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豆瓣高分历史剧《走向共和》遵循真实的历史了吗?

豆瓣高分历史剧《走向共和》遵循真实的历史了吗?

2020-09-11 18:40阅读(71)

豆瓣高分历史剧《走向共和》遵循真实的历史了吗?:这怕是我最反感的一部电视剧了,对李鸿章极力美化,所以显得十分可笑,也可能是代表着某些公知篡改历史的心思

1

这怕是我最反感的一部电视剧了,对李鸿章极力美化,所以显得十分可笑,也可能是代表着某些公知篡改历史的心思吧!

即便是在清朝,李鸿章身后都骂名一片,怎么到了现代都给这些人翻牌洗白,扶持一个秦桧满足不了这些公知的心意了。

在扶持一个李鸿章,你们什么时候把汪精卫也扶持一把吧!汪精卫早期也是一个革命积极份子。

他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和孙关系匪浅,好好包装一下,又是一个《走向共和》。

当年李签订的所有卖国条约,李鸿章基本都能吃到回扣,据容闳《西学东渐记》估计,李中堂总共拥有约合白银四千万两的总资产,相当于当时满清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

我们常说富可敌国,其实真正有几个富可敌国,无非是夸大之词,但是李大人这可真是富可敌国了。

1896.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为"联俄制日"事宜,李作为钦差大臣携子李经方等随员前往祝贺,暗中与俄谈判。

沙俄为促使清廷放弃自建中东铁路的计划,沙皇批准了启动300万卢布的"特别基金",用于行贿李中堂,因此被后人戏称为"李鸿章基金"。

就在《中俄密约》(即《中俄御敌互援条约》)签订的第二天,经沙皇批准,俄财政大臣维特授权财政部办公厅主任罗曼诺夫、华俄道胜银行总裁乌赫托姆斯基、总办罗启泰3人签署了一份《议定书》。

明确规定300万卢布的行贿资金根据中东铁路的修建进程分三次拨付,自此,俄国获得了在中国东北租地修建中东铁路(又称中长铁路、东清铁路)的权利及其它相关权益,铁路修筑事宜由华俄道胜银行负责,清政府放弃了在东北自建铁路的计划。

据解密的沙俄财政部档案材料记载,从1897年夏起,俄方先后分五次给李氏父子支付了款项,共计170.25万卢布(有李中堂派人提款存条和当日提款记录)。而其中一笔是俄专使乌科托穆亲王到北京交与李本人。

1897年,俄借口抵制德国,向清政府提出租界旅顺口、大连港的要求。1898.3月,李中堂又与沙俄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即稍后的《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沙俄除了获取"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水面"的权力外,还获取了修筑连接1896年中俄密约规定的横越满洲的铁路干线——从哈尔滨到大连的南满铁路权益。

作为清国签字代表,李中堂和另一代表张荫桓分别得到了50万和20万两的贿赂。(《红档杂志有关中俄交涉史料选编》)因这两个条约,整个东北便置于俄国的控制之下。

更是对外蒙的独立埋下了伏笔,这样一个民族败类都能洗白,白纸黑字都写的明明白白,有实际的历史资料记载。

更有部分无脑国人以中方没有资料拒绝承认俄方档案资料,自欺欺人也该有个限度,俄方资料要污蔑怎么看左公比李中堂值钱吧!

大清是一个破网,李中堂就是破网下面那只巨兽,说白了慈禧要个卖国贼但是自己拉不开面子去当,怕死了对不起祖先。

李中堂就没这个顾忌了,无非是死后一篇臭名,但是估计李中堂也没想到,他死后还多出了那么多孙子,能替他洗白。

这可真实意外之喜!

