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莫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莫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20-08-29 00:44阅读(78)

莫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时间倒回五十年,你在山东高密平安庄村见到一个书包在屁股上颠来打去,还流着鼻涕的孩子,你一定不会说,这个孩子将来会得诺:-莫

1

如果时间倒回五十年,你在山东高密平安庄村见到一个书包在屁股上颠来打去,还流着鼻涕的孩子,你一定不会说,这个孩子将来会得诺贝尔文学奖;过几年当他长到十几岁,你更不会觉得他会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已经辍学。而偏偏这个孩子在后来成了一名优秀的作家,还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孩子就是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在一个农户家庭,赶上过“三年困难时期”、辍过学、放过牛、当过兵的我国著名当代“寻根文学”作家。

辍学种地的童年成就了他的文学梦

莫言小时候家里很穷,小学五年级时便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种高粱、种棉花、放牛、放羊、割草什么都做过的他曾自述自己童年“那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看‘闲书’是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他就这样在田头田尾间,在河湖水泊边,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榜》……无书可看时甚至读了《新华字典》。

除了读书,莫言说他最爱听故事,在他的家乡高密东北,是个故事成山的地方,那里每个人都是宋江,每个人都是蒲松龄。他们的故事,流淌在祖祖辈辈的血液里,飘荡在村头村尾的参天大树上。

在平安庄外面,围绕着大片大片的黑土地,闪烁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圆形池塘。这些池塘,在夏天雨季来临时,会泛滥成灾,形成另外一种景观。过了墨水河,就是大片大片的红高粱地。在这片神秘的、煽情的土地里,上演过无数真实与虚假、激情与冷漠的故事。莫言对这种有着巨大反差的故事情有独钟。在很多文章中,莫言的家乡,已经变成了一个传说与故事萦绕的国度。

军旅生活丰富了他的创作魂

在家乡劳动多年后,1976年,21岁的农民莫言当了解放军,开始了另一片天地的生活、努力和奋斗。在部队搞业余学校时,莫言凭着自己童年读书的经历当上了语文教员,1979年7月底,莫言来到了保定郊区的狼牙山脚下,进入了训练大队,当上了一名“战士”级教官。

三年过去新兵变成了老兵,可他却没有复员,也没有提干。老兵莫言花明不久柳又暗,心情苦闷可想而知。迷惘苦闷之中,莫言开始了疯狂地写作,指望这山不开那山开。那个时候,部队的激励制度很优厚,一名士兵能够在省级报刊上发表文章,就可以记三等功,有很多战士通过写作的途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直到1981年。莫言终于在保定文联办的《莲池》杂志1981年第五期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渐渐地时来运转,提干申请被批下来了。莫言从此由一名“古董级”战士教官,跃升为“菜虫级”正排教官。之后,《莲池》又发表了莫言的第二篇小说《丑兵》。小说后面附有一篇编辑手记,介绍说,作者是驻军某部一位战士,他的文笔细腻,感情真挚,这个作者大有希望等。这个评价,对莫言的创作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三十成名 几番争议波折

1985年莫言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被侮辱、被损害、被遗忘的“黑孩”形象,也让莫言的名字被大家所熟知。到1986年,中篇小说《红高粱》的发表,更是在当代中国文坛引起了震动。这部作品是莫言跟据自己家乡“孙家口伏击战”的史实所写,酣畅淋漓地将当时可歌可泣的民间抗日事迹重现给读者,对我国文艺创作的新历史叙事模式也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31岁的莫言,从此以魔幻的形象出现在中国文坛之林。在中国的作家里,莫言被认为学马尔克斯学得最像的,甚至有人干脆称他为中国的马尔克斯。他自己也承认,写《红高粱》时,开篇第一句话写来写去都像是《百年孤独》那个著名的开头。但是,“马尔克斯也好,福克纳也好,就好像两个高炉一样,焕发了灼人的力量,我们自己是冰块,我们一旦靠近了就会被蒸发掉,什么也剩不下,因此中国作家要写出自己的小说来,每一个作家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占据文学的一席之地,就要远远地绕开这两个人,我想这几十年来我就一直在千方百计地逃离他们。”

2005年,在写作《生死疲劳》时,莫言决定不再躲避马尔克斯。到《蛙》的时候,莫言干脆老老实实地塑造人物,回归到了读《百年孤独》之前的状态。“我搏斗了20年,终于可以离开它了,但是我觉得我现在也终于可以靠近它了,因为我觉得我把中国的魔幻素材处理得和它不一样,这个过程是如此的痛苦也如此的漫长。”

在莫言的作品里,争议最大的莫过于《丰乳肥臀》,而这也是他获诺奖的主要作品之一。洋洋洒洒58万字,可以说是莫言的心血之作。用独特意象表达对土地、对母亲的爱。从上世纪20年代,一个传教士,与母亲之间的风流韵事。还有一大堆孩子,在不同时代里的遭遇,一直写到改革开放。很多外行看了书名就骂上了。有些被认为亵渎神圣的地方,则成为业内人士的火力点。比如写到了饥饿,农场领导用一个馒头,就把高贵美丽的俄罗斯血统的美女强奸了。作品一时成为禁书。

对于所有的争论,莫言说:“我认为批判性是文学的重要功能,一个作家写作过程中应该关心社会、民众的疾苦,将这些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但除了批判,真善美的一面也应该歌颂。”

