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钱伯钧拥有2000官兵,为何始终杀不了楚云飞?

钱伯钧拥有2000官兵,为何始终杀不了楚云飞?

2020-08-08 02:01阅读(90)

钱伯钧拥有2000官兵,为何始终杀不了楚云飞?:在《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和晋绥军358团各出了一次叛变投日的事情。独立团朱子明是被日军酷刑逼迫的,他是在凌迟

1

在《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和晋绥军358团各出了一次叛变投日的事情。独立团朱子明是被日军酷刑逼迫的,他是在凌迟的酷刑威吓下,才叛变的。而钱伯钧属于主动向日本人投怀送抱。

钱伯钧叛变,主要是对自己待遇不满意。他所掌管的一营属于358团主力营,358团全团五千人马,一营就有小两千人马。而此时,李云龙的独立团才一千多人。从军数十年的钱伯钧觉得自己应该当团长,对于营长一职很不满意。

日本人不知道怎么和钱伯钧勾搭上了,派出郑谦一代表日伪军和钱伯钧谈判。日军开出的价码是“皇协军团长”。不过,营长钱伯钧和副营长张富贵要的是比团长更大的官——旅长/师长!毕竟,他一个营比八路军一个团规模都大。

在这里要说一下,其实,皇协军的编制一直很虚。五六百人就敢封一个团!一个伪军师,也就两千人。

例如:伪兴亚同盟军总司令王胜武,辖六个师,兵力才四千三百人。
伪剿共第一路军总司令李英,下辖三个师,总兵力才三千五百人。

鬼子给封这么大的官,也是因为对自己有好处。不费一枪一弹,收编一支队伍。怎么算都是赚了。也是因此,日军对国军向来是又拉又打。

为了配合钱伯钧部叛变,日伪军向大孤山搞了一次扫荡。楚云飞联系不上钱伯钧部,就带着一个警卫班去钱伯钧营部查看。按照一个班12人算,当时,楚云飞就带了12人。可是,就是这12人,愣是抗住了钱伯钧营部士兵的进攻。这是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钱伯钧手下的一个炮兵已经说出来了。楚云飞的警卫班都是自动武器,火力猛,钱伯钧营部士兵火力不行。于是,钱伯钧命令手下炮手向楚云飞开炮,炮手没听他的。而且,还说:长官,那是团长!

就在此时,八路军的部队赶到了。钱伯钧赶紧夹着尾巴逃跑。不过,还是被楚云飞追上,一枪干掉了。

下面,我再来详细总结下原因。

第一,不是所有人都要跟着钱伯钧部当汉奸的。就算钱伯钧叛变成功,这个营的人也会散去很多。例如,独立团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就是因为长官投降日本,才离开原来部队的。

钱伯钧营部直属炮兵,都不听他的指挥。可见,钱伯钧叛变不得人心。

第二,楚云飞是团长,一营的士兵都认识他。就算钱伯钧没有向普通士兵透露投敌的事,这些士兵也不敢打团长。

第三,李云龙来的太快了,他的骑兵连半个小时就到了钱伯钧所在的李家镇!

楚云飞的卫士班已经炸塌后墙,准备让团长先走。就在此时,八路军骑兵连赶到了。钱伯钧的一营在混乱中,被八路军缴械了。

第四,钱伯钧部是有两千人。但是,不可能都在钱伯钧的营部围攻楚云飞。一个营部也就百八十人。所以,楚云飞仗着火力优势,没有在半小时内,被钱伯钧打死。

(文/勇战王聊历史)

2

国民党军队的最大特点是“部队私有化”,即基层官兵只认直接上司,没有什么信仰和道理的对错,长官命令怎么干就怎么干。这也是国军各部喜欢保存实力和协同极差的病根,因为部队打光了长官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称国军为“新军阀”并不冤枉,这就是军阀习气。



