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清朝的科尔沁大草原是现在内蒙古的什么地方?蒙古部落是怎样划分

清朝的科尔沁大草原是现在内蒙古的什么地方?蒙古部落是怎样划分

2020-09-09 12:00阅读(107)

清朝的科尔沁大草原是现在内蒙古的什么地方?蒙古部落是怎样划分的?看康熙王朝的时候孝庄太后是科尔沁大草原的,还有好多皇子阿哥的福晋是科尔沁大草原的,科尔

1

你好!谢谢邀请。

我的回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科尔沁草原的地理位置,蒙古族部落的形成,清朝蒙古地区的行政设置划分。

第一:科尔沁的地理位置

科尔沁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科尔沁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弟哈萨尔的领地,,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管辖的游牧区之一,地处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南坡,松辽平原西端。即从大兴安岭到松辽平原。包括整个兴安盟和通辽市的一部分地方。科尔沁草原西与锡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邻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科尔沁区耸立在美丽富饶的科尔沁大草原。位于日新月异的环渤海经济圈,处于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的交汇地带,扼华北、东北之咽喉,联京津冀、黑吉辽之枢纽。素有\"七省通衢\"之美誉。

科尔沁草原现大部分已变为农耕地以及部分沙地,也有称科尔沁沙地。它是沿用古代蒙古族科尔沁部落名称命名。位于北纬42°5′~43°5′ ,东经117°30′~123°30′ 。海拔250~650米,处于西拉木伦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间的三角地带,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 ,面积约4.23 万平方千米 。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通辽市开鲁县、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和赤峰市翁牛特旗、敖汉旗、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双辽市、洮南市、白城市等地!

第二:蒙古部落是如何形成的?

蒙古族形成以前,地处北亚的蒙古高原、大漠南北地区先后出现过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室韦一鞑靼等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的活动对蒙古族的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历史上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西拉木伦河、大凌河、老哈河等诸河流域的大小部落的总称。公元前209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各部受匈奴人统治达3个世纪之久。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汉朝击败匈奴,匈奴举部西迁,这个时候,东胡人的一支鲜卑人逐渐占据了匈奴人的土地,鲜卑至此便强盛起来。其中起源于大兴安岭北部的鲜卑人的一支,拓跋鲜卑走出草原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统治中国北方148年,鲜卑也是第一个从草原走出来入主中原的民族。专家确认,拓跋鲜卑人所使用的是一种古代的蒙古语方言,他们是蒙古民族的先民。

公元3世纪后半叶,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8年),鲜卑宇文部的一支,从鲜卑联盟中分离出来,单独游牧于湟水与土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流域一带,自号契丹。500年后,契丹新贵族耶律阿保机崛起,建立了大辽王朝,统治中国北方209年,契丹也是第二个从草原走出来的民族。

公元4世纪中叶,居住于兴安岭以西(今额尔古纳河与大兴安岭东西一带)的鲜卑人的一支则称\"室韦\"。蒙古,是室韦人的一支,它是成吉思汗家族所属蒙古部的直系祖先。这些蒙兀室韦部落被当时的突厥人称呼为\"塔塔尔\"(汉籍为达怛,鞑靼)人。所以,可以称他们为室韦一鞑靼人。他们是原蒙古人,他们的语言保持着东胡后裔语言和方言的特点,这种语言和方言,应当叫做原蒙古语。这种原蒙古语与后来经过突厥化的古蒙古语有很大差别。据波斯人所著《史集》,\"蒙古\"是\"质朴无力\"的意思。\"蒙古\"刚开始形成氏族部落时,大概是个弱小的部落,后来随着他的强大,逐渐成为闻名于世的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名称,才有后来称霸一时的蒙古帝国。

第三:清朝蒙古地区的行政设置划分

明清之际,蒙古分为众多部落(蒙古语称为\"艾马克\"),部落首领为\"部长\"(鄂拓克)或\"汗\"。清太宗时,依照满洲八旗的组织形式,将原属于明朝的部分蒙古军收编为旗,是为蒙古的基本行政单位,其长官为札萨克或总管。旗下设\"佐\"(苏木),相当于乡。自此蒙古各部落被纳入统一的行政体系之中。在地域上,蒙古地区大致分为察哈尔、内蒙古、西套蒙古、外蒙古(包括土谢图汗部、赛音诺颜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科布多与唐努乌梁海六部分。

