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如何看待近几年中国青春片市场套路老套的现象?

如何看待近几年中国青春片市场套路老套的现象?

2020-10-05 16:40阅读(64)

如何看待近几年中国青春片市场套路老套的现象?:国内青春片,确实套路老套!我觉得造成的原因有三:第一:许多影视制作公司异常热衷于拍摄这类题材片,原因在于

1

国内青春片,确实套路老套

我觉得造成的原因有三:

  • 第一:

许多影视制作公司异常热衷于拍摄这类题材片,原因在于,投入少,最大的投入几乎就是那些小年轻流量明星的片酬而已,省时省力。而且流量明星有号召力返现快,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谁不趁机好好收割一波!在以数取胜的情况下,用那些老套的故事情节,正是最保险也最容易的完成的事情,反正不用担心收视率,因为只要有流量明星,没在怕的!

  • 第二:

编剧缺乏想象力是一个原因。总以为青春片就是那个白衣飘飘、早恋、叛逆、时不时穿插一两首煽情的歌曲就行了。殊不知,一个好的编剧,可以从一些普通的剧情里设计出很高雅的桥段来,即使剧情有不足的地方,也能够看得不空泛、老套。看看美剧,有许多也是剧情一般,但是却可以让人看得人津津有味。

  • 第三:

审查制度的条条框框,或许这也是限制了编剧们发挥想象力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能否认,咱们的审查制度比国外的严格太多,所以前面也说了,为了保险,套用大众广为熟知的套路,那一般是安全的。在没有冒险精神的编剧和只看收益的投资商面前,创作已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回报才是。所以,有多少人愿意干吃力不讨好的活,沿用老套路,省心省力省事,一切交给流量!

综上所述,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内青春片哪里能不老套?



头条号:痞帅三叔影视,和你一起聊点不一样的!

2

电影变成了大型青春回忆录,基本只要拍到能引发共鸣的白衬衣,早恋还有几首年代歌曲,感伤的人触景生情,故事本身只要和大多数人的亲春差不多就行。只要打足嘘头,基本没有赔本的买卖。

3

制作乏力,审查制约,类型化不足,只能从热点题材上找补了。

成熟市场里,青春怀旧题材不应该是市场主流。对于明星和成熟演员来说,这种题材太缺乏空间了。

算是一个有益的市场阶段和尝试吧。

青春题材可以拍的很有趣,但受制于审查,国产青春片很难有突破。

4

对此,知乎网友展开了热烈讨论——

1苏杨的回答

总的来说,就是投入少、门槛低、受众广、收入高 。

1.《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这些青春片的票房成功导致投资青春片的蜂拥而至。

2.青春片入门门槛低,不需要过多的技巧,许多新导演拍电影的第一选择就是青春片,比如赵薇,苏有朋,郭敬明,何炅等等等等....

3.不管电影拍成什么样,有过青春的人,都会去影院缅怀一下自己的青春,这就是所谓的类型比内容更卖座。

4.院线也越来越青睐青春片,导致青春片排片量巨大,回想去年底《匆匆那年》在各大院线的排片量,那叫一个惨不忍睹,丧尽天良,掉尽节操,敢问能给别的电影留口饭吃吗?你说我们观众还有别的选择吗?

遇到这种片子,很多观众在进入影厅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放弃用电影逻辑思考内容本身了,电影变成大型青春回忆录,基本只要拍到能引发共鸣的白衬衣、大操场、早恋,再放几首那个年代的歌曲,感伤的人就能触景生情,开始在脑海中脑补自己那个时候在干吗,爱着哪个傻X,做了哪些缺心眼的事情。所以对于创作者来说,故事本身只要和大多数人的青春差不离就行。只要你打足噱头,几乎没有赔本的买卖。

