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皇帝和将军,还有一类人物也显得特别耀眼,那就是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士,俗称军师。刘基,也就是刘伯温,他是朱元璋的军师,辅佐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和元朝,建立了明朝。

有些朋友就问了,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为什么不让功劳很大的刘伯温当宰相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朱元璋不封刘伯温当宰相,是因为刘伯温不能当宰相,而且有个更适合当宰相的人,他就是李善长。从资历、才干、性格各方面来说,李善长都比刘伯温适合当宰相。

汉高祖刘邦在登上皇位以后,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最得力的三个手下,“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认为,在他手下之中,运筹帷幄的军师是张良,擅长处理事务是萧何,最能打仗的则是韩信。朱元璋也曾评价过,他认为刘伯温是他的子房,“吾子房也”。

汉朝建立以后,刘邦没有让张良当宰相,而是让萧何当了宰相,同理朱元璋自然不会让刘伯温当宰相,而是选择了李善长当了宰相,因为李善长就是他心目中的萧何。

李善长在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起的作用几乎和萧何一模一样。

一、调和诸将、严明军纪。朱元璋曾经和李善长说:“吾观群雄中持案牍及谋事者,多毁左右将士,将士弗得效其能,以至于败。汝宜鉴其失,务协调将以成功,毋效彼所为也!”

朱元璋和李善长说,我看群雄之中负责文墨和谋略的人,经常诋毁身边的将士,不能发挥出他们的才华,以致于大败。你应该要吸引这个经验,要协调好将领们的关系,不要像那些人一样。

朱元璋的话,李善长一直深记于心。对于归降的将士,李善长择贤辩愚,让他们能消除疑虑,安心跟随朱元璋。又如在镇守和阳时,诸将都是郭子兴的部下,互相不服气,李善长便从中调节,让他们同心同德。是不是颇有点汉中时萧何月下追韩信,为刘邦选贤用能的感觉?

二、留守后方,供应军需。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跟他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能源源不断供应兵源和粮草密不可分,朱元璋能战胜强敌登上帝位,也一样如此。

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时,李善长则留守后方,统筹全局,转运粮草。在李善长的协调之下,“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为朱元璋在前线作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宰相是什么,就是皇帝的大管家,负责帮皇帝处理好各项琐事杂事,事无巨细,都得关心。而刘伯温扮演的军师角色,则更多是要从大局出发,关键时刻为主公出谋划策,两者在专业能力是不一样的。

从资历上来说,刘伯温也远不如李善长。在朱元璋还未起家时,李善长已慧眼识英雄,从众多豪杰中选择了朱元璋作为辅佐的对象。两人可谓一起白手起家,打拼出一份基业。

而刘伯温却是中途加入朱元璋集团,当时朱元璋集团下已经是文武兼备,兵多将广。虽然刘伯温在朱元璋先攻打陈友谅还是张士诚的战略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对朱元璋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拿诸葛亮和司马懿举例,两人才华能力不相伯仲,但因为诸葛亮投靠的刘备当时东逃西亡,手下大猫小猫加起来没几只,诸葛亮一加入就成了主力军师,出人头地。而司马懿投靠的曹操,手下已经有郭嘉、陈群等一大批谋士,司马懿只能熬,等到老资格的人都死了,他才在曹丕当皇帝时混了个辅政大臣的身份。

因此李善长当宰相,成为百官之首,他有资历有功劳,不管是淮西集团还是刘伯温的浙江集团,都能镇得住。但如果刘伯温当了宰相,像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这些跟朱元璋一路走过来的人,肯定是不服气的。

最后很关键的一点,刘伯温的性格并不适合当宰相。刘伯温虽然见识不凡,才华超群,但有个读书人的通病,那就是性格高傲,言行无忌,经常干得罪人的事情。

比如陈友谅集团来攻时,朱元璋询问大家的意见。有些人见陈友谅势大,提出了避战投降的主张。刘伯温却一言不发,私下找朱元璋表明自己主战的主张,还说要把那些想投降的人全部杀掉,这无形中给自己树立了一大批敌人。