到抗日战争时期,黄埔系中央军还好,毕竟有过思想教育,地方杂牌军这一毛病尤甚。

对晋绥军358团一营的士兵来说,当兵就是为了吃粮,跟着钱伯钧打日本人和投日本人没什么区别,反正营长说了算。国民党军队抗日战争时期投敌较多,大部分也是这个原因,长官决定叛变,当兵的只管跟着走就是了。这与八路军有着本质区别,当年邢仁甫杀害黄骅投敌,硬是拉不走队伍,只能带着几个亲信跑路。(现在河北还有黄骅县)



但问题是楚云飞是这支队伍的大老板,兹要他一出现,分号掌柜钱伯钧的号召力可就有限了,这也是楚云飞敢带着孙铭和一个警卫班就硬闯一营营部的原因,尽管已经怀疑钱伯钧要搞事情。果然,大部分一营士兵开始懵圈和观望,毕竟大多数不明真相,毕竟当汉奸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情,所以连迫击炮手都不敢开火,磕磕巴巴地说:“他他他可是团长”。

当时的晋绥军已被日寇撵出了山西的主要城市,连阎锡山都只能把二战区长官部安放在“克难坡”,楚云飞的部队也住在城市之外,团部能驻扎个镇子就算不错了,同样,钱伯钧的营部驻地也大不到哪去,也就是说,身边最多有营直属队或一个连的兵力,2000人马那是理论上的数字,不可能拥在一起群殴楚大团长。



即便是营直属队和警戒连队,敢朝团长开枪的也是少数,因此钱伯钧除亲信手下之外,能够纠集起来动手的人马实在有限,否则楚云飞五分钟就嗝屁朝凉了。退一步说,钱伯钧实际也是做贼心虚,不敢把动静闹得太大,甚至未必真想把楚云飞置于死地,一方面是把团长搞死了不好跟部队交代,军心混乱容易影响投敌的“大事”;一方面是没有主义之争,毕竟有着多年的兄弟情份。

一边是不想下死手,一边则是没有退路必须坚守待援,心态不同战斗力自然也不同,警卫班一水的冲锋枪,火力可是不弱。



枪炮声一响,附近的晋绥军和八路军自然会有反应,都是跟日本鬼子周旋多年的老部队,对枪声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楚云飞只是没想到李云龙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猛,骑兵连半个小时就已经杀到一营营部。

看起来一营跟日本人的往来早已泄密,八路军独立团确有预案,响枪就是信号。



李大团长于是以消灭叛军的名义,将358团一营全部缴械,武器装备拉回去补充自己,其实这事挺不地道,一营的大部分士兵都未必知道要投靠日本人改编成伪军呢,就稀里糊涂被缴了枪。钱伯钧谋事不密,下手不狠,做事拖泥带水,也确不是干大事的料。只是可惜了那2000人的装备 足够八路军再拉起来两个团。

然后就是楚云飞清理门户,单枪匹马追杀楚云飞;再然后就是李云龙赖帐不还,厚着脸皮拖三阻四,终于拖到内战爆发,都成为敌人了,那还还个屁了。

又及,小鲜肉们拍的《亮剑三》有人看了吗?

3

钱伯钧是楚云飞的老部下,跟随楚云飞多年,虽然钱伯钧叛变,投靠日本人,但是钱伯钧念在跟随楚云飞多年情分上,并没有杀死楚云飞的念头。

钱伯钧叛变对于楚云飞来说,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而这件事也差点断送了楚云飞的前程。钱伯钧这个人楚云飞十分信任,但是钱伯钧的态度却让楚云飞无法接受。大战在即,楚云飞一时间竟然联系不上钱伯钧,通话中短,钱伯钧知道战事严峻,前线却没有建立任何防御工事,这样楚云飞开始怀疑钱伯钧。

为了弄清楚情况,楚云飞带领十几名警卫员之身前往钱伯钧营地。钱伯钧开诚布公的坦明了他的态度,确实他投靠了人本人,楚云飞愤怒至极,举起冲锋枪就是一通扫射,想要打死这个卖国求荣的钱伯钧。钱伯钧在重火力的掩护下逃了出去,此时楚云飞被钱伯钧的手下团团围住,情况危急。

