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八十年代初文艺作品如井喷般产生,为什么现在没有那样创作激情?

八十年代初文艺作品如井喷般产生,为什么现在没有那样创作激情?

2020-08-10 11:20阅读(119)

八十年代初文艺作品如井喷般产生,为什么现在没有那样创作激情?:八十年代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转折,人们思想的大开放,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

1

八十年代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转折,人们思想的大开放,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经典作品如雨后春笋,喷薄而出,各个领域的题材百花齐放。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着时代的背景,有着它的政治性和阶级性,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十年浩劫刚刚结束,改革开放即将开始,西方文化逐步进入中国,令那个时代的亲历者畅所欲言,激扬文字。

当时的文学题材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知青文学、乡土文学、法制文学,打工文学,校园文学……有文革记忆、红色经典,老山前线,改革先锋……当时的文学作者,深入写作第一线,以最真实最质扑的语言,让作品的主人公和故事情节接近社会现实生活,引起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那个时代的文学百花园,争奇斗艳,让我们共同回想曾经读过的经典。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李同文的《冬天里的春天》,王蒙的《组织部里来了年轻人》,谌容的《人到中年》,海岩的《便衣警察》,叶辛的《磋砣岁月》,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那个时代的经典数不胜数,每一部都是那样引人入胜,让自己的情感溶入在故事的情节当中,在人们的心目之中有着永恒的记忆。图书馆坐无虚席,新华书店人来人往,大多数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手执一卷。真正的全民阅读,实实在在的书香文化生活。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学的创作并没有与时俱进。文学的出版物每年是海量的印刷,真正的经典没有几部。现在的作家难以深入社会得到第一手素材,大多是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急功近利。如今的视频与短信占领了文化阵地,手机一族也难以去读那些长篇大卷。信息化的时代就是这样,以零碎片的时间一句话文章,尽观天下事。

2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作品的快速膨胀?

有人欣赏“风乍起,吹皱一池清水!”的那份激越,“八十年代”恰是“风乍起,”!平静的安贫生活,一朝迎来“爆破点”,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伴随着农村承包责任制,扑面而来。文艺界也掀起了“百花齐放”的大改革潮流,似乎被禁锢了了的东西,一夜大爆发。

一度没机会上学的一代人(五十年代),似乎找到了宣泄口,蜂拥而出。五零后的人奋起直追,恢复高考招生,让这些备受苦恼的人,圆了大学梦,曾经的磨练,成了催化剂。

人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都想去尝试,尤其是,知青的经历,成了创作的素材,有血有肉的亲身感受,写出了刻骨铭心的往事,印刷成如歌的诗篇。

但是,我却认为:这种繁荣是相对的,相对禁锢而言,就像一湖春水,积累到一定程度,找到了宣泄口,一泻而出。

八十年代长篇小说: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古华的《芙蓉镇》,贾平凹的《浮躁》、王蒙的《活动变人形》等作品,表现了那个年代人生经历和探索、创新意识。有些写出了青年知识分子生活轨迹,关注历史环境下的个人心理体验......

1980年全国优秀小说获奖作品《西线轶事》《陈奂生上城》《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作品,都有时代烙印。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窗子被猛时间打开,一些外来的风,随之进来,一切感觉都不一样,似乎还有激奋和幸福感(现在看已经淡了!)。

那些知识分子追溯、承接“五四精神”,就有了八十年代思想文化运动,介入西方思想文化。是自晚清以来大规模地追赶西方文化。

当时很流行现代派或先锋派,但中国那时却还没有充分现代化,也还没有“现代人”的经验,但现代派却采用了这种表现自己内心经验的形式。而大部分中国人所体验到的现代性经验,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事情。

今天的人,我们怀念八十年代,怀念那个时代爆发而出的多层次的文艺创造性、形式丰富性。进入九十年代,这种变化成为“常态”。

但是总体上,文艺发展在快速进步,只是,两个“爆发点”之间比较,不如八十年代初那么剧烈,其实速度还是惊人。

那个年代,科技、经济,社会各方面有强烈追赶意识,文艺更是走在前列。电影《芙蓉镇》导演谢晋用很传统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困惑曾经的生活方式。再后来,承接八十年代,《红高粱》、《黄土地》和《蓝风筝》等作品,视角转向农村,挖掘题材,展示那个时代的价值观。真是百花齐放,一点不假。

八十年代,人们创作交流宣泄的途径少。曾经只有报纸、电台、广播,收听收看新闻、文艺作品,很窄!但是,有报酬,人们视创作为自豪。

现如今,进入自媒体时代,再也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报纸、各种融媒体互联网,一个家庭主妇就能用app制作娱乐作品,全媒体的特点显露无疑。

时代在进步,人类在前进,浩浩荡荡… …

3

时代变了,追求不一样了。

套用葛优的一句话: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那个时候之所以文学作品井喷式竞相绽放,盖是因为内心世界还驻留着精神魂魄,停泊在艺术真醇、人文真醇的纯情地带。

随着改革大潮的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外来的污秽与糟粕也荡涤了人们心中纯粹的精神世界,摧毁了人们心目中的精神家园。

那个藏在文学作品背后的美好,就被混沌的既得利益遮蔽了辨析而明亮的双眼,油蒙了曾经豪情万丈的初心和路径,从此文学道路崎岖坎坷,荆棘丛生。

追赶精神世界的脚步都追随了养尊处优,谁还有心再行光顾这个既没有利益也看不到辉光的文学事业?

