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留学生或者华裔对其他国家的真正感受是什么?

留学生或者华裔对其他国家的真正感受是什么?

2020-09-25 12:00阅读(61)

留学生或者华裔对其他国家的真正感受是什么?:我之前在法国留学,现在在加拿大留学,我说说我的感受。法国高中毕业后在法国读的公立大学本科和硕士,在小城镇和

1

我之前在法国留学,现在在加拿大留学,我说说我的感受。

  • 法国

高中毕业后在法国读的公立大学本科和硕士,在小城镇和大城市都呆过,有喜欢的地方也有不喜欢的地方,总体而言我还是很喜欢法国的生活的。分以下几点说说吧:

1.学习:大学宽进严出,每年考试后都是会有一定比例的同学因过不了而留级甚至换专业重新开始的。压力还是有的,不是混混日子就能毕业的。学校和老师的自治权挺大的,所以换学校换专业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你申请的学校愿意要你,你就可以去了。每个学校的体系还有教学内容也是不大一样的。但总体教育资源什么的还是比较平均也比国内大部分学校要好的。

2.生活:法国或者欧洲大部分中小城市给我的感觉就是市中心集中,设施齐全完善,所以生活相对还是便利的。越大的城市越便利,小城镇人少相对出行还有购物不是很便利,但是小镇民风淳朴。大城市要人情淡漠一些,环境会比较复杂一些,脏乱差的程度还有生活节奏也随城市变大而增加。(大小城市的差异大概全球都一样吧)不过整体生活节奏还是比国内慢很多,办事效率也是慢很多!生活七年,已经习惯提前预约,邮件沟通以及邮件轰炸催促!法国人办事讲规矩,不灵活(主要我觉得他们人就是不灵活的,有点单蠢),不过好处就是这样大家就都很平等,手续齐全轮到你了就能办。(这里说一下,因为法国中产阶层占比多,所以基本上至少我见到的都是公平公正讲规矩的,但是听说再往上走也是一样有“关系网”的。)

3. 福利:法国的福利是真的好,外国留学生也能享受当地学生同等待遇!比如:公立大学不收学费,有住房补贴等。公里大学每年交400~600欧的注册费,其中包括医保,就是看病住院可以报销70%。学校食堂一餐3.25欧(2017年的价,每年涨0.05欧),全法都一样。体育活动根据学校不同丰富程度也不同,有的项目需要收费,但是也会比外面便宜很多。比如我在的斯堡大学有教跳伞的,记得是额外收350欧,还有骑马(每次7欧),滑雪(收几欧的车费,雪板什么的学校免费出租),还有别的潜水、击剑、瑜伽等等很多项目,非常棒!看病不论是不是预约或者急诊都是很慢的,不过都不用你马上付钱。医生还会给预算然后查看我的医保报销建议我更换提高报销额度。

4.物价:对比法国的基本收入和物价,我觉得法国的物价还是算低的。同样牌子的东西,在法国的价格甚至比国内低。不过有的东西在国内很便宜在法国却不便宜。一般一周去一次超市,买50欧的东西就很够一周吃的了。不知道是不是法国经济不大行了,2014年前打折什么的都比较少,14年后慢慢的打折活动越来越多了。

  • 加拿大

加拿大我刚来两年,遇到的事还不多,就不多细说了。总的来说,外国学生不能享受当地学生同等待遇,要付一大笔学费,更不存在住房补贴什么的。不过医疗保险还是有的。生活上的话便利程度上也差不多。不过在加拿大最好还是自己有辆车,加拿大的高铁对比欧洲,真的是又贵又不方便!我觉得在法国没车也不大影响什么,但是在加拿大有个车真的是要方便很多,住市中心的除外,毕竟市中心停车费也是很贵的。福利这块嘛,听说我在的魁北克省已经是加拿大福利最高的省了,但说真的我觉得还没有法国好。虽然听说这的牛奶金比法国高,但是看眼睛和牙的补贴比法国少。物价也是比法国高多了,给的价格是税前的,看着很美好,税后真的是好想哭。最后最重要的是气候太差了,冬天又冷又长!再加上地广人稀,造成了这的交通和通信费用都比较高!城市现代化,和国内差不多,缺少历史底蕴感。不过生活节奏要比法国快,办事效率也高一些。

  • 对比国内

我在国外生活的感受就是,国外的生活节奏慢压力低一些,找到一份工作能保障正常生活,生活质量不算低但也不算高吧,一年也能有至少一次出门旅行,但是日子大概也就这样了,不可能再往上发展多少。人少事也相对少一些。但是感觉看不到发展。如果让我选的话,不考虑欧洲难民问题,我是更喜欢在法国生活。但说加拿大和国内的话,我还是比较喜欢国内。真是不大喜欢加拿大。

