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黑膏药的熬制方法????能说具体的讲``谢谢

黑膏药的熬制方法????能说具体的讲``谢谢

2020-07-09 14:30阅读()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油与黄丹为基质黑膏药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最常用的是黑膏药。 对膏药的质量

1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油与黄丹为基质黑膏药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最常用的是黑膏药。

     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

     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

     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

     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

     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

    炼制膏药,需有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药枯过滤→药油滴水成珠→下黄丹→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布冷却→烘化贴用等程序。

    下面以黑膏药的熬制进行介绍:

    第一步 炸药

    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去渣滤净,即为膏油。

    注意:1.有时未炸前,往往需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间,经验上有春五、夏三、秋七日之说。2.药料倒入前须酌予碎断,太粗则不易炸出药内有效成分,太细则易于沉积锅底,不易滤净。3.入药顺序依药料性质不同,一般有先炸、后炸之分。肉质药及鲜药宜先炸,如甲鱼、鲜苋菜之类;质地坚实的药物也应先炸,如介壳、树根之类。而质地疏松或形体细小的药物,宜待先炸药物已枯黄时在下锅,如花叶和种子类。

    第二步 炒丹

     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第三步 炼油

     药油可选桐油、香油等。若用香油,则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注意:1.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2.炼油之火不易过猛,如已着火,用铁锅盖将火压灭。药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但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

    第四步 下丹

     油丹比例一般按每500克油用铅丹195克计算,并注意季节(夏季铅丹可用至240克,冬季仅用140克,春秋用210克为宜)。经验上亦有比例取油丹16:7,多一斤香油用四至五两丹,冬嫩(四)些,夏老(五)些。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情况。前者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桑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或把锅抬离火炉,继续搅拌候其凉。离火下丹即将炼好的药油离开火炉后方下丹。

    注意:1.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2.一般多采用火上下丹,因它比之离火下丹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3.下丹时应一人搅拌,一人下丹,利于操作。4.锅内油量不能超过锅容量的三分之一,否则易溢出。5.此节是熬制膏药的关键,必须掌握好药油离火的时刻,以保证成膏的质量。常用以下标准来判断炼油程度:①油烟:始为淡青色,渐转浓黑,进为白色浓烟,撩油时烟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②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准;③油珠:即“滴水成珠”,取油少许滴入水中成珠不散,膏色黑亮为准。6.“膏药黑之功在于熬,亮之功在于搅。”下丹时撒布要匀,并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7.掌握好下丹速度。下丹的速度太快易溢锅,且膏药质地不匀;太慢时,则离火下丹的药油温度下降,影响效果。8.如下丹时着火,应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9.膏药应老、嫩适宜。如偏老,即兑入较嫩的膏药油;偏嫩,则再加热。一般宜嫩些,因摊膏时仍需加热。

    第五步 去火毒

   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3~10日,每日换水1~2次。亦有成膏后直接“倾入器中,以水浸三日去火毒用。”

     第六步 加细药

     将方中的贵重细药,如冰片、麝香等研细面,加入已熔化的膏药内搅拌。

  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七步 摊膏药

     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纸布大小,以竹筷点纸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

     注意:1.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2.摊膏时,涂的面积一般圆形的占膏药褙的1/3,长方形的约占2/5。用于治表的膏药,宜涂薄些;治里的膏药,宜涂厚些。勤换的膏药宜薄,久贴的膏药宜厚。

     第八步 贴膏药

    先将膏药放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等物微火上加热烤软熔化,使温度适宜,即可摊贴。

    注意:1.贴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擦净,或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或患部用酒精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贴。皮肤有汗或有水汽时不能贴,因这样贴不紧。若气候寒冷粘贴不紧,可在膏药贴上后再热敷一下。2.按时换膏药,防止膏中铅化物对皮肤的刺激。3.贴膏药后过敏,局部发痒较甚或发生水泡、溃烂时当取下,用酒精消毒或搽龙胆紫药水,待不痒和伤口愈合后再贴。或采用贴前膏药上撒点薄荷冰等预防措施。重者禁用。4.不可将膏药在煤炉上烘烤帖敷,因为煤炉燃烧时产生的致癌物质及有害气体会被膏药基质及水分所吸收,并经皮肤渗入人体,危害健康。5.皮肤表面有外伤或有糜烂感染,局部有破损者,不宜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6.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慎用。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关元穴处)、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不能贴敷,以防发生流产等意外。7.一般一张膏药的药效可维持1~2天,黑膏药的药效较长,一般可连续贴用1周以上再揭下,所以不宜换得过勤或过少。8.膏药撕揭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撕裂皮肤。对粘在皮肤上的部分药膏,可用纱布蘸汽油擦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下面是更多关于门头沟哪个医院能开黑膏药,治疗颈椎的,谢谢的问答

2

黑膏药的熬制方法????能说具体的讲``谢谢

武林中常说的黑玉断续膏??失传很多年了。哈哈哈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3

熬制膏药的方法?谢谢!!!