李云龙早已看穿了钱伯钧的意图,但是毕竟钱伯钧是楚云飞的部下,为了不节外生枝,李云龙暗中观察,得知楚云飞与钱伯钧交火,被钱伯钧困住,李云龙迅速集结部队增援楚云飞。

钱伯钧当时手里拥有2000多人,而楚云飞只带了十几个人,钱伯钧能够命令部下解决掉楚云飞。但是楚云飞毕竟身为团长,钱伯钧手下的士兵无心恋战,对楚云飞更是下不去手。如此情况下,钱伯钧也只是想挑明情况,放了楚云飞,各奉其主。

李云龙带领部队来势凶猛,迅速冲垮了钱伯钧的部队,把楚云飞从危险中救出,钱伯钧落荒而逃,钱伯钧错失良机没有解决掉楚云飞,楚云飞乘胜追击,最终被楚云飞打死。钱伯钧没有杀死楚云飞是有多重因素导致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钱伯钧优柔寡断,身为军事将领,太过感性,没有杀伐决断的本事。

我是娱乐小鹿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点赞。

4



楚云飞毕业于黄埔军校,才能自然不用说。他又是阎锡山的嫡系将领,楚云飞领导的358团是一个加强团,一共有5000多人。

钱伯钧是358团第一营营长,一营是358团的主力团,有接近2000人。用钱伯钧的话说就是,自己一个营,相当于李云龙两个团。表面上看自己是个营长,实际上享受的是团长的待遇。


钱伯钧跟随楚云飞多年,当楚云飞是连长的时候,钱伯钧就是个排长。楚云飞一直栽培钱伯钧,把自己的主力营交给他。

钱伯钧在日本日本宪兵队长平田一郎的引诱惑下,准备投靠汪精卫。这件事被李云龙提前侦知,甚至楚云飞也有所察觉。



在粉碎日军扫荡的战斗部署会上,楚云飞要求二营开一个口子,放伪军过来。一营、三营、四营把伪军包围起来打,二营担任阻击日军增援的任务。

结果一营根本联络不上,派出通讯员也没有用。在当时的军队中,有奶便是娘。军官们随时都有可能会反水,楚云飞就决定去看一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这时李云龙发现钱伯钧已有战斗准备,反应异常。李云龙马上命令自己的一营二营向李家镇两翼包抄,骑兵连正面突击。

钱伯钧当面向楚云飞承认自己要投靠南京汪伪政府,这是楚云飞无法答应的。双方在一营营部展开激战,楚云飞下定决心一定要消灭钱伯钧。



一营的官兵面对楚云飞的一个排,本来是有胜算的。但他们都不愿意对自己的长官下手,再加上楚云飞的警卫排装备很好,战斗力强悍,也很难对付,双方就在对峙。

钱伯钧命令自己的炮兵向营部开火,炮兵不愿意向自己的团长开炮。正在这时,李云龙的骑兵冲进了李家镇,击溃了358团一营。

李云龙命令一营包围李家镇,二营冲进去缴了358团一营的枪械。楚云飞感谢李云龙过来帮忙,顺手借了和尚一枪一马,去收拾钱伯钧。

楚云飞是快枪手,他非常自信的让钱伯钧先开枪。但他还是一枪爆了钱伯钧的头,为自己的部队清除了汉奸。



如果要问为什么钱伯钧2000人消灭不了楚云飞,这要从民国的军制来讲起。

从曾国藩的湘军开始,包括李鸿章的淮军,都是讲究效忠长官制,更愿意提拔自己的兄弟亲戚朋友,这些人更可靠。到了近代,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的北洋军同样如此,下级军官只听自己长官的命令,其他人根本就指挥不动。

到了国民革命时期,也不例外。高级军官为了控制自己的军队,往往会越级安排一些军官,防止自己的部下叛变反水。甚至高级军官往往还会对自己的低级军官和士兵们经常慰问,让他们向自己效忠。

