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现状如何?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现状如何?

2020-09-16 13:09阅读(68)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现状如何?自2011年以后吉利收购沃尔沃已经有几年了。:2017年的吉利算是国内汽车业内的并购达人,相继收购宝腾汽车、豪车品牌路斯特,美国

1

2017年的吉利算是国内汽车业内的并购达人,相继收购宝腾汽车、豪车品牌路斯特,美国飞行汽车公司等,年底则是斥资38亿美元入股沃尔沃集团,这是七年前吉利全资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后的又一大手笔。总的来看,吉利对于沃尔沃汽车的收购无疑是成功的。

从吉利来看,沃尔沃在品牌、安全性能及环保等领域的顶尖技术、海外渠道等方面都是国内汽车品牌所欠缺的。而在全球化趋势下,闭门造车或者单纯的走合资路线显然对于做强自己的汽车工业受益有限。

在收购沃尔沃后,吉利就稳步推进双方在汽车平台化架构方面的合作,比如2013年合作成立研发中心,并进行深度产品研发;而在技术方面,在动力总成及发动机等一些零部件协同上,吉利也获得了不少支持,包括供应商的协同与合作等。而沃尔沃也通过入股吉利旗下高端品牌LYNK & CO,旨在合作建设这一品牌。而沃尔沃近几年销量也是稳步上升。

借助于在吉利在国产品牌国际化进程中的良好口碑,以及技术吸收和沉淀后的再应用,吉利这几年的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并相继赶超奇瑞、长安等国内主流自主车企,跃居国内自主品牌销量第一。和长安、长城等车企有所不同的是,吉利的发展更加均衡。其单月销量过万的车型就有帝豪、远景、博越等6款。而中型车博瑞虽然月销5000左右,但是在合资竞争激烈的中型车领域,这样的成绩也属于国产车里的佼佼者了。在新能源车领域,其帝豪EV(A级车)2017年总销量2.3万辆,虽然仅排名第五,但是考虑到前五中其余几位或是A0、 A00或者混合动力车型,因此在A级别纯电动新能源车里,吉利名列第一。而对于国内汽车业而言,想在主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吉利、比亚迪这样的自主车企在品牌和技术上的不懈努力显然更值得大家鼓励。

2

现在的吉利如日中天啊,收购沃尔沃之后,很多人问吉利为什么不用沃尔沃的发动机、沃尔沃的变速箱、沃尔沃的底盘blablabla,实际上吉利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利用沃尔沃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了,只不过两个品牌定位相差太大,不可能直接共享一些关键的零部件,而只能互相缓慢地融合、互补。

沃尔沃对吉利的营销,很多人可能看不到,而实际上,如果没有当时收购沃尔沃,吉利根本就无限实现现在的成就,因为如今的吉利,一大半的成功都源自一款车——博瑞,而博瑞从外形设计到内部的安全、操控、车内空气质量等等,都得到了沃尔沃的大力支持。

你可能会说,博瑞现在一个月才卖4千辆,怎么能担的起吉利大半成功的功劳呢?实际上如今吉利很多畅销的车型,都是在博瑞成功之后、顶着博瑞的光环才能获得认可的,这些车型包括博越、帝豪GS和帝豪GL,也包括后续一系列采用家族式涟漪格栅的远景SUV、金刚、远景等等车型。

接触过吉利新车的人都知道,博越、帝豪GS、帝豪GL几乎闻不到任何异味,这就是向沃尔沃学习的成果。而这些车型都搭载了ACC自适应巡航,是自主品牌最先搭载这种安全配置的车型,也是得益于沃尔沃。而更低端的车型,例如远景SUV、远景X1等等,都是从博瑞开始、延续到博越再延续下来的光环所造就的成功,而在博瑞前,整个吉利称得上畅销的只有一款轿车,就是帝豪。

而如今,再看看吉利的销量榜,单月破万的有博越、帝豪GS、帝豪GL、帝豪、远景SUV等,很多人根本看不到,这背后有多大沃尔沃的功劳。


深入浅出新车君,回答完毕。

3

在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里,吉利的综合规模应该是最强的,营销一直是吉利汽车的强项,奇瑞和比亚迪都拼不过他。

其实吉利何止收购了沃尔沃这一家公司,美国初太力历飞行汽车公司、澳大利亚DSI变速箱也都早早被吉利收入了囊中。这些快准狠的操作,足以看出吉利的眼光之毒辣,不得不说,吉利下了一手好棋。

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家都说吉利收购沃尔沃拉低了沃尔沃的档次,从另一个角度看,吉利难道不也是引领了国产汽车蓬勃发展了吗。收购沃尔沃后吉利依靠沃尔沃的技术,安全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收购沃尔沃,是最明智的决定。