朱元璋很了解刘伯温的性格,知道他是一个文人超过一个政客,因此在明朝建立以后,给刘伯温安排了太史令和御史中丞的职务,意思就是天下太平了,你好好修史书,偶尔给我提点意见就行了。

但刘伯温没有张良的自知之明。张良在汉朝建立以后,拿着优厚的俸禄享清福,几乎处于半隐退的状态,只在关键时刻偶尔表下态,比如帮吕后请了商山四皓给太子撑场,得了善终。

而刘伯温却经常参与政事,即使告老还乡,还时不时给朱元璋上个奏折说下自己对朝政的看法,不仅得罪了朱元璋,还得罪了许多朝臣,最终落个死得不明不白的下场。

最佳贡献者
2

刘伯温坚辞不受呀,所以没当丞相。本题就说说,推辞丞相一职和不受公侯的可能性。

老朱冤呐。实锤在文末。

有一种史料上没有记载的推测是:刘基自己乐意,他对朱元璋说不要一切爵位,减薪也是自己申请的,什么样的好处刘基会很痛快收下呢?老家青田县,朱元璋开恩不加税,刘基美美的接受了。

另一种说法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朱元璋阴谋论,论调很多,原因多种多样。

民间神仙刘伯温虽然没有江湖传闻中的那么神奇,但起码的形势还是能看懂的,这也是作为谋臣所必备的个人基本素质之一。

坚辞不受是刘基的一贯作风

刘基对待功劳一向是不大在意,推辞赏赐也是他的一贯作风,比如:

龙湾战役,太祖为了表彰刘基把攻克敌军的奖赏都赏给刘基。刘基非常坚决的推辞了。

鄱阳湖大战,如果没有刘基,朱元璋早就被大炮轰死,事后刘基并没有以此吹嘘,更别提要什么赏赐了。

朱元璋斥责李善长,刘基:李善长算是从龙老臣了,他能很好的调和众将之间的关系,言外之意就是这人有用,不必过分苛责。朱元璋问,李善长很多次想害你,你还挺为他着想的,我要拜你为丞相。

刘基一个头就直接磕下去了,百般苦劝朱元璋,说:就像盖房子一样,要用大材,您如果用小材那房子会坍塌的。坚辞不受!

您说这样的刘基会在乎什么公侯伯子男么?

真想苛待刘基,老朱需要搞这种不入流的小动作么?

咱们再回到干部待遇的问题上来,民间都说刘伯温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这个本事刘基恐怕是没有,但博学如刘伯温,汉太祖刘邦的段子肯定是听过的,想忽略都不成,连朱元璋都说刘基是自己的汉张良,问题是那个时期的功臣良将可没几个得善终的,功如萧何又怎样?不充分自黑的话,命也不得长久。

刘基深知这段历史,肯定会如履薄冰,对各种好处都是坚辞不受,所以很可能是刘基的个人意愿,三等伯我们不说,就说这俸禄也是同级的三分之二,朱元璋真缺一百多石?依朱元璋的脾气,弄死个把人不需要那么多理由,也不需要在俸禄上耍这种小手段,比如:

朱文正,哪里是什么谋反,无非就是以前有过黑历史,从张士诚那里进货倒腾点私盐,沿途都不敢管,后来大局初定,又为害一方太过造孽了,强抢民女,腻了直接都投井里,搞得怨声载道,还有就是拒绝监管,朱元璋的话都不听,最后被老朱(铁)鞭杀,这一条我不加粗字体,这是史实,朱文正可不是在狱中郁郁而终的。朱文正和朱元璋二子朱樉的德行有一拼,死得不冤,太渣了。

既然拜为丞相朱元璋会和刘基商量,封侯这事私下就没提?我觉得根本不可能,朱元璋虽然对刘基有些忌惮,但几乎可以说是无话不谈的,第一次辞职朱元璋还没事通信让刘基出些主意呢,可见朱元璋对其信重,刘基在朝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

两个虚拟场景,依据刘基一贯作风,大家自行选择:

一、朱元璋召见刘基谈事,事毕。老朱说,我给你封伯可好?刘基:嗯!(老朱羞的脸通红,拿得出手,说不出口啊,自己为啥那么埋汰人)

二、朱元璋召见刘基谈事,事毕。老朱说,我给你封公可好?刘基:嗯?不行,再三推辞才封伯减俸。

开篇我所说的的实锤是什么呢?

