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逐步从“经济型”向“小康型”发展, 改善和 提高现有居住水平成为广大居民的迫切需求。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有大量 宅没有电梯,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提
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逐步从“经济型”向“小康型”发展, 改善和
提高现有居住水平成为广大居民的迫切需求。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有大量 宅没有电梯,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问题越来越引起民众(特别是居 住在无电梯楼 房中的中老年居民)的关注。 二、国内加装电梯实例和相关结构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已有多个居住小区成功实现了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取 得了 良好的社会效益。图为上海湘府花园加装电梯后出入口处实景。图2 为南京台城花园居民自己 申请、自 费建设、经各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建造了居民楼外挂式电梯。除此以外,上海结合“平改坡” 工程,在闸 北区试点完成了住宅加层加电梯的改造(6 层,底楼居民搬住七楼,底楼出售给街道做 老年活动之家)。北京地区的郑常庄、莲花池和车道沟等地约6 万平方米的既有住宅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项目“既有建筑功能提升工程技术中心课题”(课题编号:11DZ2282400)项目 第43卷增刊 工业建筑 2013 结合房屋综合改造完成了增设电梯的工作‘21。上海市政府近年来非常重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问 题,在居民的强烈要求和人大代表的呼 吁下,相关的设计规定也在积极制订中。在制订设计相关规定的过程中,对于加装电梯前是否需对 有结构进行抗震鉴定,并按照鉴定结果采取抗震加固措施的问题,各方专家们展开了激烈讨论,各 有各的观点和看法。而上文中列举的全国各地的实例中,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进行了抗震性 能鉴定,而有的没有进行。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讨论和分析。 南京台城花园加装电梯施工阶段实景三、加装电梯结构与既有建筑之间的关系 (一)新老结构关系问题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新的加装电梯井道和既有建筑 之间的关系,从结构角度 来说,可以有以下两种关系: l、加装电梯结构与原结构上部脱开的方案。在加装电梯与既有结构间设置防 伸缩缝,加装电梯部分本身的设计应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新增电梯井道结构为独立结构,计算模型简单,传力路径清晰,对原结构不 会产生任何影响,故而也就不需要做抗震鉴定及加固;但缺点是因电梯井道跨度小(为了减小对周 边建筑的日照影响,电梯一般都选择小型电梯),高度高(为满足使用和电梯设施的要求,电梯井道 高度一般不小于既有住宅的高度),导致井道结构高宽比大,稳定性差,自身抗震性能也相应较差。 假设加装电梯的井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若与原结构彻底脱开,很难避免在一个方向上 出现单跨框架,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5 条中明确规定: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m 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若加装电 案。同时采用此方案,原结构的抗震性能也并没有得到改善。由此可见,加装电梯结构与原结构脱开的方案有种种问题,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2、加装电梯结 构与原结构相连的方案。 另一种做法就是加装电梯结构与原结构相连的方案,在上文中提到的 全国各地已经实施的各工 程案例几乎都选择了新老结构相连的方案。在上海,截止2001 年底的统计,7 层以下的住房总面积 18937万平方米,其中需拆除改造的有4000 万平方米,没有电梯的多层楼房面积约15000 万平方 言之,这些住宅当时设计时遵循的规范与现行规范之间至少有两次改动,如果严格按照鉴定、加固的流程进 行,那么首先所有住宅都需要鉴定,并且大部分建筑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到加固工作 量。对于如此大量的 住宅加装电梯,筹措资金本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再加上这笔费用,资金 .
-
下面是更多关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问答
3关于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建设交通委、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本市既有多层住装电梯试点工作建设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通知适用于符合《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规定条件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项目)的申请和审批。二、本通知所指申请人为该住宅所属小区业主委员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由所在地居民委员会,直管公房和系统公房由房屋所有权人或者委托管理人)或其委托的项目实施单位。三、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建设管理工作分为项目报建、备案(设计方案咨询)、施工许可(项目报监)和竣工验收备案四个环节,具体流程如下:(一)项目报建。申请人在取得房管部门的项目实施计划批文后,可向所在区(县)建设管理部门办理报建手续。(二)备案(设计方案咨询)。申请人在依法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后,签订设计和施工,并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网上填报并办理备案。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应遵循:1、对于加装电梯采用独立结构设计、结构与既有多层住宅完全脱开的项目,其新建部分按照新建抗震标准设计。2、对于加装的电梯与既有多层住宅结构相连,作为整体设计的项目,既有多层住宅应按照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性能鉴定,根据鉴定结果,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申请人可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结构安全性进行专项咨询。(三)施工许可(项目报监)。具备施工条件后,申请人应到区(县)建设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并同步办理增设电梯工程项目土建部分的报监手续。(四)竣工验收备案。加装电梯工程建设完成后,由区(县)房管部门组织申请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共同完成综合验收,申请人向区(县)房管部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四、在项目报建阶段,申请人应提供以下资料: 1、《上海市建设工程报建表(增设电梯工程)》(网上填报);2、经房管部门审核的项目实施计划;3、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含申请人或实施单位委托书、经办人身份证)。五、在施工许可(含项目报监)阶段,申请人应提供以下资料:1、《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报监表》(网上填报);2、《建设工程质量人员从业资格审查表》(网上);3、《施工许可申请表》(网上填报);4、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设计单位出具的承诺书或第三方出具的设计方案咨询报告;6、申请人与增设电梯所在幢房屋的全体业主分别签订的增设电梯改造协议。特此通知。!
4关于市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若干意见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主要是每个用户协调好了,有了钱了就都好办了,其他的都不叫事儿
5关于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粉红玫瑰
附件三: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的京建发[2010]590号关于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 为完善我市既有多层住宅的使用功能,提高既有多层住宅居民的居住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已建成投入使用,且未设电梯的城镇多层住宅,符合本意见条件的,可申请增设电梯。 申请增设电梯,须经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提出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意见。 二、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工作,遵循业主自愿、利益协调、安全可靠、政策支持的原则,资金以自筹为主、社会其他资金为辅。 三、住宅增设电梯,应当经用地权属单位同意后,由本楼业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共同决定。同时,应征得因增设电梯后受到采光、通风和噪声直接影响的本单元业主的同意。 四、同意增设电梯的业主应当达成以下方案: (一)增设电梯工程费用筹集方案; (二)电梯运行维修费用(电费、维修保养费、更新费、管理费)分担方案。 (三)电梯运行维护保养委托方案; 业主可以共同决定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对电梯进行运行管理,并由物业服务企业与有资质的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签订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合同,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业主也可以共同决定直接委托有资质的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对电梯进行运行管理和日常维
8已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可行性研究
每个地方的流程可能有些不同,最好咨询下所在地的规划国土部门,然后根据要求的相关资料一步步准备,申请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相关程序也要很多的,通过后再去咨询下安装哪个品牌的电梯。
本页关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