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宝宝小时候奶奶带,会不会和妈妈不亲啊?

宝宝小时候奶奶带,会不会和妈妈不亲啊?

2020-09-23 23:03阅读(60)

宝宝小时候奶奶带,会不会和妈妈不亲啊?:总是妈妈亲,这个是没办法改变的:-不亲,奶奶,小时候,宝宝

1

总是妈妈亲,这个是没办法改变的

2

奶奶带宝宝,辛苦乐开怀,宝宝见妈妈,一头扎进母亲怀,谁亲?

3

宝宝小时候奶奶带,会不会和妈妈不亲啊?

我们这一届妈妈,似乎总是在各种纠结中育儿。生完宝宝要不要去上班,不上班怕没收入,怕与社会脱轨,怕经济不独立在家没地位,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不能很好的陪伴在宝宝的身边,会错过宝宝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会翻身,第一次笑出声,第一次吃辅食,总感觉没有全部参与宝宝的日常,心里对宝宝有愧疚。

宝妈们就是在这样的纠结中反复折磨自己。其实,如果宝宝在小的时候,妈妈不得不去工作而缺少了对宝宝的陪伴,我们能做的最大限度应该是保证每天能见到宝宝,所以,奶奶带宝宝不是影响母子亲密的关键,关键是我们不要跟宝宝长期分离,不然连补偿亲子关系不足的机会都失去了。

不必愧疚,只有和自己达成和解,才能养育更好的孩子。这是我们在放手让奶奶带孩子时应该保持的最佳心里状态。

美国著名亲子沟通专家、“平和式教养法”创始入劳拉·马卡娜博士说过一句话:

育儿中要把80%的力气,花在搞好亲子关系上。和孩子好好培养感情,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成就乃至社交都产生影响。

亲子关系分成四个层面,最底层是生理需求的满足。倒数第二层是:亲子关系的浓度,再往上一层是榜样的力量,最顶层是自驱力。

1、生理需求的满足

每一段亲子关系,都是从我们照顾一个小宝宝吃喝拉撒开始的,在他有独立生活能力之前,父母给予他生理需求的满足是基础。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中因为工作忙而没办法做到满足这一部分,可以由老人代劳,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在自己闲暇之余,尽量参与进来。

2、亲子关系的浓度由陪伴质量决定

好的亲子陪伴,是需要浓度的,也就是关注到孩子认知和情感需求的\"高质量的陪伴\"。陪着不等于真正的陪伴。所以,其实宝宝跟谁亲,跟与陪伴宝宝时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这两层关系,其实很简单,它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

孩子听谁的话?当然是和他关系好的人。怎么才能和孩子关系好呢?陪他玩,陪他做有意思的事情,让他感觉到\"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很开心”,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倒数第二层:亲子关系的浓度。

我有个朋友是很忙碌的职场妈妈,每天晚上到家,只来得及在孩子睡前陪半个小时。于是,她就设计了一些固定环节:和孩子看一本绘本,玩一个枕头大战之类的小游戏,然后睡前聊天,讲讲彼此这一天都做了什么,有什么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事情。这半个小时,就是她对亲子关系的投资,她给孩子的,是浓度很高的关注和陪伴。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外婆每天花很多时间在家照顾孩子,却总是抱怨“为什么孩子只听妈妈的,不听我的\"。同样一件事,比如说带孩子一起收拾玩具,为什么妈妈喊得动,外婆却喊不动?

用亲子关系金字塔模型,我们就能解答:外婆很辛苦,但是她的时间花在扫地、洗衣、做饭上,她关注的是孩子冷不冷、饿不饿,这只是生理层面的满足,而妈妈却做到了上一层,她和孩子的情感联结更紧密。

和孩子建立理想的亲密关系,才是父母平和、孩子快乐的唯一钥匙。

4

宝宝小时候奶奶带,会不会和妈妈不亲呢?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很有资格回答,因为本人小时候就是老人带的带到5岁准备上学了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但是依旧跟爸爸妈妈很亲,而且跟老人也很亲,这就要看小时候老人怎么教,包括后期回到爸爸妈妈哪儿父母怎么沟通很重要,具体也因人而异,个人建议,能一块儿生活最好,对培养孩子的性格有利无害!