2张小北的回答

制作乏力,审查制约,类型化不足,只能从热点题材上找补了。

成熟市场里,青春怀旧题材不应该是市场主流。对于明星和成熟演员来说,这种题材太缺乏空间了。

算是一个有益的市场阶段和尝试吧。

青春题材可以拍的很有趣,但受制于审查,国产青春片很难有突破。

3流放疯的回答

1.有一点没人提到,国内30多岁消费力又变强的青年观众正好到了开始怀旧的年龄了,最好的例子是2011年底《那些年》2岸同时火爆,2012年《泰坦尼克号3D》在海外遇冷,国内井喷。很明显后面几年的青春片大都集中在怀念90年代中后期,90年代看过原版《泰坦尼克号》的年轻观众到现在刚好30多岁,他们属于有怀旧需求,但无处消费的尴尬地位,所以后来的青春片都瞄准了这一点。而40多岁的观众。。。很遗憾,他们开始怀旧的时期,中国拍青春片的导演很少,并且他们现在已经很少去电影院了。所以市场上去怀旧70年代的青春片几乎没有。

2.年轻的女性观众甚至是一部分年轻男性都会对爱情片有强大的需求,90年代的中学生买不起电影票,可能连本地都没电影院供他们消费,而现在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影院又向二线,三线,甚至更偏远的地方扩张。90年代末出生的少年少女就迅速成为中国电影市场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参考《小时代》竟然票房能高的那种程度,主力是15-20岁左右的学生群体,30多岁观众看的还真不多 大数据告诉我们:《小时代》是属于谁的小时代?)。可以称为刚需了,怀旧与否不重要了,只要是学生爱看的言情题材就可以。在任何国家,这种电影都是长盛不衰的,总会占据固定的市场份额。国内有人拍,去开发这个市场终归是好事,只要不明摆着敷衍观众,大家不会对这种片有什么高要求。

4文青不是我的回答

看到抓螃蟹的赚大了,都抢着去抓。开始抓螃蟹的,螃蟹多,没事。后面来的一群人无所不用其极,用药,用网,把水排干,怎么容易怎么来。

哪种类型的电影火了,只要跟着走,随便找几个大牌点的演员,剧本烂,电影烂也没关系,绝对不赔。毕竟搭上了顺风车。

5庐州行的回答

我一直以为是电影学院毕业生都要交一部毕业作品才这么多这个风格的。

6饶大傻的回答

每个智障导演都以为自己的青春很美。


5

 暑期档来临,除了已经公映的《致青春2:原来你还在这里》外,还有《夏天十九岁的肖像》《泡沫之夏》《六弄咖啡馆》《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等青春片等待上映。

  从《致青春2》的高票房看,这个类型影片的IP效应还在延续,赵薇等引领的这一轮青春片热度,仍有余温。在将要上映的青春片里,四部无一例外,都是改编自颇有人气的原著小说,试想一下,假若没有IP来对市场进行支撑,青春片的日子很有可能就难以为继了。

  除了少数几部青春片勉强过关之外,多数青春片都陷入了套路化陷阱,打架、堕胎、车祸等老梗,已经让新的青春片导演投鼠忌器了,只好走保险的情怀路线,间或加一点喜剧、温情元素,但在如何创新方面,显得一筹莫展。

  青春片在当下,也有分水岭,一边是情节虽然老套但故事还◇流畅的成熟作品,一边是技巧生涩、叙事生硬、令人尴尬的习作。这两种青春片的市场待遇也很有意思,前者往往票房低,后者反而票房高,这给人一种错觉,得把青春片往差里拍,才会有更多人看。

  其实不然。打分低的青春片,在商业元素方面是考虑比较周全的,故事改编自大IP,演员请小鲜肉,走立体化营销路线,抢占院线,发行为王……反观那些还◇不错的青春片,却多掉进了文艺片的陷阱,满满的文艺抒情味道,却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这两类青春片,有一个共同的遗憾,就是作品表达的套路化。国外的青春片,早已走出校园、走出社会甚至走出人类、走向宇宙了,他们的“青春十”路线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模式,“青春十魔幻”催生了《哈利波特》,“青春十恐怖”催生了《死神来了》,“青春十冒险”催生了《饥饿游戏》……国外的年轻观众,早已厌烦了早恋、残酷青春那一套,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青春片市场,还沉浸在模式化的思维里走不出来。

