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曹操手下排名第一的武将是谁?

曹操手下排名第一的武将是谁?

2020-07-22 18:01阅读(66)

曹操手下排名第一的武将是谁?:和吴蜀两方不同,曹操的用将之道非常均衡,他手下有运筹帷幄的帅才,有的百折不摧的劲将,机敏狡黠的智将,也有武艺高强,悍勇敢:

1

和吴蜀两方不同,曹操的用将之道非常均衡,他手下有运筹帷幄的帅才,有的百折不摧的劲将,机敏狡黠的智将,也有武艺高强,悍勇敢斗的猛将。

那么,咱们就从三个方面来看看曹魏阵营中排名第一的武将:武力、韬略、地位

一、武力第一

曹操麾下谁的武艺最高呢?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认为,典韦是曹军第一勇士。他力大无穷,能独臂擎旗,逐虎过涧,“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非常勇猛忠诚,是曹操的爱将。

而无论武艺还是力气,许禇都不亚于典韦,许禇能够倒拽两牛行百步,力气也是相当惊人的。葛陂一战,许禇与典韦阵前厮杀,“从辰至未”不分胜负,直战至黄昏。所以说,两人论武艺的话,典韦与许禇不相上下。

但典韦有个很致命的弱点,斩杀率太少,典韦的战斗生涯中,除了在羊山干掉一个没有名字黄巾军副帅之外,没杀掉一个敌将。而许禇的斩杀率要高得多,总共干掉八名敌将(不算冀州之战斩杀十余无名之将),排在曹军诸将之首。

所以要论曹军中武力第一的话,我更趋向于许禇。

二、韬略第一

要说韬略,肯定是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的领兵水平。曹魏阵营中还是有些这样的人才的,比如曹仁、张辽、张郃、夏侯渊等。而张郃和夏侯渊更趋向于将才,而张辽、曹仁则具有一军主帅的能力,所以还是以张辽和曹仁做对比,挑选一个最佳主帅。

大家可以发现,曹仁这个将领更擅长防守,守城是他的长项。赤壁之战后,周瑜数次攻击,也奈何他不得;关羽北征襄樊,唯独拿曹仁没有一点办法。曹仁打防御战还是相当有水平的,守得固若金汤,滴水不漏。

张辽更喜欢以攻为守,他打仗不是一味防御,而是经常抓住敌人的弱点进行逆击,有效杀伤敌人。东吴几次来袭,张郃是以攻代守,突出奇兵,打得东吴落花流水,铩羽而归,威震江东,吓得东吴“小儿不敢夜啼”。

论战略思想,张辽的境界要比曹仁更高,所以认为张辽是曹魏阵营中的韬略第一。

三、地位第一

一支军队若要能够百折不挠,英勇奋战,仅靠武力和战略战术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一种精神。在曹操麾下,“伏波将军”夏侯惇就是三军的表率,将士们的楷模。

若论武艺,夏侯惇不及典韦、许禇;若论韬略,夏侯惇甚至不如张郃、夏侯渊;若论诡谲,夏侯惇不及李典;论练兵,夏侯惇不如徐晃。

但夏侯惇仍然是曹魏阵营中地位最高、威望最盛,官爵最高,权力最大的第一将。曹操对他是无比信任,委以重托。夏侯惇可不仅是靠与曹操的家族关系,更重要的是夏侯惇无比的忠心和强盛的战斗意志,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夏侯惇是曹军的“军魂”和旗帜,有他在,无论遭到怎样的挫折和失败,将士们都能百折不挠,爬起来继续战斗。在三国时代,东吴赢不起,蜀汉输不起,只有曹魏即能赢得起,也能输得起。

所以,夏侯惇是曹魏大军地位第一,无愧于“伏波将军”的称号。

2

相信多数读三国的粉丝,都是从喜欢金甲银盔、纵马提枪、沙场驰骋的武勇之士,开始迷上三国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情节,都有过一段梦想仗剑走天涯的青葱岁月。所以头条上最热议的往往是古之战将谁谁能打,某某几回合能战胜了某某。

