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当下部分人从幼儿园开始都趋之若鹜的学习英语,为啥不学国学?如

当下部分人从幼儿园开始都趋之若鹜的学习英语,为啥不学国学?如

2020-08-06 19:32阅读(89)

当下部分人从幼儿园开始都趋之若鹜的学习英语,为啥不学国学?如何守住传统文化根基?教育界的导向,以及有识家长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了,学习弘扬国学中的传统美

1

改革开放,必然要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各国沟通、交流、学习。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步,就是学习、引进、运用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以及外资设备来加速我国的发展。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学习当今世界的通用语言----英语,就不可或缺,而且这是极其高瞻远瞩的科学发展观。

事实证明,引进外资设备,吸取与运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科学技术,结合自身的努力奋斗,作用之巨大、发展之迅猛,已经超出了世界的想象。改革开放几十年后,国富民强的今天中国,不仅仅是震惊了世界,更是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发展。

今天,国学传统文化的回归正是时候,并且显得尤为重要、迫切。

事实面前,不可否认,当今社会追名逐利的浮躁、人间的冷漠,已是今天社会风气的主流。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社会风气,必须教育为先。必须要先让以国学为主的传统文化,走进幼儿园,走进大中小学,贯穿整个教育体系。

同时,建立更科学的道德发展观,切实地让传统文化走进每一个家庭,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而不仅仅是流于口头、墙上的形式宣传。

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地守住传统文化的根本,才能得到继承和发展,社会风气才会逐渐变好,社会凝聚力才能逐步变强。

学习汉语,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热潮,研究中国同样已是当今世界范围的课题。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把英语从主科的位置降下来,让国学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变成主科,已成了许多国人的希望。

但是,英语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我们同样不能丢。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知识和技术为己用,还要继续改革开放,进一步与世界接轨,特别是在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

是否取消英语或者说什么时候不学英语,我想,等到“中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那一天”再说也不迟。

但是,我们必须要永远记住: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

我相信,人人都希望处身于一个真正阳光温暖、幸福快乐的和谐社会大家庭里,自由的放飞自我,尽享人间的美好生活。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奋斗吧,让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早日回归,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2

幼儿园学英语和守住国学根基不但相互不矛盾,而且相得益彰。理由如下:

一、从人的大脑发育特点来看,幼儿园阶段最适合早期语言学习,不管是学英语还是汉语,都是学习效果最好的阶段。国学往往需要一定的古文基础,而且需要抽象思维能力,这些都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所不具备的。如果让幼儿园的小朋友放弃语言的学习去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字经》和《弟子规》 无异于逼迫他们放弃其擅长的东西去学习不擅长的知识,得不偿失。

二、国学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只有那些有深厚的世界文化根基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国学的精髓。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如胡适、钱钟书、季羡林等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师,其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不亚于其国学造诣。不懂外语,不与世界文化融会贯通,关起门来研习国学,想保住国学根基,只能是异想天开。现在常将国学与文化自信相联系。“文化自信”从何而来?只能通过与世界上的主要文化进行比较,才能发现国学的精华,才能真正建立“文化自信”。

三、国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庞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精华和糟粕并存,让没有辨别能力的幼儿园小孩去学国学,很容易让孩子们受到那些国学中的糟粕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综上可见,幼儿园阶段学英语不但符合人的智力发展规律,而且有利于将来学习国学,有利于保住国学根基。

3

男人要不要扎个辫子?女人要不要裹个小脚?失去了“理性”的国学传统文化与“国际接轨知识”都会沦为盲目的迷信。[灵光一闪]

4

历史走到今天,

无数事实证明: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最优秀的。

各国发展到今天,

都在寻找最佳的方向和状态,

我们中国的管理体制是最好的。

面对疫情,

面对海外学子所处困境,

唯有强大的祖国敞开胸怀。

纵横八万里,

上下五千年。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无论他们当年的文化多么优秀,

最后,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雅典、希腊、玛雅、苏美尔,

无论当年多么繁荣灿烂,

最后,都遗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唯有华夏文明,

唯有中华文化,

不管经历多少雨雪风霜,

不论经过多少坎坷磨难,

依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依然魅力四射充满活力,

也必然成为引领世界的舵手和明灯。

然而,

却有人热衷于让幼儿,

抛开老祖宗留下的传统,

抛开中国人根本的文化基因,

去做本末倒置之事。

英语只是工具,

而国学却是道,是术,

是人类活好的根本和内涵。

令人痛心的现实:

国学成为摆设,成为样子,成为面子……

怎么办?

