之前,西藏格鲁派高僧温萨三世活佛正在准噶尔部弘扬佛法,他在卫拉特牧区传教多年,受到牧区首领、民众的高度信任。

1643年,温萨三世准备启程返回西藏拉萨,却被噶尔丹的母亲拦住马头。她虔诚的要求活佛,赐给她1个儿子,遭到拒绝。于是,这个叫“尤姆哈噶斯”的女人,就希望活佛能转世为她的儿子……

如此恳切的请求,让温萨三世不好再拒绝,就只好应允来世当她的儿子。温萨三世回到拉萨,不久就圆寂离世,而尤姆哈噶斯1年后就产下1子。人们奔走相告,说噶尔丹就是温萨三世的转世……

拉萨方面很快就派人来到准噶尔部,宣布承认噶尔丹转世灵童的身份,并册封他为“温萨四世”活佛。后来,噶尔丹能够极速统一卫拉特诸部,跟他的佛教号召力有很大关系。

1656年,12岁的噶尔丹远赴拉萨深造佛法,老师都是顶级牛人,先师从四世班禅、后求学五世达赖。噶尔丹在拉萨,一边学习佛法、一边舞枪弄棒,练就一身文武本事。

差不多呆了10年,噶尔丹重新返回准噶尔部,他的哥哥僧格遭暗杀,让噶尔丹登上首领位置。借助替僧格复仇的过程,噶尔丹铲除准噶尔部的内部障碍,树立起自己的集权威信。

噶尔丹不甘当1名部落首领,而是志在统一蒙古诸部,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经过数年血战,他统一蒙古卫拉特四部,被五世达赖册封为“丹津博硕克图汗”。

此时的准噶尔部,升级为准噶尔汗国,汗王噶尔丹积极扩军拓土。他采用典型的“两手抓”,一手打外交牌,派人通好2个大国——沙俄、清朝;一手军事扩张,先灭掉发源于察合台汗国的叶尔羌国、再侵吞哈萨克汗国的土地。

在噶尔丹的领导下,准噶尔汗国侵略成性,随着势力的增长,他看上东边的蒙古漠北三部。当时漠北三部内部矛盾重重,其中的札萨克图汗部早已经投靠噶尔丹,攻打土谢图汗部、车臣部只需1个借口,而这样的理由并非难事。

1688年,噶尔丹亲率3万大军东进,很快占据漠北地区。札萨克图汗部、车臣汗部被迫退到漠南地区,寻求清朝的保护。噶尔丹本来打算兴兵进入漠南追杀,不幸的是国内发生内乱,造成重大事变……

原来被羁押在伊犁城的原叶尔羌汗国贵族发动叛乱,噶尔丹不得不带领军队回去平叛,幸运的是侄子策旺阿拉布坦果断平息事变,不幸的是噶尔丹疑心策旺阿拉布坦。策旺阿拉布坦是前首领僧格的长子,当年年幼才让叔叔噶尔丹接管大权,现在英武身姿让噶尔丹感到担心……

噶尔丹派人毒杀策旺阿拉布坦败露,直接导致鼎盛期的准噶尔汗国分裂,策旺阿拉布坦在西边自立,噶尔丹没有回师讨伐而准备与康熙大战。

经历乌兰布通之战、昭莫多之战,噶尔丹势力大大受损,妻子阿奴可敦、重臣戴巴图尔宰桑等人皆战死。

无奈的噶尔丹带着数千残部,流落在科不多一带,西部国土被策旺阿拉布坦占据、北部通道被世仇部落掌控、东部是清朝大军、南部的回回人已经投靠康熙。他想潜逃西藏,在清朝的压力下,昔日的同学兼西藏掌权者第巴桑结嘉措拒绝了他……

走投无路的噶尔丹只能流浪,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接受康熙的招降,过着缺衣少粮的生活。前途的绝望,让噶尔丹的部下心生不满,他们成批成批地跑向清军驻地投降。1697年三月,康熙失去最后的耐心,发兵剿灭噶尔丹残军。结果,噶尔丹的女儿钟继梅带着部众来归降,而噶尔丹已经于三月十三日病死。

纵观噶尔丹的起伏,无愧是草原上的大人物,本身文武兼备,带着准噶尔汗国走向强盛。可惜,战略眼光欠缺,选择沙俄都惹不起的康熙皇帝开战,以至于国破身亡。对于他,你会做出什么评价呢?欢迎评论……

4

噶尔丹怎么这么了不得,他到底是哪里触怒了康熙,怎么能让康熙三次去御驾亲征呢?

