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你看过最恐怖的电影是什么?

你看过最恐怖的电影是什么?

2020-08-07 02:00阅读(69)

你看过最恐怖的电影是什么?:香港朱虹版《画皮》和国产聊斋系列片之《鬼宅》,根据蒲松龄的短篇文学名《聊斋志异》改编而来。现在看来也不觉得恐怖,但当时的:-

1

香港朱虹版《画皮》和国产聊斋系列片之《鬼宅》,根据蒲松龄的短篇文学名《聊斋志异》改编而来。现在看来也不觉得恐怖,但当时的老片拍的都较忠于原著,具有一定思想教育意义。

2

个人觉得《潜伏》挺好看的,看第一遍的时候特别有感觉,第二部情节很棒,只是后面几部不太出色。平时看看打发时间也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午夜凶铃》也是很经典了,有朋友跟我说他小学看这部时候吓到凌晨四点才睡着。

还看过很多但我觉得吓人的很少,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3

《画皮》

4

我小时候看过一部港片,叫《魔胎》

成为我儿童时期无法磨灭的阴影...

那时候电影频道就那些电影轮回着播,零零碎碎的看,真是我鬼片的启蒙片

蛆虫,剥皮,人被活活挤成肉酱,看完后这部电影的恶梦可能久久都不能散去

那种电影带来的紧张和害怕的心情,可能今天再好的恐怖片都不能给我们带回来了...

5

要说到最惊悚的电影可能就是日本那种心理惊悚片,比如说《咒怨》《感染》这一 时期日本出了许多同类型的电影,质量都很不错,也都能算是经典影片。

今天不说老片,喵姐最近看了一个片子《女清洁工》,虽然不会是多么经典的电影 ,但是在观影过程中的体验非常的好,这部片子讲述了一个与已婚男子保持恋爱关 系的女子,在是否结束这场不伦之恋的纠结状态中,让一个面目烧伤的女清洁工走 进自己生活的故事。电影在两个女人相处的主线之外铺了一条女清洁工毁容原因的 暗线。在暗线故事暴力的描述中让主线剧情的发展张力十足,喵姐作为观众一直都 在为女主角各种草率的决定而担忧,同时也在不停的猜测女清洁工如此压抑自己的 暴力倾向意欲何为。当故事逐渐深入,女清洁工慢慢展现出自己的意图,喵姐深深 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女清洁工面孔上的伤痕其实就是代表她的原生家庭,影片整体虽然不是那么完美但 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很成功,女清洁工就好像是一只原生家庭孕育出的怪兽,她平时 安静的徘徊在人类社会之中,隐藏着自己的暴力与疯狂,一旦她确定了自己的目标 ,展现出的变态扭曲的人性让人不寒而栗。

危险就在我们的身边,危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危险可能就是我们自己邀请而来的 怪物,一切悲剧的发生不需要任何的理由。这就是喵姐觉得这部片子的惊悚之处。





6

笔仙惊魂3

7

恐怖片可能是个体观感差距最大的类型片,有些片把我都吓哭,却可能把你逗笑。比如口碑爆棚的《潜伏》两部曲,我看了就没什么感觉。

最吓人很难说,好的恐怖片应该靠故事吓人,而不是音效。

闪灵、死亡录像、女巫布莱尔及咒怨这些就不说了。

提名一个相对冷门的:死路 Dead End (2003)

一家人开车去隔壁城市的亲戚家过圣诞,开上一条小路之后,发现怎么也绕不出去了。

格调是诡异+压抑,还有那种很让我恐惧的莫名的杀戮。结局更是大亮。

当年跟女朋友看的时候,看了一半,缓了缓,做了点其他事,再看另一半。

再提名一个另类杀戮片:林中小屋 The Cabin in the Woods (2012)

此片编剧是脑洞大开的尾灯(复联2的导演),是以黑这种脑残杀戮恐怖片的方式来拍杀戮恐怖片。最后的怪物大作战让人好心疼剧组的番茄汁。

再列几个去年看过的个人感觉不错恐怖片吧。

鬼书 The Babadook (2014)

很独特的恐怖片,小孩不再是吓人或者被吓的对象,妈妈不再是保护者,虽然很快就能猜到大梗,但气氛不错,会继续吸引你看下去,导演很老实,基本不靠一惊一乍的音效吓人。

折磨 Afflicted (2013)

伪记录片。也的脑洞打开,一对好基友辞了工作去环游世界,其中一个约了个炮,然后发现自己开始异变。

先十五分钟很像的观光片,后面变异的还挺有意思。

编剧导演和主演都是一个人,华裔。

两个月亮 Two Moons (2012)

