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雷雨》鲁侍萍与周仆园30年未见,再见时周朴园真的认不识和自己

《雷雨》鲁侍萍与周仆园30年未见,再见时周朴园真的认不识和自己

2020-08-17 13:21阅读(133)

《雷雨》鲁侍萍与周仆园30年未见,再见时周朴园真的认不识和自己生过俩个孩子的前妻?:曹禺的名作《雷雨》,作为悲剧经典的一场戏,是鲁侍萍因为女儿四凤和周萍

1

曹禺的名作《雷雨》,作为悲剧经典的一场戏,是鲁侍萍因为女儿四凤和周萍相爱,被周太太叫来公馆,三十年后与周朴园不期而遇。

有人会觉得奇怪,周朴园不是三十年对她恋恋不忘吗,怎么会相逢对面不相识?

其实从常识上讲,三十年未见认不出这很正常。当年周公子和侍女相恋的时候,正值青春年华,梅侍萍不过十几岁的妙龄女子,即便生了两个孩子,也不过二十刚出头的样子。

一别三十年她已五十左右年过半百了,不花大价钱整容拉皮玻尿酸啥的,普通人已然感叹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昔日花容月貌的小仙女,对爱情心灰意冷,早已变成沧桑满面鬓有霜灭绝师太了。

何况侍萍悲愤出走后,又嫁给鲁姓工人为妻,穷人家的老婆为衣食发愁,烈日和暴雨下为生计奔波,哪里可让和养尊处优的周太太相比的?

当她站在周朴园面前时,一副老佣人的打扮,对此假若大学里相恋的两个人,在三十年后重逢,毫无准备在朋友家见面不说,有几个一眼认得出,那个保姆就是当年的佳人?

然而从逻辑上说又绝非如此,反映了周朴园的虚伪和绝情。侍萍和周朴园并非淡淡之交,而是骨肉相亲的情侣,而且三十年来未曾停止思念,她房中的家俱摆设照旧,甚至鲁侍萍月子里受了风寒,绣有梅花的衬衣,和炎夏不开窗子的习惯也保留了下来。恋恋不忘眉间心上的白月光,怎么会当面认不出来,毫无真情流露的感觉呢?

人性之复杂莫过于此,周朴园早已经成了冷酷无情的大老板,心中仍有昔日爱情的柔软之地。在他看来侍萍应当已死了,于是心中对自己为娶有钱有门第的繁漪小姐,无情地抛弃了地位卑微,怀有身孕的恋人。

他为自己背叛感到愧疚,所有对昔日爱情的追忆除了对她的欠疚,更是怀念彼此往日感情的纯洁:那时的周也是热血青年,还未蜕化成唯利是图,漠视工人死活冷酷无情的周老板。

也许当年许下的海誓山盟都是真的,也许他也曾和家族奋力抗争,可是在利益成功面前,他退缩了辜负了一个弱女子的爱情,他内心遭到了道德的拷问,原罪感驱使他产生忏悔和赎罪的行动。睹物思人保留不开窗的习惯等,可以令其减轻负罪感的折磨,稍微心安一点,不过是基于自利性怀念。

这种怀念的虚伪性,在他确定鲁氏就是当年的侍萍后,短暂的一瞬间惊喜之后,心头的白月光立刻变成了饭粒子,追问她来周公馆的目的。当他得到回答不过是要带走女儿四凤时,长舒了一口气,又和颜悦色起来,提出可以用钱补偿侍萍。

生意人以等价交换金钱至上的法则根深蒂固,周朴园早已不是昔日的热血青年,正如彼时的周冲或早一些的周萍,在堕落成面目全非的周老爷后,认不出待萍也就理所当然了。

2

不是周朴园认不认识侍萍的问题,而是在他的心里就把侍萍设定成一个死人,这也是他潜意识的期望,一个死人就不会给他平静安宁的生活带来任何麻烦!

当心有不甘的鲁侍萍一步步说出真相,周朴园似乎恍然大悟,身边的这个女人就是三十年前的梅侍萍。侍萍说:“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其实侍萍的潜台词就是:无论我老成什么样子你都应该认得出我。

是的,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生了两个孩子,侍萍的音容相貌又没遭受过外伤,只是经历沧桑自然变老,怎么可能认不出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周朴园心里抗拒着侍萍活着的念头,侍萍已经死了,怎么会冒出来个侍萍?