勾结沙俄,对抗清朝

按照老规矩,先说说噶尔丹是什么人。噶尔丹是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而准噶尔部是卫拉特蒙古人的一支,而这个卫拉特蒙古人,其实就是明朝时制造了土木堡之变,俘虏了明英宗的瓦刺部

噶尔丹从小被送到日喀则,师从第四世班禅喇嘛。后来四世班禅喇嘛去世,他又到拉萨拜五世达赖喇嘛为师。24岁时,准噶尔部发生内乱,噶尔丹返回将其平定,并正式成为准噶尔部大汗。

噶尔丹

噶尔丹成为大汗之后,就开始向外扩张,先后与哈萨克汗国和喀尔喀蒙古发生战争。而且噶尔丹还敏锐地发现了此时沙俄在中亚和北亚的扩张意图,与沙俄结盟。公元1687年,在与喀尔喀部土谢图汗的战争期间,噶尔丹得到了沙俄大批军火援助,同时沙俄在噶尔丹出兵时也从贝加尔湖方向出兵,夹击喀尔喀部,帮助噶尔丹取得大胜,占领了喀尔喀蒙古的大部。

鼎盛时期的准噶尔汗国也异常强悍

而清朝此时也发现了沙俄在亚洲的扩张意图,并已经在雅克萨等地与沙俄发生直接战争,因此准噶尔和沙俄这两大强敌结盟的意图引起了清朝的高度警惕。1689年,清朝军队在雅克萨击败沙俄。同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沙俄随后不再公开支持噶尔丹,噶尔丹扩张的势头受到打击。

要求与康熙平起平坐

在失去沙俄援助一年之后,噶尔丹再遭打击。公元1690年,噶尔丹驻地科布多发生大旱,噶尔丹无奈亲率大军东征抢粮。但就在此时,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发动兵变,占领了噶尔丹的本部。噶尔丹一看后路被断,索性破罐破摔,竟然去进军已被清朝视为嫡系的蒙八旗所驻守的漠南蒙古。当年7月,噶尔丹大军逼近距北京只有300多公里的乌兰布通,直接威胁到了清王室的安全。

而且噶尔丹还拒绝的清廷的提和,并通过使臣对康熙说:

“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这个表态可以说是犯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大忌。中国古代要维护大一统王朝的正统性,讲究的就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而噶尔丹竟然公开要让清朝皇帝承认他和自己是平等的,这无论如何是康熙不能接受的。因此康熙决定御驾亲征,讨伐噶尔丹。虽然因疟疾,康熙在起兵不久后返回,但清军还是在9月击败噶尔丹,噶尔丹率百人逃回科布多。


康熙亲征噶尔丹

但6年之后,噶尔丹再次进军喀尔喀,早已对其有了警惕的康熙再次亲征并再次将其大败。次年,康熙第三次亲征,将噶尔丹包围在科布多附近。最终噶尔丹服毒自尽。康熙得报后要求将其骸骨照吴三桂例粉骨扬灰,将其骸骨“置京城外,悬挂示众”。噶尔丹这一代枭雄,最终落得了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5

简单的说,噶尔丹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游牧民族首领,带领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在西域建立了统治区域很大的准噶尔汗国(包含今天的新疆和中亚国家很大部分区域)。但准噶尔汗国政治结构不稳定内部矛盾深重,噶尔丹带兵向蒙古高原扩张时,后方西域的准噶尔汗国被人篡夺,噶尔丹带领的残部在清帝国和准噶尔汗国两大强国夹击下最终失败。康熙的三次亲征,就是清帝国和准噶尔汗国共同消灭噶尔丹残部过程中,清帝国方面的军事行动。

(噶尔丹)

