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在《水浒传》中,大伙儿有没有发现,朝廷和梁山其实都是一样黑呢

在《水浒传》中,大伙儿有没有发现,朝廷和梁山其实都是一样黑呢

2020-09-06 17:05阅读(71)

在《水浒传》中,大伙儿有没有发现,朝廷和梁山其实都是一样黑呢?你怎么看?:朝廷、梁山都是由人组成的。人都有利益,为了自己利益,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事,从这

1

朝廷、梁山都是由人组成的。人都有利益,为了自己利益,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事,从这个角度讲,都不是公正的。

为了维护统治地位,朝廷会做出好的决策。目的正义,执行走样,结果就不正义。

2

封建王朝的底色都是黑的,只是深浅不同罢了。

梁山好汉所处的大宋朝徽宗时期,正是社会矛盾多发,统治阶层的压榨加剧,社会底层各类人等被迫铤而走险者众多的时候。

局势动荡不安,徽宗应对乏术,四大奸臣弄权,大宋江山已是江河日下,逞摇摇欲坠之势。

徽宗赵佶是个很好的画家,但又是个很糟糕的皇帝。高俅原本只是东京街头的一个混混,但踢得一脚好球,恰好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好这一口,便把高俅纳入府中,对其倍加宠信。

及至即位为帝,赵佶更是荒唐的把这个会踢球拍马的混混任命为殿帅府太尉,执掌军事大权,可见其昏庸到了何种程度。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事得罪了高俅,便被他指使人一路陷害追杀,直至将藏头缩脑忍气吞声的林冲逼得忍无可忍,最终彻夜爆发,一把火烧了大军草料场,在一个风雪之夜投奔了梁山,完成了从一个公务员到一个强盜的蜕变。

下级军官鲁达则因为救助一对无辜又无助的父女,怒打恶霸镇关西,从而摊上了人命官司,只好削发出家。后来也被那个混混太尉逼进了绿林,从此在和尚的身份之外又兼职做了强盗。

徽宗在高俅之外还任用蔡京、杨戬、童贯等巨奸,加征苛捐杂税,大肆掠夺民众资产,使得底层百姓破产者众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便转而为盗。

整个社会形成了朝庭明火执杖合法明抢,山贼草寇频频骚扰劫掠,普通老百姓苦苦支撑的局面。

赵佶的昏庸无能和贪得无厌也遇到了一些批评,如已经卸任的前朝宰相范纯仁就在他的奏章中劝谏徽宗“清心寡欲,约已便民”。

统治阶层要想保持穷侈极欲,荒淫无度的生活,势必会加大对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盘剥,而过度的盘剥导致了大量贫民的出现。为了活命,这些人也只能揭竿而起,去对抗无良的官府,以换取活下来的希望。

当时的朝庭与梁山比,可以说是没有最黑只有更黑。而朝庭一旦在疯狂搜括民脂民膏的路上肆意狂奔且不受约束,那它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3

这是因为朝廷所统治下的宋王朝是一个大社会,梁山是这宋王朝下的一个小社会,梁山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要受宋王朝大社会的影响。再说梁山头领在上梁山前,有朝廷军官、朝廷官吏、一方富户、生意人、一方恶霸、或以开酒店为名而谋财害命为的歹人、或偷盗之徒、还有占山劫道强盗,当然也有时运不济遭受迫害、受欺压逼上山之人,也有受压失去生产资科、失去正常生话之人而落草为寇。梁山是由这些社会各层各类人构成的团体。聚集他们的纲领是江湖上称兄道地,行俠仗义、大称分金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后来宋江改为讲忠义,只反贪官替天(皇上)行道的主张。梁山这伙人显然有当时社会的局限性,又没有先进的思想和纲领来统治梁山,来改变他们的思想。本身这伙人大部分就有黑色的一面,社会上的黑色东西必然带进梁山的统治、菅理和生话中去。所以梁山干的很多内外事情当然也是不光彩的,也有黑的成分,这也是正常的并不奇怪。只是说梁山的黑,肯定没有宋王朝的黑,因为梁山只是个小团体,其菅理的透明度要相应高些,要团结和凝聚这些人,所以黑也要适当和有度,否则宋江等人就失去号召力,就会散伙。

4

从高俅对待王进这件事来看,从高俅陷害林冲这件事来看,从陆虞侯、富安献计高俅来看,从董超、薛霸收银子害林冲来看,从梁中书送生辰纲来看,还有很多很多事情……当时的朝廷确实是奸臣当道,导致朝廷黑暗。相比而言,梁山要好得多。

