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最大的圣人,也是最大的罪人”,这句话对吗?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最大的圣人,也是最大的罪人”,这句话对吗?

2020-10-20 20:33阅读(61)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最大的圣人,也是最大的罪人”,这句话对吗?:圣人还是罪人,是不同的人站在各自的角度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大多数拥有民族情节,愿意继承、发

1

圣人还是罪人,是不同的人站在各自的角度对历史人物的评判。

大多数拥有民族情节,愿意继承、发扬、升华中华历史文化的人,会遵从孔子为圣人。而那些失去民族气节、崇洋媚外、想算盘西化的人,会认为孔子是罪人,因为孔孟之道与西方的丛林法则格格不入。

一个没有民族英雄、没有历史精英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歪曲历史、否定历史的国度是没有未来的国度。

无论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还是鬼谷子、孙子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社会、人文和思想领域的科学理论的奠基人和创始人,是民族科学历史文化的精英,否定他们就是否定我们自己,我们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将成为一群乌合之众、一盘散沙,而这正是西方想要的结果。

所以,定论孔子等为罪人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罪人。

2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最大的圣人,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五千年历史形成的主流意识,如果怀疑或否定这一点,岂不是等于否定了五千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和意识形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功过都不是孔子个人的问题,是人民大众的认知和选择,更不存在是最大罪人一说。

3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孔子也逃不过这个法则!

4

事实上,若从儒家思想的弊端这一角度来理解,孔子确实是罪人。尤其是从从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这一角度而言。

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这句话有助于我们理解孔子的罪过。

1.对于女性之罪

很多人抓住孔子在《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中说的那一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不放,认为这就是他歧视女性的重要证据。

事实上,这里的“女子”并不是泛指所有的女人,而只是特指一些在皇帝旁边进献谗言的女人。但这是不是就是说他很尊重女性了呢?非也。孔子的儒家伦理思想对于女性还是存在着偏见与误解。


这主要体现在妇人相对与丈夫来说的附庸地位,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安稳就需要有一套共同的价值体系,而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的伦理思想就是这一束缚女性的价值观,它强调社会要“夫为妻纲”,也就是妻子的活动要以丈夫为准绳,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三从四德则强调妇人要从父、从夫甚至是从子,这在现代社会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由于这些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一直不高,囿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普通家庭德女子失去了受教育权,成为了文盲,还有一些诸如裹脚德封建陋习也是十分不合常理。

2.对于底层人民之罪

孔子的学说说到底是一种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精英学说。它侧重的是社会上的知识分子与统治者的利益,而忽略了底层群体尤其是农民的感受。

大家知道“士农工商”,“士”是排在首位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社会地位是最高的,而这一切又跟孔子以及其后人的儒家学说脱不开干系。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了维护士人阶层的利益,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得到汉武帝的认可,于是从汉朝起,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然而,上面讲过,儒家思想过分侧重于知识分子的利益,这就形成了一种知识垄断,于是很多知识分子渐渐开始空谈误国,没有从社会实际出发,乱讲一通的现象十分普遍。


他们的随便一提也许就会统治者采纳成为一种政策,而这种政策的出发点是他们自身的狭隘利益集团,但是政策最后的落脚点却是在农民这里。因此,很多政策上的不协调使底层人民深受其苦。

另一方面,儒家思想的垄断化渐渐形成了愚民的风气,很多老百姓只是浑浑噩噩地活着,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思想。可以这样说,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于世界,又很大的因素在于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的愚民思想与那些束缚社会进步的条条框框。

5

孔圣人永远是圣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大中华乃世界文明之倡导者,引领者,捍卫者![祈祷][祈祷][祈祷]

6

我认为这句话有点严重,孔子算不上是五千年最大的圣人,鲁国提前灭亡证明了他的学说能使国民思想消极保守,不能推动国家掘起;但也为封建统治阶级作出了贡献。总而言之,他的学说过时了……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强大,思想要更新…只有依靠“毛泽东思想”才能救中国!




7

这个题目的命题是荒谬的观点,孔子是中国5000年最大的圣人,又怎么能是最大的罪人呢?试想一下。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如果没有孔子完整的思想体系,若出现其他若干思想,封建社会能不能维持几千年?应该说是个未知数。许多人总是数典忘祖。似乎提出一个荒谬的观点。就认为自己有独到见解。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孔孟之道应该说贯穿于灿烂文化的一条主线。历史总是有延续性和连续性的。不能割断历史的看待问题。更不能否定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不是全面地照搬照抄。而是批判的继承。杨弃的发展,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孔子学院,世界上都公认的中华传统文化。国内有的人怎么把它看做千古罪人呢?纯属于无稽之谈。至圣先师孔子。也影响了一些不孝子孙。

8

错。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成为国人千年思想基础,为人处世必遵从之,凡事不走极端是对的。现在代的辩证唯物主义要求一分为二看问题,与中庸之道同出一辙。错是当权者把事办错了,怎么能怨到孔子。

9

中华5000年,孕育了无数风云儿女,造就了无数思想基础,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以不朽的思想基础,渲染、丰富和影响着中华儿女。

在社会混乱,道德沦丧的战国时期,作为商汤后裔的孔子并没有以商人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乱中取利,而是以仁义道德的思想去感化那个世界。

孔子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也”。

孔子一生,重视道德教育,以道德为人生最高境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也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那里有她不知道的知识,他就虚心拜师学习。孔子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

孔子一生宽以待人,乐于助人,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鮮也仁”,“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认为“天下殊途同归”,君子求同存异。孔子喜欢大自然,他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影响,无人能比,他集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世人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最博学之人,被后世尊称为“孔圣人”“至圣”“万世师表”。

至于历史罪人之说,纯粹是无稽之谈,言下之意,历史人物皆为罪人,可惜,可叹。不可妄语,也不可胡言乱语。




10

刀有罪吗?打刀的人有罪吗

孔子一没当成大官,二没发大财,三没实现人生理想,为何圣天下?就是因为他为我们中国人建立了一套高尚典雅、独步天下的伦理制度,这套伦理制度历经千年而不衰,证明了它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但是,孔子只不过是个铁匠,不过是打了一把好刀,这把刀,怎么用,跟刀,跟打刀的人没啥关系。

孔子一没成大官

孔子一生中游说天下,就是想搞个大官当当,好有一片天空实现自己的理想。结果没干成。在此之前,孔子51岁才捞到个像样的官职,从政时间加起来不到5年,最大也就是鲁国的建设部长,大概干了3年就干不下去了,出走去周游列国碰运气去了。

孔子二没发大财

孔子一生基本属于无产阶级,吃不饱肚子的时候经常出现

孔子三没实现人生理想

孔子的理想是“克己复礼”,把社会拉回西周的礼仪之邦,这是开历史的倒车,当然是处处碰壁,从人生理想这个角度说,孔子失败得一塌糊涂

孔子为中国建立了一套社会伦理

孔子对中国的贡献是无人可以比拟的,原因在于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为中国建立了一套社会道德伦理

这有什么意义呢,一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后,就是要有自己的道德伦理,这是文明的标志,有没有自己的社会伦理,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孔子建立伦理和别人怎么用没关系

孔子是建立伦理的人,只有功劳没有罪,如果孔子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负面作用,那是推行和运用者的事

孔子是一把刀,老子是一把刀,法家是一把刀,该用什么刀的时候用什么刀,自己拿错了刀,怪刀不好,岂有此理

孔子无罪,无能治理天下者,不要帅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