有以个步骤:

配料:按规定将药物称量准确,需要炮制的药依法炮制合格备用,另将需要的细料研细(80目以上)另储备用(摊膏药时用)。

炒丹:将章丹(四氧化三铅)置铁锅内加热,翻炒至砖红色,取出放冷备用,炒丹的目的是去掉丹中的水分,防止下丹时由于丹中含有水分遇高温的炼油发生迸裂造成操作人员伤害。

炸料,将配好的炮制合格的药材按药材的大小,质地的不同,分别依次倒入油中加热处理,至炸枯(留有存性不能全部炸成黑炭)捞出药材,过滤药渣备用。

炼油,炼油是熬好膏药的关键,油炼不好是制不出好的膏药的,炼油的时间最快也需要3.5-4个小时,在这期间要不断的用漏勺撩油,(目的防止窝烟,降温防止着火)要控制好火候,炼至滴水成珠(炼油滴水中不扩散类似形成一个小圆珠)即可。

下丹,有两种情况一是火上下丹,二是离火下丹。离火下丹必须有二人操作,将炼至滴水成珠的炼油迅速从火炉上移到锅架上,人才持鲜木棍,人通过细罗(60目的)将炒好的丹均匀撒入炼油中,并迅速搅动,使丹油充分化合,丹有黄色转为灰褐色最后至黑色,将油滴入请水中试膏药的老嫩,至合格,迅速细流到入冷水中并按一个方向搅动,用手不断的撕拔拧成拳头大小的陀,清水中泡之,每日换水两次。二十天后捞出晾干水分,沾上滑石粉装瓷瓶中密封即可。

摊膏药:取已去火毒的膏药低温加热融化,60度加入研细的细料搅匀,就可摊膏药了.

祝愿病者早日康复!

4

求最新现代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现代黑膏药制法如下:

1基料选择

1.1油质

棉籽油、糠油、豆油、菜籽油、油、混合油应用,但较易产生泡沫,炼油时锅应保留较大空隙,以免溢锅。其中,棉籽油虽理论上可熬炼,但用其熬制的膏药质量不好控制。有试验表明,即使精炼后棉籽油亮度亦最差,对皮肤的充血亦最差 [2 ],因此建议最好不用。桐油及动物脂肪油也不宜应用。植物油以麻油为好,优点是熬炼时泡沫少,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清凉、药性易渗入皮肤、黏性质量好。笔者尝试用精制菜籽色拉油炼制,也获得很好的效果,膏药质量与麻油炼制的黑膏药相近 [3 ]。这是由于精制色拉油将油脂中的杂质,如黏液蛋白、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等已去掉。

1.2黄丹

又称章丹、铅丹、红丹、东丹、陶丹,为橘黄色粉末,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若含量不足,则熬炼时应增加丹的用量以补足。本品含水分时聚集成颗粒,下丹时丹沉于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因此使用前要用铁锅炒干或干燥箱干燥,一般干燥后颜色变为橘红色。有学者在原来黑膏药基质中加入高分子基质和氮酮或以其他基质代替传统黑膏药基质。周德采用氧化锌代替密陀憎下丹,在30~ 37 ℃时生成能软化的药肉基质。此锌皂基质避免了铅的皮肤吸收,经试贴于人体皮肤20h后未发现局部刺激,粘贴及揭扯性能良好。赵洪武在铅皂基质基础上加入复方高分子基质和3%氮酮,与传统黑膏药比较,能明显提高小檗碱的透皮吸收量。

药料处理

2

传统制法将药料分为粗料和细料两类。一般药料适当切碎,为用油加热、提取作准备。特殊药料需特殊处理,如乳香、没药在冰箱冷冻一夜后立即粉碎;冰片、樟脑可于乳钵中加少量的乙醇研成细粉 ;肉桂、白芷、细辛等含挥发油类的药物应低温干燥后粉碎 ;麝香则可在乳钵中研为细粉。特殊药粉一般在摊膏药前投入已溶化的膏药中混匀,贵重药如麝香则在摊涂后撒布于膏药表面。仇法新对黑膏药的传统制作工艺进行改进,将一定比例的中草药 (除可溶性、挥发性药材)浸于95%乙醇中放置24h后,加热回流2h,回收乙醇,过滤后的药渣加蒸馏水煎煮提取,浓

