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为什么只有郭德纲会说向我的衣食父母们致敬,而其他明星不会说?

为什么只有郭德纲会说向我的衣食父母们致敬,而其他明星不会说?

2020-08-11 04:40阅读(135)

为什么只有郭德纲会说向我的衣食父母们致敬,而其他明星不会说?:郭德纲的相声收入,来自于观众甘心掏钱买票,一切收入来自于商演面对观众。观众自然就是德云社

1

郭德纲的相声收入,来自于观众甘心掏钱买票,一切收入来自于商演面对观众。观众自然就是德云社收入的最大来源!郭德纲说观众是他的衣食父母,百分百是掏心窝子的话,知道感恩!

其他明星的收入其实也是来源于观众,不过是由宣传部门或经纪人等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吸引观众的,不是直接面对观众,所以,他们觉得其收入是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的结果,从而淡化对观众这个最基本层面的认识。对观众是自己衣食父母的意识不够强化和重视!

所以,这些明星们才能在观众面前高高在上,一副高尚人种的姿态!不懂感恩!

2

郭德纲知道观众是他的衣食父母,其他所谓的明星,他们觉得自己是观众的衣食父母,郭德纲知道离开观众不行,所谓的明星们觉得观众离了他们不行,这就是人品和做人,做事,做艺的差距

3

郭德纲的德云社,就像我们今天说的个体户,直接面对观众,观众的多少直接影响经济收入,所以与观众关系密切,其直接经济来源就是观众,加上郭的素质、情商都很高,所以会说出那种感恩的话。

其他一些明星所在的单位、圈子不同,许多基本上不直接面对观众,有的出去接点私活要与领导搞好关系,与单位接洽领导沟通,免不了要划点财力物力,还有点受气,赚了钱都不敢宣扬,有些有经纪人打理,钱似乎是从公司、企业等等转来的,与观众无关,加上有些明星本身学识素质情商等不是那么高,赚钱又容易,看不起普通百姓,高高在上,脱离了衣食父母,认识浅薄。

4

直观的说,他们是体制内的,旱涝保收,根本不用计较计划经济。然而郭班主就不一样了,郭班主却是在自力更生,以市场风向为导向,过的刚好,没有忘本。

5

衣食父母本来并不是一个好词儿,最早出现在《窦娥冤》第二折。

张驴儿上堂跪拜太守,太守也还跪张驴儿,张驴儿不解问太守为何也跪,太守曰:

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这里其实是暗示太守收受了张驴儿的贿赂,之后变将窦娥一顿毒打,逼她招供判了死罪。

所以衣食父母有讽刺之意,吃了原告吃被告的意思。

到了现代,衣食父母通常指生活依赖之人,主要用于服务业,类似于“顾客等于上帝”的意思。

在相声界也有衣食父母之说,而且也不是郭德纲一个人在说,比如马三立先生就常常说“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姜昆也在演讲中说过“观众是衣食父母”,主要是表达对观众的感激。

其实类似的客套话很多传统艺人都会说,只不过郭德纲比较火,而且粉丝基数比较大,所以年轻粉丝误以为这话就是郭德纲一人在说,甚至有人觉得这就是郭德纲发明的。

而郭德纲能够让“衣食父母”这句话成为粉丝的心灵归宿,主要原因也在于郭德纲引入的饭圈文化。

饭圈文化是一种矛盾而且偏激的小众文化,一方面粉丝必须要自我矮化,将自己看成比爱豆卑微,而且离开爱豆无法生存的个体,是一个精神和情感上的被救赎者。另一方面粉丝又喜欢塑造一种虚拟的关系,让自己的爱凌驾在爱豆之上,是一个给予者和奉献者,所以才有那么多“妈妈粉”、“姨妈粉”、“奶奶粉”等。

而郭德纲早点间把“衣食父母”挂在嘴边,对于粉丝的团队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相声界形成了饭圈的雏形。

“郭德纲看看妈妈吧”,这句饭圈口号是郭德纲最早专享的,要早于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秦霄贤等青年偶像。

所以郭德纲口中的“衣食父母”,跟偶像明星嘴里的“粉丝”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指的饭圈人士。

6

观众就是相声演员的衣食父母,郭德纲年轻时候在剧场里演出,有人看才有收入,有一次只有一个观众,他让这个观众上厕所都要跟他说一声,可见当时活得多难。他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熬出头,所以他得感谢观众,才在说相声前先向衣食父母致敬。

7

因为德纲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的 个中的酸甜苦辣他最清楚 所有他要感谢?? 衣食父母!

8

在每次商演的最后环节,唱完《大实话》之后,郭德纲一般都要说上一句,“郭德纲于谦代表德云社,向我们的衣食父母致敬,谢谢大家。”



这本是一句对观众说的客气话,但又不是完全不走心,因为对于德云社这样的民营团体来说,所有演员的收入都是来自观众的票钱,没有观众捧场他们就失去了经济来源。

相声行业属于传统行业,德云社又以表演传统相声居多,所有演员表演都穿旧时代的大褂,因此在很多说法上都和旧时代的习惯有关,“衣食父母”这样的说法,也沿袭了这种做法。

这是一句奉承话

衣食父母这样的说法,最早是怎么来的呢?

它来自元代关汉卿的名剧《窦娥冤》,戏中的一个官员说,“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在早期,相声艺人们就站在街上画锅表演——所谓撂地,没有专门的剧场和演出场所,聚齐的人越多,给钱的可能性越大,自己就越有可能吃饱饭。



那时候相声艺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对着现场的人说些好听的话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艺人们就把关汉卿元曲中衣食父母的说法借用过来,对观众们表示尊重和奉承,以博得对方的好感,得以在收钱的时候多得一些钱来。



解放后基本不提

随着1949年之后演员社会地位的提高,相声演员一般不再称观众为衣食父母,新社会人人平等,衣食父母这种不太对等的说法就逐渐舍弃了。

另外这时候绝大部分相声团队都是体制内组织,他们的收入一方面来自演出,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财政拨款,因此说观众是衣食父母也显得名不副实。



不过对于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相声老艺人来说,衣食父母还是他们平时挂在嘴上的话,比如侯宝林在去世之前的话里,就感谢了观众,称他们为衣食父母。



郭德纲把话带回来

2005年郭德纲带领的德云社兴盛起来之后,表现出来与体制内团体完全不一样的状态,起码他们没有财政拨款的收入,所有收入都来自观众掏钱买票。



尤其郭德纲本来就比较老派,在德云社又推行比较传统的管理制度,所说的相声也偏于传统,因此每次演出称观众为衣食父母,观众也不会感觉突兀,这也是演员对观众的尊重。



预计将长久使用下去

有关人士对此也不必过于较真,观众不会因为被称为所谓“父母”就感觉凌驾于演员之上。这里的“父母”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虚词,更主要是说明他们是演员的衣食来源,而非长演员一辈。

演员和观众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但这在旧社会时候绝对不成立。如今可以成立,但衣食父母的说法已经被德云社等团体宣扬开来,而且也没有造成什么不良的误会,因此估计也就长久使用下去了。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

9

因为郭德纲德云社是靠自己卖票挣的是老百姓口袋里的钱!而其它相声团体是国家发的工资!

10

郭德纲是靠衣食父母养活,捧红的!而其它体制内的演员有固定工资,他们只感谢领导就可以。并不在意群众的意见。所以也失去了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