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二战时,国军的王牌机械部队配置了哪些美式武器?

二战时,国军的王牌机械部队配置了哪些美式武器?

2020-10-21 22:02阅读(64)

二战时,国军的王牌机械部队配置了哪些美式武器?:抗战时期国军的所谓“王牌机械部队”,其实只有两支部队有资格入选,第一个是1939年以杜聿明第200师为基干扩编

1

抗战时期国军的所谓“王牌机械部队”,其实只有两支部队有资格入选,第一个是1939年以杜聿明第200师为基干扩编的第五军(初期番号为新编第11军),该军也只有第200师才是真正的机械化师。第二个是1943年在印度组建的新一军(驻印军主体),由于该军拥有3000多辆(台)机动车,以及战车重炮等先进武器,因此是货真价实的机械化军。

(杜聿明)

但是第五军组建于抗战初期,其主要装备是苏联援助的坦克、装甲车和汽车等等,因此是不能够列为“美械部队”的。1944年以后国军拟用美援武器总共装备12个军36个师(包括第五军),由于“僧多粥少”,最后虽然完成了39个师换装美械,然而军的数量却超标了,造成每个军只有两个师换装,并且这些所谓的美械部队机械化或者摩托化程度很低。

比如1945年初湘西会战时,胡琏的第18军从常德方向加入战团,其主力第11师基本是靠着两条腿跑路赶来的,该师也是第18军当时唯一换装美械的部队。因此,符合如题特征的部队只有新一军,其它美械部队多是不太合格的“水货”,武器配置多为美械、日械甚至国械的大杂烩,更别提什么机械化了。

(郑洞国)

新一军的情况比较特殊,它的装备和预算并不在《租借法案》的范围之内,也就是不占国内美械部队的份额,是美英为反攻缅甸北部而直接武装起来的一支部队,说难听点有“雇佣军”的意思。所以新一军的武器装备和火力配置,确实是按美军“轻步兵师”的标准执行的。初建时军长郑洞国,下辖孙立人新38师和廖耀湘新22师,后来又用国内补充的兵员增编了一个新编第30师。

以新38师为例,该师下辖第112、第113和第114共三个步兵团,师部居然辖有7个营的直属部队,其中两个山炮营、一个榴弹炮营、机械化辎重营、工兵营、通信营和教导营,此外还有特务连、搜索连、军械连、侦察队、卫生队、野战医院等直属部队,全师兵力约12500人。

(孙立人)

主要配备的美械武器包括:12门105毫米榴弹炮、24门75毫米山炮、36门105毫米重迫击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162门60毫米迫击炮、12门37毫米战防炮、108挺勃郎宁重机枪、85具火焰喷射器、108具火箭发射筒、360挺轻机枪、冲锋枪及卡宾枪各约500枝、美式自动步枪1080枝、恩菲尔德步枪数千支,拥有汽车300多辆,骡马1000余匹。

而国内战场上的第18军第11师,却只有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八门、美制75毫米山炮24门、迫击炮84门,重火力还是有差距的,根据同时换装的第74军第57师171团一名机枪连长的回忆:“我军虽已确定为美式装备,但武器装备尚未完全斟换,机枪连按编制应为四个排八挺美式重机枪,但此时只有六挺,第1、2、3排为枪排,4排暂为弹药排”,可以看出,即便是第一流的精锐部队,其武器配备仍与新一军无法相比。

(谢尔曼中型坦克)

新一军除下辖的3个步兵师之外,军直还包括重炮团(36门155毫米美制榴弹炮)、战车营、105毫米榴弹炮营、高射炮营、重迫击炮营,特务营、通信营、工兵营、汽车营、搜索营、辎重营、教导总队和军野战医院,甚至还有兽医所,全军总兵力43000余人。该军拥有3000多辆(台)军车和3000多匹骡马,本来有条件配备更多的车辆,但由于缅北作战多为山区,所以增加了骡马比例。

尤其是新一军编成内的战车营,也就是原驻印军总指挥部直属第一战车营,配备了美制33吨M4“谢尔曼”中型坦克和12.7吨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而“谢尔曼”坦克是国内美械部队完全没有装备的,更没有155毫米重炮,因此其重型武器和火力只相当于新一军的一半左右。

(蒋介石和郑洞国)

另外,新一军的作战后勤由美军提供充足的弹药物资,以及第14航空队的空中支援,这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战史上,第五军在1939年的昆仑关战役中虽然获胜,但伤亡远超日军第5师团,只能算“惨胜”。