缩成浸膏,与乙醇浸膏合并,将植物油熬炼至滴水成珠,320 ℃以上加章丹制成基质,去火毒后,将基质与所得浸膏锅内文火或水浴加热融化搅拌混匀,待水分完全蒸发后,加入可溶性、挥发性成分混匀即得。改进后的方法以醇提取后水提取,可使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提取完全且不受高温破坏,可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经济效益。

3制备方法

3.1提取

(熬枯去渣)对于质地坚硬难炸的药料,如生川乌、生草乌、马钱子应先炸,待其焦黄后加入一般药物如春风藤、鸡血藤;等炸到枯黄时再加入质轻的药物如伸筋草、五加皮、淫羊藿等;直到药物炸到焦黄为度,最后用不锈钢丝筛捞出药渣,备用。

3.2炼油

炼油是制备膏药中最关键的步骤,直接关系到膏药的质量。

熬炼过“嫩”则膏药质软,贴于皮肤后容易移动和流出;熬炼过“老”则膏药松脆,粘着力小,贴着皮肤易脱落。笔者认为,炼油时应将去药渣的药油在炉上继续熬炼,直至“滴水成珠”,此时取油液少许滴于水中则聚结成珠状不散,且锅内油烟也由青色转为白色,油花则由锅壁周边向锅中集聚。

3.3下丹成膏

下丹指在炼成的油液中加入黄丹,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的过程。铅盐又可进一步促使油脂氧化、聚合、增稠成膏状。下丹时,采用“火上下丹 ”法将干燥后的黄丹置药筛内徐徐筛入炉上的热油中,同时用木棒不停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以防丹沉聚于锅底。当出现大量白色浓烟且热油剧烈沸腾时,应暂停加入黄丹,等到浓烟减少时再加,至不再产生剧烈反应时停止,继续熬炼、搅拌至白烟散尽。当药油由棕褐色变为黑褐色时,取少量滴于冷水中,若最后几滴能沉入水底,取出后膏不沾手,稠度适当,即熬制完毕。此时在搅拌膏药的木棒上粘附的膏药也应光亮如漆。

5

膏药的制作方法

的制作经过浸泡、煎煮缩、收膏、存放等几道工序。

1泡

先将配齐的药料检査一遍,类药拣出另放。然后把其他药物统统放入容量相当的洁净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浸润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cm左右,浸泡24h。

2.煎煮

把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h左右,转为微火以沸为度,约3h,此时药汁渐浓,即可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润原来的药渣后即可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为二煎,待至第三煎时,气味巳淡薄,滤净药汁后即将药渣倒弃(如药汁尚浓时,还可再煎1次)。将前三煎所得药汁混合一处,静置后再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

3.浓缩

过滤净的药汁倒人锅中,进行浓缩,可以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并随时撇去浮沫,让药汁慢慢变成稠厚,再改用小火进一步浓缩,此时应不断搅拌,因为药汁转厚时极易粘底烧焦,在搅拌到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为度,此时方可暂停煎熬,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

4.收膏

蒸烊化开的胶类药与糖(以冰糖和蜂蜜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炼,不断用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滴水成珠(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5.存放

待收好的膏冷却后,装人清洁干净的瓷质容器内,先不加盖,用干净纱布将容器口遮盖上,放置一夜,待完全冷却后,再加盖,放入阴凉处。

6

怎样熬制膏药?

这个需要老师带的

自悟还真是有点难!

7

请问什么是黑膏药?拜托了各位 谢谢

黑膏 【药物组成】防风1荆芥1两,连翘1两,大1两,黄连1两,1两,黄1两,当归1两,赤芍药1两,玄参1两,紫金皮1两,木鳖子5钱,白芷5钱,杏仁5钱,桃仁5钱,生地5钱,地芫荽2两,黄花菀2两,侧柏叶2两,地薄荷2两,猪(犭母)聍2两,乳香1两,没药1两,儿茶1两,大黄1两,当归1两,杉皮炭5钱,枫香5钱,龙骨(煅)5钱,赤石脂(煅)5钱,血竭5钱,樟脑5钱,孩儿骨(煅)2钱半,朱砂2钱半,水银2钱半,麝香5分。 【制备方法】上将后15味为末,将前21味铡碎,水煎熬浓汁,滤去滓再煎,令汁如饧样,入猪油2斤,慢火熬令汁干,入光粉1斤,旋入,搅至黑色成膏,滴水中成珠,可丸不粘手为度,次入黄蜡2两熔化,出火毒数日,再微熬,熔入乳香后15味末,搅匀,油纸摊贴。 但最好不要自己制作,要请中药师帮忙制作。

8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