以前的礼制是这样的:

《明会典》“公侯伯皆得推恩三代......

洪武二十六年:公父祖父曾祖父各封某国公……不能乱推

刘基长辈们是怎么封的呢?

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同为公,比国公低一级)

所以朱元璋绝对是有意愿要封刘基为“郡公”的。不然不会追封刘伯温的祖父和父亲为郡公。

至于朱元璋方面的考虑,太多文章论述过,内容重复,且出于篇幅考虑我就不多写了,刘基的推辞是一贯性的,从龙之初就有意规避这种可能会夺命的实惠,封爵自然福茵子孙,但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且能留名千古的丞相一职来说,还是缺了些分量,无论是否出于保命需要,态度上刘基对这些看的都比较淡。至于以朱元璋为视角来剖析问题,前文说过,老朱想办谁直接就办了,不会那么小家子气,直接就照人下手了,不必搞这些小动作。

3

其实就是一句简单的古话:术业有专攻。白话的意思说:做宰相这事,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也就是大明开国功臣刘基,专业并不对口。

在好些评书戏曲迷眼里,一个人如果算无遗策,妥妥就是做宰相的料,就像诸葛亮在蜀汉的样子。这样的情况,放在评书演义里演一演还可以,历史上真这样?那就坑了!

一个王朝的宰相,就好比一个大家族里的大总管,算无遗策也许是个好能力,但不是关键的能力。做宰相最重要的素质,就需要有柴米油盐都烂熟于心的操心能力,外加高效细致的办事风格。比起谋士们指点江山的风光来,宰相们做的,恰恰却是最低调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不太出彩,却是无比重要。一个大家族缺少管家的后果,闭着眼睛就能想!

刘伯温不能当宰相的原因,也正在这里,其实他自己也无比明白,以他给朱元璋的话说,他这个人嫉恶如仇,脾气性格都与一个合格的宰相差距很远。这个话并非他自己的自谦,恰恰从明朝开国战争到明初的好些事情里,都已经彰显无遗,在做事情的高情商方面,神机妙算的刘伯温,比起大明朝开国宰相李善长,确实差距巨大。

而以能力说,如果大明朝好比一架隆隆战车,宰相这个工作,好比是这个战车辛勤的养护工,这正是李善长所做的,刘伯温呢?他担当的是更显眼的角色:大明战车最精准的导航系统,从觐见朱元璋的第一天起,刘伯温就呈上了他的《时务十八策》,这位元末明初最强大的策划高手,早早就为未来的大明江山谋划了一切,而他这个《时务十八策》里每一条谋划,包括经济建设,屯田发展,固然需要朱元璋拍板,但没有李善长汗珠子摔八瓣,一条也难以实现。

大明王朝奇迹般的开国之路,就是在朱元璋这个良好的人员搭配下,终于步步为营,华丽一统天下。倘若朱元璋真上了评书的当,把刘伯温任命为宰相,饶是刘伯温能力卓越,最后一统天下的,极有可能就不是朱元璋!

真正的知人善任,不止要发现人才,更要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刘伯温不当宰相,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4

谢谢邀请作答;刘伯温料事如神,洞察朱元璋的全部心思,又与朱元璋保持一定距离,这是朱元璋不乐意愿看到的;他所代表的浙东集团与李善长代表的淮西集团相互制约,如同汉初的韩信与萧何对立,而朱元璋当时视老乡李善长是自己人,刘伯温不得志闹别扭,不贪功还要出走,这给了李善长(还有后来的接班人胡惟庸)陷害他的机会。据说朱元璋曾试探过刘伯温谁能当宰相?刘不上当,不推荐自己人(杨宪等),朱元璋说;那只有先生你当;刘终于暴露了知识分子孤傲的弱点,回答说;不是不可以,但我嫉恶如仇(不愿意),请皇上慢慢挑选。按朱元璋狭隘的心胸,还有当时利益权衡,刘伯温当然不会被重用。