而新一军在缅北反攻中大败日军第18师团以及增援而来的第2师团一部,并且伤亡要大大小于日军,就是这个道理:虽然都是“机械化部队”,但是装备细节、火力强度、弹药补给以及空中支持都不在一个档次上,如果八路军能有这样的配备,日寇华北方面军早撒丫子逃往关外了。

(新一军战车部队)

2

大家都听说过国民党五大主力吧,没错,就是在历史上面留下过赫赫威名的国民党五大部队,新一军,新五军,新六军,第18军和74军。

这五大主力的称号是1946年国民党军事会议上所提出来的,因为这五支部队是最早装备美械化装备的一批精锐力量,而这支军队里面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以美国制造的装备为主。

在这其中有三支部队,我们必须得重点关照一下,第一支部队就是新一军。

这一只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在兵败野人山之前,军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不想过野人山,认为这是一次荒唐的军事行动,还有一部分跟随杜聿明一起越过了野人山,当然结果可想而知,而没有越过野人山的那一批人去了印度。

这批中国远征军便组建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支现代化的部队,也就是新一军,当然新一军和新六军互为姊妹,其实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大,只不过是一个先诞生另一个后单身而已,但是这两支部队同样都是全盘接受西方军事化装备,除了少部分不对接受了英国人的武器援助,何应是装备以外大部分都是美械化装备。

在这里中国的军队带上了最有文化的一批人,也就是当时在西南大后方的一大批大学生加入到这一支部队里面,(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大大充实了军队骨干的知识水平。与此同时,美国人为了能够打通滇缅公路,为了能够稳定住太平洋的战局,所以全力打造这一支战队,按照美国轻步兵师要求全力打造了新一军。

这一支部队其军事水平到底如何?我想当时跟他们对战的日本的军队最清楚,这一次部队除了装备美国的汤姆逊式冲锋枪,而且还装备了大量的轻重迫击炮以及155mm榴弹炮,除此以外,在战车和飞机上面美国人更是不吝啬自己手中的将手中的谢尔曼等坦克直接送给了新一军,而且还给他配备了空军方面的协助。

此外,围绕着从野人山撤退回国的200师组建起来的第五军,也是最早一批接受美械化装备的,一直不对,但是由于它需要通过驼峰航线才能够获得美械装备的普及,在质量上面相比较于新一军而言稍微差了一点。

但是不可否认的便是第五军确实是蒋介石手中的王牌部队,其军事将领杜聿明虽然在听蒋介石命令的时候有些显得慌乱无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成功的军事家,打造出来的第五军也是在解放战争之中,给我解放部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其实从这里我们就大致明白了,蒋介石手下最早一批接受美式补给得不对,那肯定就是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也被号称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军队,也是因为他完全接受了美械化装备,事实上很多不对,其实它的质量参差不齐,你比如说第一军和互为姊妹的第六军,他的接受的补给比较多,而且这是化水平比较高,所以获得的装备也比较多,别说是机枪,火焰喷射器,冲锋枪等等一系列装备应有尽有,而且给足数量,美国人还给他配备了相应的战车营和斯空中支援,这是其他国军队伍没有的待遇。

当时很多的国军不对,虽然接受美国人的补给,但是很多东西都不不到位,尤其是机枪和弹药的数量简直少的可怜,一方面国民政府实在是没钱了,得需要靠美国人试试,另一个方面美国人要把这些装备运进来,只能通过驼峰航线,这路线太远损耗太大,所以美国人对于当时中国大西南的蒋介石政府的援助,虽然已经尽心尽力,但实际上还是供不应求。

所以在国内的部队里面,战车你是别想要了,很多都是靠两条腿在走路。当然随着后来日本投降,蒋介石彻底打通与美国人之间的联系,以后国民党五大主力其实他的装备是慢慢提升上来了。

3

据民国34年(1945年)6月,国民政府军政部编撰的《军政统计》

国府陆军各机械化部队包括机械化学校在内,武器编制及现有数统计如下:

可以看到表中的美式武器有点50高射机枪,点45冲锋枪以及疑似美式武器的柏郎林(即勃朗宁轻机枪,国军装备的勃朗宁有比造7.92口径,也有美援7.62口径。)

再看车辆

从上到下我们看,表中的美式战车有M4中型坦克、M3A3轻型坦克和福特小战车。

再看下一张

首先表中可以确定是美式装备的是点30口径重机枪,还有火箭炮应是指美制火箭筒。

另外,以上表格没有反映的东西也有很多,比如1945年7月装甲兵第一团脱离48师之后,接收了驻印军战车第二营、第三营的装备,仅GMC卡车(也就是美国通用公司的吉姆西)就有120辆,还有吉普车、道奇车等。但是在上述表格中却找不到在此之前驻印军战车第二、第三营的车辆保有量。(从表格的记录方式来看,也可能是统归入战车训练处那一列的数据中了)

