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有的农村人,宁愿去不报销的私人诊所看病,也不想到有报销

为什么有的农村人,宁愿去不报销的私人诊所看病,也不想到有报销

2020-08-01 14:34阅读(73)

为什么有的农村人,宁愿去不报销的私人诊所看病,也不想到有报销的医院看病?:为什么有的农村人,宁愿去不报销的私人诊所看病,也不想到有报销的医院看病?每年9

1

为什么有的农村人,宁愿去不报销的私人诊所看病,也不想到有报销的医院看病?

每年9~10月份,都是各地农村集中缴纳新农合的时候,今年的费用是250元/人年,像我们这里包括孩子5口人,一次性就需要1250元,对于家庭开支而言,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是为了避免缴纳年度,可能出现一些不测风云,每次都会咬着牙购买,毕竟新农合的医疗保障还是非常有用的。购买新农合的人,在村卫生所、乡镇医院和县城医院看病买药都能享受一定比例的报销,但是现实情况却是部分村民宁愿在无法报销的地方看病,也不愿意去能报销的地方看病,原因是什么?

1.有时候为了追寻有效,自费或者报销,最根本的还是把病看好,而有些不能报销的地方,确实医术高明,即使不具有报销的权限,也要去哪里看病。记得我们小的时候,附近乡村有一个“名医”,有名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从来不乱开药、多开药,有时候甚至只开半颗,按照他的理论,药如果有效这么多就可以治好,如果没有效果,开再多也没有意义。二是医术高明,往往能够找准病根,真的可以实现药到病除。但是,就是开始没有考取医师资格证,自然也就不具备报销的资格。后来,医疗制度完善之后,被迫关门歇业,花了很大精力考取了证书之后,被乡镇医院挖过去了,现在几乎支撑了乡镇医院一半以上的看病人数。

2.很多可以报销的医院,距离较远手续又复杂,预约、挂号、排队、看病、检验、拿药等一套程序下来,耗时长不说,对于农民而言,绕来绕去的难以承受。有时候,真的就是想要了解得的什么病,如何去解决,但是去了大医院之后,没有识字的子女带着,基本上很难完成全套过程。虽然,大医院可以报销,但是其各项费用也比较高,算来算去并不比家门口诊所看的便宜。为了图省事和方便,索性选择不能报销的诊所。

3.新农合可以报销不假,确实也帮助那些身染疾病的减轻了负担,带来了希望,但是报销的手续并不简单。对于新农合的报销过程,有些医院并没有将流程细化、简单化,农民看完病之后需要报销,并且程序相对复杂。就拿我的母亲而言,为了办理慢性病报销,前期收集材料办卡就花了大半年时间,好不容易发下来可以用了,每次看完病又得专门去报销,排队的人多,又增加了看病的程序,更关键是刚开始报销也报不了多少钱。

综上所述,虽然绝大多数村民都购买了新农合保险,在发生疾病的时候借助保险可以进行一定比例的报销。但是,由于报销范围程序复杂、各项检查费用又不便宜,很多村民索性在家门口选择医术较好的医生。宁愿不能报销,也不去一味追求可报销的医院。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2

本人就是开私人诊所的,最有发言权,前不久有一认识的退休工人因一侧头痛入睡困难到企业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出于负责让其化验了血糖血酯血常规,看结果无异常又要让其做一下脑cT检查看又无脑血管堵塞,患者因带钱不够回家取钱路过我诊所向我咨询,因门诊看病不报销,让我看看是否需要做cT?我很为难,碍于面子给他做了物理检查,告知其可能系脑血管痉挛,目前没有脑栓塞的体征,不过检查确诊一下也不多余,病人听后问我按我的诊断应该怎么办?我说,可以先服用点药调治一下,疗效若不好可再想其他办法,于时就按病人的要求给他开了两天药,约20多元,事后本人已忘了这件事。几天后这位病人来告诉我头不痛了,也能入睡,问还需不需要服药?我看了病人一下,告知其不再服药,保持良好心态,生活要有规律即可避免发生类似病情发生。以后,这位退休工人有身体不适就首先找我,我说需要检查什么项目就检查什么,还不断念叨是我让他省了200多元。要知道他每月的退休金才2000多元,吃菜也是捡最便宜买的。这就是私人诊所没有新农合,医保,社保而能生存的主要原因吧。

3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有的农村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不也一样有一些“宁愿去不报销的私人诊所看病,也不想到有报销的医院看病”吗?