文学,就是一项甘于沉沦的事业,没有喧嚣,没有誉望,更没有奢求,有的只是甘做隐姓埋名人的执着与坚守,扛得住那种纸醉金迷的巨大诱惑,经得起雨打风吹的独享落寞。

没有一颗笃定而持久的恒心,是干不了文学事业的,也端不起文学这碗饭。

八十年代的朴拙,八十年代的纯真,现在还找的出来吗?我们扪心自问,是否在内心深处还给炽烈和纯情保留一份浓情?

没有了,都没有了。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了,一切的一切,也都永远回不去了。那种乱花渐欲五色披离的文学初衷,也早已变成了人们富丽堂皇安常处顺的丰富给养。再要找回那种刻骨铭心的椎心泣血之感,恐怕是永无可能了。

文学阵地大面积无原则无底线退守,坚持文学创作的人士稀差如逆旅,哪还有文学的良心在,哪还有文学的根本在?

再有,人们对于文学的追求也变了味儿,改了调儿,那种直击内心振聋发聩的文学养分,已经不再大行其道,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迷离而琐碎的精神颠覆、猎奇而枯冽的时空穿越──文学走上了趋媚趋利的不归路,还有谁会执着于一颗初心的坚执固守呢?

文学的世界已无繁花,文学的土地已无养料,这样的文学,这样的作品,这样的寄望,这样的温床,我们还有理由继续文学的大纛,矢志不渝吗?

图片来自网络

4

经历了十年的思想禁锢,有太多话要说,太多东西要表达。所以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二次文艺繁荣期。

5

8O年代的人,多半创业如打拼。生活波折多,经验多,见识广。物价也不怎么上涨。思想也够纯爷们,。写出来的作品,有骨感,存在感。而现在的人,大多生活小康水平,没经过风浪。写出来的作品,少了一股穿透力,少了一股沧桑。例如,网上看书,很多穿越剧。

6

现在人们的空闲时间,被电视,电脑,手机充满。人们更喜欢看碎片化的短消息,刷抖音短视频,或者看多集的泡沫剧。即便有作家创作出了好的文艺作品,也鲜有人看。没人欣赏,这样作家也失去了创作动力。而八十年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靠书来填充。人们的娱乐休闲只有这一个出口。造就了八十年代名作如井喷,而现在却寥寥无几的现象

7

二十一世纪八十年是当代中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值得纪念的年代!当代文学在八十年代初也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一:在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一批老作家又一次迎来了久违的文学春天,从新拿起笔来,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经受大时代风云变幻历史过程,吸取教训,产生了伤痕文学,及朦胧诗,之后,现实主义文学也达到了近代以来最好时期,老作家老当益壮为繁荣中国文学事业建立新功,中青年作家奋发图强,孜孜不倦书写新时代宏史诗!巴金,丁玲,艾青,乔迈为代表的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王蒙,蒋子龙,周克芹,张贤亮,陆文夫,理由,陈袓芬,为代表中年作家,以路遥,贾平凹,王安忆,铁凝,史铁生,梁晓声,北岛,舒婷,顾城为代表青年作家,三代人共同书写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章,八十年代文学百花园,姹紫嫣红春满园!

俱往矣,四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

8

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从单一的方面去看待,而是要拉长历史时期,按照时间为轴线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分析,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下面就由我来进行一次梳理与分析:

一、错误的历史期结束后民众被压制的个体思想终于得到解放。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曾出现过长达十年的文化革命,在这十年当中,个体的思想变得无足轻重,而集体主义拥有不可挑战的权威性。在这种文化环境下,特殊意识形态成为人们全部的意识来源,个人艺术见解被社会洪流所裹挟,人们很难创作出具有个体生命体验与生命觉醒的文艺作品。诗歌以口号、标语为主,散文小说以歌颂国家与领袖为主,音乐绘画也不能幸免。但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与改革开放的到来,那段特殊历史时期被普通民众重新审视,那段时期所谓的艺术作品也被后来的创作者所反思,人们猛然意识到真正的艺术不应该是由条条框框束缚的“笼中鸟”,而应该是自由飞翔任意啼鸣的“天上雀”。这种觉醒可以说是八十年代初期文艺作品繁盛的主因。

