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新生儿到底该如何喂养和护理?

新生儿到底该如何喂养和护理?

2020-08-26 13:17阅读(71)

新生儿到底该如何喂养和护理?:新生儿指的是0-1月的宝宝,喂养的技巧并不多。小宝宝最重要的喂养技巧就是坚持6月龄以内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也就是说6月:-喂养

1

新生儿指的是0-1月的宝宝,喂养的技巧并不多。小宝宝最重要的喂养技巧就是坚持6月龄以内纯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

也就是说6月龄以内宝宝可以只吃母乳不吃其他食物。所有供身体生长发育的营养全部由母乳提供,按需提供,只要宝宝想吃就可以哺乳。因此妈妈在哺乳期要搞好自己的营养,才能提高母乳的质量,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

如果宝宝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时,或乳母生病服药癌症治疗等特殊原因下,配方奶粉是不能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新生儿需要补充维生素D

一般是从出生14天起开始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在小肠部分诱导钙结合蛋白,从而吸收更多的钙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预防佝偻病,镇定情绪的作用。

也可以直接买鱼肝油吃,鱼肝油中不只含有维生素D还有维生素A,可以起到预防夜盲症,提高宝宝身体免疫力的作用。由于维生素A在母乳中的含量很少,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没有其他的来源,因此补充维生素D可以用鱼肝油来补充,同时可以补充维生素A一举两得。需要按照食用说明服用。

纯母乳喂养期间不用喝水

纯母乳喂养的意思就是只吃奶不吃其他的食物,但是仍然有人会偷偷给新生儿宝宝喂水,所以这里特别提醒妈妈们,完全不用担心宝宝口渴,按需哺乳就可以解渴,还能补充营养。那么宝宝从什么时候可以喝水呢?

满6月龄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以后,就要开始喝水了。

作者:袁媛

注册营养技师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

辽宁营养师事务所食育部长/公众号责任编辑

80后辣妈,爱运动会饮食搭配,擅长孕期营养指导、儿童饮食教育/头条号“小树育儿”原创科普作者。

2

宝宝出生之后,母乳喂养的妈妈不清楚宝宝的吃奶量是多少,小宝宝吃没吃饱又不会说,所以妈妈们总会担心宝宝没有吃饱,宝宝一哭就觉得宝宝是饿了,马上就喂宝宝吃。不过,育儿专家指出,过度喂养不仅会导致宝宝肥胖,还会影响大脑的发育,智力低下等。新生儿喂养很有讲究,作为妈妈,要留意这三个“信号”。如果出现了,表示宝宝已经吃饱了。

  东张西望

  当宝宝在饿的时候,整个注意力都会在吃奶上,妈妈能够感觉到宝宝强有力的吸吮。但如果你发现宝宝吃奶速度慢下来了,吸吮力度也减弱了,开始东张西望,扭来扭去的,不专注吃奶,那就说明宝宝吃饱了,就别再给宝宝喂了。当心喂养过度,反而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十分抗拒

  如果宝宝已经不想再吃,而大人还要一厢情愿塞食物时,除了面部表情增加,表达抵触的肢体动作也会出现。比如扭头不看食物或者是嘴里含着却不吸吮,对塞入嘴里的东西皱眉表达不满或者直接吐出来等等,这个时候,宝妈还是不要继续喂宝宝。

  充足睡眠

  睡眠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新生儿,拥有一个好的睡眠,不仅有助于成长,而且对于身体的发育也很关键。当宝宝睡眠可达3、4小时时,并且能不哭闹,达到深度睡眠的时候,表示宝宝已经吃饱,这时就不能再喂养宝宝了。相反,宝宝在很短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或者是一个多小时就会醒来,那么这个时候,宝妈就应该喂养。  

文/番禺日报 梁建勇

3

0-6个月宝宝喂养有技巧,了解这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1

按需喂养

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基本是吃吃睡睡,特别是前三个月,建议按需喂养。宝宝大半夜可能要吃吃吃,妈妈就只能不厌其烦喂喂喂。妈妈们可能会疑惑这个按需喂养要持续多久?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在适应这个世界,无论是身体,还是意识,都在慢慢适应。大约在四月龄左右,他们会延长母乳的需求时间,变得更加合理。

2

保证睡眠

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是宝宝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而这个月龄段宝宝的睡眠不像大宝宝那样规律。由于按需喂养,他们在一天中任意时刻都可能醒来吃。

