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三本学生考上研究生后,用人单位注重第一学历还是注重研究生学历?

三本学生考上研究生后,用人单位注重第一学历还是注重研究生学历?

2020-11-03 01:01阅读(62)

三本学生考上研究生后,用人单位注重第一学历还是注重研究生学历?:这个单位如果不是个神经蛋单位,一般来说,你的学历只是大家平时没话找话时候的谈资、话题。

1

这个单位如果不是个神经蛋单位,一般来说,你的学历只是大家平时没话找话时候的谈资、话题。

比如说,出差、走路上遇到了,两个人没有话题,实在无聊,单位的“前辈”为了以示关心,会问问,“小王,你什么学校毕业的?哪个专业的?”

其他的,可以说没有卵用。

到在单位之后,用人单位希望看到的是你能够迅速融入单位,迅速出活作出业绩。

也就是说,给你个伙儿,你能够二话不说接下来,然后在最快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并交给他,让他满意。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的细节,比如说及时告知进度、事毕回复、结果回复等等。

记住,学历只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决定未来。如果名校高学历,能力不怎么样,净贻人口实落是非,还不如不提自己的学历学校。

如果干得好了,怎么吹、呲自己的学校、学历、专业牛逼都没问题,大家都会抬起头、仰着脖听你讲“老子当年”。

如果不能做到这些,趁早把尾巴夹起来,老老实实干活儿。

实在不行,屎壳郎搬家,滚蛋。然后再找个合适的地儿工作。

2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伴随着志愿填报、招生录取,新大一学子将带着未知与憧憬踏入心仪的高校继续深造!为啥要努力取得本科学历,拿到本科学历后还要继续考研么?本科生和研究生、研究生和博士生都有何区别?名校君认为,大一新生都有必要先了解学历之间的区别,为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理清出路!

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之区别的“兔子理论”:

本科生

学习捡“死”兔子。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反复验证的知识,是固定、稳定的,属于“死兔子”。此阶段的学习训练只是学会找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把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拿回来。

硕士生

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这只兔子在哪里?需要导师指给你,或者需要导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其位置。导师在“指兔子”的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硕士生需要遵从自导师处学来的方法和技术,去把这只尚在活动中的兔子打死,然后再通过以往已经具备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

博士生

学习打一只看不到的活兔子。此时的兔子也是活的,但可能不在你的视野里跑着,而是在树林里跑——导师可以确认一定有这只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从树林里把这只兔子撵出来,判断是否值得去猎取,再用更高级的猎取技术去射击并沿用原有方法将兔子取在手中。

博士后阶段

此时,导师叫合作导师,他就要和博士后一起来确定究竟到哪里去寻找兔子,此时面对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后确定是否需要在这里伫足,并重复以上过程。

二、本科生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

本科是素质教育,是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让他们完成文明教育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在乎学什么专业。例如,家长们对子女找配偶的要求是要找个大学生,而不是要求找学某种专业的。家长们未必能解释为什么,但他们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不动手打配偶。本科教育是培养做人的品格和修养的过程。

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区别。这个区别决定了你们应注重学习什么的问题。研究生的学习带有研究性质,这对你们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与本科生有了不同。本科生毕业后终生从事其所学专业的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会超过10%。这里说的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本科生毕业生,而是指有了博士生教育以后的本科生毕业生。硕士生毕业生终生从事其硕士专业的比例就会高一点,约在15%左右。而博士毕业生以博士专业为终身职业的人数应不低于三分之二,低于这个标准则说明博士教育本身不成功。

三、博士生学习与硕士生学习的区别

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区别是专业水平差别,不是素质差别。两类毕业生在为人的素质上没有差别,其区别是研究技能。硕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工作技能,而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学术技能。硕士生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做学术研究的很少。因此硕士生要注重学习普遍性的研究技能。完成上级交待下来的任何一项事务性工作,都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判断问题的性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实施的方案和路径。这些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很相似,例如,文献回顾、找到有意义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证、做出结论。