总结一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还有自身情况对于不同国家的感受也都是不一样的。我有法国同学来了加拿大就不想走的,我却觉得法国比加拿大好。大概在不同的年龄段感受也会不同。

2

在美国居住了二十多年,经历了读书、成家、工作至今,谈谈自己的感受。

刚来的时候特别后悔,尽管那时的中国不怎么发达。但是因为之前在中国一直在大城市生活,而且是美食居多的地方,乍到了美国的郊区(suburb)突然感觉很不习惯——没车就像没腿,公共交通非常少(尽管很定时),买东西甚至去实验室都得找顺风车,挺不容易的。还有剪头不习惯,上店里剪得都是美国发型,我们嘴里的大妈式,不适合亚洲脸型,价钱也不便宜,十几美元对我们那时的留学生来说可以吃两顿,还得给小费。去餐馆倒没有想象的贵,好在我没有“中国胃”,哪个国家的饭食都吃的来,但是吃中餐就惨了,什么一炒或者一炸就加点酱,完全没有中餐的样子。上学地方中国人不算少,但没有中国超市,后来有个小的,名声却很差,据说经常卖过期食品,一般都是在网上订了,有人周末送过来,多加点钱而已。

很快有了车,慢慢开始融入,渐渐开始接触深层次的东西,也算正式开始了将异乡过成故乡的旅程,这个过程大约一年多。

我记得刚来美国的时候也曾有老留学生跟我说,真正开始了解美国至少要在这里住上一年以上,而且不是只生活在留学生中、游离在美国社会之外的一年,应该是完全投入其中的一年,在那一年多里,我们组的老板是美国人,我是我们组招收的第一个中国人,我租房的roommate也是美国人,客观的隔离逼迫我没有对本族人的依靠,因此融入的相对较快。


先说我喜欢的。

对女性比较尊重:譬如没有对女博士的各种说辞了,什么恐龙、剩女之类的会被看作性别歧视,弄不好就会吃官司。因此找工对女性比较平等,谁都不敢因为是女性不招。

人事关系简单。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同事之间没那么多事儿,也没有结婚生孩子婚喜嫁庆之类的随分子,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

科研环境比较好。这里讲究学术自由,因此只要不违法,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就好,不必看领导的脸色行事。

不加班。工作十几年我是基本没加过班的。

投资理财的渠道多,而且规范成熟。

机会多、工资高、物价低,车子房子什么的不需要家里帮忙,博士毕业只要找到正式工作马上就买得起房,而且能就可以帮到家里,这在20年前对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再说我不喜欢的。

如果自费,小病小灾还好,一两百美元去Urgent Care就可以搞定,一旦要做手术或者大病的话必须有保险,除非你是亿万富翁,否则付不起。这意味着如果你不是巨富(自己付得起)或者赤贫(国家福利兜底)的话,中产阶级必须有好工作带来的好保险才能睡得踏实,没工作自己买保险是很贵的。

但是一旦看病看到赤贫(除了车子之外,包括房子等其他资产的现金价值1000美元),马上就有联邦福利兜底,这一点还是挺人性化的。

个别的区治安比较差。一次去巴尔的摩开车经过了一个这样的区,同行的人告诉我这里治安差到极点,我的车子如果爆胎的话都不能停,要坚持开出这个区,感觉挺马骨悚然。好在只有大城市偶尔有这样的地方,我读书和现在居住的大学城,有些人甚至不锁车锁门的,我偶尔忘了锁车也没丢过东西,遗忘了两次钱包都被原封不动送回来了,一次钱包中还有好几百美元的现金(美国人一般刷卡,不用现金,因此包里一般只有20美元的人居多)。

一晃,在美国20多年了,三年前回国,发现国内有了很多的变化,尤其是城市面貌上有了不少发展,但是真心说,物价也真是高,换算后的净价直抵甚至超过美国,实在挺让我惊讶的,也许大家都有钱吧。

3

身边有从日本,美国,英国留学回来的好友,熊从他们身上,说说他们的感觉吧。

英国同学A。

开始去的时候特别想回来,和自己想的落差有点大。住在市区,怎么想着房子也应该不错吧,但是到了街区一看,房子都很老,家里的家具也很老,电梯看起来也很老,街区公交地铁也是有脏乱的时候。。。。

然后就是风,干燥。要是没有加热器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皮肤会怎样。。。妖风真的一阵一阵的,只好买了一一件带有帽子的冲锋衣,刮风的时候护着发型,下雨的时候挡雨。多么贵的雨伞,遇到英国风雨夹击的天气都是没有。。