妈妈要保证宝宝睡眠时长,特别是晚上睡眠时长要保证。有些宝宝晚上精神超好,如果这样,可以白天时多和他们互动,消耗他们的精力。

3

远离生病

一般情况下,这个月龄段的宝宝从母体带出抗体,加上母乳喂养,抵抗力还不错,所以很少生病。当然,这种很少生病、抵抗力好也是建立在家人看护得当的前提下。

小月龄宝宝身体的很多反应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好好照料就没问题,如果进食、排便、精神状况一切正常,那就正常。

4

多运动

月子宝宝爱睡觉,每天醒着的时长就几个小时。醒着时可以适当的运动,以消耗他们的体力,让他们睡的更香。在室温暖和的情况下,做做被动操,带宝宝去游泳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5

多晒太阳

在保证没风的前提下,多带宝宝晒太阳,促进体内钙的合成,同样利于宝宝长高,而且晒太阳利于祛除黄疸。要注意不让让太阳光直射眼睛。

6

添加补剂

朵妈的原则是能不加就不加,但中国宝宝体质的原因,D3需要添加到24月龄。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可添加D3,钙,锌,DHA,铁。大家可遵医嘱或依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添加。

END


我是朵朵妈妈,为写文章放弃减肥的职场妈妈。做及格的职场妈妈,带娃、职场、婚姻、生活,关注我们,让你每天都进步一点。

4

新生儿的喂养是很多新手妈妈最关注也最担心的问题,总担心自己会“怠慢”了这个小可爱。

但是,其实新生儿喂养很简单——按需喂养即可,即饿了就喂,不用按照时间来!

可能有的宝妈会问:“什么叫按需喂养啊?我怎么判断他是不是吃饱了,是不是饿了?我又没有经验,我第一次当妈妈啊!”

一般来说,判断新生儿是否吃饱就通过三点就可以了!

第一点:看小便次数

通常来说,如果宝宝完全母乳喂养,那么一天24小时内,他的小便次数需要在6次以上才可以确定为其所需奶量充足,即可以吃饱了。

如果24小时内,排便次数不超过4次,可能宝宝就是没有吃饱的。

第二点:看大便性状

如果宝宝完全母乳喂养那么他的大便通常是软便。如果宝宝能够吃的饱,他一天至少排便2-4次。如果低于2-4次,且大便呈绿色有泡沫状,则是喂养不足的表现,也就是说宝宝没吃饱。


第三点:看体重

一般来说,除了宝宝刚出生的那三四天内,他的体重与刚出生相比,会下降8%左右,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过了这几天,宝宝的体重就会是上升趋势:在出生后7-10天,体重就会开始恢复并明显增加,大概每天会增加30g左右,到满月时体重将比出生时体重增加500-100g。如果宝宝一直没有生过病,那么三个月后宝宝的体重应该是每个月增加应该在600g左右,平均每周应该是在125g左右的样子。

我是“动妈育儿”:自媒体达人,一名从企业高管职位辞职的宝妈,目前是一名宝宝私人营养师、育儿师和多平台主邀原创作者。写文不易,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和转发。谢谢!

5

刚出生的宝宝,除了睡就是吃,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吃对宝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您知道怎样正确地喂养新生儿吗?新生儿喂养分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三种。不论妈妈选择哪种喂养方式,喂奶过程对小宝宝来说,可都是一件大事!宝宝的心情影响着喝奶,也会影响到宝宝的对营养的吸收;同事也要让他得到妈妈的更多的爱和关注。

母乳喂养

1、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来源

这是宝宝身体幼小,无法进食的缘故,得需要母体的乳液来进行营养传递,而母乳则是最佳的天然营养食品。母乳中含各种小宝宝所需营养素,控制好给宝宝吃的量和喂养时间合理安排,这样易于消化吸收。母乳成分还会随着小宝宝月龄的增长而改变,以满足小宝宝的需要。母乳特别含有抗感染的活性白细胞、免疫抗体和其他免疫因子,这样宝宝还能得病吗,不可能。

母乳喂养还有助于母婴间的感情交,通过哺乳,小宝宝能听到他熟悉的妈妈心跳声,感受到妈妈肌肤的温度,还能闻到妈妈身上的奶香味,这对于稳定小宝宝情绪和身心的健康发育有很大好处。这样还可降低妈妈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哦。

2、初乳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初乳是产妇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质地黏稠。初乳营养丰富,能增加宝宝的抗病能力,保护宝宝健康成长。初乳还能帮助宝宝及时排出体内的胎便,清洁肠道。有些妈妈不知道初乳的好处,由于初乳量少,且颜色不好,就把它弃掉不用,这是错误的。即使母乳再少或者不打算给宝宝喂奶,妈妈也一定要把初乳喂给宝宝。