噶尔丹生于1644年,是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的一位王子,不到10岁的时候,被认定为西藏尹咱呼图克图的第八世化身,成为一位仁波切,到西藏班禅和达赖处学佛法。1670年,噶尔丹26岁的时候,还俗回归准噶尔部,在准格尔部的权力斗争中取胜,成为新的首领。其后噶尔丹带领准噶尔部不断扩张,到1688年左右,噶尔丹带领准噶尔部建立了雄踞西域的准噶尔汗国,统治了今天的新疆和中亚地区很大部分区域,一个新的游牧帝国形成。

1688年,噶尔丹率军三万进军喀尔喀蒙古(喀尔喀蒙古大致包含今天的蒙古国),噶尔丹的进军取得了很大胜利,横扫喀尔喀蒙古。但这时候,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占据了西域地区,成为准噶尔汗国新的统治者。噶尔丹失去了后方大本营,准噶尔汗国也成为噶尔丹的敌人,噶尔丹成为一只流落在外的孤军。策妄阿拉布坦也联系清政权,商议准噶尔汗国和清帝国共同对付噶尔丹。

(策妄阿拉布坦)

处境困难的噶尔丹此时只占据漠北蒙古西部的一小块科布多地区(主要在今蒙古国西部)。1689年,噶尔丹率兵2万再次出征喀尔喀蒙古。1690年6月,噶尔丹追击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深入到漠南蒙古,并在乌尔会河之战中大败2万多清军,之后直抵距离北京只有700里的乌兰布通。

1690年七月,清军出兵十万分路讨伐噶尔丹,康熙皇帝也御驾亲征。这是康熙第一次亲征。双方最后在乌兰布通大战。康熙在途中患病,坐镇后方,未抵达战场。此战噶尔丹兵力两万,清军六至七万人,且后续兵力还有很多。乌兰布通之战在战场上双方未分出真正的胜负,从现在的研究看,清军战场损失更大,国舅佟国纲中枪身亡。但噶尔丹在兵力远小于清军且各路清军不断赶来情况下,未能彻底大胜清军的噶尔丹只能选择退兵。退回漠北途中,噶尔丹军发生严重的瘟疫,损失惨重,2万人只剩数千人。噶尔丹自此失去再次进军漠南的能力。

1696年和1697年,康熙又连续两次亲征,彻底消灭了噶尔丹势力,噶尔丹也在康熙第三次亲征时病死。

需要说明的是,康熙三次亲征,但其本人都没赶上大战,第一次亲征患病坐镇后方,第二次则其所在部队未捕捉到噶尔丹军,第三次则未经大战。

噶尔丹本人算得上游牧民族的一代雄主,是准噶尔汗国的创建者。但其对阵康熙时,其实已经是失去根据地的一只孤军,只要清军这边没有特别大的失误,让噶尔丹少量兵力在决战中奇迹般的彻底摧毁清军一只十万人级别的精锐重兵集团,噶尔丹的最终失败悬念并不大。

噶尔丹的实力虽不足,但以其曾经创建准噶尔汗国的雄才大略,只要其还未死,都存在着重新崛起的可能性,康熙坚定的远征彻底消灭噶尔丹,也是去除了一个隐患。

最后说下噶尔丹为何在与清军作战中表现中极高战斗力。和一般的游牧民族骑兵为主不同,准噶尔汗国积极学习西方新的先进军事技术,有规模不小的火枪和火炮。乌兰布通之战中,噶尔丹军的火枪兵用排枪给清军骑兵造成很大损失。可以说,在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组织方面,噶尔丹军比清军做的更好。噶尔丹军的火枪运用水准,康乾时代的清军从来没有达到过。

但火器时代的来临,标志着战争对抗最后取决于人力和物力的比拼,游牧民族传统的军事优势已经消失。即使准噶尔在火器使用上有着高于清军的水准,但最终在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两大势力的夹缝中,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游牧民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6

千万不要被电视剧忽悠,觉得噶尔丹可能只是一个蒙古小部落的叛乱首领,一方叛军头目,似乎与诸多土司王公无两样。

但实际上,噶尔丹是17世纪东部亚洲最有权势的三个君主之一,这三个君主分别是沙俄的彼得一世,满清的康熙,还有就是准噶尔汗国的大汗,噶尔丹。

准噶尔汗国在历史书上几乎消失,但是在它强盛时期,其领土疆域甚至不比同时期的清王朝差,在葛尔丹时期就已经进占甘肃,青海,新疆,哈萨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的广大地区,人口在五百万之间。

这样一个大型游牧帝国的君主,你说值不值的康熙亲征?