之前看过小编文章的,知道小编能念咒画符,请来当事人一叙。要不起昵称叫跨越时空呢。

话不多絮,待小编施法,请来嘉宾曹操一问。

说曹操,曹操到。

曹公,晚愉,今有问答,您老手下排名第一的武将是谁?可否给我们通晓一下。

曹操:我手下战将,各各有所能有所长,你让我说谁,没说到的岂不气郁。就是问你们现今企业老总,谁最能干,老总也不敢说吧。你这题难为人,不说了,走人。

小编:别介哦,请位酒还未喝呢,这可刚刚的新杜康哦。

曹操:那,那扯几句。俺手下武将谁第一,是吧?

小编:是滴。

曹操:这也有点笼统了吧,。你是问人缘权重、用兵有方,还是个人角力,本来人尽其才,统兵御敌,我是分战事状况用人的,用到谁,谁就在那个情形下排第一。

小编:那您想怎么侃就侃,你认可喜欢的武将,谁是拔尖者。

曹操:看你酒的面子上,某就点评几句手下武兄弟。论人缘权重,我最信任的第一武将,盲夏侯。元让老弟性格憨直,挖工事、下农田,都亲力亲为干过,无一丝架子,实为我这老大奉献出了最大力。也只有他,我的卧室、车舆,他随便进出 乘坐。前期讨董卓,伐黄巾,也全是执着他冲锋陷阵,奋力击敌。惜乎,后来伤眼致残,不能再前线夺功。我深谢他也,吾家大将军之印,首任也。

小编:我知夏候元让乃魏家第一重将。不过人家问的,感觉好象是统兵打仗以及个人武勇方面的。

曹操:统兵打仗,最得我兵法的当属夏候渊了。虎步关右,打的那个什么叫罗夫子神吹的马超屁滚尿流。善用奇兵,千里奔袭,为我平了多少四方之乱。可惜哦,定军山一战,轻敌大意,被大耳贼奸诈偷袭得手,丧了性命。我也是痛郁之下,说了句埋怨他的话,怎么这么轻率,忘了兵法。实则内心伤痛之极无以排泄。倘若妙才不亡于黄忠,拒刘备功业垂成,他必世之传诵虎将。要知道张郃、徐晃、张辽,都曾给他做过副手,行军斗兵之阅历,都受教于妙才不少哦。当然妙才起先是受教于我。论行军谋略,诸手下还是唯我信服的。张辽,之前跟丁原、随吕布,不显山不显水,杂到了我这里,就进步神速,不是我自夸哦,都是跟我与妙才,加上他自身慧根勤研,每次实战中逐渐丰翼,才成为令吴孙胆寒的人物哦。

小编:合着您老这一说,张辽、徐晃、张郃,还都是你徒弟似的了。

曹操:世人皆谓我奉天子,治政平乱多,不知我兵法战略更优。真的是不少手下将官,长期跟我,战阵之上大受其益,历练长成的。张郃怎么样,年轻时随袁绍就一营团级,随我后,身经百战,实干骤涨,最后不也力抗祁山,令诸葛胆惧吗?当然,阵上交锋,胜败变化,为国捐躯,此事难测。

小编:这酒看来可以,说第一武将,您老把自己也表扬上了。年轻人好武勇、喜英雄,喜慕战阵上力敌百十、左冲右突的猛将。您说说比角力单打,你手下谁猛呢?

曹操:那自然是典韦、许褚。不然我也不会放在身边。只惜典韦早亡。忆当时,每逢遇敌不克时,典韦常披双层重甲,一手持长矛,一手持短戟数枝,不避敌之弓弩,冒死向前,接敌即大呼,数戟飞掷,长矛奋击,敌无不胆寒,应声倒。后许褚跟我,膂力不让典韦,性格少言憨直,人谓`虎痴‘。潼关战马超,我轻敌至险地,为马超所袭,幸得仲康以一当十,以鞍避箭,夺船载我,避之安地。马超曾自负其勇,但见仲康伟貌健躯,亦不敢独身向前。罗夫子偏刘贬我,演义汉家之末,利之大耳贼者,粉饰之,勇如我魏威的,轻描之。已太惑世心。什么赵云长坂七进七出,要真如此,赵云叫上关张,他哥仨把我灭了得了,刘大耳还用什么携民逃亡,到处流窜。


小编:打住打住,別喝了。再说,咱俩得挨板砖了。

曹操:啥时侯,你做做法,让我见见那什么湖海散人罗本罗老夫子,我是真的一口气憋在心,我一世污名是洗不尽了,世人都认刘雄曹奸,我也不辨了。就想煽他两耳光子。

小编:????????