可怜的鲁侍萍心里一直还爱着周朴园,当她见到周朴园时,周朴园只是把她当丫头四凤的母亲。“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这是侍萍对周朴园期待的心声,她是多么希望他想急切地见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明周朴园心里对自己存有爱恋。

周朴园:“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

侍萍:“大概是她不愿意吧!”侍萍是真心的爱着周朴园,她内心里是替周朴园幸福安宁的生活着想,不想给他带来麻烦!“老爷,你想帮一帮她吗?”侍萍进一步试探周朴园,冷血的周朴园只说了句:“好,你先下去吧!\"

这让鲁侍萍心灰意冷,泪如泉涌,不甘心的侍萍只有一步步说出真相,周朴园终于“恍然大悟”,这个女人就是三十年前的梅侍萍。当他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时,立刻露出狰狞的面孔:“你来干什么?”

看清周朴园嘴脸的侍萍,由爱生恨,由恨而愤:“是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天要我在这儿碰见你!”

周朴园恐惧,害怕愤怒的侍萍会危及到他现在看似祥和平静的生活,赶紧又换了一副嘴脸,安慰着激愤的侍萍:现在双方子女都这么大了,几十年前的恩怨何必再提?

又搬出了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三十年的方式再欺骗一次侍萍:“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的,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吗?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留着,只为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弥补我的过失……”

周朴园在没认出侍萍之前,认为她死了,对自己不构成任何威胁,他对侍萍也许有一点愧疚,又或许是对逝去青春的一点怀念,他保留着侍萍给她绣着梅花和萍字的衬衣,保留着旧雨衣,甚至连侍萍因月子受风不愿开窗户的习惯都保留着,可是那只是他心里死去的侍萍,跟眼前的这个侍萍没有任何关系!

周朴园现在只想赶紧打发走侍萍,提出用钱补偿,侍萍当年跟他不是为了他的钱,这么多年在困顿中生活也从未找过他,现在也没想过要他的钱,只提出想见见他们的儿子周萍,周朴园只想让侍萍快走,答应了她的要求,并且开了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

伤心绝望的侍萍接过支票一点一点撕的粉碎,“我这些年的苦不是拿钱算得清的!”

3

侍萍和周朴园曾经是一对十分相爱的恋人,后来分手。30年没有见面,再见时,却相见不相识。

最初见面,周朴园真的没有认出侍萍。因为周朴园是老爷,他不会认真看一个老妈子长得如何,当然不认识侍萍。

后来,他认出了侍萍,可是他不想与侍萍相认。

在此之前,周朴园给人的感觉是还爱着侍萍,爱着那个给他生了儿子的姑娘。房间里的东西,一样没有动,不开窗的习惯也没有改变。儿子的名字“萍”也是为了纪念他的母亲侍萍。仿佛这周老爷就是一个情种。他漠视太太繁漪,是因为心里还爱着侍萍。

周朴园似乎天天想着侍萍,可是当侍萍来到周家的时候,当侍萍关好窗门的时候,周朴园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于是跟侍萍聊起来。这时候,他已经认出了侍萍,只是他不想相认。当侍萍问他,是否要见见那位侍萍时,周朴园拒绝了。此时周朴园已经确定面前的老妈子就是当年的侍萍 。但是他不想相认,于是他让鲁妈走了。是侍萍逼着周朴园与她相认的。

我们看看他们的对话:

朴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朴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 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

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当周朴园发现当年美丽的侍萍变成了一个老妈子的时候,他没有心疼,没有疼惜,而是严厉地说:“你来干什么? ”侍萍当年被撵走,怨恨的是周老爷,不是周朴园,她始终认为周朴园是爱他的,是被迫娶妻的。如今真相大白,周朴园根本不爱侍萍。

周朴园保留过去的一切,不是他爱侍萍,而是爱他当年的爱情。周朴园的一生除了和侍萍有过一段爱情外,他没爱过其他人。包括他的妻子。

周朴园现在是矿山的老板,有身份的社会人,他并非没认出侍萍,只是他不想与侍萍相见,不想降低自己的身份,不想让人知道,相片里的人不是小姐而是一个低贱的下人,周萍的母亲不是小姐,是下人。周朴园不想让人知道,他曾经和一个不规矩的下人生了两个孩子。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4

你在回忆里绚烂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围绕“周朴园是否真爱侍萍”的讨论也永远不会停止。

想为周朴园写点什么的念头,已有很长时间了。

曾经固执地认为周朴园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负心汉,是一个玩弄女性的轻浮少爷,侍萍只是他的一个玩物而已。