钱伯钧的部队根本就不愿意向大名鼎鼎的楚云飞下手。楚云飞在自己358团的威望很高,因此在钱伯钧逃跑时,自己身边的卫士王贵就听从楚云飞的命令,背叛了钱伯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楚云飞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将领。虽然自己的嫡系军官钱伯钧要叛逃,但下边的低级军官和士兵都不愿意向楚云飞动手。这就保证了在李云龙到达之前,楚云飞的生命安全还有保障。

5

大家都知道,楚云飞358团与李云龙独立团是不一样的,是有正规编制的一个团,那么正规编制下,五千人马特么是一个加强旅,而不是一个加强团,然而他358团还就是一个团,原因就在于当时国家军队的军阀化,军阀部队国家化,互相之间关系复杂,关键在于人治而非法治,楚云飞自己出身大富之家,有志军旅,是阎锡山爱将,蒋校长高足,当年的中国,有这两位罩着,在山西从军,也就是亮剑是轻度神剧,还讲点合理性,楚云飞的大富背景也没有脱离实际,那么拉个五千人的团,否则拉一个军也成啊!

别看楚云飞跟李云龙惺惺相惜的紧,站队立场可一直是准备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这样的人拉队伍,蒋校长很放心!而且不得不说,楚云飞是个人杰,还是个真心要打鬼子的人杰,那么他自己借势拉起的队伍,自己非但不吃空饷喝兵血,还自己倒贴钱养兵,这是心怀抗日报国之志的人,拉队伍是真心打鬼子,这样在部队里多少还是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部队官兵基本的是非观就因该好于一般军阀或地方部队。钱伯钧倒是老脑筋,还抱着老军阀部队观念,感觉自己这个营还是拉的动的,事发后才发现不对,电视和原著虽然都没描写钱伯钧原来在部队如何私结恩义之类,但想来是有的,而且平时也因该有一群低级军官围着他这大营长奉承,他才会有可以拉走部队的错觉,不过最后他是一个人跑路被楚云飞追上干掉的,就算开始围攻楚云飞时打死的都是他心腹,那也没几个人。

这里面还有一个情况,就是钱伯钧其实没有杀楚云飞之心,他不敢,所以没有准备,楚云飞突然来一营,他才迫不得已动手,结果营直属单位干不动楚云飞带的警卫班,这可不一定是楚云飞警卫班都是自动武器的原因,还是大多数人对团长没杀意,打得不坚决,喊炮兵炮兵直接说那是团长不肯打。钱伯钧为什么事先没准备专门围杀楚云飞的刀斧手呢?就是因为当时日本人招降都是借汪伪政权来招降的,而汪伪政权招降,又多用“曲线救国”的借口,所以这个借口下跑过去的伪军逃跑投降时,并不愿意真的把事做绝,他们只是没出息,求个苟活而已,拉走部队只是原本军阀间墙头草习惯,杀上官反水那就是另一回事,完全不留后路了。
钱伯钧显然无此魄力,所以说,不存在钱伯钧两千人马杀不了楚云飞的事,这两千人马不是钱伯钧的,而是楚云飞的!钱伯钧最多也就是小范围在一营军官中拉拢几个心腹,根本不敢把反水的事通知全营,全营都在大孤镇的话,别说指挥围杀楚云飞,我怀疑还会被楚云飞指挥反杀,因为他钱伯钧根本控制不住这两千人。

6

说到底,358团钱伯钧叛变事件,完全是一起不成功的叛变,失败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楚云飞的突然出现,也不是独立团的突然袭击,而是叛变的总指挥官——358团一营营长钱伯钧,根本就拉不走他麾下的2000多官兵。

由于晋绥军358团是加强团编制,因此旗下的各营也升级为加强营,而钱伯钧手下的步兵营更是358团的主力,兵力甚至超过了李云龙的独立团。雄厚的实力,自然也成为了日军企图瓦解渗透的目标,面对日伪军开出的巨大诱饵,钱伯钧和营副张富贵很快选择了叛变,一场秘密拉走部队的计划在一营营部的内部悄悄展开。

然而钱伯钧和张富贵为了高官厚禄而暗自高兴时,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他们能带走这支部队吗?