博士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是学术性的,因此你们对于学术的态度不能一样。博士生要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即发现错误的能力,因为发现现有知识的缺陷,才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硕士生如果有了这种批判精神,那你最好选择毕业后读博。否则,你到了工作单位,总是发现领导的决策有缺陷,你会不心甘情愿地执行领导的决定,你工作就做不好。因此,硕士的学习主要是学研究技能,学会如何将研究技能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培养“能干、出活”的精神。

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育时间不一样。硕士生教育只有两年,有些国家只有一年,而博士生教育原则上4年,但不同专业时间不一样,很多专业都长于4年。教育时间的长短不一样也会带来性质上的差别。硕士教育能提高人的研究技能但不会改变人的思想观念,而博士教育则具有异化作用,使受教育者将学习视为改善生活的方法转变为生活的目的,即读书学习不再是为了改善物质生活,而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读书学习。生活手段变成了生活目的。这就是为什么博士毕业生主体上终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博士教育重要的一点是寻求真理、发现规律、探索人类尚不知道的知识。要发现新知识不仅需要研究能力,还需要学术激情和学术奉献精神。很多学术研究所发现的知识都没有实际用处,不能转化成为物质财富。从经济学的理性角度讲,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属于非理性的,因为从事这种研究的人得不到实质性的经济收益。然而,人类的科学进步就是建立在发现了很多人们认为没用的知识的基础上的。发现新知识是有乐趣的事,于是很多博士选择在低工资的大学就业而不选择高工资的企业。家长们常说的,“这孩子读傻了”,就是这个异化过程。社会上常说的“笨得像个博士,傻得像个教授”,就是异化的结果。当你领到博士学位证书时还没被异化,你可能是个含金量不高的博士。80年代曾说“穷得像个教授”。如今这个说法没了,教授们不那么穷了,同时“甘于清贫”的教授精神也消失了。这可能与我国博士教育异化作用不明显直接相关。

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区别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共性是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主要由两个基本能力构成,即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是指别人观察不到而你能观察得到的能力。分析能力是指别人想不到而你能想到的能力。不接受专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是不会有这种能力的。每人都有两只眼,但众人的观察能力却不同。提高观察能力需要学会使用观察的工具和方法。学会统计学、民调、实地考察、访谈、使用图书馆、档案馆和网络数据库,都能提高观察能力。还要学习观察角度。从第三方立场观察能提高客观性、从对方立场观察能理解对方想法。不改变观察角度的结果就是盲人摸象。

具备了观察能力,你们还得学习用逻辑思维方式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只观察而不分析是不会有任何研究成果的。这和有钱不花等于没钱一样。分析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逻辑的思考和判断。要使分析判断的结果符合客观事物,就需要提升联想能力、逻辑能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等。研究问题,这些能力都需要,只有一种能力是不行的。

3

同学,这么给你说吧,你既然是三本,那么你去上班,找一个非常牛逼的企业哈,估计很难,竞争激烈嘛。不过不是永远与好企业隔绝。只要你后期工作经验出众再加上一些关系,去高大上企业是没问题的。企业之所以抓住一些所谓第一学历不放还不是因为对你不了解。我是自考再考研的,我觉得现在你考虑那么多都是废话,研究生学历绝对比大多数本科生学历更有用,是实话,学历本身就是能力的体现。话说回来,就是人家看第一学历,你是只拥有三本学历好还是有一个三本本科和研究生好?想太多只能够是让自己更加飘摇不定,反而,先去做,再去评判怎么样做更好,这样才是行动的巨人。

4

这得看情况。如果是国企央企,世界500强公司,会看第一学历。

如果是普通小企业,私企,会看研究生学历。

总之,正规大企业校招只招第一学历是985,211出来的学生,社招可能会招三本考上985研究生的,但是社招的人的职位晋升永远比不上校招985,211的。大企业对于校招过来的人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

从我们单位(国企)用人来看,如果是一个985的本科生和一个三本985的研究生,我们单位的人力资源会毫不犹豫选择第一学历是985的。而且多次实践证明,前者就是比后者有能力、有悟性、上手快。


(2018. 4.5 )补充说明一下:

因为高考是人们默认的、相对来说最公平的检测手段,智商、自制力、学习能力以及运气都上佳的人才能上985,否则就是落入三本。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原本成绩能上985,临场发挥不佳或其他原因而上三本,但那是极少数,可以归为运气不好。不过,运气也是人能力的一部分(古代就有“福将”这一说)。 这就是为什么人力资源看中第一学历的真实原因。这个原因他们不会明说。

5

比起学历,第一学历第二学历,都不如“学力”来的更重要。“学历”包括这样几方面内容:

1.快速学习岗位知识,能快速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这点真的很重要了,见过太多的人(不管是985还是211)毕业的本科/研究生,要好久才能融入工作岗位,才能胜任本职工作,这是用人单位最头疼的事!