清代蒙古又分为内属蒙古与外藩蒙古。内属蒙古包括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唐努乌梁海、阿尔泰乌梁海等部,各旗由朝廷派遣官员(一般为总管)治理,与内地的州、县无异。外藩蒙古各旗则由当地的世袭札萨克管理,处于半自治状态。在外藩蒙古,以若干旗合为一盟,设正、副盟长,掌管会盟事宜,对各旗长官(札萨克)进行监管。清代的盟是监察机构,并不能视为一级政区。外藩蒙古又按其归附清朝的先后分为内札萨克蒙古与外札萨克蒙古。内札萨克蒙古又被称为内蒙古,于天命至康熙初年陆续归附清朝。乾隆以后定为二十四部,共四十九旗,设六盟。内札萨克各旗不但政治地位很高,还保留了一定的兵权。康熙中期以后归附清朝的各部落称为外札萨克蒙古,包括漠北的喀尔喀四部、西套蒙古二旗、青海蒙古各部、科布多各札萨克旗、新疆旧土尔扈特部及中路和硕特部。外札萨克各旗无兵权,隶属于当地的将军、都统、驻扎大臣(西套蒙古二旗除外)。其中喀尔喀四部后来演变为外蒙古。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指导。

2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作为一度火遍大江南北的历史正剧,《康熙王朝》曾创造了多个收视记录。

不过,经典度和热度从来和真实度不成正比,作为讲述康熙皇帝一生功过的影视剧,虽然影视剧根据剧情需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但其依托的二月河小说《康熙帝国》本身就与历史存在着较大出入,这导致本身和历史事实比如大相径庭。

而除了康熙,作为另一主角的孝庄太皇太后自然也是争议颇多,比如那句经典“我孝庄”,虽然这不是扮演者斯琴高娃的错,但作为历史人物还原者却对基本的历史事实视若无睹实在不该。

而除了口误,在影视剧46集版本第24集中,周培公临终前将被贬盛京后苦心孤诣绘制的《大清皇舆全图》献给康熙,而当康熙将底图展示给孝庄太皇太后时,激动的孝庄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即科尔沁草原。当时的她指向的是漠北蒙古的乌里雅苏台,而实际位置应该是内蒙古东部地区。

作为活跃在北方数百年的游牧民族,蒙古在13世纪崛起后并建立了空前广阔的草原帝国后,很快盛极而衰,并彻底走向衰落分化。

14世纪,在明朝的打击下,北元在1402年灭亡后,蒙古各部恢复了鞑靼和瓦剌的古称。其后200多年,瓦剌和鞑靼相继崛起,始终是明朝的心腹大患。

明朝前期,瓦剌强盛一时,1449年土木堡之变就是瓦剌的顶峰,不过其后迅速衰落,鞑靼崛起,并开始威胁明朝北方。

1480年,鞑靼中兴之主达延汗继位,并统一鞑靼,强盛一时。不过达延汗死后,鞑靼再度分裂,其早先分封给儿子的各部也纷纷自立。

1547年,土默特首领俺答汗继位,土默特部遂称雄漠南,黄金家族直系后裔察哈尔部被迫东迁。随后1571年俺答汗与明朝封贡互市,土默特各部遂南迁到长城附近。

俺答汗死后,明朝虽与土默特部继续友好,但对察哈尔,科尔沁等部相当敌视,这给了后金可趁之机。

科尔沁部位于今天的内蒙古通辽周边,是蒙元帝国东道诸王,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后裔,因最靠近后金且历史上不属于达延汗部后裔,科尔沁部最先被后金征服并成为后金对抗察哈尔等漠南蒙古各部的有力盟友,察哈尔部林丹汗1634年被后金击败身死青海,1635年后金统一漠南蒙古。

因为最早归附后金,科尔沁部和后金关系最紧密,双方联姻频繁,孝庄就是嫁给了皇太极。

而漠南蒙古除了察哈尔和科尔沁,还包括土默特部。

漠北蒙古是达延汗统一鞑靼后,分封其子纳力不剌和格列山只分掌喀尔喀万户,后博迪汗将喀尔喀万户一分为二,纳力不剌一支向南迁徙漠南形成喀尔喀五部,格列山只一支则迁到了蒙古中部成为外喀尔喀部。