我是爱看古书爱侃古史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点赞。

3

若单以武力而论,非许褚莫属!

许褚的身份类似赵云,都是主公身边的贴身护卫。曹操刘备不是傻瓜,留在身边保护自己的,那肯定是最能打的人。

许褚出身江湖豪侠。

三国志讲他

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怎么个勇力绝人呢?

他曾经对抗巨匪。

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褚乃出阵前,一手曳牛尾,行百馀步。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

他扔大石头砸匪徒,就像一个投石机。他又一只手拽着牛尾巴,拖行一百余步!吓退贼人。

这样的勇力,绝对惊人啊。

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

追随许褚的,都是侠客!都跟着他一起被曹操封为虎士。

后来,曹操与马超在渭河边大战。曹军被马超突袭,全军向渭河北岸撤退。曹操亲自坐镇断后,保护他,只有许褚虎士百余人。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馀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这百余人对抗马超骑兵步兵万余人,最后保护曹操安全撤退,可见其战斗力之强悍。

初,褚所將為虎士者從征伐,太祖以為皆壯士也,同日拜為將,其後以功為將軍封侯者數十人,都尉、校尉百餘人,皆劒客也。

一开始跟着许褚做虎士的人,曹操认为他们都是壮士,一同被封为将军。后来凭借功劳,封侯做将军的有几十人,做都尉、校尉的有一百多人。这些人,都是剑客!

手下都这么牛,许褚还用说吗?

4

说到曹操手下排名第一的武将,如果是三国演义的话,那就是典韦与许褚并列第一,如果说正史的话,还真很难排出第一武将,因为在正史中,曹操手下的大多数武将能力是差不多的,没有特殊突出的,也没有特别不堪的。

先说说三国演义曹操手下的武将大致排名,因为三国演义本身就是小说来着,小说中的武艺排名也就是看个人武力,按这个标准的话,三国演义中曹操手下排名第一的武将应该是典韦与许褚并列第一。

因为典韦与许褚两人的武力实在是不相仲伯,典韦手能缚虎,能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许褚同样天生神力,一个人能倒拖两头牛尾巴,拖着牛倒行百步,一头牛少说也有七八斤,两头牛至少有一千五六百斤,这可就是千斤之力。

典韦与许褚两人先后成为曹操的保镖,能够成为保镖,至少武艺是比一般人要强的,典韦曾经与许褚单挑,从早上七八点钟一直打到中午一两点钟,中午稍回休息后,又从中午一直打到晚上,打了好几百个回合,两人始终不分胜负,所以两人的武力大致相当。

而曹营武将除了典韦与许褚之外,其他武将基本上都在两人之下了,如果按三国演义来排名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1典韦、2许褚、3徐晃、4庞德、5曹彰、6张辽、7夏侯惇、8夏侯渊、9张郃、10张绣。

很多人有疑问,为何典韦一定排成许褚前面?

其实典韦虽然与许褚武力接近,但是如果比力气、勇猛、武力的话,典韦略强于许褚,典韦能与老虎搏斗,这不仅仅是力气大的问题,而且勇气惊人,能与老虎搏斗活下来的,都是身经百战的精英,典韦一手能举起旗杆,立于风中纹丝不动,这个力气也不比许褚差。

再说武力,典韦打仗是相当勇猛的,第一次曹操与吕布大战时,典韦一个人持双戟大战数十人救出曹操,并且一个人击败了吕布手下的四大名将:郝萌、曹性、成廉、宋宪,曹操被吕布用计困在濮阳城时,典韦三次杀进城内寻找曹操,又三次杀出城外,如入无人之境。