所以,没有必要去强调或者划分阵营。

这个问题更有价值的点其实是,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去不报销的私人诊所看病,也不想到有报销的医院看病”。

在我看来,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便利。

众所周知,去医院看病的人占大多数,所以每次去一趟医院,挂号排队、看病排队、付款排队,总而言之,就没有一项是不需要排队的,而且,往往挂号的地方、看病的地方、付款的地方,以及处理报销的地方都不在一处,一个人东奔西跑、跑上跑下的画面太过常见,所以,有些人宁愿去私人诊所,方便快捷。

第二、心理效果

第一点也提到了,医院人往往较多,一个医生一天可能会接待好几拨客人,在这种情形之下,病人往往会觉得(虽然事实是否如此难说),医生会不会有“敷衍塞责”,或者不能“专心在某个病人身上寻根问底”的可能。但是私人诊所就不一样,有什么病,该怎么治,往往能够更加专注和定向。虽然治疗效果和预期,医生的素质与心态和医院里的医生是否一样也不好说,但是出于一种普遍的心理,人们可能也会选择私人诊所。

第三、隐私。

在医院看过病的人大概都知道,医院在传唤病人的时候,可是“点名道姓”的,在一大群人中间,忽然被叫到自己的名字,而且相应的病情也能够被一定程度地推测出来,如果遇到熟悉的,不愿对方知道的人怎么办?就算都是陌生人,可能内心还是会觉得有一些不大自然。

第四、报销的程度。

有一些病报销的金额或许在一些人看来,不值一提,所以没有必要为了那区区一点钱让自己平添太多的麻烦。

第五、报销的理念。

未必所有人都享有报销的资格,或者说,有报销的观念。

综合以上因素,确实是有些人“宁愿去不报销的私人诊所看病,也不想到有报销的医院看病”的。

4

为什么不去能报销的大医院看病,我举个例子,拿稍微严重点的感冒来说吧,先说小诊所,去小诊所直接给你看病,给你配两天的药,不到五十元的药费,在给你打两到三天的吊瓶,一般感冒的吊瓶药小诊所一天就一百不到,算一百元一天,加吃的药共350元,不用报销也就350元病就好了。

在说去能报销的大医院,一进门,挂号费,做CT,查血,查尿,各种检查下来,花费就在500元左右,完了给你开药,开吊瓶药,开的药和小诊所一样,但大医院的药价比小诊所的多几倍,甚至有的还多十倍,就拿多五倍来算,小诊所开50元的药大医院要250元,小诊所300元的吊瓶药大医院要1500元,现在来对比一下,小诊所花350元病就好,大医院花检查500,开吃的药250,吊瓶药1500,共计2250元,在说报销,现在大医院,检查费用不能报销,有些特种药不能报销,就算报80/100计算,:两种药费共1750元除去报销的80/100

就是350元,去大医院除去报销的实际要拿850元,这样一对比,去小诊所比去大医院少花500元,所以不是疑难杂症不去大医院,有人会说大医院的药比小诊所的药要好一点,你就错了,我曾经去大医院买了一盒快克药,花了48元,我拿去和小诊所的快克对比,厂家,含量都一样,小诊所的才7元,这就是一般的病不去大医院的原因。

5

这个提问很好,农村人很多上私人诊所看病,也不愿到大医院去看病。

这到底为什么呢?去年我得了脑梗塞,在县医院住了十天,检查费和医疗费,总共花费一万多。合作医疗报销后,自己仍承担六千多元。平均每天六百多。

出院后,我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健康,还需要长期服药。医院住不起,只好回到家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没有办法,只好到本村小诊所继续治疗。我把在医院用过的几样药,告诉诊所医生,正巧几样药都有,医生按我提供的方子配药,结果每天只有百拾块花费,。

