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有人说在三、四十年代天津相声一哥之争是侯宝林和常宝堃,没马三

有人说在三、四十年代天津相声一哥之争是侯宝林和常宝堃,没马三

2020-08-11 15:21阅读(186)

有人说在三、四十年代天津相声一哥之争是侯宝林和常宝堃,没马三爷什么事,你以为呢?:也不尽然,当年在天津有著名的相声五档,分别是“张寿臣、戴少甫、马三立

1

也不尽然,当年在天津有著名的相声五档,分别是“张寿臣、戴少甫、马三立、常宝堃、侯宝林。”

常宝堃和侯宝林也许在四十年代会更受欢迎一点,但这可不代表天津相声界就是他们俩的天下了。再怎么说,马三爷当时也是在天津可以叫的上名号的人物。虽然他的祖籍并非天津本地,但好歹也是出生于相声世家,外祖父是第二代相声演员恩绪,父亲是著名的“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不管是论身世还是辈分,他都要高侯宝林和常宝堃一头。

在三四十年代,相声还是小剧场、天桥上的民间艺术,当时没有强大的信息技术,相声演员想要闯出名声很难,基本都要靠着自己的实力和观众们的口口相传。所以谁更红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所谓的相声“一哥”也并不能代表真正实力。

建国以后,常宝堃在朝鲜慰问演出中发生意外,遗憾去世。当时的天津,也就只有侯宝林和马三立两个人能争一争所谓的“相声一哥”。侯宝林和马三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相声风格。

侯宝林进入了体制内,经常以国家的名义演出,其内容也是比较高雅、文明的,他擅长曲腔唱调,相声的四门功课中以学和唱最为著称。因为有了政治上的支持,所以侯宝林很顺利的把相声带入了千家万户,他前期的名气要高于马三爷不少,被称为一代相声宗师。

马三爷则是立身于民间,他的相声则是以俗为主,这里俗并非指“屎尿屁”,而是一种亲民、通俗的风格。马三立的贯口最为让人津津乐道,他开创了著名的“马氏相声”,代表作有《逗你玩》、《吃元宵》、《卖挂票》。马三立是一个大胆、正直的人,他的相声不但取材于市井民间,让人民有很深的代入感,亲切力加倍,而且还敢于直言讽刺政治势力,在人民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侯宝林被称为相声宗师,而马三立被称为相声界的泰斗。所以在观众眼里,马三立的相声功底更为高深,侯宝林对相声的贡献则是无人能及。

2

很简单,侯大师有私生子,还有个有人生没人养的的儿子,养不教父之过,所以虽然常在庙堂之上,但也是道貌岸然之辈!常宝堃毕竟牺牲了,所以不去评价,但其家族后人最有名的那两位相声水平真的很一般,贵田人品还没听说怎么不好,但那个刀条脸的老人家却是典型的墙头草,所以常家人品也很一般,最后剩下马老爷子,从他到他儿子,淡泊名利这是有目共睹吧?所以还用比吗?

3

结论:从字面上来看,三四十年代天津相声一哥之争,如果存在的话,的确是侯宝林与常宝堃之间的比拼,而且传说常宝堃用计赢了侯宝林;而马三立是在1945年以后才在天津站住脚,所谓一哥之争与他关系不大。

相声门在1930年代到1940年代大发展,能人辈出,尤其是在天津,先后有张寿臣、常宝堃、侯宝林、戴少甫、马三立等人。不过这些人的出现是有先后,尤其是马三立大师扬名立万属于比较靠后的时间段。

马三立大师1914年出生,1933年左右,拖家带口在南市才开始撂地说相声谋生,整个1930年代都在南来北往地跑码头,在天津本地并没有太大的名气。

怹老人家在自述《艺海飘萍录》里说:

抗战胜利了,光复之初的天津市,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人心畅快,游乐事业得到发展,对于我们艺人,提供了鬻艺的好机会。我在技艺上也相应地有了一点提高。这时,戏园、剧场来邀请,广播电台也来约我。可是,我撂地的搭伴刘奎珍不肯离开鸟市,不得已只好从北京(当时称北平)约来侯一尘搭伴,演出于南市燕乐、劝业场、小梨园,同时又接受一家商业电台的约请,说相声兼播广告,每天赶场,忙个不停。天津的听众对我更熟悉了,眼看着马三立的名字越说越大,入了“流”。

可见马三爷自认是在1945年之后,才在天津“入了流”,那么此前天津相声一哥的争夺必然没有怹老人家的份儿。

当时,相声界还有三位老大!他们是张寿臣、常连安、尹寿山,这三位是当时相声界的穴头。这三人各有自己的班底和背景,有各自的码头,虽有小嗑小碰,但也基本平安相处,毕竟都是江湖艺人,都不容易。然后,侯宝林来了天津……

虽然说北京是相声的发源地,但天津市发祥地。无论相声、戏曲、曲艺,你不能拿下天津这个码头,就不算成名成家!其实直到现在,戏曲与曲艺演员必须得到天津观众的认可才算“响婉儿”。

当年侯宝林来天津以后,逐渐的成名成腕,乃至成角攒底,触动了当时天津三不管一些相声艺人的利益,没办法,人家艺术水平高!当然,很正常的,这就引发了矛盾。

南市三不管的相声大会当时如火如荼!尤其是常家班,人丁兴旺,又有小蘑菇这个当时绝对的大腕!