最后一次因为张绣的叛乱,典韦为保护曹操脱身,一个人挡住了张绣军的上千士兵,由于典韦的双戟被胡车儿偷走,于是典韦拿了两把刀作为武器,杀的人太多了,刀口都砍钝了,典韦弃了双双马,拿起两个敌人作为武器,好吧,拿着死人当武器,这份臂力,这份勇猛,岂是一般武将能比得了的,岂是许褚能比的,张绣军上千士兵根本不敢上前,只敢远远射箭,最终典韦力战而死。

光是这份勇猛,许褚确实差了一些,所以典韦比许褚强一点,说他们并死第一,也说得通,毕竟相差不是很大,当然了,这都是以三国演义为标准的。


但是论正史的话,典韦与许褚都算不上第一武将,在正史中,武力可不是衡量武将的唯一标准,而是要看军事能力,但在正史中,曹操手下的武将水平都差不多。

先说曹操手下的三大军区统帅,东南淮南军区统帅夏侯惇,中部荆州军区统帅曹仁,西部关中军区统帅夏侯渊,三大军区统帅可都是曹操宗亲中的精英,光有关系没能力,曹操也不会让他当军区统帅。

夏侯惇有一些内政能力,比如开荒种地,运输粮草,作战也勇猛,瞎了一只眼睛仍毫不畏惧,但缺少战功,军事能力一般,对曹操是非常忠心,所以不能算第一武将。

曹仁有一些军事能力,可以说是曹操一手培养的,曹操出征,曹仁总是另率一支偏师攻城掠地,曹仁基本上参与了曹操所有的征战,最后凭借能力,成为中部荆州军区的统帅,曹仁的军事能力主要体现在作战勇猛、严守纪律,尤其是善于守城。

赤壁之战后的南郡大战,曹仁以弱势兵力坚守江陵城一年,襄樊之战,曹仁以弱势兵力紧守樊城几个月,成功地挡住了威震华夏的关羽大军进攻,为襄樊之战曹操胜利奠定基础。

曹仁之勇可有史书记载,南郡之战时,曹仁部下牛金率三百人迎战周瑜前锋数千人,牛金寡不敌众被围 ,曹仁身为主帅仅率数十骑出城营救牛金,勇战数千吴军,最终成功救 下牛金,光是这份勇气与胆识,足以说明曹仁勇猛。

可光勇猛也称不上第一武将,曹仁终身大多数战功都是跟随曹操出征,始终活在曹操阴影之下,也缺少必要的战功支持,当然也称不上第一武将。

夏侯渊被人称为白地将军,白地将军是指不善于用兵的将军,光是这个称呼就已经将夏侯渊排除在第一武将之外,但是夏侯渊虽然领兵能力不是太强,但作战勇猛是没有问题的,整个关中有一半是夏侯渊平定的。

夏侯渊最终因为中了刘备的计谋,在定军山战死沙场,以主帅身份亲自被鹿角,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最终被黄忠在战场上斩杀。

除此之外,曹操手下能力突出的就是五子良将了,分别是张辽、于禁、乐进、张郃、徐晃五将,如果真要评选一个曹操手下的第一武将,个人认为非张辽莫属。

张辽原是吕布手下将领,吕布被杀后,率军投降曹操,成为曹操手下将领,之后就不断地跟随曹操或者单独率军作战,获得了大量的战功,比如孤身投降昌豨、白狼山一战阵战乌桓单于蹋顿、勇闯天柱山斩陈兰梅成,然而张辽最大的战绩就是合肥之战以八百勇士大破孙权十万大军。

合肥之战前夕,孙权率军十万准备围攻张辽、李典、乐进仅七千人驻守的合肥城,张辽当机立断,趁孙权大军尚未完全合拢,仅率八百勇士直冲孙权中军大营,打得孙权惊慌失措,此战张辽亲手斩杀孙权军队数十人及两名将领,其中一名将领还是孙权的近卫军统领,相当于护卫队长的陈武,如果不是杀到了孙权的近身,张辽怎么会杀得了孙权的近卫军统领。

不仅如此,张辽还两进两出,为救被围的曹军士兵再次冲入重围,又再次杀入重围,打得吴军丢盔弃甲,阵前几员大将想要后退逃脱,如果不是张辽如此勇猛,吴军人多势众将领又怎么会想逃跑呢?