唯有从根本抓起,从娃娃抓起,从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抓起。从国家层面重视起来,让每个人重视起来。

最好的办法是:中小学校把英语作为副科,把历史,地理,国学作为主科。高考中考降低英语分数,提高国学,历史比重。

为其如此,才能使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不断代,不断层,不湮灭。

5

孩童时期学英语而非国学,起因当属教育乃缺失,英语高考为重点且分数高不可不学,国学求其次。本人拙见:以德为本,国学为重外语为次,方能育人为国民之。

6

感谢和大家分享。

原因有很多,个人认为本质是:以开放的旗号,实质是一种文化的洗礼。

文化自信,就是,文化正根。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保障。

重视中文,轻化英文。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并不是要否定对英文的学习,而是削弱英文的比重。中国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千万年来的体悟,要在人民群众当中普及中华文化之核心,就应当侧重中文的学习。英文, 作为一种语言的补充,不可本末倒置。对于特定的学科,可以加重英文等其他语言的学习。但,作为素质教育层面,则应当更重视中文汉字。

7

当下相部分家长的确很重视幼儿的英文学习,尤其进入双语学校,那更理所应当,并非坏事,毕竟多门学艺多条路吗。而我认为,在没有特殊爱好的前提下,对幼儿来说,学国学比学英语意义更甚!

国学又称汉学等,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涵盖古代的思想、哲学、人文地理、医学音乐等等诸多领域。它是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规常则的书。让孩子在最关键又宝贵的年龄段接触较有价值的经典书,就如同师从贤哲,起点就比普通外语语言的内函要丰富得多。国学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还可丰富孩子的文化知识、人文底蕴,为孩子今后的发展积蓄力量。

我们强调孩童学国学,是希望他们通过学习,在今后成长过程中能秉承仁义至爱,学会谦和待人,谨慎待己,勤问好学等优良品行。并非机械刻板地恢复旧学,而是教育培养他们树立刚正健康人格,未来成为内外兼修的国之栋梁。




8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封建社会制度对国人的禁锢太深了,破除这种状况也非一朝一夕之事,现在党中央提出的“四个自信”包括了文化自信,党和政府会通过有效方式改善发展中的这种社会现象,努力提高公民个人的文化素养在传统文化中多去吸收养分来哺育我们的后代。

9

设置英语学习的幼儿园都是私立园,作为公立幼儿园国家有严格的要求,严禁开设英语课程。私立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可以提高收费标准,而且是为了体现办园的国际化风格,迎合家长的攀比心态。幼儿园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萌发是非常有利的时机,在幼儿园里有计划的自然渗透是势在必行的,而且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更需要一代代的传承与发展,

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力度,社会各界都要有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行动的体现。

10

当下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有好多师资力量比较好的幼儿园都会开英语这门课,不过也有开设茶艺,国学,美学,古典等学科。其实说白了,这些都是由学校师资力量决定的,并为招生宣传做的前提准备。

其实对于幼儿园来说,主要工作就是启蒙教育。要抓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挖掘每个孩子特有的潜力,并有针对性的培养,为将来个人潜能的发掘提前打好基础。

眼下,幼儿教育层次参差不齐,有的农村幼儿园可能连基本的教育都做不好,就是为了看孩子,挖掘孩子潜力等于天方夜谭。还有一部分开设双语幼儿园,开设简单的英语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学科多样性,好招生学生。

其实幼儿园没有必要学这些将来还要再学习的英语课,好多小学一到三年级还会再学习的。

什么幼小衔接课,这些都是部分人故意搞的社会恐慌式教育理念。很多幼儿园把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都学完了,等真正到小学一二年级,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用学都会,误认为学习就那么简单,造成学生不断的吃老本,导致小学三年级学习非常吃力。

所以个人观点,幼儿园就应该有幼儿园特有的学前教育特色课程,支持开设很多特长兴趣班,尽量与小学教育彻底脱钩,幼儿园着重在学前的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