5

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和人组成了各种利益集团。朝廷如此水泊梁山也是这样,只不过目的不一样,利益不同而已。朝廷是一个大社会,水泊梁山是一个小社会,他们基本没有什么不同点。只要有人就有利益纠葛,只不过这个矛盾冲突在什么样的均衡下可以存在罢了。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做不到居庙堂之高,居江湖之远。然而他们确确实实是生存在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圈子存在着,有它的必要性,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朝廷中存在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表面上是说为了大的国家利益,实际上也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宋江为首的水泊梁山,从他们上梁山的各个不同的目的利益来说,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存在着。社会上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要生存,他们也有自己的希望,也要求有自己的发展机会。然而在正常渠道得不到发泄的情况下,他们就会为一己私利而结成各样的帮派团体。这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

6

我 不这样认为,这不是发没发现的问题,题主恐怕是不了解水浒传的创作历程和这本书的是非观念以及作者所占的立场。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是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发生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盛世发生民变和起义的应该是没有的。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可以温饱,有冤屈可以申诉,这在历史上就是盛世了。而为什么会发生民不聊生的情况呢,有“何不食肉糜”的昏庸皇帝,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污吏,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土豪劣绅,这个朝廷怎么可能不激起民变?而《水浒传》所描述的水泊梁山起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这是和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一样的,所以,怎么能说梁山和朝廷是一样黑呢?题主发这样的问题,可能是依据书中的以下几方面,我来逐条解释一下。

  1. 水浒传的108位好汉中存在论资排辈、亲疏远近等事实关系,包括在派兵遣将时可能存在嫡系一说。这些都是事实,但也完全是正常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没有圈子,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亲疏远近就是当事者本人也觉得是正常的,只有没有极端的倾轧、清洗,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从这方面说,梁山总体上是平等的、团结 的、友爱的。

2. 在梁山108位好汉聚义之前的生活历程和上山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违法法律和道义的行为。这个是事实,比如比较有争议的就是武松血溅鸳鸯楼的章节,是否存在滥杀无辜,还有石秀和杨雄结拜到杀奸夫淫妇的行为是否过当和过于残暴,甚至包括著名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个故事都存在争议,就是说鲁智深有什么权力打死镇关西,况且镇关西罪不至死,其他章节应该还有不少类似的事情。这些争议一直存在坊间,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分怎么看,从个人行为上看,的确过于凶残和暴力,的确存在滥杀无辜的情况,但从大的时局上看,反而正能说明当时朝廷的极度昏庸腐败和社会的极度黑暗,正因为此,梁山的好汉们处理遭遇不公事件和社会事务时才不再走刑诉途径,而是自己处理,在处理时由于心中压抑对朝廷上下的怒火,手段难免失控和失去理智,所以这好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是说他们做的就对,生活中的事没办法用简单的对错来判别。因此,从这一方面看,梁山好汉总体是还是理智的,和当时朝廷的无法无天、暗无天日还是有根本区别的。

总之,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梁山好汉代表的是正义和善良,所谓瑕不掩瑜,社会的进步正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中完成的,虽然缓慢,但也是有效果的。

7

谢谢邀请回答。

水浒世界里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黑色。不仅江湖是黑的,寻常巷陌,清修之所,就连庙堂之上也全是黑的。黑道是黑的,白道比黑道更黑。那是血干涸的颜色。

水浒的每个字都带着血的沉重,它撕下了现实最后一块遮羞布,把一副地狱图赤裸裸血淋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地狱,是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变成鬼。


水浒中的人间,就是这样的地狱。没有轮回,没有解脱,永远出不去的地狱。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好歹有他的上帝,而水浒中的好汉们,没有救赎,只有手里的刀。水浒更加一针见血,不留余地地指出了这世界的残酷,从而更加真实地展示出了生活在这残酷世界中人的选择。

林冲是第一个展现出全书精神的人物。他做事低调,事事让人,从不惹是生非,是个标准的普通良民。他拥有不高也不低的职位,美丽的妻子,和睦的家庭,高超的武艺,还有几个知心好友。我们理想中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吗?

然而作者告诉我们:你不找事,事也会来找你。官二代高衙内闯进了普通良民林冲的生活,于是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撕碎了。大好的前途没了,幸福的婚姻没了,最好的朋友背叛了他。就因为一个官二代看上了他妻子,一夜之间,他几十年奋斗得来的东西全都没有了。


即使如此,他还是忍耐。甚至当两个公人差点暗杀了他,他还是劝鲁智深不要杀了他们。因为林冲还相信,靠勤勉和本分,自己有朝一日还能挣回所有的一切。就算鲁智深再三劝他干脆落草,他还是想做个清清白白的正经人。直到草料场那一夜的忍无可忍。

没有人天生想做坏人,怎奈这个世界里只能有两种人:坏人,和死人。那就他娘的做个坏人吧!林冲终于被逼上梁山。在那里等着他的是最后一道试炼:投名状。你要做坏人?杀个无辜先。林冲蹲在山下等了几天,想动手,又没机会。敢情当个坏人也这么难。真的难吗?还是你骨子里不够坏?