仅此一战,张辽威名震江东,从此张辽两个字就能保曹操淮南平安,这就是张辽的能力与战功,称得上曹营第一武将,唯张辽也。

5

曹操部下猛将如云,今天说说曹操手下武力最强的5大武将,典韦排第一、张辽惨遭垫底不服来辩!

1、典韦



典韦,生年不详,今河南商丘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堪称是曹操部下第一大猛将。本属张邈,后归曹操。三国演义中人称“一吕二赵三典韦”是很多人都公认的。以一败四吕布健将,典韦堪称是曹操手下第一大猛将,典韦太猛太强,也是单挑能力最无敌的一员大将,表现十分勇猛,被曹操惊叹为“古之恶来”。但最后在宛城殊死恶斗,终因寡不敌众慷慨战死。

2、夏侯惇



夏侯惇,曹操起兵最早的将领之一,曹操最为信赖之人。在双眼健全时斗过吕布,杀过徐荣、桥蕤,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功勋卓著。参与单挑方面,在夏侯惇双眼健全时,是当时曹将之首。在进攻吕布之时,被暗箭射中眼睛,但悍勇异常,“夏侯吞眼”也成就了夏侯惇的彪悍威名,其武力值相当强悍,堪称是曹操手下强将之一。

3、许褚



许褚,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当时抵挡住马超的压力,与马超大战几百个回合不落下风。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很多人都说马超是三国中可以排前几的武将,许褚力大寡言,被称为“虎痴”。他也是曹操部下武力最强的武将之一,许褚生于公元161年,死于公元230年。

4、张郃



张郃,最开始镇压过黄巾起义,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215年,率军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击败。后任荡寇将军。219年,当夏侯渊战死,全军危急之际,张郃代帅,率部安全撤退,最后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被埋伏,膝盖中箭而亡。张郃可谓是曹操手下武功超强,如果单纯按照武力值算的话,也是榜上有名。

5、张辽



张辽,字文远,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首,谥号为刚侯,其大战逍遥津可是经典。活跃于东汉末年,曾跟随丁原、吕布等军阀,后随曹操。张辽为人勇猛善战,多次战役都身先士卒,其合肥的事迹令他留下“张辽止啼”的威名。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

受到人的追捧,很多人都说他是历史级别的名将,其武力值可见一斑。

6

提起三国可谓让多少男儿热血沸腾,在有《三国演义》的戏说可谓是让我们对三国耳熟能详,《三国演义》毕竟是捧刘贬曹之作,让我们感学曹操手下无能人一般。

其实以正史来说曹操手下可是人才济济,文有荀彧王佐之才、鬼才郭嘉、与陈平不相上下的毒士贾诩等,猛将更是如云般的存在,古之恶来的典韦、虎痴许褚、逍遥津的张辽、善于防守的曹仁、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彰、张郃于禁庞德李典等等数不胜数。或许人们会好奇曹操手下如此之多的战将谁可以称之为第一武将呢?

很多人也许会认为是典韦,毕竟有一吕二赵三典韦传颂至今,亦或者认为是虎痴许褚毕竟是能和马超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的战将,可能有些人认为是张辽,威震逍遥津可不是浪得虚名。

个人认为以上三位中的一个要说是曹操手下第一战将肯定让人难以信服,他们三位都有让人否定之处,典韦虽然战力惊人奈何只和许褚不像上下,人们根据曹操评价典韦为古之恶来,加上典韦最后一战所表现出来的惊人战力,可典韦之后的蜀国战将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典韦与之想比却略有逊色。

许褚后来虽然深受曹操器重,与马超斗得旗鼓相当,可是许褚先后败于张飞多次乃是一处遐思。张辽虽然威震逍遥津也有一定的谋略,可毕竟张辽是降将非曹氏族人,显然三人在曹操手下排名第一都无法让人信服。

