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知识点: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这一过程,叫自然选择。
“兔子尾巴长不了”,是中国的一句名言,常常用来说邪恶势力不会长久。抛开这句话的比喻意义,这句话说出了兔子的体貌特征——尾巴短。自然界有尾巴的动物很多,尾巴形状不同、长短也不一,那为什么兔子的尾巴这么短呢?这都是进化的结果!
兔子是天生的弱者,它的本领都与逃命有关,比如奔跑,比如打洞。它几乎没有什么攻击能力,为了不成为其他动物的盘中餐,它只能选择让自己进化得越来越灵活,把一切累赘都抛弃,这其中就包括长尾巴。与马等大型动物不同,兔子如果有了大尾巴,灵活度反而是下降的。而且兔子生活在洞穴里,自有挡风保暖的住所,不需要把尾巴像被子一样盖在身上,所以自然没有进化出大尾巴。
动物的尾巴有不少功能,它是身体重要的部分:
一般来说,无脊椎动物的尾巴不发达,与身体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而脊椎动物大部分都有尾巴(有些可能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都是由脊柱末端延伸演变而来的。
对于鱼类和部分两栖动物,尾巴的主要作用就是游泳,尾鳍是鱼的附肢,属于运动器官,当鱼在水中游动的时候,它能提供前进的推力,同时帮助鱼保持平衡等,而两栖动物中诸如青蛙一类的动物,当它们还是小蝌蚪的时候,尾巴也是负责游泳的,等它们长出了四肢,可以在陆地上蹦蹦跳跳了之后,尾巴反而就成了跳跃的障碍,所以也就退化掉了。
但像大鲵一类的动物,因为终生需要游泳,所以尾巴就一直保留着。对于爬行动物,他们的四肢已经强壮到可以支撑他们运动了,所以他们的尾巴大部分是起到运动时的平衡作用,而诸如壁虎等动物,在受到攻击时,尾巴可以脱落以帮助主人逃走,也算是尾巴的额外功能。
当生命进化到了鸟类,尾巴的功能开始有了质的飞越,首先,尾巴在鸟的飞行中起到平衡作用,如果鸟类没有进化出尾羽,那么它们很难飞向蓝天,其次,尾巴还是它们生命活动的一种帮助,比如啄木鸟的尾巴就可以在它工作时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尾巴还在鸟类求偶中起到展示自己的作用,看看天堂鸟那漂亮的尾羽,你就知道什么叫上帝的宠儿了。
哺乳动物的尾巴,虽然不用充当飞机尾翼,但也是生活的好帮手,斑马的尾巴可以驱赶蚊虫,猴子的尾巴甚至能当一只手来用。
不同动物有不同的尾巴,这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作者:单少杰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宋金玉]
-下面是更多关于各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的问答
小动物的尾巴都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雄孔雀的尾巴 吸引注意力 响尾蛇的尾巴 警报器 食猫鼠的尾巴 发出毒气狗摇尾巴 表示亲 猴子的尾巴 调节体温 袋鼠的尾巴 当凳子 对动物来说,尾巴必不可少。一旦它们失去了尾巴,就会给它们带来许多麻烦和灾难。 游泳用的尾巴鱼的各种游泳动作,是依靠鳍的运动。如果断了胸鳍,鱼就前沉;若把背鳍切除,鱼便后沉。假如把尾巴,即尾鳍割去,鱼便失去方向,不能前进。这说明鱼体是靠尾巴推进转向的。 飞行用的尾巴鸟的尾巴在飞行时起着舵的作用。在短短的鸟尾巴上,丛生着又长又宽的羽毛,展开时好像扇子,能够灵活转向。 平衡用的尾巴在澳洲,袋鼠种类很多,它们都有一条粗壮而有力的尾巴。平时,袋鼠的前肢不落地面,它常用肢和尾巴支撑身体。在跳跃时,尾巴就像“称杆”,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袭击用的尾巴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非洲鳄,体长5米,重约1吨,尾巴又长又粗,这是相当危险的“重型武器”。当非洲鳄见到猎物在河边饮水时,只须用尾巴一扫,就把猎物打落水中,然后张开大嘴,饱餐一顿。 警告用的尾巴美洲的响尾蛇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蛇,其尾巴具有特殊的功能。蛇尾有一条条角质的环纹,这些角质环纹膜围成了一个空腔,当其尾巴晃动时,在空腔内就有气流振动,发出声响。这声响是用来警告敌人和引诱小动物的一种捕食方法。 捕食用的尾巴蝙蝠白天栖息在较暗的地方,晚上才出来捕捉昆虫。有些蝙蝠,尾巴可以自由卷缩,和后肢之间的皮膜构成一个吊篮形。蝙蝠为什么要装成吊篮形?因为它依靠这个“隐身秘法”,可以捕捉身旁较大的昆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动物尾巴的功能有哪些