2


剧情基本属实,但人物严重不属实。


剧情走向这点没办法,毕竟晚清那段历史根本没法美化。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割地赔款等等,都是板上钉钉的,谁也没法翻案。


既然是电视剧,那总得有正面人物啊,于是李鸿章就戴上了这顶帽子,毕竟那个阶段他是主角。


相应的,支持李鸿章的也都沾了光,反对李鸿章的就只能去当反面人物了。


慈禧对新政的态度可以概括为:这些个新玩意儿有点意思,挺好玩的。


这部剧最大的贡献应该是让大家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到了清朝晚期,靠大家自己已经想不出能拯救中国的办法了。


搞洋务、搞君主立宪、搞议会等等,所有能试的办法都试过了,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见解如何、不管他有没有学问、不管他见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不管他进行了怎样的努力和尝试,最后发现都是死路一条。


完全彻底的死局,无人能解。


既然内部已经提供不了解决方案,那就只有等“一声炮响”之后,从外部获得真正的希望。

3

《走向共和》一部假借历史为名,歪曲历史人物的政治剧,符合当时的一些精英的政治观而已。同时,现在西方强中国弱的形势并没有彻底改变。所以,对西方“忍耐”甚至“屈服”就是为国家民族好、就是理性的声音也很强大。

在这部电视剧之后,一些经济界人士公开呼吁恢复“乡绅制”。一些精英也要求进行一些顶层设计的改变。而这些都是与现在的诸如“三权分立”“多党制”等一直遥相呼应的。所以,这部影视剧根本不是历史剧而是政治剧。



具体到李鸿章来说,张嘴闭嘴国家、百姓、国家弱。但是却从来不说国家为何弱?

从1894年开始切本身就有问题,一部历史剧至少要交代“背景”。中国在1884年之前算不上弱国,何以弱?李鸿章、慈禧的责任是什么?中国从“不算弱”到“真的弱”,他们的责任是什么?你掐头儿去中间,只留下结尾,而且是光明化的结尾,显而易见其本身就是将慈禧、李鸿章“定位为:殚精竭虑、为国为民”的形象。

你既然定位为这个形象了,那么与其竞争的对手们是什么人?那就只能靠虚构历史、阉割历史、转移历史情节的方式了。例如虚构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了整顿军纪杀死自己的亲信、转移嫁接同治皇帝修圆明园被木材商欺骗放到反对修圆明园的翁同龢头上(同治到光绪的1894年前差了多少?),如此等等,还有许多不符合历史的情节。

这部电视剧既然不是历史剧,它是什么剧

关于这部电视剧的投资人,有些人说是李鸿章的后人投资所为。这个我真不清楚,看到的说这些话的人也没有拿出什么过硬证据。所以,在评价的时候也只能忽略。也希望其他朋友要认真辨别。


可以肯定地说,这部电视剧的历史观深受1980年代后的西方历史观影响。把“全面向西方学习,忍耐西方霸凌甚至全盘西化”的人视作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只要是拥有这种思想的人,不论他们的问题多么大(贪腐且集团化贪腐)、不论他们的历史责任多么大,都被视作英雄。

例如中法战争、中日战争都是李鸿章和慈禧通力合作下,造成中国从“并不弱”转向“弱国”的两次关键性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则主要是慈禧的责任。“中法战争”直接导致左宗棠这样既主张对外学习、对内进行吏治改革,既主张洋务运动、又主张加强民生,既主张向外购买的同时也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积淀的正确的“改革派”,所希望的:通过一次战争的胜利(即使略败也行),让洋务派势力扩大、保守派势力微缩下,光绪等实权扩张,形成有利于改革派的政坛格局的战略落空。

那么,像李鸿章这样的“寄居在保守派下的洋务派”则获得了彻底重用情形如何?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积淀遥遥无期、中国在即使能与列强一战情况下也要忍受入侵的现状,使得清朝军人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必要,基本做警察维持治安就行了。人们从上到下无可挽回的腐败、权力斗争。

这就是我时常“重复左宗棠的一句话:中法战争乃中国强弱一大关键”的原因所在。

那么,这个你不交代、你忽视,你只对“希望全盘西化”或者“为了自己的地位或性命不敢与西方列强‘制夷’的人有好感、认同感。

那么,你自然就会对”翁同龢等人进行阉割了。

虽然打着“真实”(真实历史,后来说是真实情境)旗号,但也是这种思维者的真实。也就是这些人的总体思维就是“失去民族自信”。现在西方粉、美国粉、全盘西化的人并不少,特别是十几年前,因此,这部剧受到了极大的推崇。