  寻根溯源,还是这几代人的青春生活太单一了,才导致了青春片都像一个妈生的。70后、80后、90后,他们的校园生活,出奇地一致,这三个年代流行的商业青春文学作品,稍微改动一下时代背景,都可以三代通吃。封闭的校园,家长与学生的情感隔绝,为了应付应试教育积攒的疲累与愤怒,对走上社会的恐惧,以及走进社会后的不适应……这些才是青春片创作的大环境,这让青春片成为创作者和观众的一个“避风港”,仿佛青春片只有这样,才能抚慰曾经的青春创伤,青春片走不出模式化,很大程度上和创作者、观众的这种情绪有关。

  人在年轻的时候,要追求不同于多数年轻人的生活,像萨冈那样肆意地面对忧愁,像凯鲁亚克那样义无反顾地在路上,或者坠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也好……青春不能模式化,年轻人不能被教化为循规蹈矩的棋子,他们的价值观也不能被车子、房子所困,从20岁一眼就能看透到他们90岁时候的样子。年轻人的青春真正丰富起来了,青春电影才会真正有故事可讲。

  当然,上述只能是一个愿望,年轻人身上背负的枷锁太重,想要挣脱,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既然如此,对院线上映的那些青春片,也不要有太多抱怨,凑合着看吧。  

6

我不太清楚近几年是从哪个阶段划分的,但就我近几年看的青春片,虽然青春片也有些套路的地方,但优秀的青春片也很多。

前几年,青春片的套路可能就是所谓的“矫情、忧伤、作死”,利用各种场景来调情,甚至还有打架,群殴,堕胎之类的。


虽然这些青春剧的收视率不低,但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这些青春并不是大部分人的青春,大部分人的青春只是“平平淡淡”,循规蹈矩,按照正常的节奏,中考、高考、大学、工作之类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青春不精彩。

我们也有自己的压力,梦想,美好的回忆,遇到喜欢的人也会小鹿乱撞。

而这几年的青春片更清新自然,贴近生活,虽然也还有套路的地方。

分享几部我觉得还可以的青春剧。

《冰糖炖雪梨》,青春竞技成长剧。包含了热血,亲情,友情,梦想等内容。

并不仅仅是无脑恋爱,主线CP两个人因为喜欢对方而变得更好,副线CP也各有各的特点。

我最喜欢的是它的背景和主题,关于对梦想的执着,表述得真的挺热血的。


《一起同过窗》

这是我印象中少有的这么真实的青春剧,讲的是路桥川、钟白、任逸帆三个人考入同一个大学,然后认识新的同学,一起经历的故事。

虽然这部剧不算是大火,但是真的很好看,该搞笑的地方很搞笑,该正经的地方很正经,我觉得这部剧才是大部分人的青春吧,虽然是描述的大学生活。


最近一两年,甜宠剧比较火。

比如《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亲爱的,热爱的》。

虽然这些青春片有套路的地方,但是比以前的很多青春片要真实很多了,毕竟其实生活中也有套路。

另外我看过《悲伤逆流成河》的电影,虽然里面也有一些比较黑暗的内容,但我觉得它出彩的地方是,为数不多的讲述校园暴力的电影,没有经历过校园暴力的人可能没办法理解,但对于共情能力好的人或者经历过的人,这电影讲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特点,影视剧肯定也是,观众看腻了以前的类型,肯定就会有新的类型出现。

抛开这一点,我觉得最近几年的青春剧要好看很多了,也很真实,套路之类的,还好吧。

7

怎么说呢,以前的电影把大部分题材,内容,搞笑点占领了,所以现在电影只能去模仿一些了,创新型电影一般都是科幻片,励志片了

8

大家好我是一只努力的阿泽

今天来给大家说一下如何看待近几年中国青春片市场套路老套的现象



青春片套路化审美疲劳 题材呈现重复性井喷状态


放眼这类青春伤痕题材作品,其最本质就是一个“虐”字


青春,一直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它不只是爱情,还有友情,亲情,但最珍贵的,则是青春年少磨灭不掉的回忆。都市中的青春,永远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而青春中的疼痛、伤痕、自顾自怜,更是大部分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这些回忆不会随着时代变迁岁月增长而消逝。然而,随着《小时代》、《左耳》、《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悲伤逆流成河》等青春都市题材的IP拆分成若干版权轮番登场,影视化爆发的背后,带来的则是套路化的审美疲劳。




一部原著为三部曲的疼痛青春小说,硬生生地被抻成了一部长达70集的偶像剧。里面充斥着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活在了一系列烂俗狗血的剧情之中,原著内容涉及出轨、失忆、失明、强暴、流产、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妹、霸道总裁爱上我等烂俗青春梗,集狗血之大成,在电视剧里又被硬生生地抻出了各种正能量,你能怎么办?