既然是第一武将除了勇猛之外还要有一定的谋略,另外还要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悉数曹操手下的战将唯有一人堪称第一,那就曹仁。

说道曹仁或许很多人会嗅之以鼻,曹仁只不过是一个二流战将,武艺不如许褚典韦、谋略不如张辽等等。

我们首先要知道演义只不过是戏说,《三国演义》是捧刘贬曹,曹仁很多战绩都没有被演义所归纳,甚至演义中的曹仁平庸异常,好像三国战事很少与曹仁相关。

其实正史之中的曹仁英雄了得,《傅子》:“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曹大司马就是指的曹仁,其中明确指出曹仁谋略要在张辽之上,另外曹仁也是勇猛无比,贲为孟贲,育为夏育两个都是力能分牛的怪物,曹仁可相当于贲、育相加,可见曹仁的勇猛。

另外曹仁善于防守,有曹仁在其城池如同铁桶一般,当年周瑜和曹仁的一次夺城大战,曹仁不但守城一年更是持平周瑜,周瑜在历史之中可不是演义中的那样嫉贤妒能,而是一位谋略与武艺聚一身的全才。曹仁遇到周瑜尚且如此,这样的战绩我认为许褚典韦肯定无法想比的,张辽对阵周瑜或许也很难取胜,而曹仁却持平了周瑜。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看出,要说曹操手下的全才第一战将非曹仁莫属,另外曹仁在曹操起事之初就追随曹操,在曹操阵营地位绝对不输于夏侯惇,曹仁才是曹操手下第一武将。

7

曹操手下猛将如云,最令他欣赏的是持双戟的虎将典韦。如刘备之张飞,随身似影。

当年董卓余部欲杀汉献帝,各路英雄前去勤王。曹操在兖州也招贤纳士。一日夏侯惇引一大汉来见:此乃陈留人典韦,勇力过人,当年是张邈部下,因在军中打斗,杀死数十人,逃入山中。吾在山中打猎,见到他逐虎过涧,特予收留,献于主公!

曹操大喜:乃虎将也!

在一次与吕布战事中,曹橾身陷重围,大叫◇:谁人救我?

主公勿忧!典韦拍马赶到,从马上跳下,对众士兵说敌军靠近五步告之,取出短戟连连击之,弹无虚发,敌溃退之际,再挎上战马挥舞一双八十斤的大戟,保得曹操杀出重围。

曹公一日问侄子曹安民,此间可有美女?

叔父,我昨日见到张绣之嫂邹氏美若天仙。

曹操不信,命他带五十卫兵去请她喝酒。曹操见到邹氏就笑道:安民啊,我就说过邹氏天下第一美人吧!然后让安民再请他人。

带着邹氏进入内室:阿邹啊!你可知道我就是为了你,不灭张绣三族啊!

謝丞相之大恩…

早有密探报告张绣,气得咬牙切齿,誓杀老贼。军师献策,曹有典韦虎将把门,想法让其醉了,再偷其双戟,威力自然减少了,方可动手。命一大力士胡其儿偷盗双戟。

典韦醉醒之际,闻见外面杀声震天,寻戟不得,仍提了一双士兵作兵器,飞舞击杀无数,身被刺杀多处,浑身血迹,犹以身把住大门,直到曹操从后门逃去许久,典韦依然圆挣虎眼。众将士仍不敢近身。典韦倒下,方才一涌而入。

曹操狼狈逃窜,长子曹昂和曹安民皆死于乱军之中。

次日,奠祭众死难将士。曹操放声痛哭:吾折了昂子和侄子,犹能擦泪而过。吾今独痛泣典虎兄啊!哇哇哇!