但三十年间,周朴园无法停止对侍萍的怀念:那件旧雨衣、那件袖口绣着梅花的旧衬衫、那关窗的习惯、那摆在桌上的年轻侍萍的照片、那按原样摆放着旧家具的房间布置……无一不在诉说着周朴园的愧疚与思念。二人肯定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有私定终身的海誓山盟,只是在当时,迎娶出身贫寒的侍女是为上流社会所不容的。或许周朴园有过反抗,但在强大的严格的等级制度下他的声音是那样微弱;或许他有纳侍萍为妾的打算,但被刚烈的侍萍拒绝了……爱情只能屈服于权势,幸福只能葬送于门第。

三十年后的再相逢,注定只是悲剧。周朴园不再是刚留洋归来的新派人物,而是金钱至上的黑心商人、掌控一切的封建家长;侍萍亦不再是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而是备受生活折磨的老妇人。相似的是三十年中没变的谈话场所,不同的是三十年的光阴使二人的距离越来越远。“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难怪侍萍泪眼婆娑。但周朴园从对侍萍的怀念中猛然惊醒,现实不允许曾经的有情人再续情缘,情缘在侍萍被赶出周公馆的那一刻已经断了。

周朴园不是对侍萍没有感情,只是侍萍只能绚烂在他的回忆里。

5

鲁侍萍离开周家时也就20多岁,青春、漂亮,30年后,侍萍已成了一个被生活摧残得满面风霜的老太太,周朴园认不出来也正常。再说,周朴园身边还有一个正值中年,风姿绰约的繁漪,对一个打扮成仆人的老太太,周朴园可能都没正眼看。

对侍萍始乱终弃的周朴园,不过把侍萍当成他人生中若干女人中的一个,那个聪慧、有教养,漂亮的梅小姐,不过是让侍萍的儿子周萍的身份高贵些,让周萍不会因为有个出身低下的母亲受人轻视。如果周朴园真的那么舍不得侍萍,可以在周家外边租个房子让她生活,拿点生活费,而不是把她只身赶出去,他对侍萍的所谓感情不过是个美化自己的自说自话。

侍萍离开周家,几乎就是死路一条,名声完了,又没有钱,当时投海自尽,这件事估计周朴园事后也听说了,一个刚生下孩子三天的女人投海,十有八九会死,周朴园正是因为这样,才在以后的岁月中假模假式、大模大样地怀念起了侍萍,这既显得他重情义,又没人戳穿。可周朴园没想到,侍萍获救,还跟周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在他看见侍萍的那一刻,他依稀有点感觉,但在他心里,侍萍早已死了,另外,只有不认识,才能藏起那个假仁假义、貌似深情的自己,如果认出来了,他怎么和侍萍说,说对不起她,这么多年一直悔恨,估计他心里没觉得对不起侍萍,更没有自责,因为在周朴园心里,像侍萍这样的女人根本配不上他这样的阔少爷,他能跟她生活几年,无非是被她迷惑。

现实中这样的事还真有,甄珍,台湾女星,谢贤的前妻,两人几十年后在餐厅相见,谢贤已完全认不出甄珍。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吧,有些人对婚姻或者一些曾经非常熟悉的人就是这样,多么亲密的关系在岁月中都消磨掉了,转眼已是路人。(后来两人在朋友牵线下重新联系)

6

名剧,除了故事,揭露的是人性。

无论新旧社会,男人立足社会,需要认可,支持。

匹配的婚姻,则是他人生重要一步,女方背景,远超过容貌,双方资源整合,能让家族上一个台阶。

侍萍,丫头身份。

既便是现在,也是给点钱走人。

认不认识,良心挣扎过。

然而,直面真相,他只会选择放弃。

利益永远高于儿女情长。

7

周朴园当然记得侍萍,只不过他所记得的是三十年前的那个什么也不懂,招之则来,挥之即去的女仆侍萍。在他的心里,侍萍只是那个为他生下两个孩子,却被他在孩子刚出生就逼得无路可走,跳海了。

从表面上看,周朴园对侍萍是有感情的,他心里有一片地方给侍萍留着,想念着的是过去的侍萍。

当侍萍去到周朴园所在的屋子时,屋里的家具都还是三十年前的老样子,甚至周朴园自己也要穿三十年前的旧衬衣和旧雨衣,可以感受到周朴园确实对于侍萍有感情。

《雷雨》中也有周朴园的话为正——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总是留着为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凉,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周朴园对于侍萍的的确确是有爱的,可是这个爱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侍萍这个人已经死了。

当活生生的侍萍站到周朴园面前,周朴园大吃一惊,甚至最先没有认出侍萍,难道他真的不认识侍萍吗?

