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好多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说话都这么硬,这么难听?

为什么好多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说话都这么硬,这么难听?

2020-10-29 03:31阅读(61)

为什么好多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说话都这么硬,这么难听?:我个人认为三甲医院,特别是大型三甲医院,教授科主任,主任医生除了在门珍,因为门珍一天要看很多病

1

我个人认为三甲医院,特别是大型三甲医院,教授科主任,主任医生除了在门珍,因为门珍一天要看很多病人,一个病人时间只有几分钟,因为号以挂出去了,他们只能用最快速度办理看病流程,如果用很长时间给你解释,对后面挂了号的患者也不公平。

一个教授级的主任医师在门珍一看基本知道大概病情,会根据需要给你作出相应检查,有了结果后会根据你的病情进行处置。

可能有患者认为他们态度不太好,说话生硬,等了那长时间去看病几句话打发了,要知道他们也有难处。

如果在住院部,我弟弟几次住院手术我在医院呆的时间比较长,一次差不多一个月我照顾他。

每天上午查房时都是主任医生或者是科主任带队,他们会根据病人情况耐心地和病人或家属交流,在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科主任童教授为一个晚期患者家属讲了20多分钟,其他患者也是有问必应。

其实在大型三甲医院态度最好的是教授级的主任医师,每次询问病情时都会耐心回答。相反态度最差的是主治医生,一是他们在医院做最辛苦的工作,大量的病案和处方需要处理,根本没有时间和你交流,一句话态度相当不太好,如果你了解他的难处,会谅解他们。

今年五月初我因在农村过年吃了太多的腌制品,造成了肾病综合征住院,当时需要从缓冲病房过度,那个主治医生态度生硬,说没有床位让我等电话通知,当时病情严重,只有找到肾内科陈主任,他说只要有咽拭子结果就行,床位他负责解决,当天晚上住进了缓冲病房,第二天做了咽拭子检测。

我个人经历认为三甲大型医院越是级别高的教授级主任医师,他们态度最好。

2

医院不是酒店式微笑服务,医院所作所为就像司机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什么好商量的!生病了去看病,不要把位置摆正,别以为自己怎么样了,没进医院门口前怎么做人,进了医院也一样啊!别在其他地方夹着尾巴做人,到了医院要做天王老子!

3

很简单,因为中国的公立医院没有“服务”二字可言,毕竟我国的医疗环境和现实情况也不太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服务。你去北京的三甲专科医院看看就会明白一个道理,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但是专家就那么有数的一些,为什么都跑到北京来看病,还不是因为专家都在北京吗?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卖方市场,供小于求的市场,很多人想看专家还看不上呢,你还挑人家说话好听不好听。



请客观看待我国现在的医疗现状

很多人诟病我国的医疗体系,每天不是觉得乱开检查就是觉得态度不好,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国家尽可能的普及医保,诊疗费尽可能的控制在一个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了。很多人张口闭口觉得看病贵想要免费医疗,但却总是不能够客观看待我国过渡紧缺的医疗资源和人口众多造成医疗需求极大地现实。

我国医疗的现状是,大多数三家医院的医生工作量是发达国家医生的10-20倍,而医疗费用却只是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左右。如果依然不够满意请去看看美国的医疗环境,典型的为富人服务的姿态,穷人是看不起病的。而在中国如果你想要的好的服务,私立医院一样能把你当上帝,那是因为你花钱买了服务。



教授说话难听是为了降低沟通成本从而节省时间

当你真正了解了我国的医疗现状后,再去想想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为什么说话难听也就不难理解了,很多专家出一天门诊要看100多个病人,平均每个病人的时间连5分钟都到不了。如果为一个患者耽误太多时间,那么必然就会有患者看不上病,在我国大医院专家本身就紧缺的情况下,当然是希望每个来北京求医的人最终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所以在专家认为了解到他所需的一切信息后,他希望用最简短且直接的语言来告知患者该如何去做,如何去治疗。

那么为了这个以“节约时间成本”为目的的原则,这些专家教授并不希望患者及家属问出太多缺乏专业性的问题,因为那无形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做无用的解释。现在很多人生病了以后第一时间就会去上网查,但是网上的信息很多很容易误导别人,于是越看越让人担忧,把这些问题再拿来问医生,大夫就要解释来解除患者的错误理解,但问题是这确实非常浪费时间。而且以目前我国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对于很多人来说稍微专业一些的语言可能就听不懂了,所以解释起来非常吃力。