2.快速融入大集体的能力。不管你的学历如何,快速融入用人单位,和同事愉快和谐的相处,这也很重要。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情商”吧!一个人有再高的学历,不能快速的融入某个集体,一切也都是扯淡。

3.持续学习的能力,不管是什么样的单位、什么样的学历,走上工作岗位都是一次“回炉再造”的过程,在“回炉”的过程中,没有老师、没有一对一的指导,甚至没有小伙伴给你建议和参考,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这对于一个人在“职场”能否获得长久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很多人大学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和本专业无关,你不学习只能被淘汰,而被淘汰后大家只会说:“那个人,被开除的那个,试用期都没过的那个,虽然是某某学校的研究生,但是本科很差……”然后大家会意味深长的说一句“原来这样啊!”

4.随时调整自我心态的能力。问出这样的问题显然是对自己还不太自信,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会发现比你能力强的人一大堆、学历比你高的人一大堆、家庭关系背景比你有实力的一大堆、情商(会拍马屁)高的一大堆,在那么多高人面前,战战兢兢只会让你畏手畏脚,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努力学习和提高,让自己脸皮更厚实一点,你会发现你会成长的更快!

6


不敢说全部,绝大部分高大上单位招聘划线都有潜规则,本科非211.985简历,网申根本入不了HR法眼,系统自动屏蔽。

校园招聘,双非学校没有高大上招聘单位到场个别专业领域内精尖双非学校除外,例如东财、南审等等,曾在某理工类大学校招时,看到超市生鲜卖场售货员岗位招聘,无意看低超市生鲜卖场卖肉者价值,同样是在为社会服务,没有贵贱之分,但在一个理工类学校招聘中有这样岗位,还是觉得有些尴尬。

即使社招,一是没有高大上单位到场,二是被政府强迫充场面的高大上单位,接受简历时会把简历类别区分好,一是985、211。二是双非和其他。招聘结束,后者简历两个结局,或留在招聘现场,由招聘会主办方处理掉。或高大上招聘单位自己处理掉。

本科双非,硕士985、211,要看应聘同岗人员学历情况,至于能力一说,不否认双非学生或有更大能力(姑且不论更高学历难道不是能力高低最直接体现?)若竞聘对手本、硕均为985、211。HR给你施展能力的机会只等同抓中彩票概率,你基本可以去洗洗睡了。

企业没有检验你能力大爆发的义务和时间。优秀人才一抓一把,尤擅“看人下菜碟”的HR选人原则从来都是没有最好,只求更好,学历=能力一说武断,却永远是HR乐此不疲取舍标准,企业不是幼稚园,小朋友排排坐,大家都来分果果的公平美好只存在于6岁前。企业是满脸笑容压榨你做出最大奉献的吸血鬼,没有更大优势者只能是走好,不送。基本全部HR就是以出身论英雄!不以出身论长短,唯有能力是标准的说法不能视为错,但是,起码在 招聘 这第一场战斗中不太适用。或者换一个角度,双非本硕和985、211本硕PK时,有很多前者会有压力和真实差距感。

曾经见识过,一个211财经专业班级,全程英语授课,全班25人,16人本科毕业前已经拿下了ACCA。一个211英语专业班级,全班23人,毕业时专业8级通过20人。且班级还有19名学生手里握着日语N1或者韩语6级证书。同样一个二本英语专业班级,全班30人,毕业时专八通过2人,第二外语人数为0,奇葩的是竟然还有专四没过的17人,让人情何以堪?