事实上,清与准噶尔的战争整整持续了70多年,从康熙时代一直战争到乾隆时代,

1759年,清军平定支持准噶尔的大小和卓叛乱,在乾隆的命令下杀尽准噶尔高过车轮的男子,彻底灭掉了这个民族,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一个盆地的地名,至此,天山南北归清朝所有。

7

先说为什么康熙要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



直接原因是,噶尔丹吞并喀尔喀蒙古(现在的外蒙古),借追击喀尔喀溃兵为由,深入到内蒙古地区,直接威胁到北京的安全。康熙第一次用兵时,噶尔丹的势力已经扩张到明长城附近,康熙三次用兵准噶尔,都是在现在的外蒙古地区交战,和汉武帝反击匈奴是一样的道理。

清朝打到准噶尔的新疆老巢,是雍正和乾隆时期。


再说深层次的原因:清朝立国的基础“满蒙一体”(这里的“蒙”指的是漠南蒙古)。

皇太极打败了察哈尔的林丹汗后,后金控制了漠南蒙古,皇太极不仅是后金的皇帝,同时还兼任蒙古大汗。这项制度到康熙时也一样,康熙就是当时漠南蒙古部的博格达汗。

漠南蒙古对于满族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满洲人和蒙古人看来,汉人是外人。而在汉人看来,满人和蒙古人也是外人。所以康熙随时要防备汉人的造反,以及稳定东北和塞外的政治局势。

蒙古部在人力、财力、军力上给予了满族很大的支持,没有蒙古的支持,单靠满族八旗的兵力,根本无法统治中原汉地。对于清朝来说,中原丢了都无所谓,蒙古和满洲绝对不容有失。

如果准噶尔只是一个小部落,康熙还不会放在心上,偏偏准噶尔是一个巨大的竞争对手。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准噶尔部是蒙古人!噶尔丹也是蒙古大汗,他也有统一蒙古所有部落的合法性!



(噶尔丹)

假设,清朝和明朝一样,以长城为界,外蒙的事不管了。会出现什么结果?蒙古部落会离心离德,脱离清朝。毕竟准噶尔和漠南蒙古都是蒙古人,而满族是外族人。

如果让噶尔丹吞并整个蒙古会出现什么结果?没错,第二个统一草原的成吉思汗!当年金朝就是因为没有掐死草原六部,导致成吉思汗异军突起,最终灭了金国。以女真后裔自居的满洲人,非常介意蒙古部落的这段历史。康熙是读过历史的人,他知道这其中的厉害。

所以,清朝征西域,实际上就是征蒙古。而征蒙古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夺整个蒙古部统治权。

而在准噶尔的眼中,漠南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就是蒙古族的败类,堂堂成吉思汗的后裔,居然向通古斯野人投降,奇耻大辱,都要打!统一草原之后再打满洲人。

清朝征讨准噶尔部目的很明确,就是能掐死就掐死,掐不死下次也要掐死!绝对不能让“蒙古灭金”的历史第二次重现,不能让满蒙一体的政策破裂。所以康熙才会三次,会不惜一切代价,发兵攻打准噶尔。

8

大部分人对葛尔丹的看法是:认为葛尔丹所统领的准噶尔反叛清朝,而清朝是去平叛的。在清朝官方记录里,也是康熙去平定准噶尔。

清朝这样认为的根源在于,葛尔丹是蒙古人,而清朝已经统治了大部分的蒙古人,皇帝不仅是中原的皇帝,也是草原的大汗。

其实,清朝与准噶尔之间的战争应该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非清朝与附属国或者附属部落之间的战争!