医院无论大小病,都是要通过无数次检查,化验,其实钱大部份花在检查方面,用药花不了多少钱。虽然报销一大部分,可各方面费用加得很高,自己仍然要负担很多。

在说,小诊所虽是个体经营,但也有医朮高超之人。我们镇上就有个小门诊,一天到晚病人来来去去,早晚屋里坐满着人。而镇医院冷冷静静,没有多少人。小门诊抗了医院的生意,拢断了多少病人,激起了医院的不满,便想方设法进行排挤打压,利用公家势力,终于把小门诊挤跨。

小门诊没有办法,便把门诊搬到乡下,在村部重新开张。由于医生医德高尚,从来不坑病人,药也便宜,四乡八邻的病人仍恭名前来。

在乡下,人们都心疼钱,生了小病能抗就抗,实在受不了,象受风感冒,到小诊所,包几天药,也就十来块钱,治一下就好了。如果到医院,就是报销下来,没有几十块,你看不了病。

因此,人们宁愿在诊所买不报绡的药,也不愿到能报销的医院里去看病。

6

告诉你,我亲身经历的事,去年上半年,我得了重感冒,我就到医院看病,通过医生疹断确认是感冒,而后医生问有没有医保,我答有新农合,然后开处方去划价付款领药,总共80多元,我自己付了27元多,报了60多点,领药后再到医生那里听医生吩咐,医生说这是三天的药,吃了不管用的话,就要来住院,大概一个星期,三天药吃完了,症状一点没有缓解。住一个星期的院,报销之外我得自付多少哦?,我是农民挣钱不易。决定不去医院,而后我就到药店去买点??算了,药店老板问明病情,我本想买点感慷??之类的药,老板说你这个感冒有点重,单用这些药不行,他说得配药,我说好吧,他说得配三天的药,问我配一般的还是好一点的,他说一般的2O多元,好的35元多,那就用好一点的吧。用药一天后症状大大减轻,三天后完全 康复,医院住院一周大家想一想,算一算报销后我得自费多哦?

7

报销,农民口头禅,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如,一百块钱可以把病看好,医院折腾你花费一千块钱,然后给你报销五百,最后医院还赚了四百。这个都明白了吧,就那么直接明了。

到医院,挂号,专家号,检查,一样一样检查,小毛病大检查,大毛病多检查。一天看好的病,准备五天给你好,一个星期问题,准备一个月让你出院。救死扶伤的医德,现在几乎看不到。

家父癌症晚期,几乎呼吸都困难,前期做过手术,眼睛要不行了,主治医生还天天过来吵说,要给家父化疗 ,笑话吧,这样的医生是否有医德,这样的医生缺德医生。

所以说现在老百姓一般有点问题自己扛,实在不行去小医院,小医院看不了才去大医院。报销,永远的套路。

8

我来说下,我前年感冒,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打针,去了直接就是最少开五天针,八百多

然后今年初三感冒,只有医院开门,就去医院要打针,先是检查,花了三百多,然后开了两百的药,不给打针,回来之后吃了两天药,感冒更严重,还发烧,又去医院,然后又几十块钱做了血常规,这次终于给打针了,开三天六百,这趟就算一千二进去了,就算报销能报多少

然后四月份的时候感冒,去的附近的诊所,去了之后以为又是要一开好几天的针,结果医生直接说先打一天看看。。。一针六十。。。顿时觉得好便宜,然后打了一针回来觉得好多了,然后第二天又去打一针巩固一下。。。总共花了一百二

这也许就是普通老百姓为啥喜欢去诊所的原因吧。。。

9

为什么有的农村人,宁愿去不报销的私人诊所看病,也不想到有报销的医院看病,这个问题多简单。

能够提出这样问题的肯定是城里人,宁愿去不报销的私人诊所看病这算是一种常识性的问题了。

去小诊所看病,自然是小病小灾,头疼脑涨,最多就是一个感冒,打个吊水。

一般小感冒二三十块钱就解决了,每一次感冒都是去小诊所那药,两天的药二十来块钱。

真的是药到病除,一次的药吃下去睡一觉起来,感冒好一大半。

剩下的药很多时候都没吃完,感冒就好了,可你去大医院就不一样了。

别说二三十了,就算你花两三百不一定把感冒给看好了。

大医院医生开药是有提成的,是有人约好了,同样一种药不同的品牌提成都不一样。

小诊所是看病,大医院是看钱,能一样吗?