喀尔喀蒙古占据今天的蒙古和唐努乌梁海等地,清朝初年形成为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车臣汗、赛音诺颜汗部,统称喀尔喀四部。

1691年,康熙举行“多伦会盟”,漠北蒙古纳入清朝版图。

相比之下,漠西蒙古比较特殊,是蒙古化的突厥人,瓦剌衰落后被迫西迁,占据着西域广大地区。

瓦剌西迁后,分裂为杜尔伯特、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四大部以及辉特等小部。明末,准噶尔崛起,土尔扈特不堪忍受压迫被迫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建立土尔扈特汗国,后来不堪沙俄压迫在1771年即乾隆年间万里归国;和硕特部早先占据南疆,后被准噶尔排挤迁移到青藏高原上建立了和硕特汗国,1716年被准噶尔消灭;杜尔伯特部在乾隆时期遭到准噶尔攻击被迫内附清朝。

因为准噶尔汗国强盛一时,因此成为清朝和沙俄的劲敌。清朝从康熙时期1690年的乌兰木通之战开始,经历了1696年昭莫多之战,1717、1722年驱准入藏之战、1723年平定青海和硕特蒙古叛乱、1731年和通泊之战等激烈拉锯战,到1759年统一天山南北,前后耗时70年最终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完成了疆域的大一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3

科尔沁草原

又称科尔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命名。位于北纬42°5′~43°5′ ,东经117°30′~123°30′ 。海拔250~650米,处于西拉木伦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间的三角地带,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 ,面积约4.23 万平方千米 。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汉旗与通辽市的开鲁县、通辽市和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辖区。内蒙古地区部族

1、察哈尔部:

2、察哈尔八部(鄂托克)

(1)克什克腾部

(2)浩齐特部

(3)敖汉部

(4)奈曼(乃蛮)部

(5)苏尼特部

(6)乌珠穆沁部

(7)察哈尔万户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8)多罗特部

3、内扎萨克八部:

(1)科尔沁部—嫩科尔沁部

(2)阿鲁科尔沁

(3)杜尔伯特

(4)郭尔罗斯

(5)扎赉特

(6)四子部落

(7)茂明安

(8)乌拉特

4、内五部喀尔喀

5、巴林部

6、弘吉刺惕部

7、翁牛特部

8、阿巴噶部

9、阿巴哈纳尔部

10、鄂尔多斯部

(附)达尔扈特(达尔哈特)人

11、土默特部、蒙古勒津(蒙郭勒津、蒙古贞)部

12、永谢布、阿苏特、喀喇沁部

13、巴尔虎部

14、兀良哈—乌梁海蒙古

15、依克明安

16、布里亚特

二、漠北蒙古外喀尔喀诸部——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赛音诺颜汗

三、漠西蒙古

1、和硕特部

附:西藏的达木蒙古

2、阿拉善和硕特

3、辉特部

4、准噶尔部

5、杜尔伯特部

6、土尔扈特部

7、乌梁海人(兀良哈)

附:图瓦人

8、扎哈沁人

9、明阿特人

附:科布多大臣辖区

附:喀尔喀人

四、蒙古地域之外的蒙古人

1、卡尔梅克人

2、布里亚特人

3、图瓦人

4、阿尔泰人

5、哈扎拉人

五、与蒙古有关联的其他民族

1、钦察人

2、鞑靼(Tatar或Tartar)人、塔塔尔族

3、诺盖人

附:诺盖分支部落简介

4、乌兹别克人

5、哈萨克人

4

科尔沁算是古代蒙古诸部之中名气最大,也最尊贵富有的大部,尤其是在清朝时期,满蒙联姻大多都是满洲与科尔沁之间进行的联姻,与其他蒙古部族并没有与科尔沁之间这么亲厚。

清朝时期的科尔沁属于漠南蒙古,大致上就是如今的内蒙,处于扎鲁特部、扎赉特部、盛京将军辖地与黑龙江将军辖地之间,大致就是如今内蒙东部,即兴安盟与通辽两地。

最初,科尔沁地区本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撒儿的领地,“科尔沁”在当时成为哈撒儿后裔所属各个蒙古部族的泛称。像是比较著名的嫩科尔沁、四子部落、茂明安部、乌拉特部,甚至是青海和硕特部都属于科尔沁的部族分支,他们都是哈撒儿后裔的属部