受侯宝林的成名成腕影响最大的就是常家,所以要把侯赶走是必须的。行有行规,这个问题必须在舞台上解决!但是常家与侯的表演完全是两个风格,最后,常宝堃抓住了侯宝林的短板,俩人在台上用一段《对坐数来宝》暂时分出了高下,从此侯宝林离开天津去了北京(行内有规律,从此以后,侯宝林再也没有到天津演出)。

所以,常家和侯宝林之间是有利益冲突的,而马三立大师在1940年代后期,以文哏相声崛起,也是沾了自己是相声世家的优势。

其实就是到了解放后,天津相声演员阵容也非常庞大,如云如潮,著名的还有王长友、罗荣寿、赵佩茹、焦少海、刘奎珍、郭全宝、郭荣起、刘文亨、苏文茂、马志存、高英培、范振玉、白全福、李伯祥、杜国芝、王佩元、马志明、魏文亮、候长喜、杨少华、赵伟洲、刘伟、冯巩等等。

其中,苏文茂、马志存合作擅演《批三国》、《论捧逗》等“文咀”段子,颇具儒雅之风。郭荣起的《打牌论》,运用天津方言描叙过去赌博成风的市井画面,人物神态惟妙惟肖。高英培、范振玉的小段《钓鱼》家喻户晓,滑稽之极,令人捧腹。另外,刘文亨、魏文亮的精彩学唱,李伯祥、王佩元的流利“贯口”活、马志明的“马派”家风,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津相声一哥这个宝座,很难说谁是理所当然的。

另外,说马三立大师是靠活得长熬成大师的人,显然不知道张寿臣对马三立的评价。

张老由于见多识广,内外行皆以“秀才”称之,但每逢人们这样称呼他,他总是笑着摆手说:“咱可不敢当,我不过是记问之学。”其实,肯于下功夫“记问”,正是他学识渊博的前提条件。

有时,张老也幽默调侃:“说我是秀才,可现在马三立是状元。”

原来,在天津、沈阳、唐山、济南等地“相声大会”献艺时,经过反复评比、鉴定,大家一致推崇马三立为“相声状元”,这是因为马三立同样博学多思,刻意求新,他演的每一个节目都不同于“大路儿”的独特创造。特别是他勤学苦练,随时随地对上演节目作锤炼加工的劲头,更为人所赞许。

四十年代初期,有好几位优秀相声演员以说唱“十八愁绕口令”著称,自诩为佳品。马三立不动声色对这一节目重新丰富加工,练出优异于他人之处,一举成功。

有的演员感慨万端地对他说:“我原先就服你的《开粥厂》、《西江月》、《文章会》,没想到你的‘绕嘴子’也胜过我们,你可真是相声状元哪!”

马氏相声虽然传人少,但是“无人不宗马”这句话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恭维。

4

首先马三立先从这五人名单中排除,因为余下四人都以相声在园子里压轴身份演出过,以前的园子里大轴都是鼓曲名家,比如刘宝全等,买票就冲他去的,倒二是压轴,寿爷,小蘑菇是业内的翘首,侯大师头解放几年也开始压轴,这是侯宝林在当打之年奠定身份之处,解放后曲艺界两位工资一级,一个是侯宝林,一个是高元均,五十年代月薪360大洋,要知道单口大王刘宝瑞的工资是6级160大洋啊?戴少甫是票友下海的海清,短时间也票卖压轴,不过拘于海清身份比较受排挤,结局不好,暂也排去。至于侯宝林和蘑菇,当然是蘑菇的名气和影响大多了!寿爷的身份地位,为业内至尊,又是蘑菇的恩师,另当别论!

5

常宝堃若不是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绝对的相声一哥,后来他弟弟四蘑菇,儿子常贵田也远离名利,甘心一辈子效力军营,为部队送去欢笑。也正因如此,常家人让人觉得更值得敬重。

6

我认为三,四十年代的事情,跟我一毛钱关系没有,说实话他们的相声还没有冯巩,牛群,马季,姜昆,唐杰忠,给我的印象深。现在就只有郭德纲能陪我入睡

7

解放前及建国初期的相声界里首推张寿臣,然后是马三立和常宝堃,侯宝林的号召力不如马爷和小蘑菇。

8

我91的,从小受我爷爷影响爱听相声。小学初中高中就是听天津相声广播。因为家里不让看电视我就偷偷买了台收音机,晚上边写作业边听相声。马三立 刘宝瑞 常宝华 侯宝林 高 范 师胜杰 姜昆 唐杰忠 马季 马志明 大黄 到后来的郭德纲于谦 德云社 裘英俊 于丹 太多了数不过来。他们在我心中都是大师没有第一第二。

9

说实话马三爷属于郭德纲讲的那种四个说相声的对骂,你把那三熬死了你就是大师。真的是死缸死口,当年张寿老就嫌弃马三爷笨,跟小蘑菇、侯大师是不能比的,侯大师也就是后来自宫只说净口的了,所以听录音不太可乐,估计在中南海里面说的那些老段子要精彩得多。

但就是这样一位当时资质不算顶尖的马三爷,搁到七八十年代,居然也算功夫绝顶了,可见相声改造以后倒退到什么程度了,还是郭德纲说的那句:老先生留下来的传统相声总共有一千多段,经过我们演员这些年不断地努力吧,还剩一百多段,再努力基本就都失传了。

10

一代相声至尊宗师侯宝林有对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