但是,如果梁山中只有林冲和武松这样被社会逼迫而不得不落草的良民,恐怕水浒的现实意义要低一大截。


水浒如实地写出了在主流社会之外的另一股恶势力:黑道。它没有简单地将梁山好汉与朝廷写成善恶二元的对立,而是极其细致地描绘出一个与表社会同样复杂而丑陋的里社会。

江湖人称自己为“好汉”而非“英雄”,他们崇尚的不是正义,而是血性,是义气,是快意恩仇。

这群人的组成是极其复杂的:不光有晁盖、裴宣、欧鹏这样的揭竿而起者,还有史进、吕方、郭盛这样从小崇拜古惑仔的杀马特少年,有周通、燕顺这样的土匪恶霸,有张青、孙二娘这样的人肉作坊、有揭阳镇三霸这样的成熟黑社会组织,有石秀、焦挺这样的社会闲散人员,有李逵这样的精神病患者,更有一些人,像宋江、戴宗、柴进,游离在黑白两道之间的灰色地带,左右逢源闷声发财。

这帮人有的是天生凶恶,有的是被逼无奈,总之,什么都干,就是不怎么干好事。事实上,水浒中的普通百姓不但受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欺压,还受到那些打着替天行道旗帜的所谓“义士”的残酷对待:周通、王英强抢民女,燕顺、孙二娘好吃人肉,穆家兄弟横行乡里,李逵滥杀无辜。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和高衙内、西门庆、毛太公之流没有任何不同。整部书的一开头就告诉你了,他们不是什么好人,是魔。 于是水浒中有了一种特殊的受害者:被江湖逼入江湖的人。



高俅这样的人是怎么坐上太尉的位子的?因为他背后有人。 天下的大贼,就是以宋徽宗为首的统治者们。

一个在国内盗贼四起,边境硝烟不断的时候还饶有兴致地逛妓院的荒唐皇帝,提拔起一众荒唐大臣:因为球踢得好而青云直上的高太尉,年年寿诞都要收取无数金银财宝的蔡太师,因为搜刮奇珍异宝而起家的童媪相,陪着皇上寻花问柳的杨太监……

单只是花石纲就让不知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其中又有多少人迫于生计不得不走上犯罪的道路?四大寇为什么能一呼百应?为什么武松和林冲们得不到法律应许的公道?若天下太平,谁愿落草?众匪首尚且是走投无路,更何况那成千上万的喽啰。


宋江作乱,乱却自上而起。宋江自以为能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在朝堂之上游刃有余,却不知真正的魔窟就在此处。梁山的小贼杀人尚有尸首可寻,朝廷的大贼吃人却不吐骨头。

最凶残的恶人不是梁山的杀人狂,而是这些谈笑间数万生灵涂炭的国之蛀虫。小贼想和大贼斗?你们还太嫩了。君不闻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上山?不上山?招安?不招安?无论哪条路都是死路。

纵观水浒,你找不到一个高大全的人物,每一个主角都只是如你我一样有好处也有缺点的普通人,一百零八将,一百零八种面目,却只能走向同一个归宿。

8

谢谢邀请!

其实这句话不应该这样说,应该说梁山和朝廷一样黑!

至于为什么说朝廷黑呢?无外乎同情梁山好汉,朝廷屡次围剿梁山,梁山招安了,还想方设法消耗梁山,直至108将死的死,逃的逃,惨淡收场!但是朝廷有什么错呢?梁山再被美化,也是一群或者杀人逃犯,或者被朝廷通缉,其实都是罪犯,聚众和朝廷对抗,打家劫舍(祝家庄),攻击城市,烧杀抢掠(大名府),不服律法约束,为所欲为,你想想,换成其他人,这不就是一群土匪吗?任何朝廷对土匪进行围剿,都是大快人心的事,怎么能说黑呢?

再说梁山,梁山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吗?真的就是一群好汉为了理想聚在一起替天行道吗?大名府中,劫了法场,事后大名府中平民十去其五,这是替天行道的好汉该做的事?你杀官兵可以说是官兵为祸乡里,但是平民呢?三打祝家庄,扈家庄都已经投降了,依然灭了人家满门,留个大美女扈三娘,还乱点鸳鸯谱许给矮矬穷,这是好汉该有的行为?大丈夫不是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吗?

所以,朝廷统治全国,毕竟需要各种厚黑学,政治谈不上黑不黑,但是梁山,是真的黑!