4

《走向共和》基本按照历史脉络走的,也是拍的很好的一部历史剧,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1、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走向了学习西方的道路,这一时期学习的指导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初一看没什么大毛病,但仔细看,就有问题了,实施起来就更有问题了。换汤不换药,那有什么用那,结果就没有预期的那么理想,甲午一战,撕破了这个纸老虎,顿时全国上下又陷入绝望,这又不好,总之,掌权者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老把战争的失败归根于很多表面上的东西,不去寻找问题的本质原因。也就是体制问题,鼓励激励问题,等影响到大局的问题,都没考虑。

2、有拔高历史人物的嫌疑,比如李鸿章,李鸿章这个人很复杂,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他是一个有局限性的人,当时的历史时代,当时的政治环境,虽然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也不可能看的很高,很远,不会像电视剧里描述的那么高大全,他是带有地主阶级自私性的,比如把北洋当做自家自留地,比如有拥兵自守的嫌疑,他善长外交,但绝不善长军事,否则北洋舰队就是落后点也不可能输的那么惨,对待改革的态度也是谨小慎微,完全配不上东方陴斯麦的头衔。

3、再来说说袁世凯,相比李鸿章,袁世凯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景象。袁世凯有权谋,有手段,更有军事才能,看看在朝鲜的表现就知道,是个敢下决心,行动力,执行力极强的人,但从后来称帝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局限性,逆历史潮流没有什么好下场。

总之《走向共和》这部剧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本身还是好的,要完全按历史拍那就没意思了。

5

您好,希望我的回答会让你回答。


首先,通过电视剧是不可能完全了解历史的。这里面有两个原因:1.编剧和导演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所以通过影视手段表现出来的东西注定和历史有差别。2.影视剧是一种再创作,遵循史实不利于人物塑造。这是很多影视剧会有杜撰情节和杜撰人物出场的主要原因。


其次,我觉得以我个人看法而言,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是很大的,走向共和并不是最初的目的,其实也不是最后的目的,这是一场充满了妥协的革命,有时我觉得连革命都称不上,只是一次自下而上的造反。当然作为革命的对象,清王朝的表现更差,几次出尔反尔的立宪行动最后证明都是在拖延时间。


最后,我谈一谈晚清的几个主要人物,从戊戌变法的几个人说起吧。康梁二人是投机主义者,不是革命者,谭嗣同是个人物,明白革命需要流血牺牲。光绪不想革命,只想夺权。慈禧风评不高问题不大,但这是个狠角儿。李鸿章是个功过参半的人,不过贬低他的人不见得会比他好到哪里去,他面对的是无可挽回的国运衰败,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可以解决的。袁世凯如果能多活10年,中国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但是是好是坏我没有水平去推测。孙中山是个伟人,他后期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他看清了未来半个世纪中国的走向,毛泽东对他的尊重是有道理的,孙中山推动了一整个时代,他尽力而为了,不过他的几个帮手是真不行。

6

当然,也许是中国目前最遵循历史的一部剧了

走向共和展现的历史主要包括,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成立、袁世凯称帝、二月革命、张勋复辟等。

整部剧的主线是由封建帝制走向共和,是通过满清王朝的垂死挣扎展开,是通过众人竭尽全力挽救这个王朝展开,而这个阶段又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清王朝打算通过变法来挽救大清江山。

第二个阶段,清王朝打算通过变制来挽救大清皇权。



而第一个阶段的变法,又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实务派为主导,也就是以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汉臣主导的洋务运动、经济改革,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中心思想,朝廷是以恭亲王奕欣为主导。

第二个阶段是以变法派为主导,也就是以康有为、梁启超、谭词同等维新派主导的政治变法,是一场学习西方,推行新政的改良运动,朝廷则是光绪帝亲自主导。

第三个阶段是以新政派为主导,也就是以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当权派大臣为主导。打算推行新政,锻炼新军,派遣留学生,欲于西方接轨,朝廷前期是慈禧太后亲自指挥,后期则是庆亲王奕劻为主导。

而变制这一阶段其实就讲了一件事,那就是推行君主立宪制!

《走向共和》就是通过艺术手法,把这段冷冰冰地历史,通过一个个活生生地人来展现。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血与泪,充满着遗憾与不得不为之,当然,也充满着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无奈与挣扎。



可是这么一部历史剧,又是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为什么在首播之时就被删减严重,并在首播之后,就陷入了长时间的软禁呢?