5

  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宰相的真实原因  据《明史·刘基传》中的记载,应天大战之前刘伯温就料定张士诚目光短浅,不会跟陈友谅合作一起进攻南京,于是他向朱元璋建议,速战速决,诱敌深入,痛击陈友谅,从而使得朱元璋在军事上由被动转为了主动;安丰告急的时候,朱元璋要去救小明王韩林儿,又是刘伯温及时出面制止,可惜的是朱元璋没听进去,下了一招险棋,终因对手愚钝才没有酿成大祸;当然更为惊险的还要属鄱阳湖上的刘伯温救驾了。  这所有的一切不但展现了刘伯温的超人胆识和机智,更是充分地显示了其杰出的军事谋略和远见。除此之外,他在堪舆学和天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当年明皇宫的选址就是由他带领一干众人敲定的,大明开国大典的良辰吉日也是由其选定的,刘伯温说了很多朱元璋想说但又不知道如何说的话,做了很多朱元璋想做但又没办法做的事。  所以朱元璋一直拿他当自己的心腹和知己,每次找其谈话都是清退所有人,再低声密语好一阵子。对于他的建议和话语,朱元璋每次都能恭敬地倾听,并尊其为“先生”而不直呼其名,甚至一度将其比作张良,可见二人关系的确非同一般。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两人之间的关系这么好,为何刘伯温的政治待遇却不高呢?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太史令,到后来朱元璋登基了,他也不过才被封为御史中丞,而掌握整个大明王朝政府大权的中书省宰相一职却始终和他无缘,这究竟又是为何呢?究其原因,小编认为无非以下几点:  其一,早在刘伯温出山之前,朱元璋就已经在南京站稳了脚跟,此时他的政权中已经有了一位名叫李善长的大能人。每当朱元璋在前线忙于军事战务的时候,他就负责整个后方的所有事情,不可否认他的才能也是一流的,总不能因为刘伯温来了就要将其给换下吧?再者说了,就算刘伯温再如何聪明,接替他这个类似于宰相的位置肯定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其二,刘伯温的长处是能掐会算,当个军师或参谋最为合适不过。如果强将其按在李善长的位置上,他或许能够做好,但人家的老部下未必会买他的账。所以最好还是先不动人事。  其三,朱元璋这个人猜疑心很重,即便和刘伯温的关系很好,但毕竟他来到自己身边的时间不长,朱元璋肯定是不会将自己不太了解的人放在如此重要的一个岗位上的。  其四,当年应天大战前夕高层决策时,刘伯温对投降派怒目而视。从当时的诸多细节来看,此人很正直,不太会绕弯子,所以朱元璋才会让其出任太史令、御史中丞,去搞什么天文堪舆、监察和修订律法等工作。至于宰相一职,则需要很好的内功,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所以还是让表面一团和气的李善长出任比较合适。  其五,朱元璋的出身是叫花子,又是安徽人,和刘伯温、宋濂这些浙东的大儒毕竟不是同一类型,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默契是不太可能的,再加上当时浙东方言也是一大问题。相比之下,他和李善长、徐达、胡惟庸等老乡更是合得来,除了相同的习俗、语言、审美等等之外,更多的还是那份乡情。  所以说明初宰相的人选只能是以李善长等人为首的淮右集团,而非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至于刘伯温后来,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由于朱元璋的太过自负以及疑心病重,使其最终也没能落个善终。  刘伯温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但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刘基却不求名利,不以功臣自居,一再谦让,故官爵比其他功臣低,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年俸禄240石,也比其他受封伯爵的大臣低。但即便如此,由于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不久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并逐渐失云朱元璋信任。洪武四年(1371),刘基请求告老还乡,退出政治舞台,时年61岁。  刘基还乡后,虽然不与地方官来往,从来不讲自己的功劳,唯棋酒诗文自娱,行为十分谨慎,但仍遭丞相胡惟庸暗算,指使人诬陷他在家乡强占有"王气"的坟地,引起朱元璋疑忌,被夺去俸禄,致使刘基引咎京,不敢回家。后忧郁成疾,吃了胡惟庸派来的太医药后,病情加重,朱元璋遣使护送回家。不久,便不明不白死去了。这一天是洪武八年(1375)夏历四月十六日,享年65岁。  上面是正史记载的。  但是也有传说是刘伯温在南京时,胡惟庸曾派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但刘伯温吃了他的药后,病情加剧。因此,当时人们怀疑刘伯温是胡惟庸下毒致死。此种说话似乎也有道理,御医毕竟是御医,不可能吃药后反而病情转重吧。所以胡惟庸毒害刘伯温似乎也有道理。但反过来说一个胡惟庸敢毒死刘伯温么,不敢,所以最终来说似乎凶手是朱元璋。就像南宋岳飞死一样,一个秦桧敢杀了岳飞么,不敢,岳飞是天下人敬仰的,只有后面有更强大的人支持才敢害死岳飞,那就是高宗皇帝。