曾一面一位花枝招展英语专业美女时感到悲哀,满嘴幼儿英语,简单文案推介都有语法错误,前言不搭后语。每次提问刻意放慢语速,还是配合不上她迟滞的呆萌。我只想问这美女,您是否敢说对得起父母节衣缩食寄来的生活费?您有什么资格提出月薪不能少于☆千?

以16年为例:985录取率上海最多5.60% ,贵州最少1.15%,综合各省985录取率1.74% 、211录取率同样上海最多4.74%,广东最少0.87% ,综合各省211录取率1.69% 。杀出血路考进985、211的学生们更有理由放松一刻,舒缓一时。现实却是他们中的绝对大多数从未敢停歇继续拼搏的步伐!越强越有危机感,越弱越有小确幸,很大程度上说,就是目前现实状况,不知那些充满小确幸者安乐感从何而来?

大学期间以学为要务,而不是其他,追求翩翩风度和仪态万千固然很好,却需谨防本末倒置。若不具备优秀专业成绩,应聘时款式新颖华服、美轮美奂简历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别说你已经很刻苦,自满已经站在了班级前列,你所谓的前列或许在985、211班级里仅仅就是稍强于学渣。

如果想进入更高阶层、如果想更好生活品质而不是仅立足温饱,那么奋斗就永远在路上,别用加入几个社团、“考”取几个只要不傻就能拿来的所谓证书证明你的能力,因为它在HR眼里屁也不是!网络上曾爆出一个考取65个各类证书,证书堆积起来1.3米高的学生,投递50多份简历却没有一个回音。什么原因?在此不做评论。只想说,高大上用人单位HR一定比你更精明,是玉是石定有标尺。自欺欺人的下场就是贻笑大方。

理论上,985比211更高一个级别,手中没有相关数据,不能列举。但曾听过一个985美女说笑话:谁说高三累?我愿意和她换一换。这虽是笑谈,但笑过后,你能否体会到更多?

那些上了大学后,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选手,你拿什么竞争?或者再直白些,你有什么能拿得出手,让HR来瞧得起你?四年大学胜似闲庭散步,毕业回首,只有几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外加一些其乐融融的潇洒玩乐,可能还有几门被视为小KS的挂科。

天太冷、天太热都可以是逃课的坦然理由,不会写、题太难都可以是抄袭的坦荡借口,为了游戏通关能够通宵奋战,为了舞步更帅更能废寝忘食,唯有学习是可以被舍弃、忽视的,扪心自问这样的大学生凭什么能有更体面明天?你不在社会底层给人踮脚,谁去社会底层踮脚?最怕你是碌碌无为,却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总有一天会知道,因果来的太快,苍天从不青睐自我放任者。

都说不能输在起跑线,现实真的是很残酷,你如果有能力,越早体现越好,大学某种程度上说是人生关键转折点,在高中时候,老师曾说过一句话:“只要学不死,就要往死学”。这句话其实最适用于大学,因为大学时代基本是确定你今后社会地位高低、拥有可支配收入多寡至关重要的一个分水岭。

当然,输了高考第一阵肯定不是输掉全部人生,选择热门专业并考取含金量证书是就业捷径。公考无论出身只看成绩,能者上庸者下公平客观。相比考取国内非高大上学校研究生,国外留学世界百强名校是更靠谱选项。

大学四年绩点必须高大上,才有申请世界百强名校可能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名校申请成功,即使雅思、托福成绩很ok,也要尽早入校尽可能长时间的去读语言课,此举非常重要且必要!以便尽快适应国外大学的高强度教学节奏,以防还未开始正课就被淘汰回国。

世界百强名校学习强度同国内大学有根本区别,更加注重学生自我突破,严谨苛刻的治学会让你累到时刻怀疑人生,40%淘汰率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让你卷铺盖立即走人。所以,无论选择什么方向,只管埋头去做就好,脚下未踏实之前莫问前程。勤奋者总有出头一天,丧志者定有追悔不及之时。

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老祖宗的这句话自古、现在、未来都是绝对真理。请继续加油!