二、西方艺术思想进入中国大地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与共鸣,并成为中国文艺作品的学习教材。如果翻开书本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就不难发现,八十年代初期的作家中,最优秀最拔尖的作家都是深受西方文艺作品启发与影响。从北岛开始,到舒婷、顾城、海子,以及后来我们所熟知的莫言、陈忠实、贾平凹,无不是深受西方文艺作品的影响,他们崇拜与喜欢的作家名单当中,来自西方的作家绝对是占据了绝大多数。在西方文艺作品的影响下,空洞、枯燥的艺术作品成为过去式,以往的艺术作品被创作者认为味同嚼蜡,思想与内容成为作家们重点打磨的对象。这也是八十年代文艺作品繁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井喷的新思想产生严重的向西方倾斜的形势后,走向了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尴尬境地。随着井喷式的创作热度降温后,中国文艺创作者们齐齐地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学习西方超越不了西方,回归本土又忘却了手艺。既然中国八十年代初期文艺作品的繁盛,在技术层面来源于西方,那么作为一个模仿者或学徒,中国的创作者们注定无法超越西方的优秀艺术家。西方的经典文艺作品也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那也是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与总结提炼后,才产生出了伟大的创作者,才产生出了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沉下心来进行深入其内在核心的短时间的模仿,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产生与西方经典并肩的作品。可是回归本土又早已抛却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没有持续性地传承导致了回归本土绝非易事。所以中国文艺创作者们不约而同地陷入了这样一个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尴尬境地。陷入了这个境地,也意味着短暂的灿烂时期宣告结束。

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成为首要国策,发展经济成为最重要的事。人的命运由时代决定,同样,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也是由时代决定。在大力发展经济的社会背景下,艺术渐渐成为无关紧要的事,渐渐成为少数人坚持的东西。艺术越来越远离普通大众。国家最迫切的是经济上的崛起,因为只有经济的崛起才能支撑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人们最迫切的事是谋求财富,因为只有拥有财富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在经济建设的宏大潮流中,艺术创作者们越来越难以沉淀下去,难以具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说白了,艺术作品生命力的下降,其实就是创作者们能力的下降,是难以坚持初心本心的结果。

五、社会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随着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可是我们却无能为力,甚至可以说,谁都无能为力,因为这是社会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是必然的结果。如今,不仅仅是艺术作品难以再现八十年代的辉煌,而且许多领域的重要性也完全被经济发展代替。于是,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成功”二字似乎与金钱的多少划为等号;于是,教育也变得浅薄,以结果衡量一切。其实这些现象的形成,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社会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因为如此,所以出现了拜金主义,出现了诚信缺失,出现了看病贵看病难,也出现了文艺作品越来越远离我们,出现了作家不信任读者,读者不信任作家的现象。文艺作品生命力的持续下降成为必然的趋势。

六、经济增速放缓,追求质量发展,重视精神建设,提倡文化自信,或许会成为文艺再次复兴的开端。艺术的繁荣昌盛与百花齐放,要么出现在乱世,要么出现在盛世,我们现在正在通往盛世的路上奋勇前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文化复兴。所以,即便现在的文艺作品已经不复当年的那般繁盛,但是随着国家对文化自信的重视与民族崛起的脚步不可阻挡,文艺的再次复兴也会大概率到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9

八十年代是中国文艺一个里程碑,产生过很多好作品,仅小说创作,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还有《天云山传奇》、《大墙下的红玉兰》、《人到中年》…

  • 这些老作家的作品,背景基本立足于被禁锢的特殊时期,带有浓郁的历史印记,和思想回归自然的欣喜,在文学的框架内,对于人性的展示和揭露作了大胆的尝试,其中一些作品至今堪称经典,比如屡被电影和电视剧改编的《灵与肉》。
  • 八十年代本身是一个变革的年代,作家面对当下,写现实,诞生了一批优秀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刘心武的《班主任》、李葆存的《高山下的花环》等,这批作品,既是时代本身的产物,也是文学机制改革的成果,那时候许多国家级文学期刊已率先设置了各种形式的评奖,最权威的要数《人民文学》的中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扶持下成长起来的作家,至今还有一批在扛着中国文学的大鼎,象铁凝、王安忆、毕飞宇…

有人说,中国文学可能再也难有黄金时代,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之下,文学已成历史的点缀。其实,从文学就是人学的定义讲,文学永远都存在,生命的本质状态就是文学最精彩的版本。

10

这个问题片面了。

如今文艺作品也如井喷,只是换了形式而已。

网文。

网文起初被人诟病但是发展已经20年了,也出了很多优秀作品。甚至近几年大量改编成影视剧,比如《庆余年》,《陈情令》等都影响着一代年轻人。

还有古风音乐,同人文,网络短剧,等等,很多都称得上优秀文艺作品,不是他们不优秀,而是不符合80年代的文青的审美口味和习惯,你们不喜欢而已。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时代在发展,文艺作品也在发展,眼光不要局限于一个短暂的范围,开眼看一看,会有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