在钱伯钧与日军的联络人进行秘密接洽的时候,日军联络人开出了平田一郎愿意给出的加官进爵的种种条件,有钱伯钧的份,也有张富贵的份,可这些条件当中却唯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条件——钱伯钧手下的2000多名官兵,该有什么奖赏?

或者按照陈佩斯在小品里的话来说:没条件,谁投降?

这个失算,恰恰也是造成钱伯钧步兵营在后面迅速瓦解的原因。话说我们在晋绥军手底下当兵,正常拿着军饷,现在顶着汉奸的罪名跑到日本人手里,还拿着同样的军饷,那我们凭什么去当汉奸?先不说抗战时期的民族感情,光是钱伯钧的手下在这个过程中分不到甜头,就会造成大量官兵在关键时刻反水。可身为老兵的钱伯钧,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知道?

事实上他知道,但在叛变密谋的初期,他不敢替自己的手下争取权益,因为一旦他的手下有了权益,那钱伯钧自己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试想一下,倘若日军拿着一张厚厚的封赏条件而来,不但给了钱伯钧和张富贵以富贵的身份,更对钱伯钧的手下大加封赏,手下的军官们也可以单独得到日军加官进爵的任命,那这个步兵营的所有权到底是你钱伯钧的还是日军平田一郎的?事后这个步兵营划归到日军的麾下,那钱伯钧手下的这些军官,到底是听钱伯钧的命令?还是听平田一郎的指使?

所以在与日军密谋的初期,钱伯钧只能回避这个问题,他尽可能地在日军面前营造出一种自己就是步兵营老大、所有官兵都愿意跟着自己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更有底气,更有本钱的跟日军讨价还价。假如钱伯钧一开始就告诉日军:你们还得给我的手下予以封赏,否则手下不愿意跟我叛变!那日军还找你钱伯钧这空头营长干什么?

按照钱伯钧的幻想,先秘密谈判给自己争取最大的权益,随后趁手下官兵不明白真相,快速将手下2000多名官兵拉到日军的防区。等成为了不可改变的既成事实,被日军包围也无法回去的钱伯钧步兵营的基层官兵们,只能被动接受现状。但钱伯钧想的很美,却还是忽略了两个现状:楚云飞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威信、晋绥军和八路军无孔不入的情报网。

由于连八路军独立团都分布在各地驻扎,人数更多的钱伯钧步兵营更是如此,当钱伯钧的主力部队分别驻扎在各地还没有归拢到一起的时候,来自于八路军的情报已经肯定了钱伯钧叛变反水的消息,而派往钱伯钧营部联络的通讯员神秘失踪,也让老谋深算的楚云飞猜到了钱伯钧可能会存在另类动作,因此提前带领警卫班亲自赶到钱伯钧的营部进行问责,尽管楚云飞只带走了一个警卫班,但此时的钱伯钧,他叛变的中心地带——营部,也只有几百个官兵,且绝大部分官兵根本不知道他已经叛变的消息。

因此尴尬的一幕发生了,当楚云飞和钱伯钧在营部展开交火的时候,钱伯钧在外地的众多官兵根本不知道消息,要么按兵不动,要么匆忙赶来,但支援的目标却是楚云飞。而营部参与围攻楚云飞的数百名官兵,绝大部分得知钱伯钧叛变后也是阳奉阴违,拒绝向自己的老长官开枪。最后的这场兵变,完全成为了钱伯钧亲兵队和楚云飞警卫班的对决,既然双方人数相当,那战斗力更胜一筹的楚云飞警卫班自然不怕自己遭到团灭!