5

不一定的,妈妈和奶奶始终不一样,就像小时候,也是我奶奶带,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两年,后来我爸不愿意一辈子在厂里面打工,加上我妈挺想我们的(记得她曾经说有好几次从厂里下班回宿舍看到一个小朋友,外形很像我,我妈就站在原地看了好久好久,看着看着就哭了),所以爸妈两个就决定回家自己做事,这样也能照顾我们。

他们刚开始回来,因为很久不见的确有些抵触,而且我内向,所以那一段时间我不怎么爱和他们交流,但心里很高兴他们回家了。不过没过多久我就开始粘妈妈了,虽然奶奶的也很爱我,比如让我吃饱穿暖、帮我洗衣梳头发……但我知道这种爱真的不同于妈妈的爱,妈妈的那种爱伴随着教育,她更关注我的成长,比如学习、为人处事、性格……总之影响着我的一生。

我认为如果妈妈也很爱也很关心自己的宝宝,即使小时候奶奶带,孩子最终还是会和妈妈亲。除了那种对孩子不管不顾的妈妈

6

不会的,我小孩从小就是奶奶带的,现在我回来了,他都不去奶奶家了,最多就是奶奶家吃个饭,叫他到奶奶家座都不了

7

首先看出来你很在乎孩子的成长,这点值得提倡。

如果孩子才几个月可以让奶奶带,因为孩子那个时候还没有认知能力,对孩子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这块的前提是你真的很忙的,否则自己带孩子还是比较明智的。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一直不赞成隔代教育。现在好多年轻人生完孩子就让爸爸妈妈给带,一来不能和孩子达到很好的沟通,时间久了,孩子的生活习性和思想观念一旦养成你再接管,就很难适应,从而导致孩子和父母之前的一些心理隔阂;二来往往由于孩子爷爷奶奶习惯性的溺爱造成孩子性格以及行为上的种种缺陷是在后期不能弥补的,这点最关键。希望以上会对你有所帮助。最后祝,小宝宝茁壮成长!

鉴于你的问题补充,我想提醒一点,如果你不上班就的确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话,那么你当然要上班,孩子也需要钱。但是如果你不上班可以维持家庭开支,那么孩子你还是要重视下,因为我们生活也是在过孩子,把孩子管好了,孩子有出息了,那么也是家庭幸福和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些家庭父母挣很多的钱,但最后拿钱换孩子的教育又不一定能换回来,这是好多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个误区,挣了钱却荒了孩子,将来最难受的还是父母。所以我还有重点提醒一点,关于你对孩子的想法要及时跟你老公沟通,当你们打成一致后,每个人都很努力的为这个家做应有的付出,那么目标达成的几率就大大提升了。冷静下来理清思路跟老公多多沟通,我想办法总是有。最后祝好




8

你好,说说我的建议。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310001007b2ae6e9c0\

9

这位妈妈你好,很高兴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宝宝小时候奶奶带,会存在和奶奶亲,与妈妈不亲的问题。

谁带孩子多一点,孩子就会和谁亲一些,具体的原因如下:

一 孩子依赖期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充满好奇,对周围都觉得陌生。在大人的悉心照顾下,孩子对他们渐渐产生信任,形成一种情感依赖。谁照顾他最多,他对谁的依赖性就最强。

二 孩子安全期

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孩子会慢慢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全感。宝宝小时候是建立安全期的关键期,谁给他的照顾更多,孩子获得安全感越多,孩子也更亲近这个人。

孩子小时候最好由爸爸妈妈亲自带,小时候也许还看不出来差别,但是等孩子4岁后,奶奶带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叛逆、敏感、自卑与父母关系疏远的问题。

宝宝小时候是建立安全期的关键期,在亲子关系这件事情上,各位妈妈们是不能够马虎的,一定要经常陪伴在宝宝身边。

宝宝长时间被奶奶带,与妈妈不亲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妈妈想改善这种情况,就要多陪伴着宝宝,在平时休息的时候可以带着宝宝多去游乐场或者是做一些亲子活动。

周六日或节假日也要抽出时间多跟孩子沟通亲近,多陪伴孩子玩耍,否则以后就更难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孩子的童年转瞬即逝,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呵护。即使夫妻双方都要工作,但是下班回家后,也要尽量多陪孩子,见证孩子每一次成长和进步。

10

这个问题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真经历。我生活在农村,在我小孩子一岁半的时候,由于生活的压力,我和我老婆就去了广东打工,小孩子就交由她奶奶带了。我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回来几天。接下来的五年都是如此。直到第六年,他奶奶的身体出了一点状况,我们才回家自己带孩子。
刚开始的时候,小孩子还对我们有一点生疏。可是经过一段日子的相处,我们渐渐的融入了孩子的生活。直到现在上四年级了,也没有说他对谁亲,对谁不亲。只能说他对谁更亲近一点。
我觉得做父母的只要对孩子付出真爱,使小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就行了。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c1cc1851f79045ca9675e424ad5bb5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