9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利益”,我们在看《水浒传》的时候就会发现,梁山和朝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只不过梁山的圈子小一点,但是梁山上该黑的地方和朝廷一样黑,该不公平的地方一样不公平。梁山上的权利利益之争一点不比朝廷少。

梁山好汉们上山造反的理由,就是朝廷中奸人当道,官逼民反。

所谓的朝廷中奸人当道,也就是说无能的人占据高位,而有能力的人却得不到重用。

就是宋江这种人不满朝廷得地方。“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的宋江只能做个不入流的押司,而作为蔡京的儿子蔡九可以做到鱼米之乡知府。而青州府知府慕容彦达,更是慕容贵妃的兄弟,正经的皇亲国戚,关键这慕容知府还不是个好人,倚托妹子的势,在青州横行,残害良民,欺罔僚友,无所不为。

朝廷中的各种黑暗,任人唯亲,无能者占据高位,让梁山的好汉愤愤不平,但是等到这群好汉拥有权利,可以安排别人的时候,你会发现,都一样,和朝廷没有区别。

梁山上天罡地煞排座次,也就相当于梁山的权利分配。同样也是各种任人唯亲,各种利益之争。对梁山没有寸功的燕青可以进天罡,带钱上山的柴进、李应、穆弘都可以排到天罡,甚至啥也不是的宋清也可以依靠大哥的关系混个头领。而上阵杀敌的孙立、扈三娘、邓飞、欧鹏却只能排到了地煞。孙立还是登州系的大哥,小弟解珍解宝都混到了天罡。按照梁山对朝廷的不满,是不是孙立也可以说梁山奸人当道,孙立是不是也可以立志“他年若得报雠,血染整个梁山!”

梁山口中朝廷官逼民反,同样梁山对过路的商家,周边的村寨也没少霍霍。

过路的商人有什么错,辛辛苦苦贩卖货物,也是为了养家糊口,梁山好汉为了自己的私欲说抢就抢了。失去财物的商人有多少流落异乡,不得回家。梁山抢劫造成的妻离子散和朝廷的赋税剥削造成的民不聊生异曲同工,都是对别人辛苦劳动的掠夺。

卢俊义在燕青提示之下,“算命先生可能是山泊歹人,来煽惑卢俊义”。还要去山东走一遭,也是打算为民除害,消灭这群打家劫舍,拦路抢劫之徒。梁山在当时的卢俊义眼中比昏暗的朝廷更可恶。

总得说来,杀贪官污吏也好,替天行道也罢,都是梁山为了自己的私欲,喊出的口号。还是阮小七说的对,落草为寇,打家劫舍,只是为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世的指望,今日还了愿心!”

图片来自网络

10

《水浒传》是作者施耐庵对宋朝朝纲腐败,皇帝无能,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局面的批判,其揭示了封建朝廷的腐朽,社会的黑暗。而所谓的梁山好汉是一群不甘于被朝廷迫害的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他们中有普通百姓,有官员,有富商,无论以前是做什么的,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被朝廷迫害,无奈之下落草为寇。

朝廷黑暗,上有徽宗昏庸无能,下有高俅奸臣当道,祸乱朝纲。被高俅迫害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错在哪里?难道是因为父亲打了未发迹的高俅,就要被高俅公报私仇嘛?被高俅迫害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他有什么错,难道错在妻子长得貌美,被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嘛?他们本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没有顺从,没有去迎合奸佞小人。这就是朝廷的黑暗之处。朝廷中奸臣当道,官员是光明正大的强取豪夺,朝廷的黑暗是强势的,普通人难以反驳的。

而梁山泊聚义,打的是替天行道的名义。他们大部分都是在贪官污吏的逼迫下才落草为寇的。但是梁山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越发的背离了这个替天行道的初衷。他们看不惯的是贪官污吏对百姓的迫害。但是随着他们的发展,他们开始视人命如草芥。他们真正的沦为了一群盗匪,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他们甚至为了拉人入伙,不惜设计陷害,甚至杀人如麻到了连孩童都不放过的程度。水泊梁山上的英雄,有几个手上没有染过普通百姓的鲜血?他们可能落草为寇太久,早已没了那般英雄的气概,反而匪气十足。

朝廷的黑暗,是光明正大的对百姓进行掠夺,是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鱼肉乡里。而梁山的黑暗是奸淫掳掠,是强取豪夺。前者本应该是造福于民的,却成了百姓的负担,后者的出现本也该是守护百姓的,却变成了和朝廷一样黑暗的压迫者。

梁山好汉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草菅人命与公堂之上为了利益迫害手下,鱼肉百姓的贪官何异?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冲突,所以,无论是朝廷还是梁山,皆有自己的阴暗面。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自私的想为自己夺得最大的利益,这也是大部分人的共同特点。梁山自从成为宋江带领下的一个小组织后,他们彼此有竞争,就有了利益的争夺,也就越来越黑暗。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