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如果1945年罗斯福没有去世,会怎么样?

如果1945年罗斯福没有去世,会怎么样?

2020-11-13 07:02阅读(60)

如果1945年罗斯福没有去世,会怎么样?:罗斯福于1945年4月12日病逝,享年63岁,在其不算很长的一生当中,罗斯福创下了很多奇迹,他是美国人历史上唯一一位残疾:-

1

罗斯福于1945年4月12日病逝,享年63岁,在其不算很长的一生当中,罗斯福创下了很多奇迹,他是美国人历史上唯一一位残疾人总统,他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如果不是天不假年,罗斯福的政治生命也许会更强。与丘吉尔、斯大林不同,罗斯福是盟军统帅中性格相对温和的一位,因此在调和盟军内部关系中,罗斯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罗斯福也因而在反法西斯同盟中享有极高的声望,1945年4月份,罗斯福的突然去世一度给了败局已定的希特勒无限遐想。

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根据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活动轨迹,我们或许可以进行一些更加理性的推测。如果罗斯福没有在1945年突然去世,之后的美国乃至世界局势会发生怎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看美国国内,如果罗斯福没有去世,他依然会把四年的总统任期做完,以他的威望,连任到第五届完全没有问题,或许,美国宪法中关于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规定会延迟出台很长时间。

其次,如果罗斯福没有在1945年突然去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或许会受到影响,以罗斯福的个性以及以往的做事风格,应该不至于在1945年的8月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小编觉得罗斯福更有可能通过外交途径,促使苏联早日出兵,同时与英国、中国在东南亚更有力的打击日军,以促成日军投降。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如果罗斯福没有在1945年突然去世,最大的受益方将是中国。罗斯福是二战时期对中国最友好的大国领袖。1937年,当日军轰炸中国首都南京时,罗斯福发表公开演讲表示谴责,1937年年底,罗斯福就开始派出私人特使赴中国,调查中国抗战情形。1941年年底,美国正式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后,在罗斯福的主导下,美国政府对中国进行了全面的援助。罗斯福总统还力排众议,促使中国成为盟军四大领导力量之一,更重要的,罗斯福还是敦促国共合作的重要力量,皖南事变发生后,罗斯福总统一度警告蒋介石,如果再搞摩擦,美国可能会暂停对中国的援助。罗斯福还是当时国际上少有的与中共保持良好关系的领导人,1944年罗斯福派出特使赫尔利赴延安,一方面调查中共抗战的实际情况,建立美国政府与中共沟通的直接管道,另一方面也是为战后的中国政治安排做准备。罗斯福是希望在二战结束后,国共能够建立一个民主的联合政府,但是1945年罗斯福的突然去世中断了这种可能,要是罗斯福在1945年后还活着,或许中国内战的悲剧可以避免。

小编生来对美国人不感冒,但是罗斯福总统的确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没有罗斯福总统,或许中国的抗战会进行的更加艰难。

2

其实看看历史书,不论是古代被称为伟大的君王,还是近现代被称为卓越的领袖的人,几乎他们都是在战争时期统领国家,成就一番伟业的人,古时候的秦皇汉武,现在的孙中山总统,毛泽东主席,西方古代的亚历山大,查理曼,近现代的拿破仑,罗斯福和丘吉尔。他们无一不是生在动荡的年代。

罗斯福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是我认为他即便没有死在第四任任期上,其实对二战之后的世界格局影响都不会太大,我们必须要明白,法西斯是必败的,如果罗斯福不死,他的任期应该是会到1949年,在二战前期他就在美国内部开始打击逐渐渗透的法西斯主义,在战时又大力主张美国不能置身事外,本质上来说他是比较强硬的一位反对法西斯的领袖,美国加入盟军,对中国来说也减轻中国反击日本侵略者的压力。

但是当时中国执政党还是国民党,蒋介石这群人在二战后始终是站不住脚的,老百姓早就厌烦战争了,罗斯福没死,美国可能会更强硬的支持蒋介石政府,但是始终国民党政府不得民心,共产党最开始也是站在苏联这边,这个结果就和罗斯福死后的世界格局没什么变化。