首先,《走向共和》虽然里面也有很多历史史实错误,但不妨碍它成为一部最贴切历史的电视剧。正是因为它太过真实,也揭示了大清王朝改革的必然失败命运,并指向了最终的主题,那就是只有走向共和才能拯救中国。

但是,这个话题又太大了,本身又充满着刺激性,难免让人联想,甚至有些人会觉得导演也罢,编剧也罢,是不是想借这部剧借古讽今呢?

之所以会这样联想,主要在于刚才提到的变法第一阶段,也就是洋务运动过程。李鸿章等人推动的就是开国门、引外资、寻合资、可民办、建特区、开口岸……这会让人对现在执行的制度雷同产生怀疑,这是该剧被禁原因之一。

而第二阶段的戊戌变法,寻求变法维新的戊戌七君子(主要是读书人)被慈禧下令拉到了菜市口。则跟90年代初期,苏东剧变后对我们的影响有关,具体事件不清楚,不表态,这是该剧被禁原因之二。

当然,整部剧一直在讲清王朝的有权派一直在变法,变制,但最终清王朝还是灭亡了,会让大家产生挫败感,也会对现状联想翩翩。

当然,我们现在不是腐败的清王朝,虽然也有些问题,相信会自我解决掉的。




清王朝灭亡之后,为什么袁世凯还要称帝,为什么张勋还要复辟?

这就说明,清王朝这个外在的东西没了,但是人们脑袋中的封建思想,专治思想还存在。真正的走向共和,就是要消除这种封建思想的意识,不然随时可能复辟。

这段话,其实提炼自剧中孙中山最后演讲中,这段演讲国际版有的,央视删掉了这段。

其实,世界历史上,很多帝王的改革都失败了,比如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法国的国王路易十六。当然,也有很多国王的改革成功了 ,比如英国、日本、西班牙等等。

究其原因,就在于,其改革是维护君主统治,还是说,还政于民?大清朝的经济改革必须与政治改革同步,才有可能成功,不然就是竹篮打水。

《走向共和》剧中,慈禧说了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爱新觉罗的江山,是祖宗留给我们的江山,爱新觉罗的江山是我的,也是你们的,这祖宗留下的江山,你们可千万别让他丢了啊?”

这就是清王朝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的根本原因!

7

《走向共和》电视剧所反映的历史故事是否真实,谁也说不好。“历史,只有人名是真的;小说,只有人名是假的”。在我看来,《走向共和》所反映的中国人民经过百年不屈不挠的奋斗进程,基本上是真的。

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富强”,通过举办新学、建设工厂、办洋行、修铁路等一系列向西方学习器物的具体办法,来解决“中国两千年以来未有之变局”。其中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主要代表,而电视剧也以此二人重点,将洋务运动给我们呈现在面前。

随着中日甲午海战清王朝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开始意识到要改变大清的这一局面,单从器物方面是无法使清王朝富强的,“公车上书”,宣告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始。然而,光绪皇帝并没有实权,清王朝的实权牢牢攥在慈禧手上,这就使得以光绪为核心的维新派与以慈禧为核心的守旧派争锋相对,政治斗争必然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戊戌六君子”的就义,也宣告了维新派从制度上挽救国家的失败。


然后,随着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兴起,从思想上醍醐灌顶,让人民从思想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这样,革命党人的前赴后继,以及国际舆论的压力,清政府不得不实行立宪。而这一立宪,实则是欺骗国人的幌子,一个预备立宪,八年的光阴,而所组织的内阁,更是换汤不换药。孙中山说“民主,民权,民生是治国之本;贪污腐败是祸国之源!无法不成方圆,法制是治国之策。共和国道路是中华民族的唯一道路!”

就这样,中国有志之士开始分裂。维新派转变为保皇党,共和派转变为革命派,但是二者有一个根本不可调和的地方:要不要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共和党人武昌首义,革命之声席卷全国,但是革命的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

共和党人经过北伐、护法运动、二次革命,终于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一件事:民主共和。凡是任何形式的独裁专制,将会被全民声讨,袁世凯、张勋以及后来的蒋介石就是例子。

《走向共和》在1919年共产党人登上历史舞台就截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