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为什么老人普遍喜欢听戏曲?

为什么老人普遍喜欢听戏曲?

2020-07-31 12:04阅读(321)

为什么老人普遍喜欢听戏曲?:我也思考过关于文艺作品与受众的关系,希望能够表达清楚: 尤其是前几年,我们会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喜欢戏曲、曲艺乃至于话剧:-戏

1

我也思考过关于文艺作品与受众的关系,希望能够表达清楚: 尤其是前几年,我们会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喜欢戏曲、曲艺乃至于话剧歌剧等相对传统的艺术形式的都是年龄偏大的人群,年轻人则更喜欢电影、摇滚等新潮的艺术形式,个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分为两方面:

第一,也是比较浅显的直接原因:观众和市场的浮躁。从清末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而且比较封闭,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只能接触到戏曲(尤其是京剧的样板戏)、相声之类的文艺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国文艺形式跟外国的产品一样纷纷涌入中国,我们突然产生一种错觉“国外的都是好的”,于是自己原有的文化产品受到排挤,而国外新的文艺形式受到追捧,尤其是年轻人喜欢新鲜的艺术形式,所以很多人认为传统的文艺形式“过时了”。

然而这几年,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都得到了提升,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又逐渐回来了,对国外文艺作品的热情也过劲了,演员的浮躁情绪也趋于平稳。出现了诸如郭德纲,王佩瑜这样的演员,让很多人回到剧场,去听相声、去看京剧,这些年相声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又成了时尚,王佩瑜的京剧演出也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而且多数观众是年轻人。

第二,也是深层次的原因:文艺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传统戏剧比电影电视剧这些新兴的艺术形式更加难,需要更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水平才能看得懂。总会有人感叹:祖宗留下的好玩意没人喜欢!我们也会发现好的东西往往不被大众接受,比如四大名著很少有人看,网络小说却阅读量极高;优秀的文艺作品没人看,却有很多人再看快手上的直播;马三立、侯宝林这些大师的相声没人听,却有人去听岳云鹏;

其实这都是正常的现象,自古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就是由雅到俗、由复杂到简单。从“关关雎鸠”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今天的网络小说和喊麦直播,越来越简单,越来越通俗,甚至低俗。原因就是那句话:文艺大众化。

过去我们国家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处于温饱线以下的,他们并没有对文艺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吃不饱饭的人吃饱了,想休闲娱乐了。但是他们没有任何文化修养,所以只能看懂最低俗的文艺形式。于是当这批原本吃不饱饭的人大量的有文化需求的时候,因为他们人数众多,所以市场要向他们倾斜。所以简单的文艺形式代替了复杂的,通俗的代替了高雅的。京剧代替了昆曲,电影代替了京剧,低俗的电影代替了高雅的电影。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由高雅到低俗的下坡路,所以可能大部分的老年人能接受相对复杂的艺术形式。

个人的一点拙见,欢迎批评指正。

2

看到问题习惯将关键词转换一下,且是能普遍代表这一类特征的,老人——有沉淀的思维方式,戏曲——表达文化的形式。

就可以轻易看到问题的核心:为什么有阅历的人喜欢听戏,而不是其他种类的艺术形式?


如果把话剧看作健魄成熟的中年人,把电影看作注入新鲜血液的青年,一提起戏曲,头脑里会自带咿咿呀呀的背景音乐,仿佛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戏园子,台下喧沸,台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悉数登场,伴随着悠悠的皮黄声腔,这种复古感亦将时间浓缩在其中,台下听众边听边哼,更是自得其乐。





这里说的是戏曲的外在形式,以歌舞讲故事亦可当作以故事绎歌舞,老辈人对故事耳熟能详,来了就是看这个演员的表演,听这个流派的唱。



而我认为戏曲能恒久吸引老辈人,或者说能一代代传承下去的是价值观。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秦香莲的故事到结尾处,在开封府公堂之上,包拯委实顶不住皇亲国戚的压力,想给香莲银子让她带着儿女回家去吧,香莲说,人人都说包相铁面无私,却也官官相护,包拯听了此话,摘下乌纱帽说,我就是从此再不做官也要替香莲主持公道,遂将陈世美问斩。


对于这种结局千百年来饱受争论,但却没有改编能超越于此,或许只是在当代呼唤“正义”与“公道”太过虚幻与失望,反而会让人留恋台上戏中这一份愿意笃定相信的美好。



“平和中正,人书俱老”,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人与戏一同成长,一同老去,也是对人生另一种诗意化的参悟与共感吧。




3

首先要说中国的戏曲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戏曲都非常的喜爱。由其老年人更是如此。有些老年人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是在这种听着戏曲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听戏曲对于他们来说以经习惯了。也成了他们终生的喜好,就像现在的年青人爱听流行歌曲一样。这里我们要着重强调中国的戏曲那可是中华民族的文艺瑰宝。也是全人类不可多得的瑰宝。它是经过几百上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艺术精华。每一处戏都是精典的历史故事,每一句唱段都是真正的国粹!现代的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戏曲多了解多鉴赏并且能够传承下去。让中国戏曲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不断的发扬光大。