蒙元时代,孛儿只斤氏家族被称为“黄金家族”,元朝被明朝击退回到漠北以后,黄金家族的传承仍旧没有中断,直到明朝土木堡之变以后,瓦剌太师也先诛大汗脱脱不花自立为汗,黄金家族的传承这才有所中断。但没多久也先就身死,脱脱不花的曾孙达延汗重新一统草原,驻于察哈尔境内,而这也使得蒙古的中心转移到了漠南地区

明末清初,察哈尔是蒙古的中心,然而这个时候的蒙古实际上已破碎化,林丹汗名义管制之下的科尔沁、内喀尔喀、鄂尔多斯等部族实际上都各自为政。之后科尔沁带头与后金联合,而林丹汗选择与明朝结盟。

虽然按道理来说,察哈尔部属于最后的蒙古大汗的传承之地 ,但黄金家族却并非只有察哈尔蒙古这一支,科尔沁部也属于黄金家族的嫡脉后裔。后金崛起林丹汗深死以后,传说中的传国玉玺被奉献给了皇太极,而林丹汗的妻妾大多也都改嫁后金皇室,成为满洲的妃嫔。而比察哈尔更早与后金结盟的黄金家族后裔科尔沁,自然获得了比察哈尔蒙古更尊贵的待遇。

所以从后金开始,到清朝中期,清朝后宫身份尊贵的蒙古后妃几乎都来自科尔沁,很少来自其他部族,而比较尊贵的清朝公主,也都是嫁到科尔沁部

清朝时期的蒙古分成好几个部分:

  • 漠南蒙古又称内蒙古,分成24部,有6盟49旗;

  • 漠北蒙古又称外蒙古、喀尔喀蒙古,分成4部附2部,有4盟86旗;

  • 漠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分8部8盟32旗;

  • 此外还有青海蒙古5部30旗,西套蒙古2部2旗。

而蒙古各部的直属机构也不同,比如西套蒙古由理藩院与陕甘总督辖制,漠西蒙古由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伊犁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等分属管理

5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科尔沁草原又称科尔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命名。位于北纬42°5′~43°5′ ,东经117°30′~123°30′ 。海拔250~650米,处于西拉木伦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间的三角地带,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 ,面积约4.23 万平方千米 。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汉旗与通辽市的开鲁县、通辽市和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辖区,科尔沁草原历史上曾为河川众多、水草丰茂之地。据记载,公元10世纪时自然条件是“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直至19世纪初扎鲁特旗东南还留有松林 。但至19世纪后期 ,因滥垦沙质草地,砍伐森林,曾号称“平地松林八百里”的赤峰以北而今已成茫茫沙地。由于人类对草原的不合理利用,甸子地不断缩小,坨、?地扩大,沙化面积急剧增加,最终形成了大片沙地。坨甸两者所占相对面积为3∶1,生产发展和人类生活受到直接威胁。为防止沙化、草场退化和土壤盐化,采取了草场封育,翻耕补播、人工种草、引洪淤灌、防止过牧及营造防护林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科尔沁草原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位于俄罗斯西南方的一块是卡尔梅克人.“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如果喜欢呼伦贝尔大草原喜欢蒙古文化可以关注我谢谢了










6

科尔沁大草原是现在内蒙古什么地方?

我要说,科尔沁大草原就在另一半的东北,肯定有人喷。东蒙不是东北。但说这话的,肯定也是一口东北话的东蒙人。

广义的东北地区,确实包括现在的内蒙古东部四市盟。

东蒙四盟与东三省,共同构成了东北。现在的科尔沁大草原,就在东蒙四市盟中的通辽和赤峰境内。紧贴着吉林和辽宁。科尔沁的西边是锡林郭勒,北边是呼伦贝尔。

古代的科尔沁大草原还在恢复中。现在是著名的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所以,又叫做科尔沁大沙地。

蒙古部落是怎么划分的?