回老家休养 被诺奖“砸中了头”

2012年10月11日,中国文学史会记住这一天。瑞典文学院公布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几分钟内,这一消息在微博上被中国网友们力转至少两万次。尽管女儿管笑笑形容“老爸很平静”。但莫言还是承认,“当时很激动”,低调的他说自己当时正在高密老家看电视,“我也是从电视上知道了自己获奖”。

莫言: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12月7日,莫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发表演讲,开始前说道:“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

莫言,在实际生活是怎样的人,三观是否正,我不熟其人,所以不想谈他是什么样的人。但他的作品里有个书名叫《乳大臀肥》,到如今我也不明白为啥起这么怪的名字。到底是歌颂妇女,还是贬低妇女抑或既不贬也不褒。但听某评论家言:此仍是对女性的赞美。

我是农民,在农村赞美女性多说谁多漂亮,长得好看,温柔贤慧善良。只有拿妇女开涮者才用乳大臀肥这类言语。莫非时代变了,这是最美的赞颂妇女的新潮流,新时尚?

闲读书,看到的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美若仙子之类溢美之辞,未见乳大肥臀者也。

诚如专家言,外国元首携夫人来华访问,其夫人之貌美可用乳大臀肥而颂之?

女人的美,不歌颂面容而看乳之大小,不看身材魔力而视屁股肥瘦,真仍千古之奇观也。世界小姐美丽比赛,今后可用乳大臀肥做选美的标准么?

江河滚滚,泥沙俱下,吹尽黄沙始至金。人格的魅力,作品的优劣,公道自在民心中,让历史去评说吧。

3

谢谢您的邀请!莫言:认识大名鼎鼎的莫言是张艺谋电影版《红高粱》,因为年少喜欢电影里的画面,每个就如名信片般(除有曰本人的),在80年代能看到那样的专业拍摄,真的很佩服。从此知道了作者。为了不误导读者,查询整理再答。

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同时又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粱》等。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是中国文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谢谢。

4

我以为一个作家的使命是引导人民爱自己的国家!历史造成的创伤,祖国母亲也是心疼的!没有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记母亲的仇,那就有点小人!家丑还不外扬!本身就不该拿这些作品参赛!动机不纯!拿了惭愧!给不了人力量和光明!把人想得太脏了!不配做灵魂工程师!

5

我们要客观承认莫言在国际上为中国人拿了一个诺贝尔奖,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但从另一个方面看问题,不要对这个诺贝尔过度迷信。您要承认在中国大地上比莫言先生更深刻、更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有许多。例如像巴金先生的《家》《春》《秋》,鲁讯先生作品等。还有大量文学作品,很有品味,很深刻,几十年以至几百年再看都有正面意义。 可能是外国大鼻子评委们喜欢看带有阴暗的,讽刺潮弄中国人土得掉渣儿,落后得原始,愚昧无知的作品。《蛙》,《丰乳肥臀》《红高梁》以山东高密县农村为创作源。写了过多的土、傻、落后、喝尿、性。不妨您读一读,一气读完这些作品,心中自有定论。对不起!莫言老师。

然趣新浪博客上有我写四百篇短文,欢迎您指正。目前有十万八千人阅读。

6

一个仍具农民本色的,不持势占用年轻异性优质资源的传统老人。言行举止配得起年龄和成长环境,其境界不仅仅停留在身体的感官之上。与时光协调的厚重老人可敬!

7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404, \"neardup_id\": 17925919998876297216, \"vname\": \"\u7231\u526a\u8f91-\u83ab\u8a00\u81ea\u79f0\u5f88\u6ca1\u51fa\u606f.mp4\

8



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博学多才,满腹经论。

9

原先看过莫言的获奖作品《丰乳肥臀》,简直看不下去。没有正能量,更不能和国内著名作家如贾平凹等比较。个人是不喜欢莫言的作品,并对他为人也不了解,也没啥深刻印象。但是有次看了中央电视台做的一个(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节目):莫言和杨振宁为嘉宾访谈节目,看到和听到主持人和莫言的对话,以及莫言和杨振宁之间的对话,莫言的狂妄,无知,无礼,无畏,内心狭隘鄙陋,一览无遗……真的!当时内心极为震惊!极为鄙视??莫言!他真不配为中国文人!连起码的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一点也不能在他的身上体现,就像个无知的流氓!真的!当时,简直不能相信这个人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文化名人!各位如果看过那个访谈节目的,会有同感!

10

谢邀。

我们看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这是关键。

莫言之于大众而言,那就是一个诺奖获得者,生活中的他,我想大多数人只是道听途说得来的,不能以偏概全。

当然,他的作品会说话,也会把他的思维逻辑、人文情怀展示出来,关键还在于解读的人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解读。

个人的观点以为:我们决不能贸然地给一个人下定论做结束语,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其性格属性也不会千篇一律反应在他的作品里,需要我们经过事件和时间来发现解构。

虽然他的作品高高在上,但貌似有好多人在怀疑他的人品,这里不好评论,也不便于评论,更没有资格评论,芸芸众生,自然千姿百态百花齐放,各逞波谲,就是一个罪大恶极之人,对于他的家人来说,也会有令人怀念的一面,这是人的多面性做决定的。

莫言也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