6

刘伯温之于朱元璋,类似于张良之于刘邦,都是运筹帷幄的战略家,所以,朱元璋称刘伯温,为我之子房。

但刘伯温与朱元璋的关系还是不同于张良与刘邦。

1.刘伯温与张良不同。

刘伯温与张良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家,都是各自主公夺取天下仰仗的智囊。不同之处如以下:

刘伯温加入朱元璋集团时间较晚,此时朱元璋已经成为群雄中有能力争夺天下的一支,此时的朱元璋身边围绕着一群淮右功臣集团,这群人团结在李善长身边,形成庞大的势力。而刘伯温属于空降干部,有着文人傲气,这一点让其与已成势力的淮右勋贵格格不入,甚至于形同水火。

而张良则不同,他加入刘邦集团的时间较长,而且与刘邦手底下的将军们相处颇为融洽,本人身为韩国贵族之后,淡泊名利,又懂急流勇退,所以,下场更好。

2.朱元璋与刘邦不同。

从能力上,朱元璋个人能力在刘邦之上,刘邦贵在用人,其个人统帅能力则不敢恭维,而朱元璋从乞丐出身,四十岁左右,奋斗成一代帝王,个人天资聪颖,同时非常勤奋,统帅能力非同凡响,毛主席对其赞誉有加。朱元璋不仅具有用人能力,本身也具有非凡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作为聪明人,对于同样聪明的谋士,不仅有赞赏之感,同时也会心生忌惮。朱元璋对刘伯温依赖度没有那么强。

朱元璋打天下更依靠淮右功臣集团,这些人抱团,以李善长为首领。而刘邦除了靠嫡系班底以外,打下天下更依靠韩信,英布,彭越等相对独立的下属或盟友。朱元璋对淮右功臣集团更为倚重却也更加忌惮,因此有意用刘伯温等空降干部来制衡,挑起两边的冲突。同时为了安抚淮右功臣集团,对刘伯温又不敢过于重用。

3.刘伯温与李善长不同,正如张良与萧何不同

朱元璋集团与刘邦集团中,刘伯温好比张良,而李善长类似萧何,李善长与萧何都担负起维持大后方,筹措粮草,输送士兵,管理财政之职责,为前方输送源源不断的士兵与粮草,因此都被各自的主公所倚重,也是当仁不让的宰相人选。刘伯温与张良在战争年代立功颇多,而战后恢复建设,安抚百姓更仰赖李善长和萧何。

同时相比于汉初三杰中,张良与萧何较为融洽的关系,刘伯温与淮右功臣集团首领李善长关系更僵,后期更是势不两立。

因此,刘伯温的地位,与张良相比,从各自爵位也可见一斑,刘伯温是诚意伯,而张良则是更高的留侯。张良都没当上宰相,更别说情况更加复杂的刘伯温了。

7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类的问题


作为朱元璋的第一智囊,刘基和张良是很相似的。而他们两个人在帝业成就以后,也都没有成为丞相,其原因也是非常接近的。

首先,刘基虽然厉害,但是他并不是开国第一功臣,这个头衔只属于李善长,就和萧何之于刘邦、诸葛亮之于刘备一样。张良、法正以及刘基,确实都是盖世奇才,但是并不是最适合做宰相的人。宰相的能力关键在于执政和用人,而刘基们的能力更多在于出谋划策上。因此,刘基可以做第一谋士,却不能胜任第一宰相。