总看到有人拿销量说事,说吉利压榨供应商,销量增速几乎停滞,可事实上,根据吉利公布的销量报标来看,今年九月份,片名前十的汽车企业只有吉利的销量在增长,虽然趋势缓慢,但其他全部下滑,尤其是长城,更是惨不忍睹官降2万,连销量都不敢公布。十月份吉利增速停滞,可整合市场下滑了40%,这种大环境下能保持这种水平足够说明吉利的实力了。相比于海马、上汽这种根深蒂固的各大集团,吉利汽车并不占优势,可用销量说话,净利润能和这些“老前辈”们并肩是多了不起的事情。

几年来吉利一直在不断推出新系列、新车型、新技术,加之自身极具创意的营销模式,市场存在感越来越明显,可谓名利双收。绝对是中国汽车市场上最大的赢家。

4

沃尔沃当然非常好,国内销量年年增长,利润年年增加,很有突破国内豪华车销量第二梯队之势。

吉利,国产车里面混的最好的那个,2017年度国产销量排行榜冠军获得者。不管从哪个方面,吉利都有长足进步。

吉利沃尔沃的儿子,领克,有望成为国产豪华车标杆的扛鼎之作。技术的整合,资金的宽裕,市场的期待,都在支撑领克的成长。目前而言,领克开门大吉啊。

很多人说吉利收购沃尔沃有技术限制,先不管这是不是真的,退一万步讲,不学技术,供应商管理,品质管理等等都可学习瑞典人的先进理念吧,领克与沃尔沃共享供应商就是证明。而且技术限制目前也是有疑点,为何领克可以用沃尔沃发动机和沃尔沃地盘呢?

5

沃尔沃还是沃尔沃,吉利还是吉利,我当他是名族品牌,他当我是傻逼……随着中国主流车市增长施舍给他的那点增长率,却当做自己好像使了多大劲似的,抛弃老百姓的牌子,三星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

6

2010年,吉利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汽车,前不久又宣布收购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并拥有15.6%的投票权,一跃成为沃尔沃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在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前,沃尔沃基本上是“病入膏肓”。

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可能是基于对品牌的考虑,并没有将其改名为“吉利沃尔沃”,而是改名“沃尔沃亚太”,并保留了沃尔沃高度的自主权。凭借着XC90等一系列车型和全新自主研发的SPA平台,终于在五年之后,沃尔沃2015年全球的销量实现重大突破,达到88年来的最佳水平。可以说,沃尔沃这一次是“抱对了大腿”,吉利把沃尔沃盘活了。

作为国产自主品牌的吉利,以往都走在廉价车的道路上。面对几乎被外资、合资车企垄断的国内市场,自主品牌想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自然是要依靠过硬的产品,高端的技术和强大的研发团队等等,而这些对于吉利来说,想要短时间内建立起来,自然是十分困难的。

收购沃尔沃,也得到了沃尔沃汽车全部的专利技术,这正好成为了吉利“走向世界”的一个机会。当然啦,并不是说沃尔沃的专利技术吉利就能随便使用,但至少沃尔沃给予了吉利通往豪华品牌的一张“入场券”。例如,基于沃尔沃提供技术支持的KC平台打造的吉利博瑞虽然在国内的销量不尽人意,却是一次自主品牌高端化难得的突破。随着吉利对沃尔沃消化的深入,一切还是皆有可能的。

16年10月,吉利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豪华品牌领克(LYNK&CO)横空出世,由吉利与沃尔沃共同开发的CMA模块架构打造,几乎直接共享了沃尔沃的发动机、底盘、变速箱等等。等于说领克将直接站在了沃尔沃的“肩膀”上,而吉利的高端化之路也渐渐变得明朗起来。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尤其是领克品牌的出现,使得沃尔沃不再是以前的沃尔沃,而吉利也不再是以前的吉利了。这场“跨国恋”可谓是功德圆满。

关注「车域无疆」,回复关键词「粉丝群」就可以加入万人真实车主群。老司机,等你来玩哦。

7

收购沃尔沃之后,借助中国汽车市场的爆容,借助海外市场的拓展,吉利汽车在各方面进步迅速,国有汽车企业的发展路径与方式与民企企业不同。民营的长城和吉利反而能代表最市场的本真。从近些年发展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吉利有可能会成为中国汽车领域第一个市值超过万亿的企业。

从吉利官方公布的数字来看,在2016年的基础上,吉利集团的经营情况再创新高。2017年全年累计销量突破124.7万辆,同比激增63%,超额完成调整后的110万辆销量目标。自从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的发展就一日千里,十年前我们都知道吉利的汽车是低端、低品质、低技术的代名词。但是现在来看,吉利的品牌价值含量已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其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得到快速进步,其经销商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也前所未有的完备。更重要的是,吉利已经成为乘用车领域品类最全的汽车企业,在轿车、suv、mpv等不同的分类中,吉利汽车没有特点的长处,也没有特别的短板。奇瑞在竞争中基本落败,长城在非SUV的领域表现不佳。如果说要选出未来有可能市值突破万亿的中国汽车企业的话,我认为当非吉利莫属。

