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为什么八十年代左右的文艺作品比较有生活底蕴,好看好听?

为什么八十年代左右的文艺作品比较有生活底蕴,好看好听?

2020-08-27 12:02阅读(69)

为什么八十年代左右的文艺作品比较有生活底蕴,好看好听?:八十年代的文学艺术,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新人层出不穷,老一代焕发青春,用百花齐放来形

1

八十年代的文学艺术,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新人层出不穷,老一代焕发青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并不为过。

工人作家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打响了改革文学第一枪,教师出身的刘心武,以一篇《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揭开了伤痕文学的序幕,史铁生《我的遥远清平湾》,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开创了知青文学的先河,冯骥才的《三寸金莲》、陆文夫的《美食家》展现了市井文学的魅力,路遥的《人生》竟然击中了后来风云人物马云,李存葆的《高山下花环》让七尺男儿热血沸腾……

吴天明、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大导演横空出世,电视剧《渴望》、《大宅门》,电影《少林寺》《牧马人》等引起了万人空巷。

为什么那时候文艺作品影响力那么大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和政治因素之外,愚以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索。

其一是厚积薄发,比如,蒋子龙在工厂生活多年,对工人、对机器有天然的感情,对工业的兴衰有深度的思考;像史铁生、梁晓声,他们都亲历了知青生涯,刘心武当班主任多年,……也就是说,他们的作品,是他们多年生话积累的总爆发,和后来的无病呻吟关门造车完全是两码事。

其二,他们的文字功底厚,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形容他们,并不为过。这些人中,“老三届”占一定比例,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尤其对传统文学的真谛谙熟于心,应用起来得心应手。

其三,他们的人生观深受传统文化和文革前“十七年”正能量教育的影响,他们在反思和批判的同时,有一种深深的家国情怀,这和后来一些人的拜金思潮和追求感官刺激的颓废思想,有着天壤之别。

好的文艺作品,不但引人入胜,而且鼓舞人的斗志,净化人的心灵,如同良师益友,怎能不让人终生难忘呢?

2

百废待兴的改开年代,一切都在松绑,一切都在解冻,春江水暖鸭先知,文学引领了这个反思十年的潮头。从《班主任》《伤痕》的伤痕文学,还很稚嫩,未摆脱过往的某些概念化,但突现了人性的光辉。比如随后出现的《天云山传奇》《芙蓉镇》《枫》《牧马人》《小街》《庐山恋》《小花》《城南旧事》《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以及先锋和寻根,比如《无主题变奏》《红高粱》《北方的河》《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哦,香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湮没》和九十年代《霸王别姬》《活着》《鬼子来了》《温柔地带》《陆犯焉识》等等。出现了诸如诺奖作家莫言、高行健,以及茅奖作家陈忠实、路遥、贾平凹、张平、王安忆、迟子建等等,具有某种代表性。八十年代的思想性探索大于艺术性,甚或在后来二者依然倒挂,只是相反。

3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作品贴近生活,主流以伤痕文学为主。那时候的作家,有生活阅历,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炼,有触动,有感悟。写出来的作品自然有血有肉,很容易引起共鸣。

和谐久了,温水煮青蛙,没了生活激情,都为一个致富的共同目标,本身的格调谈不上高雅。写出来的故事容易雷同,悲欢离合的过程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你让作家们怎么生发感慨,怎么去感悟?有的作家,甚至为了受众,为了博取眼球,为了收视率,为了市场占有份额而作,为了娱乐而娱乐,没有文化底蕴,也就失去了灵魂。

词作等于小说,今天的水准,赶不3八十年代。健康的旋律没了,靡靡之音,充斥坊间。模仿港台说唱,很多都很蹩足,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步伐。

归根结底,还是浅薄浮躁,急功近利。文艺要是走捷径,如同一袋方便面,可能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毫无营养价值可言。

4

不知说的是什么作品,那时代除了伤痕还有什么?生活底蕴不知是指什么生活,那些作品除了想像胡侃还真不知有哈艺术,因为我们都从那个时代生活过来的,怎么没感受到作品的真实来源呢?

5

那时好像只有无病呻吟的所谓伤痕文学。

6

吃久了窝窝头,突然来一阵白面馒头,怎么吃都觉得香,不足为奇。但继续吃下去,久了也腻。

7

那个时候的文学作品很有观众缘 很多文学爱好者都从中吸取营养感觉作品很接地气 反映了时代需求 确实涌出了一大批好作品 现在在看当今的作品 已经进入虚无主义时代 读起来晦涩难懂除去描写历史部分还愿意看一看 其它已经没兴趣了

8

十年压抑、荒芜,让大众精神世界极度空虚 …… 多一点点新鲜东西立马都能敏感地捕捉到 ……

9

上世纪八十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社会秩序一切良好,教育,医疗养老没有变,没有房地产名堂,什么明星也还有产生,那些文艺作品保持正统。如刚开始的央视春晚。符合大众。不像现在文艺作品,唱歌走音滑调,台上作风不三不四,满天要价,离观众越来越远。这就是与八十年代不同的地方。

10

这题目不是方方们出的吧?在寻找当年辉煌的感觉?可惜时间如同长江水,大浪淘沙,那荒唐、嫉恨、发泄、和心术不正早已化成难以行动的僵尸。回想当年被带节奏的阅读,那杂志书本页面留满密密麻麻蝇头小字读后感,质疑,责问,愤懑,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满纸都是奇人奇事从未经历过的荒唐杜撰。时间流过新世纪才知道那叫伤痕文学,一帮文人配合国际合唱的歇斯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