至于蒙古部落的划分,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时期:成吉思汗之前的蒙古各部、元朝与四大汗国时期、明朝时蒙古各部、清朝时蒙古各部

成吉思汗之前,蒙古只是蒙古高原上的一个小部落,那时候也没有蒙古高原这样的名称。在这同一地区并存着其他部落,如蔑儿乞人、塔塔儿人、乃蛮人、林中百姓、克烈人、斡亦剌人,这些有的还是突厥后裔,彼此之间连语言都不统一。直到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这块高原也被命名为蒙古。其他部落,不是被征服,就是主动归附,都有了统一的名称——蒙古。

元朝与四大汗国时期,所有这些蒙古人,被划分到成吉思汗家族子弟名下。大致上,成吉思汗的兄弟们在蒙古东部,幼子拖雷被分配到当时的权力中心漠北,成吉思汗的其他儿子被分到蒙古西部、西域甚至更远的东欧。当时已经有了帝国的雏形。原有的部落,已经被黄金家族诸王统领的大小汗国取代。

明朝时期,蒙古人彻底退回蒙古高原。北元没撑多久,就不再坚持元朝、帝号、庙号等中原传统。元朝皇帝后裔再次成为大汗,却不能服众。蒙古分裂各自为政的部落。可这样的部落,又不同于由血缘联系起来的原始部落。已经有了深厚的人为因素在里面。

正如,科尔沁大草原的名字来源于科尔沁部。而科尔沁部的名字,源于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尔麾下的一支弓箭手部队。正是这支弓箭手部队的后裔构成了科尔沁部落。他们驻扎的地区,也就被命名为科尔沁草原。

各个部落大体上按照地理位置,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大部。

漠北蒙古又称为喀尔喀蒙古,下面分为四大部落:

土谢图、车臣、札萨克图、赛音诺颜

漠西蒙古又称卫拉特蒙古,下面分为四大部落:

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

漠南蒙古,虽然是相对血统最正的黄金家族,但下面的部落却很杂。可能与这个地区处于争斗的中心有关。众多部落此消彼长,大体上有科尔沁部、察哈尔、土默特等

清朝时期

后金刚刚建立时,努尔哈赤的死对头叶赫部联系蒙古、女真诸部,组成九部联军去攻打努尔哈赤。九部联军中就有科尔沁部。但攻打失败,科尔沁部的首领,两个被俘虏。只有明安一人丢盔弃甲,骑着一匹破马跑回了本部。

努尔哈赤优待俘虏,把科尔沁部感动了。于是,归降于努尔哈赤,这是最早投入后金阵营的蒙古部落。也构成了日后的满蒙联姻的基础。之后,漠南蒙古各部歃血为盟,推戴皇太极为“博克达彻辰汗”,正式达成满蒙联盟。

由于与清朝建立联系最早,科尔沁部也一向举足轻重。其中出自科尔沁部最著名的两个人,一是清楚的孝庄皇后,一是清末的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

而清朝时期,蒙古各部也被盟旗制度划分为:内扎萨克蒙古、外扎萨克蒙古、蒙古八旗。蒙古八旗完全融入与八旗中,并非单独开列的八旗。外扎萨克蒙古,主要是当年的漠西、漠北蒙古组成,内扎萨克蒙古则主要是当年的漠南蒙古。

盟旗制度中,各旗之上设有盟长。但盟长只负责监督,不能发号施令。相当于秘书长。蒙古各部被更严格的监管起来。也就不再有什么部落了。

漠北四部直接改编86个旗,盟长还是原来的部落首领,四个亲王。

漠西蒙古最终编为64个旗,其中最大的变动,也就是准格尔部豪横一时,最终被灭;远走的土尔扈特人东归。漠西则没有盟长,直接听命于所在地将军管辖。

漠南蒙古则更进一步,改编为内属蒙古,51个旗,也没有盟长。除了察哈尔部曾经作乱被灭,剩下的还有土默特、喀喇沁、新巴尔虎、陈巴尔虎之类的。之后,内属蒙古也就演变为现在的内蒙古了。

从历史上看,部落的兴起和灭亡,无非是打乱重组,再打乱再重组的过程。

7

科尔沁大草原是现在的蒙东赤峰和通辽地区,现在通辽下辖区县中还有一个科尔沁区。科尔沁大草原的范围大致从大兴安岭到松辽平原。

清朝时期的蒙古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满清起源于白山黑水之间,地缘因素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和蒙古各部发生了复杂的关系。