3、给宝宝哺乳宜早不宜迟

宝宝生下来就会吃奶了。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就可让妈妈喂奶,此时宝宝的吸吮本能最强,而且很期待妈妈的哺喂。出生后及时哺乳既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又可促进母乳分泌,为母乳喂养开个好头。而喂奶晚的小宝宝容易出现黄疸较重,脱水热,低血糖等问题,不利于小宝宝的健康。所以给宝宝哺乳宜早不宜迟。

4、妈妈注意饮食,宝宝吃得健康

可以这么说,妈妈吃什么,宝宝就在吃什么。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营养和清洁卫生,预防各种疾病。膳食方面,孕妈咪应多吃些既营养丰富又容易下奶的食物,如鱼汤、肉汤加些青菜等,这样才能有健康的母乳供宝宝吸吮,宝宝所需要的营养才更有保证。

母乳喂养的小窍门

1、如何保证母乳充足

乳汁的分泌除与饮食有关外,还与小宝宝的吮吸次数和时间长短密切相关,所以让宝宝多多吮吸也是催乳的好办法。另外晚间是催乳素分泌水平最高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在夜间给宝宝喂奶。如果敖包习惯吸取一边的话,这样要及时给宝宝改正过来,换吸另外一边,因为乳汁有前奶与后奶之分,前奶蛋白质含量高,后奶脂肪酸更多,只有完全吸空,才能保证宝宝获得全面的营养;而另一方面,将乳房吸空也更有利于维持泌乳。

2、教会小宝宝正确含乳和吸吮

妈妈可以先用乳头或手指轻触宝宝的嘴唇,这时宝宝会张大嘴巴,寻找乳头。然后用拇指顶住乳晕上方,食指和中指分开夹住乳房,用其他手指以及手掌在乳晕下方托握住乳房。迅速直接的把乳头连同乳晕送进宝宝的嘴巴。注意让宝宝的下颚咬住乳晕周围,而不只是含住乳头。齿龈环绕在乳晕周围,能感觉到他的舌头向上,将乳头压向他的硬颚,两者挤压乳头。乳汁就是这样被压挤出来的。妈妈一旦确认宝宝上下唇包覆住了大部分乳晕,要再用手臂将宝宝往自己身体再靠近些,使他紧紧贴着妈妈然后稍稍松开手指,托住乳房,开始喂哺。

3、喂奶持续和间隔时间有讲究

给宝宝喂奶要少量多餐,一般每天不少于8次(包括夜间哺乳),这样宝宝不容易因为一次吃得过饱而腹泻。母乳喂养应按需喂哺,即喂奶时不要限定间隔时间,当小宝宝哭闹、妈妈感到奶胀或妈妈认为宝宝需要时均可喂哺。对于嗜睡或比较安静的小宝宝,应在白天给予频繁哺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4、四大标准判断宝宝到底吃饱没

对于宝宝是否吃饱,妈妈可以从几方面观察:如果宝宝尚未吃饱,则不到下次吃奶时间就会哭闹;在哺乳后用奶头触动宝宝嘴角时,如果宝宝追寻奶头索食,吃时又更快更多,说明妈妈奶量不足;宝宝若是饥饿,还可造成肠蠕动加快,使大便次数增多,且便质不正常,呈绿色泡沫稀便;长时间能量摄入不足,可能影响宝宝发育,出现体重不增加的状况。

5、宝宝溢奶、吐奶巧对付

正常小宝宝出生后几周内常会有溢奶现象,一般表现为喂奶后的一种强烈的、无压力的、非喷射性地从口边流出少量奶汁。每天可溢奶一次或多次,但不影响生长,小宝宝亦无其它不适或异常情况。这是由于小宝宝的食道下括约肌生理性闭锁不全造成的。如果奶水从宝宝嘴巴以喷射式的状态喷出,就称为吐奶。溢奶和吐奶都是小宝宝常见现象。

要减少或防止宝宝溢奶或吐奶,可以在平时喂奶后不要让宝宝太快躺下,先让宝宝趴在妈妈肩上,维持直立或半直立的姿势,让地心引力将奶水移至胃中,同时用手轻拍宝宝后背,帮助宝宝排除胃里的空气。在仰卧位时将宝宝头部抬高约30度,同样可以改善溢奶状况。