4

也不一定,我只有19岁南方人,我因为郭德纲唱的小曲爱上了德云社,因为德云社知道了京剧神童陶阳云圣,因为陶阳云圣去了解京剧,知道了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四大须生马谭言奚,还有我最喜欢的南派京剧麒派老生。经常陈少云,傅如希等上海京剧院的演员

5

爷爷辈的都喜欢戏曲,小时候经常跟着一起看戏曲频道,西北地区目前还保留着节日唱大戏的习俗,是老一辈人的一种信仰,以前村里还有戏曲自乐班,寒冬腊月忙完农活就会在家里唱戏,可能我们感觉戏曲跟“潮”不搭边,但在那个信息和娱乐匮乏的年代,这是最好的解闷方式。

返观现在,也有好多年轻人开始喜欢戏曲了,听郭德纲的相声才发现北京小曲、河北梆子、京韵大鼓、太平歌词这些才真正耐听,比现在的口水歌不知道好听多少倍,京剧作为国粹,也是从郭德纲的相声中听到“叫小番”后才知道有“四郎探母”选段,张云雷的“探清水河”,岳云鹏的“送情郎”,李胜素,于魁智的“四郎探母”“梨花颂”等,秦腔作为“百戏之祖”,是从听过华阴老腔后才知道还有这么雄浑敦厚的唱腔,不愧是中国最早的摇滚,“二堂舍子”“二进宫”都是脍炙人口的选段,相信年轻人听过之后也喜欢上的。

6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似乎已经逐渐走上了“没落”的道路,受众以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好像大部分都不喜爱。为什么老年人爱听戏?我想那跟他们的生活有关,他们那个时候社会生产力不高,人们娱乐方式单一,加上社会生活节奏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听戏成为了他们娱乐的主要方式。我是一名来自河南的90后,我的母亲曾经是一名戏曲演员,剧种是河南曲剧。受我母亲的影响,我对戏曲也比较喜爱。现在的母亲早已经不再唱戏了,因为她所在的剧团是民营的,没有经费来源。只能靠他们自己。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请他们唱戏的人越来越少,剧团就不复存在了。如今的社会早已经是金钱的社会了,他们这群人,有的辛苦的打工挣钱,有的在家为儿子们带孩子,有的已经不在了…… 希望我们的戏曲能够重焕荣光。

7

歌曲思想性经不起时间的检验,韵味不赖听。戏曲经典有韵味,有节奏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韵味让身心合一。过去几十年由于高速发展,大家都忙着挣钱,心停不下来,所以传统艺术收到冷落。现在社会已经发展到物质足够丰富,时间有很多,传统艺术必然发扬光大。比如德云社的相声,成都的川剧,东北的二人转都开始复苏。

8

这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相关,在过去年代,除了电影就是各种舞台艺术,京评话剧,各种曲艺地方戏曲,现代人电视电脑直观文化艺术普及,所以人们逐渐减少了到影剧院去观赏舞台剧,和传统的曲艺节目

9

因为老年人年轻的时候,接触到的,就是戏曲.

当你老了,你也会喜欢你年轻时所听的音乐,电影,故事.而可能在你老了的时候哪些年轻人眼中,你也是喜欢古老的东西,不新潮.

戏曲本身很有吸引力.很耐看.可以看做手,唱功,看故事,看演员

现在的流行曲,有这些东西看么.

还有,现在也很多年轻人喜欢看戏曲.不仅仅老年人才看.




10

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老人,都是从听戏曲的年代走过来的。

回想上个世纪70--80年代以前,人们的文化生活并不丰富。能有的也就是看看电影,听听收音机等。电影也不能常看,所以更多的就是听收音机了。

那时候的收音机里面的节目,主要就是戏曲、歌曲,其它的节目很少。在听戏曲当中,北方的男人主要是听京剧,而女人则是更喜欢评戏。上海人喜欢听越剧和沪剧;河南人喜欢听豫剧;甘肃一带的人更喜欢大嗓门的秦腔。

就拿北方人来说,人们对于京剧的四大须生和四大名旦了如指掌。对于各位戏曲名家的剧目和一些著名唱段也都是耳熟能详。不过那时候的戏曲名家也就确实唱的好,听他们的唱段也确实是一种享受。

女人们喜欢评戏,尤其喜欢新凤霞和小白玉霜的评戏。岁数大一些的女人,喜欢听小白玉霜的唱腔,似乎小白玉霜的唱腔能够勾起她们心中的情感细胞。而很多女人则喜欢听新凤霞的评剧,那好听的韵调,活泼跳动的表演风格受到广大妇女同胞的喜爱。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在长期的戏曲浸染下,大多都会唱几段自己喜欢的著名唱段。

在公园里,不少老人自娱自乐,在京胡的伴奏下,唱着自己喜欢的段子。周围还围着很多人,或是不断的点头,或是小声的评论着。不管唱的如何,老人们满足了,开心了,也就达到目的了。

喜欢戏曲,是一种情怀,而且是一种难以割舍的高雅情怀。我们要理解老人,鼓励老人。老人的这种爱好,也算是戏曲在民间的发扬光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