放眼这类青春伤痕文学,其最本质就是一个“虐”字,虐得超脱现实,虐得潸然泪下,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同情主角,自动地带入角色,在忧伤氛围中感同身受,为之动容。但为何当初的读者,如今的85后90后,如今再看它们的影视化改编,却不再喜欢了呢?



一方面,这是这代人中学和大学阶段看的书,当时的他们还稚嫩简单,唯美纯粹的一切便是他们对于青春最美好的记忆。他们渴望生活、憧憬爱情,谈论着《校服的裙摆》,说着《那些女生该懂的事》。沉浸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的《悲伤逆流成河》。而当少男少女逐渐长大,走入生活,直面“惨淡的人生”,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复杂的爱情、辛苦的职场和艰难的生活。于是,在眼界更宽,懂得更多后,再回望这些残酷青春和狗血剧情,只会觉得曾经的自己是多么可笑、幼稚、不切实际,反而产生了一种抵触感。




相比这些已成过去式的故事,他们更愿意看成长后的故事,因为这是他们的当下生活,和如今的日常是同步的。另一方面,则是国内IP炒作成风的模式下,青青伤痕文学这块已被瓜分殆尽的大蛋糕了。这类题材呈现重复性的井喷状态,但制作水准却没太大提升。当读者看到这些曾经的青春记忆被影视化改编以后,所呈现的故事并不是他们理想中的模样之时,心里产生的巨大落差也会令他们对作品产生失望和愤怒。



影视化改编相比原著文字而言,优势在于对原著故事的实景还原呈现。但当某些作品中硬生生靠对白去支撑剧情,只会遭到受众的诟病与吐槽。基于此,当制作没有真正投入精力去打磨故事内容,甚至流于“粗制滥造”,仅仅热衷于“短平快”式开发,以“重温当年青春”的噱头进行炒作宣传,故事结构混乱、制作内容粗糙,外加频繁出现的植入广告,只能造成对作品品牌价值的损耗。




可这类青春伤痕文学的IP往往想吸引,且能吸引的只是原有的粉丝。社会的变迁,年代的更迭,阅历的不同,造就了属于每一代人标签式的青春记忆。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他们的青春是冯小刚记忆中的那段芳华,对于父母辈的人来说,他们的青春是小马哥风衣里抖出的英雄本色,而对于85后、90后来说,他们的青春是那一带作者笔下逆流成河的悲伤,是匆匆那年里每个人青涩的成长,是张漾和巴拉对于爱情的懵懂。这些符号化的记忆就像是不同的年代、社会、人的缩影。时代造就了代沟和隔阂,一代人的回忆只有这代人才有设身处地的感触与共鸣,哪怕再完整的故事对新观众的吸引力都是有限的。




如今,00后作为新观众,他们的选择更加多元,随着这批人的成长,市场下一波的潮流趋势随时更新迭代,有人说是漫改的天下,但不管是什么趋势,青春伤痕文学的改编已慢慢没有了市场。



除此之外,与之竞争的还有玄幻和古装等架空的题材。这类与生活无关的故事可以抵挡一些时间的推移,免去了读者成长更迭换代的问题。毕竟,比之青春小说需要不断面对新观众的压力和挑战,对于受众群年龄的局限性,架空的题材只需建置合理的冲突和矛盾就好,对比那些拥有固定受众的改编作品,没有时代的限制和框架是劣势,更是优势。




老观众可能呼唤不回来,新的观众却也吸收不进去。君不见,郭敬明、姚雪漫、安妮宝贝此类文学领军人物早已江山不再,审美的疲劳、薄弱的内容加上只顾消耗情怀的创作者,于是一出出自掘坟墓的好戏持续上演。生活已经让我们品尝到了成长的苦涩,而那青春的甘甜,就好好尘封在美好的回忆里,即使现在回看那些伤痕或许有着不谙世事的故作呻吟,但也请让它好好安放,不要为了圈钱再狠狠撒上几把盐。