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管长短粗细不一样,但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而且用途也不一样。动物尾巴的主要作用在于:平衡作用: 猫的尾巴使猫在跑跳时能保持平衡,还能使它在肚皮朝天、四脚朝上、往下落时翻过身来,四脚先着地,不至于摔伤。袋鼠,无论是跑,还是跳,都靠两条后腿,这样就不容易平衡,是尾巴帮了它的大忙。猴子、松鼠的尾巴使它在树枝上跳跃时能够保持平衡,从来不会失足。马奔驰时尾巴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鸟把尾巴当作飞行器。鸟的尾巴上,长着又长又宽的羽毛,这些羽毛展开时好像扇子,能够灵活转动,便于掌握飞行方向。在飞行时,鸟尾巴起着舵的作用。 保安作用:穿山甲的尾巴缠在树上,像保险带一样。鳄鱼的尾巴非常有力,像铁棍子一般结实,可当作武器来防御和进攻,一般的野兽如狮和豹都经不起它的一击。水里的河狸遇到危险时,会用尾巴拍水,发出“劈啪”的响声,向同伴报警。牛、马、驴、骡的尾巴用用来驱赶讨厌的苍蝇、蚊虫和牛虻等。 支撑作用:啄木鸟在竖直的树干上站着啄食害虫时,尾巴支撑在树皮的裂隙中,从而能够站稳,不至于跌落,可以说尾巴是它的“第三条腿”。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休息时,尾巴支在地上,成了它的凳子。 保温作用: 像松鼠、狐狸等长着毛茸茸粗尾巴的动物,在寒冷的时候,会把身体缩成一团,然后将大尾巴严严实实地围住身体,犹如围了一条大毛围巾,天气再冷也不会受冻。定向和推进作用鱼类等水生动物的尾巴,不仅可以作为舵来定向,而且还可以上下或左右摆动作为推进器使用。示警作用:鹿的尾巴又小又短,然而它却是重要的报警器。当危险带近鹿群时,首先发现敌害的鹿会竖起尾巴,露出下面的亮点,向同伴发出警报。鹿群一接到警报就会马上逃离。美洲的响尾蛇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蛇,其尾巴具有特殊的功能。蛇尾有一条条角质的环纹,这些角质环纹膜围成了一个空腔,当其尾巴晃动时,在空腔内就有气流振动,发出声响。这声响是用来警告敌人和引诱小动物的一种捕食方法。逃生作用兔子的短尾巴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兔子逃命。当兔子被猛兽咬住时,兔子立刻使用"脱皮计",将尾巴的"皮套"脱下,从而赢得逃命的刹那间。蜥蜴和壁虎的尾巴,当遇到敌害时,会自动将尾巴折断留给敌人。尾巴里面有很多神经,还能蹦跳一段时间,起着转移敌害视线的作用,而自己却可以趁机逃之夭夭。 捕食作用:蝙蝠白天栖息在较暗的地方,晚上才出来捕捉昆虫。有些蝙蝠,它们的尾巴可以卷缩起来和它的后脚一起拼成成一个吊篮形。这样别的小昆虫就看不出它是蝙蝠了,它依靠这个“隐身秘法”,可以捉到很多昆虫吃。攻击作用:狮、虎、豹的长尾巴是它们的战斗武器之一,在和其他动物搏斗时,只要一摆尾巴,就可以把对方打倒。蝎子的尾巴更厉害,尾端生有钩状而尖锐的毒刺。猎食时,它用脚抓住小动物,然后用尾刺毒杀。尾刺的毒性很强,对呼吸中枢有麻醉作用,对心脏和血管起收缩作用。不管什么小动物,如果被它的尾刺刺中,很快就会一命呜呼。能量贮藏作用:狐猴把尾巴像仓库。在食物丰富的雨季,狐猴就在尾巴里储存起大量营养;在食源缺乏的旱季,狐猴靠消耗尾巴里储备的营养度日。动物的尾巴有各种各样的用途,对许多动物来说,尾巴的妙用,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本页关于各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