于是很多专家教授就在看病的过程中养成了非常强势的习惯,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你听他说的话,能够以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你下一步该如何处理就是这些大夫的最终目的。而作为患者,最好的方式就是配合大夫,不要去质疑,尤其是当网上说的一些信息与医生说的有冲突的时候更要选择信任医生,毕竟你都到医院去看病了就应该选择信任,否则还不如不去。



一个医生远比正常人想象的忙,所以时间异常珍贵

很多人觉得医生就是看看病,开开药很轻松。其实中国大部分医生比想象的要忙的多,尤其是一些专家,他们既要完成异常的医疗工作,还要带学生搞科研做课题评职称。医疗作为发展飞速的行业,无论是新药新治疗方法还是国际上顶尖的学术研讨都要实时关注,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

为什么大部分医学院都是我国的顶尖学府,分数都非常高,一方面是因为医疗关乎生命是要非常严谨的态度才能做好,另一方面医疗的发展需要广大顶尖人才的汇聚,共同迸发智慧付出汗水才能取得进步。但即便如此,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疾病未能被攻克,还有那么多研究等待着深入研究,所以说在我国医学真的是个非常辛苦且收入算不上太高的行业。

这些顶尖的人才在学医的这条道路上也有自己的追求,但无奈目前我国的现状和体制造成了医疗资源紧张的事实,于是他们只能在尽可能的看好病和自己发展的两条路上尽可能的去平衡,但时间对他们来说就真的很珍贵。所以说我国的公立医疗是没有服务的,只是用来看病解决问题的,这也是在大环境医疗资源如此紧张的格局下最合理的方法。

4

因为他们有真才实学,是为病人好,不骗钱。再说这个问题就是为黑专家的假问题,实际上专家们绝大部分都平易近人,不会对病人发脾气

5

首先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们不但要从事临床工作(看病)还要带学生更要有繁重的科研工作。其次,医疗行业无论是理论还是手术方式手术器材发展进步非常快,要想出人头地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这些压力是非常大的,每天都得不到休息(我曾经与一位肾脏病专家在飞机上相邻而坐,聊到他的日常生活,他们这些专家每年就给自己放两天假,除夕和自己生日),在如此高度的压力下你想他们会和一个他们认为是很普通的病情(人)耐心细致地娓娓道来吗?况且真这样说一般人能听懂吗?简洁明了直指人心就是他们的通常选择。第三,大医院的专家科学素养高,不会也不屑拿着一知半解的所谓知识忽悠你,目前能治就是能治,治不了、治不好的病会和你及家属说明白,这可能会让病人及家属心里不舒服、不适应,但是这比忽悠你一个好预期结果倾家荡产、人财两空好多了吧?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理解这样的做法,这也是为什么三甲医院总是人山人海,而能忽悠的小医院里门可罗雀的原因。

6

三甲医院医生的硬气,来自于他对自己技术的自信,医院不是说好听话的地方。民营医院服务态度都好得让你吃惊,那是因为他看中你口袋里的钱。

7

在当今医患双方关系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一方面,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患者对医生救死扶伤,挽救生命的能力,有了更高的期望;另一方面,随着大医院医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医生对患者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了新的的要求。

就在医患双方对彼此要求逐渐升高的过程中,我们如何能够做到站在对方角度,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下面,我就从这个“为什么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说话都这么硬,这么难听?”的问题来说起吧!

如果站在医生的角度,可以这样解释:

1.中国医生是世界上接诊患者人数最多的

由于中国人太多,长期以来,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缺医少药的局面,中国医生名符其实是世界上接诊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而三甲医院又是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最为集中的场所。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市级公立三甲医院的一天,一个专家门诊的接诊量,平均在100-200人之间,按8小时工作时间,扣除吃饭休息1小时,净工作时间以7小时计算,那么,平均2-4分钟要看完一个病人。这样的高强度,医生哪还能做到按着性子,用轻言细语来和患者说话呢?