一直以来,吉利和长城走的是不同的发展策略,这个李书福和魏建军两位掌门人的性格相关,李书福是一个敏锐而及机巧的人,他擅长剑走偏锋,擅长雄辩甚至狡辩。魏建军踏实稳健,他主张做事情要缸里点灯里面亮。所以我们看到吉利走的是营销策略,用并购搅动金融市场,擅长各种造势,比如收购了美国会飞的汽车公司就是很好的造势,擅长根据舆论的趋势推出新的车型,比如当时新能源风潮正盛时,吉利就推出了前盖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汽车。

但是长城一直聚焦在自己最擅长的SUV领域,提升技术和制造能力,不过度宣传,也不喜欢造势,对于金融市场一直保持距离感。

吉利根据市场需要,向市场大力度投放新车型,2017年就投放过吉利远景X3、远景X1、新博瑞、全新远景及领克。2018年还会有博瑞GT等多款新车及改款车型上市。并定下了

增长27%的发展目标。吉利奉行是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长城走的是专一产品的策略。但是从大型汽车企业的发展来看。成为世界级的汽车集团,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规模,长城的做法最终会变成利润率极高的专业性公司。而吉利则可能成为在规模上向世界代言中国汽车企业。

8

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无论是吉利,还是沃尔沃,均有很不错的业绩表现。

在吉利接手之前,美国福特汽车于1999年买入沃尔沃,不过,在此之后的超过十年的时间里,沃尔沃并没有成为福特旗下汽车品牌中的活力因子,反而逐渐被边缘化。

最近公布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列于其中,足以证明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吉利的“造车运动”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创业潮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迹。

吉利收购沃尔沃,应是吉利实现品牌提升的关键一子。2010年8月,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正被边缘化的沃尔沃品牌,被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了全部股权。当时,每年的沃尔沃亏损值约合人民币91亿。彼时,“名嘴”郎咸平跳出来评价吉利的这一次收购:沃尔沃就是一个全世界的弃妇。

不过,从现在吉利及沃尔沃的业绩看,郎咸平显然因为他的观点被打脸了。吉利收购沃尔沃并非仅仅是“一好”,而是“两好”。

被吉利收购以后,沃尔沃首先是实现产品全面的更新换代,在此基础上,不断放大市场扩张的全球视野。

今年上半年,沃尔沃汽车集团的利润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利润值为78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5.7%;车是卖了317639辆,也是一个销量新高。

再看吉利汽车的上半年表现。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超66.7亿元,同比增长54%,这个成绩并不包括领克合营公司的收益。吉利规模效应及高利润占比较高的特点,正在显现。

从后劲看,无论吉利,还是沃尔沃,也应当比较乐观。 沃尔沃设立的运营目标显示,计划到下个十年中期,纯电动车占销量一半,半数汽车将采用合约购车的新模式。这个目标中,还是体现趋势,以及创新营销的。

而吉利也将新源车作为新车规划及投放的重点,这一点也体现吉利在汽车能源变迁的过程,及时在新赛道蓄力发车。

对所有的商业行动而言,它们的出现,都有不为外人所知的考量;它们最终利好或利空,也不宜仓促下结论。

9

关注车圈新闻的小伙伴都知道,我们的自主品牌吉利已经收购了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


那么肯定就会有人问: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会带来什么影响?吉利现状如何?别急,弹哥为你一一解答。

首先,技术的融合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如今吉利的新车型在车内内饰的气味以及整体的安全性配置乃至机械品质上,都要比以往的车型提高进步了许多。


而这背后,就是得益于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将沃尔沃的技术逐步融合到吉利的车型上,就是弹哥认为这场交易其中最大的影响或是好处。

其次,协同与合作

如今的领克在市场上大放光彩,其车型也受到了诸多消费者以及车评人的肯定。而领克就是吉利与沃尔沃的共同产物。


这背后,都得益于吉利收购沃尔沃。在收购后,两者就能从根本上完成更多的协同与合作,以达到双方互赢互利的结果。

总结:

无论如何,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无论是在国际上的名声还是实际的产品力提升,吉利都大获成功。

我们也应该感到骄傲与荣幸,能享受到更多更好更有性价比的产品,能对自己国家的汽车工业感到自豪。

10

沃尔沃被收购后,面对发动机无来源的情况,紧接着研究了自己研制了发动机,之前发动机都是福特的。

这款发动机的技术一直到今天还在用,而且发动机在动力和油耗上表现都不错。

沃尔沃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