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就与附近的蒙古各部会盟、联姻。公元1593年蒙古科尔沁部参加了讨伐建州的九部之役,后参加的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与努尔哈赤“遣使通好,自是蒙古诸贝勒通使不绝”。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科尔沁部首先成为后金的属部。

“本朝龙兴,蒙古科尔沁部率先归附,及既灭察哈尔,诸部相继来降。于是正其疆界,悉遵约束。有大征伐,并帅师以从。及定鼎后,锡以爵禄,俾得世及。每岁朝贡以时,奔走率职惟谨,设理藩院以统之。”

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内附,蒙古除布里雅特、卡尔梅克等由俄罗斯统治外,其余各部均纳入清朝版图,乾隆帝作诗曰:“从今蒙古类,无一不王臣。

因为位置的原因,清朝蒙古又分为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

漠南蒙古共分成二十四个部落分别是:科尔沁部、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敖汉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鲁特部、阿鲁科尔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腾部、喀尔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乌殊穆沁部、浩齐特部、苏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纳尔部、四子部、茂明安部、乌喇特部、喀尔喀右翼部、鄂尔多斯部。

漠北蒙古分成四个部落分别是: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扎萨克图部和汗赛音诺颜部。

漠西蒙古分为四个部落分别是:和硕特部、准噶尔部、辉特部、土尔扈特部。

其实蒙古族和满族一样,本身就是部落的联合体,现在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历史上的东胡-鲜卑-室韦一系。而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历史上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西拉木伦河、大凌河、老哈河等诸河流域的大小部落的总称。

所以,从根上来说,蒙古族本身就是各个部落组成,后来直到公元1162年铁木真出生,他后来统一的蒙古高原,过程中肯定也兼并了很多原本属于其他民族的部落,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得蒙古族,但这也并没有改变蒙古由部落组成的结构。

而清朝只是在定鼎中原的过程中联合了蒙古诸部。至于蒙古诸部的区域划分,基本还是按照原本各部所占领土,臣属清朝后,由清朝制定规则,相互之间的战争减少,地盘基本稳定了而已。

8

科尔沁草原地处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南坡,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部为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的部落,明人称其部为“好儿趁”。其部后来从额尔古纳河流域迁徙至嫩江流域,也就是兀良哈三卫的牧地游牧,成为兀良哈的附庸,其部自号科尔沁。兀良哈三卫即朵颜三卫,后来兀良哈三卫南迁后,科尔沁部继承了三卫的牧地,并向南一直扩展到辽河流域。

蒙古的起源

蒙古的名称,最早见于《旧唐书-北狄传》,始称“蒙兀”,是大室韦的一个部落,居于额尔古纳河上游。关于蒙古族的起源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 匈奴说。包括蒙古国专家在内的许多史学家论证匈奴和蒙古的传承关系,但是中国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记述。

  • 突厥说。李思纯的《元史学》记载:“蒙古部族之先世,出于突厥,故研究蒙古部族者,当于突厥部族中求之,所谓完美详善之蒙古或色目部族考,盖犹有特也。”相关的论述和著作很多,但是并没有足够证据佐证。

  • 吐蕃说。以《蒙古源流》为代表的著作提出的族属理论,都带有宗教色彩,这和后来西藏的喇嘛教与部分蒙古人信仰的改变有关。

  • 蒙汉同源。《中国人种考》中说:“蒙古是匈奴遗种,《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其先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匈奴出于淳维,淳维出于夏后氏,为黄帝耳孙,所以蒙古也是皇帝后裔。”

  • 鞑靼说。《明史-鞑靼传》认为鞑靼即为蒙古,事实上鞑靼与蒙古室韦,都是室韦其中一个部落。

  • 鲜卑说。认为蒙古与鲜卑等东胡同出一源,尤其是语言的发展以及习俗和萨满宗教等方面非常一致。

蒙古的部落

早期蒙古部主要居住在斡难河上游和不儿罕山附近,继承的是突厥人西迁后留下的牧地。蒙古分为两大类,一是尼鲁温蒙古,尼鲁温的意思是贞洁之腰,即成吉思汗十世祖母阿阑豁阿的腰。阿阑豁阿的儿子孛瑞察儿的子孙繁衍出许多氏族和部落,共同组成了孛儿尔只斤部,即后来的黄金家族。孛儿尔只斤部最强大的部落是乞颜部和泰赤乌部,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合答斤、散只兀、札答阑、八邻、忙兀、主儿乞等部落。