2.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个个都想有分身术

在我国,一个公立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至少要熬到40岁以上,所以他们都是医院的骨干、台柱子,属于稀缺资源。医院当然不会让这些专家、教授仅仅看看门诊,看看病人,他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承担。例如科里科外的科研、教学任务;院内院外的学术交流任务,有的还担任各种行政、学会的领导职务。

总之,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们,个个都恨不能自己有分身术。

3.专家、教授的权威气质易引起的误解

常听到一些患者抱怨: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们,个个高高在上,说话语气又硬又难听。

其实,有时这是一种误解。怎么说呢?如果你和他们打交道多了,就了解了。因为这些专家、教授,大多数都是在临床工作的大风大浪里锻炼出来的,巨大的医疗风险压力和挑战,练就了他们坚硬的个性和果断的风格,特别是外科系统的专家、教授,个个就像军人一样,有的比军人还军人。

这些专家、教授,一旦你接触多了,就对他们说话的语气和方式不在意了。

如果站在患者的角度,就可以这样理解:

1.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医生和教师一样,是当今少数被老百姓公认的“神圣”职业。所以,一旦你成为了医者,你就不再是一个“常人”,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拥有高于常人的道德品格,要有大爱无疆的胸怀。

所以医生在与患者接触中,要始终保持着极高的道德操守和仁慈之心,即便治不了病,也要给病人带去宽心、抚慰。

工作在再忙再累,也不能怠慢患者

任何一个患者都不会认同,医生可以因为工作太苦太累,或者在医患关系中受到委屈,就可以怠慢患者。

相反,医生只要一见到患者,就必须同情他们,就要爱他们,就要竭尽全力救治他们。因为在医生的眼里,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救治的生命。

自古医生受尊重,而今医生当自重

无论从古代的张仲景、孙思邈来看,还是此次冲在新冠疫情第一线的钟南山老先生,崇尚医学、尊重大夫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

所以,我们的医生需要始终与患者保持和谐密切的关系,医患之间往来只有透明的空间,没有灰色的地带,只有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

总结:面对医患双方关系的杂音时,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那么,医患双方关系就和谐了。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8

真正的专家,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并不装!他们追求科学,爱岗敬业,体贴民情,为患者解忧排难,装逼的都是一些不学无术,为名为利的假货!医疗界假专家还真不少!只要查就会现出原刑了!

9

三甲医院的教授,专家坐诊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是更好的,更清晰的给病人以准确的诊断结果减轻病人的痛苦为准,而不是以每天看了多少病人累的不行了为准,即然你坐在这个位置了那就认真的完成你的使命,一天你看了百来位病人,有几位病人能医到病除,不再反复的跑医院这才是根本,这才叫看病就医,保证质量这个关键词方方面面都在要求,医院为什么不要求?医院为什么不要求治愈率?就诊质量上去了病人自然会少很多而且也大大减少了药品的浪费,看病懒得说话不是医生的准则,看病人多只不过走过场而已,这些病人一般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能看,开点与病无关的药也吃不死人,至于病的轻重,好坏不管不顾,本人头晕挂了三百六的特需号看的专家,医生不单不问不说还不让病人多说话,你话一多再一问,专家回答的很实际,他本人话,你是专家我是专家?你是医生我是医生?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三句话问的我闭口无言,开的核磁,扩充脑血管的药一大兜子,吃了一天药感觉难受立刻停药又往别的医院跑,这个医院确诊为耳石病,头晕非脑缺血引起的,而且核磁诊断也无异常,大家说这是一位专家,教授的就诊能力吗?医院应首当其冲的狠抓医生的治愈率,不能注重人头,如再不改变医疗态度等于对就诊病人割韭菜,創收益不治病。

10

态度不好的都是副教授,30多岁,那些40~50的态度不错,我住协和的时候就是管床30多,术前12天,我都不认识他,每天主刀(教授专家)带他来也不自我介绍(我眼神儿不好),术前检查他来查体,带俩博士硕士,还凶人家,对我态度不好,我有点怒了,和通知我住院硕士说了,告他,如果主刀不和他谈我就去门诊四楼医务处告他。可能主刀和他说了。第二天手术当天,主刀查完房等其他大夫走了和我说管床要评副教授,让我想想,我和病友会心一笑。手术后回病房,丫不敢进我病房了,在门口转悠。主刀每天都来看我。不论是否出门诊。换药不是他是被他熊的博士,(是不是怕我看他不顺眼揍他??)。我右床大姐也是手术后三天还是疼,管床让他去照片子,她说疼起不来,好嘛那管床说,今天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正好大姐闺女在旁边说你啥态度,管床看不行走了,我说丫头,门诊四楼,她明白穿上衣服就出去了,可能主刀,管床看见了,主刀让管床大夫回来说,你不疼了再去(管床可能是外地的委培的)。所以,别怕啥专家大夫,都是人,又不会说话的,别说医闹都是病人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