食堂和外卖又贵又不好吃,所以基本逼得她自己做饭,回来倒是练就了一手好厨艺

但是英国有很多酒吧,大家很随性,也很幽默,爱足球的很多,风景好的地方很多,就越来越爱英国了

美国同学B

大胆很多,自由奔放很多,出门非常注意安全,长久在国内没有枪的环境生活惯了,到了一个随处是枪的国家,格外注意安全。基本都有车,会开车去上学,周围有豪车的人也很多,壕气冲天的少年少女不少。

4

各有不同吧。有的孩子确实是为了学点东西,回来服务国家;有的纯粹是为了镀镀金;还有的是为了改换门庭,成为*籍华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5

在美国呆了一段时间了,真实的感受是,美国这个国家,大自然环境保护的很好,美国是移民国家各种肤色的人混合在一起,他们都很爱这个国家。绝大部分人都遵守规则。美国人民也很友好,见面主动和我打招呼的都是美国人。在美国办事都按照规则来,比如租房,买房很放心,不会担心所谓的坑。美国人低调不炫耀。

美国除了纽约大城市,人口密度很小。我所在的美国首都人口密度也不大,到处都是林荫道,随处可见跑步运动的人们。



6

祖国真好!

7

首先对于华人留学生这个群体,在大多数外来移民跟本土人的看法是,不用工作但却有钱,英文一般很神秘。

留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只与说国语的留学生交流。现在留学门槛越来越低,一部分留学生打着镀金的名义,出来混日子。我一点都不觉得澳洲难毕业,甚至感觉比国内更容易。真正学习的人只会担心自己拿不拿到HD,是不是honor毕业。在澳洲,英语都说不好仍然毕业的人大有人在。论文用中文写,google翻译一下,再从grammar找人修改。就算写都懒得写,总是有dai写,再差就算考不过,明年再修早晚都会毕业。什么名校毕业,真正海龟水平怎么样,英文一试就知道。

至于华裔,这是一群非常奇怪的群体,大多数的海外华人并没有融入到当地的圈子,实际上大多数其他国家移民都是如此,语言障碍是移民一代的硬伤。个人觉得,我们跟西方人是完完全全从思维方式跟文化背景不一样的两个民族,没有谁好谁不好的。中国人有好有坏,西方人也一样,好心肠的人很多,但是psycho也一堆。

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大家都说西方教育好,很多人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而移民。可是我真正看的是,孩子教育基本靠补习班跟自学。大家都说私校好,把小孩子送进了私校才发现,里面好多都是印度人跟中国人,白人根本没有多少。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实际上,文化差异仍然在移二代上出现,大多数华裔的孩子主要跟华裔还有印度的孩子关系较好。当然,我说的是大多数。国外的教育提倡鼓励教育,可是个人认为,国内基数大,也许教育确实是压力很大,残忍冷酷。但是,让孩子从小知道所有回报都需要自己努力感觉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因为社会远比学校更残酷。不努力就会被优胜劣汰是早晚要接受的事实。

总的来说,在生活上,自己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融不融入圈子其实问题不大。

在工作上,作为一个异乡人,管理层几乎都被白人占领,同样的职位,华人需要更加优秀更努力才能得到。

在文化上,新一代留学生们大都更看好祖国的发展跟潜力,毕业后选择回国就业,少部分选择留下。而部分华裔们,当你跟他们说祖国好的时候,他们会拼命反驳,哪怕自己在海外吃了亏也不会跟你抱怨一点不好。其实上,国内发展大家都看在眼中,海外原有的优势正在慢慢被追平,放弃了机会的人,都不愿意接受也许当年选择错误的现实。

这次疫情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我们与西方世界的不同,澳洲与中国争锋相对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那些在澳华裔的利益,说难听些,拿了国籍的人,可有人考虑到了你们会不会被歧视。因为肤色不同,所以哪怕移了民,你可以炫耀地拿出澳洲护照,但是在老外眼中,你仍然是一个中国人。

8

天下都一样,飘到哪里,哪里都是家!

感觉还是更爱我大中华!

9

就象外国人对中国一样,但外国人真的喜欢和爱中国,因为中国国籍太难拿了,中国没有歧视这一点秒杀全世界,安全感也秒杀全世界,留学生和华裔的真正感受只有他和她最知晓了,希望在海外的他和她们都好好地,幸福快乐吧

10

这个不太好回答,我没有留过学,也不是华裔,说观点吧!第一意味着更多的人走出了海外,对外是一种经济的促进,第二,学识的交流,第三,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