曹操当即封典韦之子继乃父之爵位,方才安下心来。

8

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说,曹操手下有很多种第一,毕竟曹营名将众多,又各具特色,一个的说吧。

兵战第一:曹操宗室大将之首夏侯惇,早期曹操起兵仅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以及乐进,李典寥寥数员战将。而曹操的对手,就是演义里第一武将吕布,其实别说吕布,曹操对战华雄可能都吃力,所以刚开始曹操和吕布军作战是吃了亏的。后来,曹操拥有典韦,许褚这样的超一流武将,但是无论对上吕布,还是关羽,张飞,显然还是不敌的。所以,夏侯惇开发了一套对付顶级将领的兵战战法,先后和吕布,关羽兵战打平,这本事无人能及。另外,夏侯惇是曹操手下,地位最高的武将;



武艺第一:毫无疑问,绝对是许褚,就连典韦都比不上许褚。虽然,许褚和典韦曾经大战不知多少回合,毕竟那是许褚的上升期,而非鼎峰期,许褚的鼎峰就是大战马超二百三十回合。除此之外,许褚的战绩比典韦要多得多,当然主要是典韦的早故,不过毕竟看不到典韦的鼎峰时刻,由此许褚还是要强过典韦;



步战第一:典韦的忠义让人敬佩,他的最后一战是宛城之战,曹操等人被张绣和贾诩给算计了。而典韦作为曹操护卫大将,被重点照顾,先是被灌醉,然后胡车儿偷走最趁手的兵器双戟。不过,即便如此,典韦仍然杀了几十人,刀都砍卷了,便拿起人形武器,最后壮烈牺牲,但是成功掩护了曹操。

对战超一流武将数量第一:曹营中多个猛将和几个超一流武将交过手,比如:许褚和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共五个超一都交过手;张郃和赵云,马超,张飞,黄忠四个超一交过手;而和超一交手数量最多的,其实是徐晃,分别和许褚,颜良,文丑,关羽,赵云,张飞六名超一都交过手;

智勇双全,帅才第一:不用说,肯定是张辽,单单关羽这样骄傲的人,除了对自己两兄弟外,可以说最看好张辽了,而且曾经对张飞说道,此人不在你我之下。逍遥津之战,张辽更是打出了威名,反证了关羽的看法;



除谋士外,最具谋略的武将:此人是李典,最早加入曹操阵营的名将,也许他的武艺并不出众,大概弱一流左右,但是谋略来说,却是一流的。比如,濮阳之战,李典恐有诈劝曹操不要进城,可惜曹操不听,果中吕布埋伏;还有,李典两次劝曹仁不要轻敌,结果曹仁两次拒绝李典建议,第一次还差点被斩。结果,曹仁被徐庶算计得大败,失了樊城;火烧博望坡,还是李典先发现地形不利,让于禁劝夏侯惇,结果不听,招致大败;有此三事,李典可以说,最适合当“参谋长”的;



曹营中箭术第一:有两个人,一个是夏侯渊,铜雀台比箭,一发射中四支箭的中心,参照物更小,难度更大,规制之下,夏侯渊第一;第二人是徐晃,一箭射中柳条,夺了锦袍,参照物小,又随风摆动,箭法超群;

9

曹操的人才库是整个三国中最完备和充实的,文有司马懿、荀彧、荀攸、贾诩等等,武有张辽、张郃、夏侯惇、夏侯渊、徐晃等等,那么排名第一的武将是谁呢?

武将不只是要看武勇的高低,还要看行军打仗的统率能力,同时还有看一看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综合考虑我列出了三个武将供大家参考。

一、武勇第一的典韦

典韦,曹操的爱将,被拜为校尉,长期担任护卫队长。

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典韦都是一员猛将,武勇绝伦,典韦早年追随陈留太守张邈,张邈军营的牙门旗又长又大,没人能举得动,典韦一只手就把它举了起来。

典韦后来投靠曹操,归属于于夏侯惇账下,随夏侯惇四处征战,数次杀敌有功,被拜为司马。,后曹操任命典韦为都尉,安排在自己身边,让典韦带领精锐士兵几百负责曹操的安全工作。曹操很喜欢典韦,而典韦也非常忠心,典韦性格忠厚谨慎,白天在曹操身边侍立整日,夜晚在大帐附近歇息,很少回到自己的住处,忠心耿耿。