在二战结束后,最开始苏联还是把英国当成主要对手,罗斯福没死他会比杜鲁门更加擅长对付斯大林,相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这并不是件好事,但是杜鲁门开启冷战,这对于日后世界发展的确是一个打击,虽然几十年后把苏联干掉了,罗斯福如果活着把最后的任期干完,可能当时的世界东西对抗不会这么激烈。但是美国战后可能会发展的更快速。

3

当个宅子,只影响周边几个人,当个明星会影响万千粉丝,当个政治领袖会改变历史格局。人生在世各有所图,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节,有人求偶。i


但总统罗斯福在1945突然离世,这时离德国投降不足一月,距日本投降只有短短四个月了。他的离世与丘吉尔\"下岗\"一样,己对时局无太大改观作用,世界格局己在这两位在岗时定形,会顺着惯性向前发展。

今天的世界政治格局始于二战,雅尔塔决意是即定蓝本,相对战前最大变化是世界范围内殖民地基本消亡,绝大多数民族独立。二是称霸世界三个世纪之久的日不落大英帝国陨落,也许英国才是二战最大牺牲者。三是美国冲出美洲,冲击霸主宝座。

如果罗斯福生命定格在1941年,那今天的世界绝对是那一番状况,欧亚大陆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有两大洋相护的美国绝大多数议员,民众不愿卷入,反战声浪过高,隔岸观火,大发他国战争财是主流。而做为\"民主\"总统,大财阀代言人罗斯福的政治远见支持者甚少。该年底的珍珠港事件给了参战者口实,美国以最少代价取得政治,经济双赢,所以说珍珠港被袭是他上演的苦肉计支持者也不少。


4

谢谢邀请。

罗斯福如果没有在1945年去世,当然会带来不少变化。最重要的一点:冷战可能就不会发生。或者即使有冷战,也会以温和得多的方式展开,而不会如现实中这么剑拔弩张。

众所周知,罗斯福对于苏联的态度一向比较温和,不像丘吉尔那样充满了彻底的不信任和仇恨。因此,在罗斯福规划的战后体系中,是寄希望于把战时的盟国合作关系保持到战后的国际体系中去的,希望通过美、苏、英、中四国的合作来维持世界秩序,联合国的成立肯定不会受影响其发挥的作用可能也会更多、更实际。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罗斯福毕竟还是西方世界的领导者,在涉及到意识形态和国际秩序掌控权之争的时候,他也不可能对苏联作过多的让步。尽管从冷战后解密的资料来看,苏联在二战结束后的初期采取的主要是防御姿态,但在意识形态以及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势力范围划分方面,斯大林也不可能做过多让步。从长远来看,苏联也必然会寻求对外的扩张。

此外还要考虑到,各大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中,罗斯福无论经验、能力还是手腕都堪称上上之选,和邱吉尔、斯大林打交道都完全不落下风,并能掌控整个局面的主导权。而杜鲁门则缺少这些能力,战后局面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与杜鲁门的能力经验不足,无法掌握主动权有关。

因此,如果是罗斯福来主导战后局势的变化,美苏两国很可能会通过一系列小的矛盾和冲突来逐步磨合,形成一种既对抗又合作的二元领导世界格局。即使不那么顺利,最多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凉战”局面。

至于说总统任期、会不会对日本用原子弹这种变化,应该说不会有太大变化。

5

1945年4月12日15时35分,罗斯福总统因脑溢血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3岁。

罗斯福1932年当选总统以来,积极主张实行新政,把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1936年,他又以压倒优势再次当选总统,接着于1940年和1944年连续两次当选,连任4届美国总统。罗斯福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人。他是作为这场战争的英雄死去的,他为美国人民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白宫外面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罗斯福的去世,让他们泣不成声,仿佛没有了前途的依托而茫然、空洞。

假如1945年罗斯福没有去世,可能日本会提前投降,可能朝鲜战争不会爆发......但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6