再比如,48师搜索团装备过美制M3A1装甲侦察车,

驻印军战车营曾经装备过美制M3A1半履带装甲车

这些表中也未予以反映。

虽然这份统计中对驻印军各部情况描述不明,表上很多装备也没有明确说是何样式,不过考虑到驻印军战训后勤由美国人包办,抛开驻在国内的48师和装甲兵第二团不论,至少隶属驻印军的机械化部队所装备的主要武器不论枪炮战车,应均系美式。

附:驻印军战车营及所辖各单位编制概况如下:

4

抗战时期,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国军获得的美式武器装备中,除了2万余辆军用汽车以外,有1300余架各类飞机、M3A3轻坦克604辆、36门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481门M-101式105毫米榴弹炮、600门75毫米山炮、300门M-3式37毫米战防炮、2000门60/81毫米迫击炮,32门M-2式90毫米高射炮、178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

此外,美国提供了1000余支M1式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310具M-1式火焰喷射器、1200余支14毫米反坦克枪、1500挺M-1917勃朗宁重机枪重机枪、8000挺M-1918A1勃朗宁轻机枪、15万支M-1903式春田步枪、3万支M-1汤姆逊冲锋枪、3600把M-1911式手枪等。

另有各类炮弹220万发、火箭弹6万发、枪榴弹筒8723个、步枪和冲锋枪子弹约7亿发,以上美械武器装备之数据,本文引用自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兵工署公布的美国租借法案武器弹药一览,截止日期为1945年4月底。

抗战时期,国军获得的美械能装备39个步兵师,美械师装备有M-1汤姆逊冲锋枪1080支,M-1卡宾枪540支,M-1903式春田步枪4500支,轻重机枪约350挺,60毫米迫击炮约170门,81毫米迫击炮约36门,37毫米战防炮24门,75毫米山炮12门,105毫米榴弹炮12门或75毫米山炮24门。

另外,军部则辖有三个12门105毫米榴弹炮营,以及一个12门155毫米榴弹炮营,一个装备16辆M3A3轻坦克的战车营。

我驻印度全副美械装备的远征军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廖耀湘指挥的新22师约3.5万人,在胡康河谷战役中,几乎全歼了日军驻缅甸曾在新加坡以3万余人创造了迫使8.5万英军缴械投降奇迹的王牌部队第18师团,我抗日军队能赢得此次意义重大的胜利,在武器装备上取得了对日军的全面领先,应该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换装以后的国军,除了在战争末期的缅甸战场,打出了远征军的赫赫威风以外,拿着这般好的美械武器装备,但却没有收复一寸土地,反而在1944年底被日军打出了一个豫湘桂大溃退,损兵折将50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

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豫湘桂会战的失败,让美国政府彻底失去了扶助国民政府的念头,此后,一直到国军败退台湾,再也没有给国军提供一丝一毫的军事援助。

非常有意思的是,国军大量的美械装备,在抗战以后的解放战争中,大都成了我军缴获的装备,成了志愿军手中的有力武器,在半岛战争中给予了美军以极大杀伤。

5

二战时国军的王牌主力部队也称美械师,所配备的武器主要是美制m1半自动步枪俗称大八粒,m1卡宾枪,m1汤姆逊冲锋枪,后期装备了部分m3冲锋枪俗称黄油枪,轻机枪装备的是加拿大造的布仑机枪,重机枪装备的是美国造的m1911勃郎宁水冷式重机枪!重武器装备的是美制75山炮,m1式155榴弹炮,装备的坦克是m24霞飞轻型坦克!

6

抗战时期,由于中国弱小的国力、缺乏工业基础,中国军队的总体水平不高,就算是老蒋的中央军,机械化部队也并不多。

所谓机械化部队,指的是相对于近代半机械化部队,完全以坦克、装甲输送车、汽车或步兵战车实施运动和战斗的部队,特点就是机动性强而且火力强大,按照这个定义,老蒋的中央军中也只有国民革命军第五军是全部的机械化纵队

那么第五军的武器配备如何呢?