其次,刘基自己也不很愿意站在桥头。作为深谙政治运行规律的老手,刘基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明白等到天下大定的时候,就是他应该谢幕的时候,尤其是像朱元璋这一类只能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所以让刘基顶在风口浪尖做丞相,他是不愿意的。

最后,朱元璋也不大可能完全信任刘基。在朱元璋心里,最可信的只有家人,淮西旧部其次,像刘基这样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是需要拉拢但更需要防备的,尤其是刘基还是浙东人。把国家大政交给刘基这么个能干而且非我族类的人,朱元璋能放心吗?更何况他根本就不打算让丞相这个职务存在太久的时间!


欢迎您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8

感谢邀请,因为刘伯温太聪明了。

经常会看中朱元璋的心思,这样的人朱元璋不能不让掌握重要的权利机构的。

在攻城略地的是时候用他那是形势所逼,朱元璋自己不用别人也会启用,到那时候就成了心腹大患了。

前五百年诸葛亮,后五百年刘伯温。

这说明刘伯温的智慧很高。

为什么朱元璋不让刘伯温当丞相,

因为朱元璋对控制没有十足的把握。更不可能让他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

9

朱元璋曾多次说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把他当作张良式的人物看待。

刘伯温在民间的声誉也很高,关于他的各种智计奇谋传说很多。而这些传说,凸显出了他的形象——多智近妖。而在官场上,这种戏剧性的形象并不一定适合——官场不是戏场。那些出奇致胜的事,不适合讲究平衡与稳定的朝堂。

刘伯温在朱元璋夺天下的过程中,扮演的是军师角色。正由于他智计无双,且又刚直,故在民间颇有声望。而其全局统筹上的不足和协调能力的欠缺,却不太适合成为百官之首。

起初,朱元璋设丞相时,首选的是李善长。李比刘伯温,更适合。

李善长能调和诸将。在镇守和阳时,郭子兴的部下互不服气。正是李善长从中调节,让他们同心协力,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里国。

李善长在助朱元璋夺天下的过程中,扮演的正是萧何的角色——“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坐居后方,调运粮草,筹集兵饷。刘邦不用张良为相,朱元璋也有相同的考虑-李善长更合适。

李善长追随朱元璋更早。而刘伯温先为元吏,后从朱元璋,资历上不如李,若其为相,恐难服众。

基于以上考虑,朱元璋选用了李善长为相。

后头,朱元璋也试探过刘伯温,但刘伯温没有上当。

朱元璋某次想责罚李善长,并对刘伯温说要换他上。刘伯温回道,李善长虽有过失,但功劳大,威望高,又能调和诸将,没必要换。他还打了个比方,说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的木头,如果用细木,房屋必会倒坍。

由此看见,刘伯温本人,虽与李善长不睦,但仍然看到了他的长处,也窥知了朱元璋用李善长的理由。因此,对于朱元璋不知是真是假的试探,委婉地拒绝了。

但从后面朱元璋的行为来看,他对说要刘伯温当丞相应该是试探居多,因为李善长辞官归故里后,他并没有让刘伯温接手,而是用了杨完,尽管在朱元璋在问刘伯温杨宪如何时,刘伯温坦言杨宪没有丞相的气量。但朱元璋还是用了杨完,没有用刘伯温。而后用汪广洋、胡惟庸,也没有用刘伯温当丞相。尽管每每用他们时,也曾问过刘伯温意见。

刘伯温虽然在丞相人选上说了自己的意见,指出了这些人选的不足,朱元璋也曾说,那只有你合适做我的丞相。但刘伯温应该是识破了皇帝的言不由衷,拒绝了。

可以说,朱元璋没有让刘伯温当丞相,起初是因为有更合适的李善长,后头是因为他已经不想用一个贤明的丞相,朱元璋的心中,此时已经决定削弱丞相的权力了。此时的刘伯温,或可一争丞相,但更多的是已经看透了皇帝的内心,不想淌这趟混水了。