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的方法

人工喂养是指不用母乳喂养而改用其他乳品和代乳品对小宝宝进行喂哺。目前市面上配方奶粉因其营养充足、接近母乳的特点成为了人工喂养的首选乳品。宝妈使用奶粉喂养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来给宝宝进行喂养,因为每个宝宝的身体情况都不同,所以要仔细更加小心,如果喂奶后宝宝不肯吐出奶嘴,继续用力吸吮,那就说明宝宝还没有吃饱,相反的就是代表宝宝已经吃饱,只要宝宝生长发育不受影响,爸爸妈妈就应该尊重宝宝自己的选择。另外,吃奶粉的小宝宝容易便秘,应在两顿奶之间给宝宝喂一些温白开水,水量以每顿奶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宜。

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小宝宝时,爸爸妈妈应该注意的是:配乳及哺乳前必须洗净双手,奶粉配制必须用温开水,现调现喝,奶液的浓度要适宜;奶瓶中剩余乳汁不能再喂,如果觉得可惜可以让爸爸或妈妈饮用;注意奶瓶、奶嘴应经常消毒,如每次用后应刷清洗净并置锅内煮沸消毒或用专门的奶瓶消毒锅蒸煮,或者为了避免每次用完即消毒的麻烦,可多备几只奶瓶、奶嘴,每天集中消毒一次备用;另外,不能用炼乳、麦乳精、米面糊等食品来代替奶粉,这些食品容易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

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的方法

所谓混合喂养也就是说母乳和奶粉牛奶一起共同喂养宝宝,使小宝宝吃饱、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的喂养方式称为混合喂养。那么宝妈应该怎么做呢?每天哺喂母乳的次数照常,但每次喂完母乳后,接着补喂一定量的牛奶或代乳品。依次循环的喂养,让宝宝营养更丰富,吸收也会多重选择些。

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

混合喂养宝宝的妈妈注意啦,每天应定时喂母乳,但每次哺乳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混合喂养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尽量多喂母乳,因为母乳是越吸越多的。如果妈妈认为母乳不足,就减少喂母乳的次数,则会使母乳越来越少。

6

在宝宝出生的第1周内,每2小时可哺乳1次。

如果乳汁不足,一般可在间隔时间之内用小匙喂些温开水,切忌喂糖水和用奶瓶喂水。

此时的宝宝还不宜接触各种精制提炼的糖(如白糖、蜂蜜、糖浆等),如果食用过量会使脑部进入疲劳状态,易导致宝宝不健康发胖。

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宝宝此时的睡眠节律还未养成,夜间应尽量少打扰宝宝的睡眠,喂养的间隔也可由2小时逐渐延长至4~5小时。

从第2周开始,可逐渐延长哺乳间隔时间,保持一昼夜哺乳8~10次。如果母乳充足,可养成按时喂乳的习惯,每次喂乳时间保持20分钟左右。由于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在喂养时不要拘泥于书本,要根据宝宝的需要决定哺乳的次数及每次哺乳时间的长短,也许在刚开始哺乳时,喂养的次数很多,也无时间规律,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渐渐形成规律。有些乳量过多的母亲,在为宝宝哺乳时,会出现另一个乳房溢奶的现象,这时可将溢奶的乳头向上折轻按一会,溢奶现象便会停止。

喂哺宝宝的姿势很多,但都应保持舒适的体位,且应心情愉快,全身肌肉松弛,这样有利于乳汁的排出,喂哺时宝宝的身体要与母亲的身体紧密相贴,宝宝的头与双肩要朝着母亲乳房方向,嘴与乳头的位置是水平的且不要让宝宝的鼻部受到压迫。

7

1、宝妈喂宝宝时,采取坐位喂奶是最好的哺乳姿势。

2、哺乳完毕后,一定竖抱宝宝,并轻拍其背部,待宝宝打饱嗝后再改变抱姿为最好。

3、宝宝一次不能哺乳量太大,哺乳间隔时间也不能太长。

4、哺乳一定遵循按需哺乳,即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就可以喂,或是宝妈乳房胀的时候也可喂,定时哺乳是不科学的。

8

妈妈生了宝宝后,若是在月子里还能得一些空闲,出了月子里,事事就都要亲力亲为了,涨奶时的疼痛,给孩子换尿布的手忙脚乱,如何给孩子哺乳?如何添加辅食?很多妈妈表示,突然间的身份转变,真的会让自己力不从心。

可能很多人会以为刚出生的宝宝只会老实的躺着,其实这个阶段,宝宝完全就可以练习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动作“趴”。

当宝宝四个月左右,他就可以用手肘撑起头和胸部。随后宝宝的上半身力量会逐渐增强。慢慢完成仰卧到俯卧的转换。而6到8个月时,宝宝既能稳稳地坐上一段时间也开始学习爬行。

所以宝宝在2到8个月会完成各个阶段的大运动发展,并且会逐渐长出牙齿。宝宝也会从母乳逐渐过渡到辅食,可以说宝宝这个时期的生长发育离不开丰富的营养。

那么对于这段时期该如何喂养呢?