7

应聘成功明确岗位后,同事和上级领导不会在意你的学历和出身。但是上级领导在头几次安排工作时,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你的学历,根据你的学历情况酌情调整工作的难易度。觉得你三本出身,就先给你几个简单的活,你做的好,再逐渐增加难度。觉得你名校出身,应该学习能力比较强,可能一开始给你安排的活就比较有挑战性。总之,称职的领导,会在你入职初期逐渐把握你有几斤几两,究竟有多大能耐。如果领导觉得你用起来称心应手,同事们也觉得你合群,那么你就融入环境了,没人在乎你什么出身了。

8

楼上别特么玩文字游戏了,有意思吗。

简单来说,你从三本考到985后,你比你三本毕业就找工作的同学有了巨大的平台提升,划重点,巨大。

比你双985的研究生同学,会受到一定的歧视,但程度不高,这种企业并不多。不过你自己琢磨下,人家辛苦12年考上985,你想用两年的努力就磨平差距甚至超出,有这好事吗?

工作一年后,谁管你哪儿毕业的。但是校友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这是另一层作用。

9

用人单位重视你的能力,有的研究生的能力还不如本科,在许多单位,许多学历低的领导学历高的,为什么,能力。当然,学历证明了你的学习经历,在能力相同情况下,可能重视学历高的,不一而足。

10

作为研究生刚毕业的老学长,对类似问题有所了解,前几个月也参加过很多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校招面试,最终选择了其中一家工作,根据我的经历谈谈我的看法。


学校和学历是一块敲门砖,如果没有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本科太普遍,三本的大部分学生在本科里更不突出,如果能考大名校,即使有个别企业看重第一学历又怎样?

就像有的女生就喜欢帅哥,你长得不帅,难道你傻吗?

就不能去找喜欢成熟,喜欢有能力的美女吗?

看重第一学历的问题

1、看重第一学历并非没有道理,讲真高考考到名校的学生即使不是特别努力也大部分是很聪明的学生。名企和好的国企很喜欢要聪明的、智商高的学生,而不是仅仅努力的学生。嘴硬没有用,如果你不认可自己去名校看看,再去普通本科看看学生都在干啥。

2、考研考到好学校的学生虽然也很值得肯定,但是某种程度上不如高中考到名校的人天资好一些。而且“本校研究生不如本校本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事实。

但是.....

对于校招而言有少数企业看重第一学历,大不了不去这种企业呗?!

这就像说有些女生特别看重颜值,你长得不够好看,别找这类女生呗,优秀的女生多了去了,漂亮的女生也不都想嫁给帅哥。

大部分企业看重研究生的学历和学校,考研之后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很多机会是你本科的时候完全无法达到的。

如果你真的有能力一样可以进入一些非常不错的企业。

重要的是什么?

就像你出身自农村的家庭,的确没有人家有钱人有优势。

你奋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可能还如人家不奋斗的强,所以自暴自弃??这个逻辑有点诡异.....

重要的是你能否考上,还有你是否真的有能力。

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哪怕有个别企业看重第一学历,依然可以进去或者进入类似的并没那么看重第一学历的企业。

如果你考不上,说看重第一学历云云,其实就是给自己找借口。

在我看来,考研是非名校学生超过或者缩短和很多211/985学生差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现在本科生太多了,二本的学生普遍都专业学的不咋地,混日子。三本的学生更没啥优势。

有人发表不同看法

有很多人发表不同看法,这很正常,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但是这类人里多半是不读研的人。

心理学有选择和一致选择,我们做出某个选择以后会找出各种合理的理由说服自己,告诉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还有一些人是爱拿特例说事的。我并不是歧视三本,但是有些人总是认不清现实。讲真近些年全国知名公司尤其是湖畔大学的,大家看看有几个出自于三本?再去名企看看有几个是三本?有几个是专科?有一个就能吹上天,名校有无数个不实力碾压?

去看看专科,三本大学的优秀毕业生都什么公司,再看看211/985都是去什么样的企业,或者创业都是什么级别的公司。能更让你客观看待事情。

比如很多一般学校的人谁都不服,可是几十年都没出一个科研或者企业干的特别大特别好的人,再说能力也不差,可笑吗?

有些说能力强学历不行也无妨,我也认可。但是有多少能力强的连二本都考不上?我想并不多,最起码不如名校的学生里能力强的概率大。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伸出您的右手点个赞呗!也欢迎评论补充和交流,也欢迎关注我,您的鼓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