而且报销有门槛费,还需要住院证明,也就是说想报账必须抛1000(好像是800)块钱,没住院就没报,难道老百姓没住院生病就不是病吗?

真是豈有些理,这种医改越改越死,老百姓根本没有一点好处!

大家如有其他见解,请于下方评论交流。可加我关注了解更多奇趣新闻,记得点赞哟!

10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农民唯一的医疗保障。一些大病及慢性病患者,的确尝到了参保的“甜头”;又有村社干部一次次上门催收,不交不行。尽管说缴费年年上涨,对于农民来说,十有八九的人还是交费了。按理缴费就是参保,生病住院还能报销一定的医疗费用。可是出现了一种“反常”的现象,有的农民选择了私人诊所就诊,而不去医院看病,这又是为何?

私人诊所看病方便,省去了医院的好多繁琐手续

私人诊所,就诊的也不多,不用挂号排队等候,不必经过很多繁琐的手续,随去随就诊。医院就不同了,患者老是多,先挂号,再分类别科的找大夫。排队交费了才能检查,又是排队检查了医生才能诊断。划价取药又是长时间的等候。这一折腾一两个小时过去了。再说了,医院欠一分钱都不行,私人诊所可以先拿药,药费先欠着,啥事有钱了再付。若逢春播夏收,私人诊所看病不会耽搁多大的时间,也耽搁不了时啥农事。农民为了图省事和方便,索性选择不能报销的私人诊所。



私人诊所比较省钱,怕去医院花去“冤枉钱”

一般来说,农民去私人诊所看病都是头痛脑热,胃不舒服等等的小病。去了私人诊所都是问诊之后,再配几顿西药,或者开一两剂中药,有时候还真的很管用。到了医院,检查,化验是少不了的,动辄几百上千。因为现在医院的医生,不检查好像诊断不出啥病。医生开口就问患者,参保了没有。难免会开出个“大处方”。加之私人诊所禁止输液,医院的门诊不输液还不叫医病。不住院医疗费不报销,一住院,小病小灾也让你花几千元,甚至过万。而那个检查、化验费还不报销,这样还是让农民掏了更多的钱。农民不敢去医院,也不图那点报销,先在私人诊所看过再说。

药剂量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农民选了“见效快”的私人诊所

私人诊所的医生,分不出科别,还中西医兼顾,似乎是“全能”的医师。看一次病患者能把身体健康咨询了遍,私底下以为是“内行”。诊断后,常常是配西药又开中药。只要吃了药,也许当天就可以见效。而医院里开药会注重一些剂量,以西药为主,基本上服药两三天后才觉得病情有所缓解。虽然说不会当天见效但对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农民来说,还是认为私人诊所医生医术“高明”。怀着这种心态,有的农民便选择诊所就诊。

医院医疗费用报销程序复杂,农民折腾不起

城乡居民医保可以报销一定的医疗费用,这才是农民参保的真正原因。确实也身患疾病者减轻了经济负担,不过,一些定点医疗的医院,并没有将报销程产简单化,程序还相当复杂。要报销医疗费用,也不是去一两次就能完成的。前期收集材料已经花了好长的时间,每次看完病又要专门去办理报销手续。还得赶在工作日,周来是不办理的,排队的人又看多。打过十二点又下班了,只好等到下午上班时。农民居住比较远,来去不方便,稍不留意要么忘了是周末,要么没赶上上班的时间。农民觉得费事,还不如在私人诊所吃点药应对一下。

并不是说公立医院不好,其明确的分工注定了它不可能像私人医院那样“贴心”的服务;就是那医保报销,在大病上会有所体现,但对一些日常的小病,对农民的作用不是很大。当然,不能否认,私人诊所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医疗条件相当有限,对一些疑难杂症或急性病,还是要去正规的医院,以免误诊或错过最佳的就治时机。

【#为生活而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