作为一个资本家,他是非常自信的,他认为侍萍已经在三十年前死了,而且是基于侍萍已死的基础上,他爱侍萍,想念侍萍,甚至保留了之前的生活习惯。可是当侍萍在周朴园面前讲明身份和来的原因时,周朴园立马变脸,丝毫看不出之前深情的样子,冷冷地对侍萍说,\"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连续的三个问话,让周朴园资本家的嘴脸暴露无遗。

当他知道四凤和周萍的感情时,他想要用钱来解决,这时候的周朴园所想到的只有自己,不顾情分,他对于侍萍的尴尬态度就非常明显地看出来,他不爱侍萍,是被迫承认侍萍没有死的。

周朴园爱自己胜过爱一切,虽然对侍萍也有感情,但是只要同他的利益想冲突,他会再一次选择抛弃侍萍,正如当初为了取门当户对的妻子将刚生完孩子两天的侍萍逼出了家门。《雷雨》中,他所做的怀念侍萍的各种举动,不过是他的自我感动罢了。

8

《雷雨》是四幕话剧,作者曹禺先生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他以1923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

提问中涉及到的男主人公周朴园是否认出了女主人公鲁侍萍的话题,是在话剧的第二幕。这场戏剧情发展层次清楚,矛盾冲突尖锐激烈,人物的语言鲜明地反映人物的性格。

只要阅读过原文的,就会知道最初周朴园确实没有认出鲁侍萍。从双方的台词可以得知:

一、故事发生在30多年前(光绪20年),在无锡,身为丫头的鲁侍萍跟少爷周朴园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周少爷因为要赶娶新娘,不要她了,鲁侍萍抱着刚生的孩子,在年三十晚上投死了。周朴园亲眼看见河边的衣裳,里面有鲁侍萍的绝命书。尸首当时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有经过,有结局,30年多年了也从来不曾有任何他母子的消息。以后的无锡的人是再没见着她,在世人眼中,当年周公馆的丫头鲁侍萍,确实是已经死了。

二、鲁侍萍自己陈述:她被人救活了。自己没死成,却把自己的母亲气死了。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情都做,讨饭,缝衣裳,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为着她自己的孩子,她又嫁过两次,都是很下等的人,遇人都很不如意,最后一位丈夫用周朴园的话说,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流落江湖,生活在最底层,受到的摧残,可想而知,怎么可能还保有30多年前的形象。这恰好体现了主人公鲁侍萍的悲剧命运。

三,他们是30多年后相逢在异地,并不是在家乡无锡。老爷周朴园,一直以为面前的鲁侍萍是自家丫头四凤的妈。只是听对方是无锡口音,此刻,周朴园是在异地,面对着陌生人,才开始坦然的回忆起当年的一些事情。否则依照他的性格和人设是绝对不可能主动提起的。

综上所述,一开始,周朴园确实没有认出鲁侍萍。

9

确实不认得了。

离开周仆园的时候,鲁侍萍(这时候应该是梅侍萍刚生了第二个孩子,算起来至多是二十上下的少妇。没有举行过婚礼,还是少女装扮。并且紧接着传来跳河的消息,周仆园就以为她已经死了。这是很确定的。

三十年过去,鲁侍萍已经从青年进入老年,从小家碧玉变成了清洁工大妈。别说是周仆园,就是亲生父母见了,也未必能认得出来。

再有就是,周仆园与侍萍见面,只以为她是“新来的下人”,根本没有多看一眼。要不是动作、语言太过熟悉,也确实不会多看一眼。

看都不看,怎么还能认得出来?

10

对于《雷雨》这部片,无论是84年版的电影,或者是96年版的电视剧我都看过,并不陌生。

故事将述的是二十世纪初期,煤矿主周朴园一家两代人的爱情纠葛,在周朴园专制、伪善、压制下,最后多年的积怨,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雷雨之夜终于爆发,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其实,正常情况下,对于一对三十年来从未见过一次面的恋人也好,爱人也罢,三十年后再次重逢,一方认不出对方也很符合常理。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和经历不同,试想一下,当年的周朴园周公子和女丫鬟侍萍相爱时,正值青春年少,在那个年代,就算是侍萍为周朴园生了儿子周萍,最多也就是二十岁。

两个人一别三十年,曾经的妙龄女子侍萍当年悲愤离开周家后,嫁给了工人鲁贵,过着饥不裹腹的生活,整日为生计奔波劳碌,历经生活磨难,指不定连镜子就没有照过一下的侍萍,当三十年后,年过半百,以一个老佣人的形象站在周朴园的面前,别说周朴园认不出来,放在任何人面前,我想也很难认出来。

虽然说,剧情发展到最后,周朴园此刻对站在自己面前的老佣人,知道了就是当年自己心爱的侍萍时,却不愿相认,只能说

周朴园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在金钱利益面前,有一个当年的热血青年堕落成了周老爷,露出了一个资本家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