今天就先给大家说到这里吧!我是一只努力的阿泽,记得点赞加关注哦!爱你们呀~

9

你还在这里》外,还有《夏天十九岁的肖像》《泡沫之夏》《六弄咖啡馆》《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等青春片等待上映。

  从《致青春2》的高票房看,这个类型影片的IP效应还在延续,赵薇等引领的这一轮青春片热度,仍有余温。在将要上映的青春片里,四部无一例外,都是改编自颇有人气的原著小说,试想一下,假若没有IP来对市场进行支撑,青春片的日子很有可能就难以为继了。

  除了少数几部青春片勉强过关之外,多数青春片都陷入了套路化陷阱,打架、堕胎、车祸等老梗,已经让新的青春片导演投鼠忌器了,只好走保险的情怀路线,间或加一点喜剧、温情元素,但在如何创新方面,显得一筹莫展。

  青春片在当下,也有分水岭,一边是情节虽然老套但故事还◇流畅的成熟作品,一边是技巧生涩、叙事生硬、令人尴尬的习作。这两种青春片的市场待遇也很有意思,前者往往票房低,后者反而票房高,这给人一种错觉,得把青春片往差里拍,才会有更多人看。

  其实不然。打分低的青春片,在商业元素方面是考虑比较周全的,故事改编自大IP,演员请小鲜肉,走立体化营销路线,抢占院线,发行为王……反观那些还◇不错的青春片,却多掉进了文艺片的陷阱,满满的文艺抒情味道,却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这两类青春片,有一个共同的遗憾,就是作品表达的套路化。国外的青春片,早已走出校园、走出社会甚至走出人类、走向宇宙了,他们的“青春十”路线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模式,“青春十魔幻”催生了《哈利波特》,“青春十恐怖”催生了《死神来了》,“青春十冒险”催生了《饥饿游戏》……国外的年轻观众,早已厌烦了早恋、残酷青春那一套,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青春片市场,还沉浸在模式化的思维里走不出来。

  寻根溯源,还是这几代人的青春生活太单一了,才导致了青春片都像一个妈生的。70后、80后、90后,他们的校园生活,出奇地一致,这三个年代流行的商业青春文学作品,稍微改动一下时代背景,都可以三代通吃。封闭的校园,家长与学生的情感隔绝,为了应付应试教育积攒的疲累与愤怒,对走上社会的恐惧,以及走进社会后的不适应……这些才是青春片创作的大环境,这让青春片成为创作者和观众的一个“避风港”,仿佛青春片只有这样,才能抚慰曾经的青春创伤,青春片走不出模式化,很大程度上和创作者、观众的这种情绪有关。

  人在年轻的时候,要追求不同于多数年轻人的生活,像萨冈那样肆意地面对忧愁,像凯鲁亚克那样义无反顾地在路上,或者坠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也好……青春不能模式化,年轻人不能被教化为循规蹈矩的棋子,他们的价值观也不能被车子、房子所困,从20岁一眼就能看透到他们90岁时候的样子。年轻人的青春真正丰富起来了,青春电影才会真正有故事可讲。

  当然,上述只能是一个愿望,年轻人身上背负的枷锁太重,想要挣脱,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既然如此,对院线上映的那些青春片,也不要有太多抱怨,凑合着看吧。

10

其实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中国电视剧、电影最大的一个问题,你说情感剧出现爱情就算了,这本来就是情感剧的卖点,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战争片、悬疑片....反正中国拍的基本上都难逃爱情的剧情,单单有爱情就算了,但能不能改改套路、剧情,有些稍微看个一两集就能把这部剧的爱情关系给理清了,这让我们看什么?剧情都猜的出来了,一点意义都没有!

真的,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看中国电视剧、电影,就是套路少,没有新鲜感,虽然说我们不应该崇洋媚外,但是总不能让我们睁着眼睛说瞎话吧,有些剧真的就是外国的好看,不得不承认,特别是近些年播出的那些神话剧,播了第一部之后再来个第二部,然后一看,卧...跟第一部的剧情没多大差别,这出个第二部不多此一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