典韦的武器是很重的双戟,军中给他编了军谚说:“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曹操和吕布作战,典韦身先士卒数次救援曹操。曹操讨伐张绣,张绣投降,结果管不住下半身的曹操把张绣的寡居嫂子给那个了,张绣大怒降而复叛,曹操被杀的措手不及,于是率轻骑逃走,典韦在门前奋战掩护曹操撤退,典韦带领部下兵校十余人,殊死恶战,无不以一当十,典韦左右死伤者殆尽,典韦本身亦被数十创,重伤下的典韦又杀十数人后战死。

典韦死后,曹操非常悲痛,之后曹操的车架每次经过典韦战死的地方,便用中牢的礼仪来祭奠他。

典韦和许褚齐名,但是就凭典韦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这一殊荣,许褚就没法比。

二、统率最高的张辽

张辽是曹魏著名的“五子良将”之一,张辽的统率能力在曹魏集团数一数二,古代六十四名将中整个三国只有八人入选,这八人中曹魏集团只有两人就是张辽和邓艾,而曹操时代的只有张辽一人,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是三国最著名的名将之一。

张辽汉末担任雁门郡吏,之后陆续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军中谋反。勇闯天柱山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张辽最成名之战就是合肥大战,公215年,曹操出征张鲁,合肥只有七千军队,孙权乘机集合大军号称十万。张辽临危不乱,带八百敢死队突袭孙权大军,张辽披甲持戟,一马当先,大呼自己的名字,冲入军垒,到达孙权旗下阵营,东吴军队猝不及防,大将陈武战死,宋谦、徐盛军都不敌,全线溃退。

之后孙权围攻合肥久攻不下,撤军回师途中又遭到张辽追击,张辽再次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 ,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 。

曹操账下最优秀的统率之才的武将是张辽无疑,毕竟张辽也是这个时间段曹魏集团唯一入选古代名将的。

三、地位最高的武将夏侯惇

夏侯惇武勇、统率都不是曹操手下武将中最出类拔萃的,但是夏侯惇的地位在曹氏集团的地位是无比崇高的,无人能及。

夏侯惇,字元让,三国时期曹魏重臣,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班底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夏侯惇只忠心于曹操,对汉室并不认可,夏侯惇上书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于魏,但曹操却认为夏侯惇与他同为汉官,属于汉朝同僚,夏侯惇怎能屈就魏的官号,可夏侯惇依然强烈请求,最终曹操答应了他的请求封其为魏前将军。

曹操猜疑心极重,但是对夏侯惇最为放心,夏侯惇不经通传,可自由进入曹操的卧室,这个荣誉曹操的儿子们都没有。

曹操称魏王是给了夏侯惇最高的武职前将军,曹丕篡汉称帝后,拜夏侯惇为大将军,大将军是最高的武职,位在三公之上,不久夏侯惇死去,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赐夏侯惇谥号为忠侯,夏侯家也获得优厚待遇。

夏侯惇与曹仁、程昱因功而受到曹叡在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这是第一批入选的,只有三人。

10

曹操手下排名第一的武将。

如果单单从武力来看,曹操的两个保镖,典韦和许褚两人,难分伯仲。

典韦的巅峰之战,是宛城之战,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率十余人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许褚的巅峰之战,是在西凉之战的时候,裸衣斗马超,从此“虎侯”的名声名扬天下。

但是评论一个武将的能力,武力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孙子兵法说:将者,智信仁勇严。诸葛亮在《将苑》中的将材篇,将将领分为“仁将”,“义将”,“礼将”,“智将”,“信将”,“步将”,“骑将”,“大将”。

我觉得,这里面,最高阶的,应该是“大将”。

“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在宋朝的武庙七十二将中,曹魏入选两人,一个是邓艾,一个是张辽。

毛宗岗说,张辽“既胜而能惧,是其慎也;闻变而不乱,是其定也;乘机而诱敌,是其谋也”,所以是“真大将之才。”

王歆说“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

我想,如果说曹操排名第一的武将,这个“武将”不应该是侠义的斗勇争胜的“小武”,而应该是“胆欲大而心欲细,战欲奇而谋欲密”的“大武”之将。

因此,曹操手下排名第一的武将,非张辽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