一、六周前的宝宝要按需哺乳。

新生儿可能会有一段“混乱”的阶段,无论在白天或者晚上,最多就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有的家人会会严格按照时间给孩子喂奶,其实这个阶段完全可以无视时间。只要宝宝需要就可以被吮吸。也包括奶粉喂养的孩子。

二、六周到六个月的宝宝可以按照吃玩睡的顺序来生活。

六周以后,宝宝可以逐渐分别昼夜,无间断的睡眠时间更长。这个阶段宝宝每次清醒时间也会逐渐增加,妈妈可以根据孩子和自己的时间灵活调整,尽量让孩子按照吃玩睡的规律来生活,孩子醒来后,就给孩子喝奶,孩子累了直接让孩子睡觉,也可以避免宝宝奶睡。

三、宝宝六个月后就要添加辅食。

孩子到了六个月,大部分会表现出对食物很感兴趣,或者把勺子放到嘴里,能做到嘴唇合起的动作,这些就预示着孩子可以增加辅食了。

在宝宝6到8个月这个阶段,辅食可以一天一到两次,妈妈可以安排辅食和奶在一起,先吃辅食再吃奶,让孩子一次吃饱。一般情况下,家人可以把辅食安排在孩子白天小睡后醒来。

那么妈妈喂养孩子时具体要如何操作呢?

一、宝宝喝奶量多少由宝宝自己决定。

每个宝宝的胃口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妈妈没有必要因为听到了别人的某种说法,而给自己增加焦虑,宝宝应该喝多少吃多少,更没有一个标准,喂养是否得当完全取决于孩子的生长曲线。

但是对于一些没有经验不知如何喂养的妈妈,仍有一些数字可以供妈妈参考。

两个月到六个月的宝宝每顿奶量约为105~210毫升。

而宝宝六个月添加辅食后每天奶量会从一升降到800毫升。

二、妈妈给宝宝添加辅食的种类顺序可以不分先后。

其实,宝宝从六个月添加辅食时,就可以加水果、菜、肉谷物等,而且添加时,可以不用遵循所谓的顺序。比如主食类:米粉粥等。

蔬菜类:土豆、南瓜、红薯等。

水果类:苹果、香蕉、橙子、梨等。

荤菜:猪肉、蛋黄、牛肉、鸡肉等。

只要最初的辅食中含有丰富的铁就可以。而大部分妈妈也会把米粉当成宝宝最初的选择。

当然米粉中也有段数,一段为大米米粉,二段是燕麦米粉,三段是混合谷物。只要宝宝对米粉不过敏八个月之前可以一段二段混吃。

宝宝八个月时,妈妈要注意辅食性状的变化。

在宝宝吃了两三个月的辅食后,妈妈就可以不用做得像原来那么细致了,因为通过两个月的练习,宝宝的咀嚼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妈妈可以从泥状慢慢过渡到块状。这样不仅辅食种类增加了,而且一些颗粒状的辅食宝宝也可以食用,宝宝的营养会越来越丰富。

当宝宝添加辅食后,可能也会出现消化不好,挑食甚至过敏等情况。

那么在添加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宝宝添加辅食后,要保证喝奶的量。

宝宝辅食吃得再好,也不能喧宾夺主,孩子在这段时间内宝宝依然要以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为主,而且尽量要保证每天600到800毫升的奶量。毕竟奶中的营养比较全面,也比较均衡。如果孩子爱吃辅食,可以让孩子先吃奶。或者让孩子睡前或者醒来时喝一些。

二、宝宝辅食每次只添加一种,孩子不适应马上停止。

宝宝添加时,尽量遵循由少到多的顺序,给孩子添加后,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孩子有不舒服或者没有消化甚至过敏的情况,就要立刻停止,如果孩子一切良好,就可以继续添加其他的辅食。