10

朱元璋有两次想用刘伯温当宰相。

第一次是在刚刚建国不久。当时的右丞相是李善长。李善长是在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封他为右丞相的。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对李善长不满,想要撤销他宰相的职务,于是找来刘伯温商量。刘伯温说,李善长功劳很大,又能调和诸将的矛盾,用他当宰相是合适的。朱元璋说,李善长数次想加害于你,你还为他说话?不行,我想用你为宰相。刘伯温说,换宰相相当于给房子换柱头。必须要用大木头,细木头是不行的。刘伯温的意思是说自己是细木头,不能当宰相。

第二次是在朱元璋多次表达对李善长不满,李善长辞官归故里以后。当时朱元璋又找刘伯温商量宰相的人选,说想立杨宪为宰相。杨宪和刘伯温关系很好,但刘伯温还是说杨宪缺乏气量,不能当宰相。朱元璋又说,那就用汪广洋当宰相如何?刘伯温说,汪广洋的气量比杨宪还狭窄,更不行。朱元璋又问,胡惟庸怎样?刘伯温说,宰相是驾车的马,用胡惟庸驾车,那是会把车拖翻的。于是朱元璋说,我看就只有你当宰相合适了,你来当吧。刘伯温说,我这个人性格不好,嫉恶如仇,也不合适啊。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并不是朱元璋不让刘伯温当宰相。而是朱元璋两次让刘伯温当宰相,刘伯温都推辞了。

(朱元璋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两次让刘伯温当宰相,刘伯温为什么都要推辞呢?是他真的不想当宰相吗?

一个政治人物,怎么会不想当宰相呢?刘伯温在元朝的时候,他都多次当官。只是不满元朝的黑暗,他才辞官归隐。明朝刚刚建国,一切都欣欣向荣,刘伯温似乎并没有辞官归隐的理由啊。

而且,就算刘伯温不想当宰相,他为什么不推荐一个恰当的人选?尤其是第二次,当朱元璋说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的时候,刘伯温都说不行。既然不行,他就应该推荐一个行的呀。为什么他一直不推荐呢?

(李善长剧照)

我认为,虽然两次刘伯温都推辞了。不过,两次推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朱元璋想撤换李善长,让刘伯温接任,刘伯温无论如何是不敢接任的。为什么呢?因为之前李善长和刘伯温发生过矛盾。当时刘伯温执掌法令,杀了李善长一个不守法令的部下。李善长亲自向刘伯温求情,刘伯温也不同意,还是坚持把那个部下杀了。可以说,李善长丢了人又丢了面子,他对刘伯温是相当痛恨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刘伯温怎么敢答应朱元璋呢?一方面,朱元璋是一个多疑的人,刘伯温很怀疑这是朱元璋试探他的。一旦他答应,朱元璋也有可能不让他当宰相。另一方面,即使朱元璋真的让刘伯温当宰相,刘伯温也当不好。因为他确实性格比较急,同时朝廷中很多都是李善长的人,他们不会买刘伯温的账。

所以,刘伯温明确地拒绝了。

第二次刘伯温拒绝,情况又有不同。

回到之前的问题,当时朱元璋询问刘伯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乃至询问刘伯温自己合不合适,刘伯温都说不合适。不合适,为什么刘伯温不给朱元璋推荐一个呢?

(刘伯温剧照)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候,朱元璋已经有了取消宰相这个职位的想法。虽然他并没有明说出来,但是,聪明的刘伯温已经察觉出来了。

既然朱元璋是想取消宰相职位,刘伯温为什么还要给朱元璋推荐人选呢?他推荐人选,不是害那个人吗?刘伯温当然也不会答应朱元璋当宰相,因为他还想多活几年。

事实上,朱元璋说要任命为宰相,接替李善长的那三个人,后来朱元璋都让他们当了宰相,但很快都被朱元璋给处死了。

可以说,刘伯温当初想救他们一命,极力阻止朱元璋任命他们为宰相。但是,他们并没有刘伯温的睿智,留念官位,最后死于非命。

最可悲的是胡惟庸。刘伯温阻止他当宰相,本来是救他。但是他却对刘伯温怀恨在心,在刘伯温生病的时候,反而派御医下药,把刘伯温给毒死了。

如此“恩将仇报”又看不透,最后也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参考资料:《明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