7

感谢邀请。

亮剑毕竟是一部电视连续剧,编剧导演为了吸引观众,就要把剧情编的离奇一点儿,这才有了楚云飞带一班卫士到钱伯钧营的这一段戏。而真实的战场是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大战在即,一团之长是绝对不允许离开自已的指挥位置,原因简单,就算钱伯钧没叛变,你楚云飞离开团部跑到下边营里去了,而敌人突然袭击,团部谁来处理突发情况?你的防线如果被敌偷袭突破就要影响到整个战局,所以楚云飞大战在即却轻易离开了自已的指挥岗位,这是战场纪律绝不允许的严重事件,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不把楚云飞枪毙了才怪哪。

8

我个人觉得钱伯钧没能解决掉楚云飞有三个原因:

火力猛,位置优越

楚云飞来找钱伯钧的时候只带了十几个人,然而这是十几个人拿着自动武器,交火之后楚云飞守在了钱伯钧的指挥部,指挥部只有一个门,楚云飞利用强大的火力,和优势的位置将钱伯钧的手下抵挡在了门外,给了楚云飞生的机会。


部下念旧,并非都想叛变

楚云飞所在的房屋久攻不下,钱伯钧询问炮兵为何不开炮,炮兵直接回应说:那是团长。也是平时楚云飞对他们也不错,而且国军有吃有喝,装备也不差,为何要叛变背负骂名。



李云龙早已得知消息

在楚云飞还没去钱伯钧之前,李云龙就得知消息钱伯钧要叛变楚云飞到达钱伯钧营部以后,李云龙部队早已部署完毕,只要枪一响部队随时都能出发去支援楚云飞。

所以这三个原因没能让钱伯钧干掉楚云飞,要不然楚云飞早就被打成筛子了。

关注探长头条号,带你揭秘娱乐圈的那些事。

9

《亮剑》中的晋绥军楚云飞358团一营营长钱伯钧准备投降日军,结果被楚云飞和李云龙联手摁住,楚云飞更是采用了骑士对决之精神,把钱伯钧一枪爆头,使其叛逃企图惨遭流产。


先说说国军投降这事儿。

全面抗战八年之中,国军成建制投降日军的事例俯首即来,比比皆是。国内的统计是有五十至六十万人转换了阵营,当时的全部伪军数量为78万(不含伪满),国军投降过去的占比接近三分之二。

拿历史上真正的晋绥军说事儿,1939年,晋绥军副师长蔡雄飞被俘投降,当了伪东亚皇协军总司令,发生地点正是在晋西北。国军骑一军也先后有两个骑兵师师长率部投降了日军,发生地点仍然是在晋西地区。绥远比山西的投降现象更加严重,白风翔作为国军师长投降后,被委任为伪东亚同盟救国军总司令。

钱伯钧为什么要投降?前车之鉴在这里摆着,日本对投奔而来的国军将领级别都定的高高儿的,起码原地升一级,搞不好还能弄个野鸡司令什么当当。比起在358团屈居于强势团长楚云飞之下做一个万年的营长,地位自然要水涨船高。

那么钱伯钧就不怕将来日本人战败了受牵连?

可能他是会有一点小小的担心,但当时的形势和事实告诉他,这种担心有些多余,这点风险相对于到对手那里投机所能带来的利益扩大化,实在是小到不成正比。

1942年开始,国府对前线国军投降日军这种事,已经有了很松动灵活的立场,默许将领们“曲线救国”,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实力,可以暂时投降,栖身敌营,配合日军维持敌占区秩序,清剿游击队可以下狠手,但前提是不能拼命向国军开火。伪军人数规模迅速扩大化也完全是得益于这条好政策,这种来回跳槽也能实现将领们利益的最大化,人家何乐而不为?

所以说,钱伯钧为了摘掉万年营长的小帽子,去敌人阵营里换一顶闪闪发亮的大帽子,也就有了足够充分的理由。抗战中后期的华北伪军集团军的番号都排到了一百零几,大帽子满天飞,只要你不嫌沉,只管拿去便是,这方面日本人的算盘打的很精,人家很务实的答应了这些鸟人的务虚要求。

说到这里,问题就比较明白了,随着老美的加入,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成立,这些投降的将领们不会在1943年后还傻到觉得日本人能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但他们同样也不会傻到跟自己的生命或前途过不去,至少是缺失了很多抗战前期的血性精神,多了一些个人地位的钻营态度。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抗战后期国军的仗越打越差的原因之一,亡国灭种的危机其实已经基本过去,这种时候为了保存实力,大家的劣根性往往就显露无疑。

还是把话题引回《亮剑》上来,钱伯钧想钻营一下,楚云飞也不是不答应他钱伯钧去钻营,但楚云飞恨他要带走的兄弟太多,钱伯钧的一营号称有小两千人,是358团的核心力量。你钱伯钧升官发财当野鸡司令去了,甚至赶明儿日本人败了,你摇身一变卧底英雄,保不齐比楚云飞官儿还高一级,而楚云飞却要背上部下叛变投敌的黑锅甚至受军纪处分,那绝对是可忍孰不可忍!