第五军是蒋介石的心腹御林军,装备好,火力猛,人员满编,就是将官指挥能力有所欠缺,即便如此,第五军在昆仑关一战中依然打败了日本第五师团,击毙21旅团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突出的胜利离不开强大的武器装备,据记载,第五军工装备美式105mm榴弹炮24门,此外还有苏联76.2毫米野炮共20多门,德制150毫米榴弹炮12门,甚至装备有大量意大利菲亚特轻型坦克,苏联的T-26坦克,CV-33超轻型坦克,这应该是抗战时期国军最豪华的配置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7

二战时的国军王牌机械部队数量不多。只有第五军和新一军才有资格被称为王牌机械部队。

新一军

新一军前身为新编三十八师,该师是由宋子文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

1941年底,新编第三十八师编入中国远征军,随第六十六军进入缅甸作战。后因战局不利,撤往印度,以美式装备及训练。

1942年,新一军成军于印度,首任军长郑洞国,下辖新编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及新编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成军之后,新一军于1944年印缅战场反攻作战创下极大战果,博得“天下第一军”的美誉。

新一军装备的美式装备有:M1加兰德步枪,博斯反坦克步枪,M1A1汤普森冲锋枪,巴祖卡火箭筒,M3反坦克炮,M1A1榴弹炮,LeFH 18榴弹炮,四一式山炮,M3A3轻型战车,M3A3中型战车,M4A4中型战车(谢尔曼坦克)。

第五军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第200师为骨干建立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第五军曾远征入缅作战,后来抗战胜利以后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歼灭。

由于第五军和新一军两支部队都曾编入入缅远征军,其装备的美式军械大同小异。

结语

因为当时在军备上面的受制于人,即使是两支王牌机械部队,其装备的的美式军械仍然不能达到满编制。

8

1、单兵装备

美国的M1903和M1917步枪

美国等M1A1冲锋枪

加拿大生产的9毫米大威力勃朗宁手枪

美国的BAR。M1918自动步枪

美国的火焰喷射器和巴祖卡火箭筒

2、连排级重武器

60毫米迫击炮

81毫米迫击炮

M1917A1型重机枪

3、营团级别重武器

107毫米化学迫击炮

37毫米反坦克炮

57毫米反坦克炮(相当一部分是加拿大制造的)

4、师军级重武器

75毫米M1型山炮

105毫米M1型榴弹炮

M1918型155毫米榴弹炮

5、坦克

主要是M3和M4

此外就是大批车辆、通信器材和服装、辎重

9

解放战争中的国军部队,最初是以武器水平占优而有不小的优越感,优势客观存在但仔细分析并没有那么强大。国军最先进的装备来自美军支援,最早是远征军配备的,后来分批提供给中国国内的主力部队。美械装备都包含什么武器?为何在中国的实战效果不突出呢?

由于各种因素,这些美械其实没能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出现了装备减配和部署掺杂混乱两种情况,减弱了其装备优势。标准的美械一个军包含3个师,一个师应辖步兵三个团,炮兵两营(榴弹炮、山炮各一营或山炮两营); 军则辖有三个105榴弹炮营及一个155榴弹炮营(分属3个师),一个装备M3坦克的战车营。枪械包括春田步枪、M1A1卡宾枪、汤姆逊冲锋枪、巴祖卡火箭筒、勃郎宁重机枪,以上枪械一个军近3万支,另有M3A3轻型坦克、美制半履带装甲车、装甲汽车、吉普车等超过700辆;37毫米战防炮(反坦克炮)72门,105毫米榴弹炮55门,155毫米榴弹炮30门,还有若干75毫米无后坐力炮和60/80/120毫米迫击炮。

理论上的部队编制和武器配备虽好,火力尤其强大,但具体到给国军的实际装备,却只装备了新22师与新38师。而后,因为运输困难与为了适应复杂地形起见,新编30师、14师、50师把炮兵改为一营(山炮营),81迫击炮及战防炮数也有减少。因为原准备将第8师空运印缅,但未去。出现了新编22师与新编38师两个师瓜分三个师的装备的情况,新编38师因而辖3个炮兵营;后驻印军的各师在编成新一军和新六军时将新编22师与新编38师的榴弹炮营调至军部。

上面是最初的国军美械军,到了内战时,国军武装起美械武器的部队39个师。相比较之前的武器,火力有所减配。同时国军高层出于安抚地方实力派部队,和组建青年军之因,国内的30个全美械师除驻云南的远征军外,则是三个师只给了两个师的美式装备,由军内自行调整,这样挤出一些美式装备给上述部队使用。

因此即使是整编11师与整编74师这样的国民党主力部队也有美日装备混装使用的奇特现象,补给是有问题的。 而如此产生的半美械装备部队,把原来的30个师的预备装备拿出,进行部队的组建设立。也正因为预备装备被分了,后来自己的兵工厂又不能仿造,美国后期还不愿意再补充,所以越打越少。1948年美国虽然又勉强的通过海运补充了一部分武器,但还是明显不够用,这种配置下的混装部队还不如纯日械、国械来得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