二是迭列列斤蒙古,就是非阿阑豁阿后裔的蒙古人,其中融合了契丹、突厥、铁勒、女真以及汉人。其中包括诸如捏古思、弘吉剌、兀良哈、亦乞列思、逊都思、斡罗纳尔、阿鲁剌、嫩真、伯岳兀等部落,其中部分被尼鲁温蒙古征服,部分自繁衍成大部落。

辽金时期,为了对付强大政权的控制,蒙古部落组成了许多松散的部落联盟,共推汗王管理,一直是由孛儿尔只斤家族世袭。除了孛儿尔只斤的乞颜部等部落,又形成了几大部落势力分别是:

  • 扎剌亦儿部,居于克鲁伦河流域,分为十大支,扎剌亦儿部与孛儿尔只斤有世仇,后来被孛儿尔只斤征服,该部世代为孛儿尔只斤奴仆。

  • 篾儿乞部,游牧于斡耳寒河及薛灵哥河流域,由四个部落联盟组成,其部因拒绝孛儿尔只斤的联盟,被孛儿尔只斤征服。

  • 克烈部,是蒙古与铁勒人的混种,原居于叶尼塞河流域,后迁至哈剌和林一带,其部多信奉基督教,后来被孛儿尔只斤的蒙古部征服,土尔扈特部就是其后裔部落。

  • 斡亦剌惕部,森林部落,居于叶尼塞河流域,其部的各分支个不同属,现俄罗斯境内的蒙古人许多为该部后裔。

  • 弘吉剌部,紧邻金朝和乞颜部,成吉思汗的妻子就来自该部,该部后来归附乞颜部。

  • 主儿乞部,是乞颜部的一支,主儿乞部与乞颜部分分合合,后来被乞颜部征服。

  • 塔塔儿部,又称鞑靼部,居于漠北,后被乞颜部征服,几乎被灭族。

  • 奈曼部、汪古部,属于突厥后裔,后依附蒙古。

元代灭亡后,蒙古虽有名义的共主,但其实已经呈现了数百年的分裂状态,蒙古主要分为四大部:

  • 喀尔喀蒙古:喀尔喀蒙古之称开始于明代,也称漠北蒙古,共分为12部。其中内喀尔喀五部居东,为北元中兴之主达延汗与满都海所生的阿尔珠博罗特及其所部后裔,明末又迁徙幕帐到大兴安岭东南,属于内蒙古。外喀尔喀七部,为达延汗与苏密尔哈屯所生的格勒森扎及其所部后裔,仍称喀尔喀蒙古,或外蒙古。

  • 察哈尔部:察哈尔部为达延汗长子图鲁斯博罗特后裔,是元帝室正统相承的部落,为蒙古各部的共主,但是早已是徒有虚名,难以服众。其部后从漠南迁徙至明朝边外,处于的边境地区,蒙古语称边境为“察哈尔”,因此,其部以此为部落名。其部最著名的领导人为林丹汗,称呼图克图汗,明史称为“虎墩兔”,此人一直希望统一蒙古,但一直未能成功,反而被女真人一举击垮。

  • 科尔沁部:科尔沁部为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的部落,明人称其部为“好儿趁”。其部后来从额尔古纳河流域迁徙至嫩江流域,也就是兀良哈三卫的牧地游牧,成为兀良哈的附庸,其部自号科尔沁。兀良哈三卫即朵颜三卫,后来兀良哈三卫南迁后,科尔沁部继承了三卫的牧地,并向南一直扩展到辽河流域。

  • 厄鲁特蒙古:厄鲁特蒙古为瓦剌,游牧于天山以北的广袤地区。厄鲁特蒙古分为五大部,其中最著名的为土尔扈特部,其部因与当时的准噶尔台吉不合,便与其他两部部分牧民迁徙至伏尔加河流域,后又在英雄渥巴锡的带领下冲破重重阻力,与乾隆时期东归故国。当然:厄鲁特蒙古还有一位更加有名的人物就是葛尔丹,他便是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