至于钱伯钧手下,上到连排长,下到小炮兵,人家心里面同样是明镜一般,谁也不比谁傻多少。你钱伯钧让我去炸团长?你自己干嘛不去炸?我炸死团长,这份“功劳”赶明全记录在册,小日本子一走,你钱伯钧升官发财,我打炮的就该被枪毙十分钟,这事儿爱谁干谁干,我是不干。

当钱伯钧发现手下兵将的心态跟自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就知道自己的命运比较悲催了,谁要他行事不果断,结果给了人家楚云飞和李云龙时间去利用。

至于最后被一枪爆头的为什么是他钱伯钧而不是楚云飞,那恐怕还得怪自己不具备主角光环了,这就跟医院出现的那个副军长永远追不到美女小护士田雨的道理一模一样。

10

其一,剧情的需要,《亮剑》这部剧需要楚云飞活着,要不然没法演。这也是最简单的原因。《亮剑》中,李云龙是主角,楚云飞也同样是主角,故事才开始一小半,主角就挂了,你愿意小说作者以及编剧也不愿意啊。所以说,是楚云飞的主角光环在起作用了。

其二,钱伯钧根本没想到楚云飞会孤身前来,打乱了他的计划,令他毫无准备。本来钱伯钧的计划是,偷偷摸摸,在不惊动楚云飞的前提下,直接叛变投靠日本人。一旦他顺利进入日本人的势力范围,楚云飞即便再厉害,也奈何不了他。然而,楚云飞在闻到气味不对的情况下,直接带着警卫班闯进了钱伯钧的团部,这令他措手不及。老实说,钱伯钧还是有些惧怕楚云飞的,要不然,他看到楚云飞,直接下令开枪,楚云飞早就死在乱枪之下了。

其三,钱伯钧的全部兵力不可能集中在李家镇,在李家镇镇上的应该只是一个营部。楚云飞的358团是一个加强团,小五千人马,而钱伯钧的一营则是主力营,有两千多的人马,这两千多人不可能全部集中在小小的李家镇。他的部队应该是相对地分散开来,李家庄只是他的营部,各连队则分散在外围。因此,楚云飞到达钱伯钧营部时,钱伯钧手里可能并没有多少人马,这从双方交手之后就看出来。要不然,两千人的火力压制,楚云飞就是铁打的,也得一身的窟窿。

其四,钱伯钧部下并不认同叛变行为,炮兵甚至不愿意开炮。在《亮剑》这一集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叛乱行动是由钱伯钧和张富贵两人策划的,估计手底下的兄弟们都不知道。后来钱伯钧终于决定要除掉楚云飞时,他手底下的炮兵甚至都不愿意开炮,这才使钱伯钧阴谋没有得逞。

其五,楚云飞警卫班武器精良,楚云飞指挥出色。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楚云飞质问钱伯钧后,钱伯钧图穷匕见,双方动手时,楚云飞这边钱不是自动火器,当然,小编对枪械不熟悉,具体是什么枪不知道,总之是能“突突”的。反观钱伯钧这边,钱伯钧和张富贵用的是军官的配枪,而他手底下的人用的都是单发的步枪,这武器就没在一个级别上。

其六,李云龙部的密切注视和及时支援。钱伯钧刚和日本人接触时,李云龙这就收到情报了,而楚云飞刚刚到达李家镇,李云龙的骑兵就已经出动了,如此快的支援速度,怎么可能会让楚云飞死在叛徒手下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