一九四五年罗斯福去世,杜鲁门接手美国总统位置,随后推行杜鲁门主义。一九四五年当时刚好是反法西斯联盟即将胜利的前夕,三大巨头齐聚雅尔塔,罗斯福当时已经病入膏肓,但还是拖着残破的身躯在中间进行调停保证顺利达成了雅尔塔协定,罗斯福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这样评价罗斯福:“如果他当时没有采取他实际上采取的行动,如果他心中没有感受到自由的汹涌波涛,如果在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极端危难时刻,他没有下定决心援助英国和欧洲,那么,人类就会陷于可怕的境地,在若干个世纪之内人类的整个前途就将沉沦于屈辱和灾难之中。” 罗斯福总统为人类和平做出的贡献,应该被所有人铭记心中。

罗斯福晚年追求世界秩序的持久和平,虽然有美国想要控制二战后的世界这种霸权主义的企图。但在那个年代罗斯福总统的种种努力,有利于战后的世界和平与稳定。雅尔塔会议结束之后,心力交瘁的罗斯福总统悄然去世。他并没有看到德国的无条件投降和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这些都是在他去世后三个月之内发生的。当时罗斯福总统暴病主要原因是脊髓灰质炎症,在一九五五年的时候被医学界攻克。

如果他当时没有去世的情况下按照罗斯福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名望,他会比后来的杜鲁门做得更好。或许能够阻止美国重犯孤立主义错误,在财政领域,国际贸易领域,以及食品安全领域都会实行开放政策,美国经济能够更上一步。

7

罗斯福如果没有在45年死去,那么冷战也许会推迟几年发生,毕竟罗斯福需要维持自己辛苦建立的雅尔塔体系,这是他重要的政治资本(而杜鲁门可不在意这些)此外世界上的很多事件会延后或者改变,比如中国的解放战争的时间会延长,因为罗斯福会更积极的支持蒋介石(武器禁运可能不会发生)而罗斯福为了维持雅尔塔体系极有可能对苏联在东欧援助问题做出让步(马歇尔计划最初包括东欧)作为回报苏联也可能不支持中共进入东北,以此为契机蒋介石会获得战争中更多的优势(从满清到日本的历史已经证明得东北者得天下)

8

假设1945年罗斯福没有因病去世,那对二战结局来说不会有太大变化,德日法西斯还是会战败投降,但在美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形势上可能会有些该变。

首先,当时罗斯福已经是第四次连任总统,执政经验非常丰富,能力要远强于继任者杜鲁门,在德日投降后,世界各地都发生独立运动,中国也发生了内战,以罗斯福的政治眼光,不一定会全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有可能罗斯福会权衡利弊后再做出决定,而蒋介石在二战中给罗斯福的印像并不好,所以说如果罗斯福不死,美国对中国的政策走向还真不好说。

其次,如果罗斯福没有病死,那还有种可能,那就是在德日战败后,罗斯福就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一样,会被罢免总统职务,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当时危机己经解除,罗斯福也必要在连任了,因为再干下去就有是独裁了。

最后说罗斯福确实是位优秀的美国总统,在二战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租借法案也可以说挽救了世界,同时美国也发足了战争财,美国也因二的胜利走上了巅峰,罗斯福可以说功不可没。

9

假设罗斯福没有逝世,那么,有哪些可能:

第一:罗斯福继续担任总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会更为顺利。二战后,中美苏关系会缓和不少。世界不会形成两极格局和冷战局面。

第二:罗斯福卸任,不再担任总统,但其影响力仍在,上台的领导人遵循罗斯福一贯以来的外交风格和治国手段。

第三:罗斯福卸任,不在担任总统,但上台的领导人如杜鲁门一般奉行扩张、反苏政策。但由于罗斯福余威犹存,可能美苏依旧敌对,但两极格局未必会形成。

第四:……

这就需要大家打开一下脑洞,在符合历史逻辑的前提下大胆猜想啦!

10

美国总统都是罗斯福,所有的总统都叫罗斯福。没有罗斯福,中国就不会与美俄英法为伍与德国日本作战吧!美中俄就不会走到一起了吧!中国能有今天,罗斯福功不可没啊?特朗普比罗斯福更爱好和平啊?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