9

科尔沁草原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大约是以通辽市、兴安盟为主的区域。但历史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肇州县、肇源县,吉林省前郭县、乾安县、白城所有县市区都是科尔沁部活动地域。

至于蒙古部落的划分,恐怕不是一个答案能说清楚的,有很多很厚的书对蒙古部落进行了溯源。如果简单地说,大致分为三大部分,东蒙古也就是中央蒙古(一般意义上的蒙古族,地理方位是内外蒙古,明朝称为鞑靼),漠西蒙古也就是卫拉特蒙古(说卫拉特方言,明朝称为瓦剌,清朝称厄鲁特或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人(说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

现代内外蒙古的蒙古部落的格局来源于明朝达延汗重新统一鞑靼也就是东蒙古以后,直属大汗的部分划分的6个万户,不直属的还有科尔沁万户(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的后裔,蒙古大汗行叔侄之礼,不直接管辖,但科尔沁部整体上在明朝是支持蒙古大汗的)以及兀良哈三卫(兀良哈三卫是个特殊的存在,元灭亡后,臣服于明朝,永乐皇帝还曾向三卫借兵,基本上明朝前中期,还是服从明朝号令,成为蒙古草原除瓦剌、鞑靼外的第三股势力,明朝后期渐与鞑靼合流),就是大约8个万户。直属的六个万户是察哈尔、兀良哈(注意不是兀良哈三卫)、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永谢布。兀良哈万户忤逆大汗,存在很短暂就被灭掉瓜分。明朝后期,永谢布万户迁徙到兀良哈三卫属地,两部合流,称喀喇沁万户。东蒙古就形成了6个万户。今天内外蒙古的蒙古人就是来源于这6个万户,其中外蒙古也就是蒙古国来源于喀尔喀万户12个鄂托克(万户之下的小部落)中的7个,内蒙古来源于喀尔喀剩余5个鄂托克以及其余5个万户。以上部落分分合合,以部落为单位,深入参与到中国历史进程当中,很多部落的名称依然保留在今天中国的版图中。

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部落都属于中国,这说明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强盛就南下生活在漠南,因为经济上的先天不足,在古代漠北无法支撑一个政权发展。

漠西蒙古卫拉特四部崛起,在明清两朝都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但其情况相对较清晰,除了准噶尔部被灭族,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生活在新疆和青海及内蒙古阿拉善盟。有一部分卫拉特蒙古人没随土尔扈特东归,还在俄罗斯,现为卡尔梅克共和国。

布里亚特、巴尔虎被称做林中百姓。几乎没有卷入中原纷争,没对历史上中国的局势产生什么影响,他们现在生活在额尔古纳河流域,以河为界分布在中俄两国,巴尔虎人在中国呼伦贝尔市巴尔虎三旗,布里亚特人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

以上三大部分民族均说蒙古语,或语言属于蒙古语族,他们在国际学术界及政治上普遍被认为是蒙古民族。

还有一些部落有争议,在不同国家被划分为不同民族,比如图瓦人、阿尔泰人的习俗与蒙古人相近,语言属于突厥语族,自身却认同自己属于蒙古民族。他们在中国被划为蒙古族,聚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几个县;在俄罗斯则确定为单一民族,在图瓦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

另外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阿富汗境内的哈拉扎人,他们有蒙古血统或族源与蒙古人有关,但语言与习俗已与蒙古民族相去甚远。

以上就是蒙古部落的大致情况,想要详细了解还是建议寻求书本。

10

15世纪初,一部分科尔沁人越过大兴安岭向东南迁徙到嫩江流域游牧。因此,这部分科尔沁在历史上以“嫩科尔沁部”著称;留居呼伦贝尔的科尔沁人以“阿鲁科尔沁部”著称。后来“嫩科尔沁”继续往南迁徙,控制了今沈阳以北、长春和哈尔滨以西地区,形成了强大的科尔沁部落,他们游牧的草场成为“科尔沁草原”。所以我们可以梳理一下逻辑关系,因为术赤合撒尔是神箭手,并且管理着一千名弓箭手,所以他所建立的以这些弓箭手为核心的部族叫科尔沁部,又因为科尔沁部在现在科尔沁草原一带游牧,这里才叫做科尔沁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