而且孩子的辅食中尽量不要口味过重,太甜太咸等会刺激孩子的味蕾,也会导致孩子挑食,让孩子消化不良等。

三、孩子不想吃时,不要强迫孩子吃。也不要随意给孩子补东西。

无论是还在喝奶的孩子还是已经添了辅食的孩子,如果出现厌食的情况,妈妈都不要强迫孩子。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更反感。

妈妈首先要找出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看孩子是否有不舒服的情况,特别是还在喝奶的孩子,看是否肚子不舒服,或者贪玩等。如果孩子并没有出现发育迟缓或者消瘦的情况,就没有什么问题。

有的孩子在添加一段时间辅食后,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妈妈可以丰富一下食材,辅食的性状,或者可以把不爱吃的东西混到一些爱吃的食物里。另外,孩子添加辅食后,奶量下降是正常的,家人也不要用零食果汁等灌饱孩子。

有时候孩子不爱吃饭要么是不好吃,要么是孩子不饿。如果孩子生长发育出现问题,最好让医生来决定吃什么,不要随意自己给孩子补东西。

其实孩子的饮食,包括任何作息等,在科学的基础上,还是要根据孩子自己的情况调整,毕竟养孩子不是做科学研究,每个宝宝的食量,整个家庭的时间安排都有差别,只要孩子按照正常的生长曲线成长,妈妈就可以放下心来。

2到8个月的宝宝该如何喂养?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9

首先,喂奶姿势要正确,不要在哭闹时喂奶。最好是坐着喂,怕你宝宝脸面向乳房,嘴巴含入大半乳晕。吃奶时听不见吧唧吧唧的声音,这样就不会吸入过多空气。

其次,不要频繁喂奶。这是新手妈妈最容易犯的错误。因为大家现在都知道按需喂养,却不知宝宝有最害怕是用嘴巴来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她有吸吮反射和吸吮需求,嘴巴要动一动。还有宝宝哭了,妈妈还没学会如何安抚宝宝,一律用喂奶解决。给宝宝拥抱,亲吻,抚触,安全感可以解决一些喂奶问题。

最后,一定要拍嗝。

10

对于很多新手父母来说,带孩子可能就比较的困难,由于是第一次,所以可能很多东西都不懂,难免的就会出错。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一些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提前有个了解,这样也就不至于手忙脚乱的。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喂养

   1、不要急于喂奶粉

   其实婴儿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在母体内通过脐带已经摄入过一定量的营养物质,所以这个时候不要急于给宝宝喝奶粉,专家的观点是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利于母体因分娩造成的产后伤口的愈合。

2、母乳怎么喂?

   母乳喂养时应采取“竖抱位”即头部略抬起,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规律的喂奶方式。在这种姿势下新生儿和父母亲相对而视,还可增加相互间的亲密感;母乳喂奶前应先洗手并将乳头清洗干净,母亲如有呼吸道疾病喂养时应戴口罩,如乳房上皮肤有破裂或炎症,应咨询医生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哺乳。

   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乳房吸空喂饱后下一次再换另一边乳房,以防残奶淤积在乳房内,如一边乳房一次喂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则最好将其挤掉,以促进乳房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

3、人工喂养怎么喂?

   人工喂养尽量不要直接喂服新鲜奶,因为其中所含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不适合新生儿;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和代乳品喂养相结合)时,应先以母乳喂养为主。   人工喂养时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并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此外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关注宝宝体质,添加有助宝宝好体质的营养成分(如核苷酸、益生元和益生菌)的配方奶粉如雅培亲体,致力于给宝宝双重倍护应对诸如起风降温的时候发现衣服穿少了等成长中的各种突发状况。

   喂养不需太讲究定时,一般情况下2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即宝宝吃奶后不哭不吵,且体重正常增长。

   喂奶量的多少是按照由少到多慢慢增加的原则,宝宝吃饱的标志是心满意足,无意再吃了。小肚子摸上去也不会胀鼓鼓的,不会有呕吐的情况,就说明喂得差不多了。一般情况下,只要宝宝食量稳定,体重稳步增加,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宝宝食欲不振,总是吐奶,或者大小便不正常,就要及时就诊检查了。   而早产儿因为先天不足,更需要摄取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不过在喂养量的把握上,要注意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的,每次的喂养量越少,间隔喂养的时间也要有所缩短。同时也要关注有无涨肚、呕吐等情况。   随着宝宝的食量日渐增大,妈妈也应该多补充营养。宝宝吃奶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但也有突然要求吃奶的情况,这时也应该及时予以满足,不要拒绝,也不要担心,因为你的身体会根据需要及时补充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