葛尔丹属于蒙古的一个分支,蒙古后来分为好多分支和部落,葛尔丹的这个分支最终在清朝的西北方向,近新疆,中亚,蒙古等地区建立了一个准格尔汗国。

全盛时准噶尔疆域达到700多平方公里,而且有南下的趋势,其实,要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当时的葛尔丹未必不是女真的努尔哈赤,准格尔未必不是后金。

因此,准噶尔的崛起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尤其是葛尔丹积极和西藏的达赖喇嘛以及沙俄积极联络,在康熙看来,如果准格尔入侵外蒙则清军必须出手,如果准格尔向其它地方扩张,则会坐视。

但是,葛尔丹还是向外蒙(喀尔喀)进军,在这样的背景下,康熙多次亲征打败准噶尔,但是,康熙并没有彻底打败准噶尔汗国,只是重创了准噶尔,噶尔丹后来死了,才算消停一会,后来葛尔丹的子孙大有卷土重来之势,这样又经历雍正一朝,直到乾隆年间才彻底打败。

清朝与准格尔部之间的战争大概经历了将近百年,而康熙三次亲征只是代表了清廷对于这股来自西北势力的重视与打败他的决心。在没有亲征的时候,其实也是长时期的军事对峙!

在和准格尔作战期间,为了切断准噶尔和沙俄的联系,清朝在战胜沙俄的情况下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割让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沙俄,后来雍正也是签订了条约,割让贝加尔湖周围1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给沙俄,估计也都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给沙俄一些利益,从而让沙俄放弃对准噶尔的支持。

所以,准噶尔并不是那么好打的!

9

问的好!邸晓居MBA侃历史来回答:

噶尔丹要和康熙帝“平分天下” ,到底这天下应该是谁的?一个满族人,一个蒙古人,看来要决一雌雄了!

满清王朝入关以来,到了康熙这一朝,康熙帝所干的每一件事都是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大事,捉鳌拜、削三藩、收复台湾,看看哪一件不是难事。

这一次准嘎尔部的噶尔丹竟然要与康熙帝平分秋色,康熙帝炸了!

噶尔丹什么来路可能知道的人不多,简单介绍一下:

噶尔丹,十七世纪厄鲁特蒙古族的后裔 ,当时的西藏黄教派认定噶尔丹为西藏尹咱呼图克图的第八世化身,把十岁的噶尔丹弄到西藏学佛法。

噶尔丹后来还俗返回蒙古厄鲁特部落,通过几年的征战成为了准格尔部落珲台吉。

1676年 ,准格尔部落的噶尔丹大力扩张把卫拉特联盟变成为事实上的一个准格尔汗国,两年后活的西藏达赖喇嘛的赠号“博硕克图汗”称号,灭了哈萨克、灭了叶尔羌汗国,称雄西域。

这个噶尔丹野心太大,康熙帝翻脸了!从地图上看,噶尔丹的土地面积已经与大清国不分上下,看来噶尔丹这是来真的了!

康熙帝在领土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这方面是毫不含糊的,何况噶尔丹在大西北拥有大块土地还贼心不死,这让康熙绝对不可能容忍的。康熙帝决定要御驾亲征噶尔丹这个后患无穷的东西。

1690年,康熙帝开始了亲征,康熙帝不打无把握之仗,最后噶尔丹兵败身亡。噶尔丹死后,他的准格尔部落没有彻底灭亡,他们再后来的几十年里依旧是满清王朝的心腹大患。

准格尔死了,可准格尔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承了其叔叔噶尔丹的汗位继续虎视眈眈地窥视中原,还是满清王朝的心腹大患,继续称霸西北。

1716年,策妄阿拉布坦还把拉萨划入了他的版图和势力范围。

多年以后,在满清王朝的进攻下,才把策妄阿拉布坦赶出了西藏,但是没有彻底消灭他,这个仗一直打到了乾隆年间。

到了1755后乾隆帝出兵才彻底解决了满清王朝西北之患。
(以上图片来自影视资料及网络)

请关注《邸晓居MBA侃历史》欢迎网友们一起互动、评论、留言必回复!

10

准格尔王葛尔丹是准格尔汗国的统治者,雄心勃勃,志向远大,一心想恢复蒙元往日的辉煌。



在清军入关南下和平定三藩叛乱稳固南部边疆的同时,准格尔王葛尔丹也加紧征讨统一蒙古各部,实力大增,然后于康熙十九年(1690年)挥兵东进,与大清帝国发生碰撞,面对强大的准格尔军,康熙帝御驾亲征,于乌兰布通地区大败葛尔丹。



自此以后,解除了准格尔部对京师的威胁,经过后续几十年的战争,于乾隆年间彻底击败准格尔部。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