韩国恐怖片。几个人醒来发现被关在一个小黑屋里(但门的开着的,否则就是电锯惊魂了)。然后他们发现各自都很诡异。

这个恐怖片印象很深刻,构思很巧妙,虽然有一些bug,但气氛很好。就不剧透了。

最后,选恐怖片千万别参考豆瓣的评分,你懂的。

~~~~~~~~~~~~~~~~~~~~~~我是一百赞分割线~~~~~~~~~~~~~~~~~~~~~~~~~~~

评论你有几个朋友说期待再推荐几部,虽然我最近也啃了不少恐怖片,但能收进硬盘你的真心不多,还是从存货里找吧。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冷门。

夜魔 The Collector (2009)

杀戮片。此片导演是电锯惊魂的编剧。故事虽然老套但情节十分节奏,气氛非常棒,你能猜到故事会怎么发展,但丝毫不影响观影快感。杀戮片爱好者必收。

伊甸湖 Eden Lake (2008)

法鲨演的恐怖片。跟传统恐怖片不同,此片走虐心路线,那种欺负弱者致无处可逃的故事简直让人看的发抖好吗?你会自虐般的幻想,这tm要是我遇到了,要怎么办?

8

“咒怨”是我看的第一部恐怖片,那是我上大学时在隔壁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看的。那时刚上大学,和室友在大学城里乱逛,在隔壁学校里看到一个影视社团的海报,上面就是介绍的“咒怨”。从没看过电影的我,就捣鼓哥几个买了票进去了。其实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最让受惊的不是来自电影本身,而是同观看电影的同学们,突然而来的叫声,此起彼伏,真的是让我的小心脏受惊不少。

9

能吓到我的电影有很多,日本的经典恐怖电影我都看不完。

于我而言,东方恐怖片比西方的恐怖多了。

而我要说的这三部电影是能吓到我,我还能看完的。

一.《驱魔人》

以现在的标准看,其实它的节奏很慢。但当时,被附身的小女孩反身如蜈蚣一般突然下楼梯着实吓人,还有那个原地转头180度的画面也吓到了我。

太恐怖就不放图了。

现在看多了恐怖片,再看这些画面仍然心有余悸,不是因为画面,而是因为记忆中我被吓到的情境。

二.《小丑回魂》

这是一部故事、人物和氛围都极好的电影,不单纯是一部恐怖电影,他和任何电影类型片对比,都可称得上佳作。

电影里,我被吓到的场景有两个。一个是小丑藏在下水道欺骗弟弟,另一个是废柴们用幻灯片查小丑的故事,结果小丑从电影幕布里跑了出来。

那一刻,心脏简直受不了。或许是老了吧。

三.《遗传厄运》

要说最近被吓到的电影,那就是这部《遗传厄运》

影片全程弥漫这一种压抑的气息,小女孩特殊的面貌,特殊的发音习惯,都让人头皮发麻。要说最恐怖的场景,绝对是哥哥在卧室里睡不着的那场戏。

他感觉到死去的妹妹站在角落里,然后妹妹的脑袋毫无征兆地砸在地上,滚到他的床边。

那一刻我跟哥哥一样,吓到飞起。这个场景不只是让人头皮发麻,而且汗毛直立了。

最后附几张三部影片的精选海报

10

《招魂》:小心,这是一部真的能吓到你的鬼片

这部电影,导演如果不是拍出了《电锯惊魂》的温子仁,并不一定有兴趣会去看。因为剧情实在老套:一家人入住阴森老宅——各种怪事——请来高人做法——八仙过海的驱魔仪式——最后恶灵退散,大家平安无事。顶多有个把抖小机灵的导演在最后加个反转剧情什么的。

是的,时至今日,恐怖片已经基本形成一条生产流水线,无数五六线开外的导演都在千篇一律地照本宣科。12年的惊艳之作《林中小屋》就是对这一现象的绝佳讽刺。但时隔一年,《招魂》出世,以黑马之姿证明,即使是家常大路菜般的驱魔片,在真正的名厨手上,也能炒得色香味俱全。

首先,它很有诚意地用“恐怖”本身来吓你

作为一部灵异片,“吓人”当然是基本任务。但随着编剧导演的日益脑残和观众智商胆量的直线上升,一部灵异片如果能真正吓到人,已经算是质量上乘之作。不少粗制滥造的片子,只会一个劲地把血浆再泼多一点,色调再调暗一点,音效再放大一点,就图个抽冷子吓你一激灵。这种所谓“硬吓”的方式,实在是跟讲笑话的时候哈你咯吱窝没什么两样。

本片却惜血如金,片中血腥场景屈指可数,背景音乐也以平缓低沉为主,但从头至尾,却一直游刃有余地让观众处于惶惶然的心理状态。依靠的,全是氛围的营造、视效音效的点缀、演员的表现力和导演别出心裁的构思。

电影跳出了布置诡异场景、各种怪事频出、恶鬼要过了小半部片子时间才真正出现的窠臼,直接快速地讲了另一个灵异故事作为开胃菜。这就是后来也被拍成电影的“安娜贝尔娃娃”事件。

人偶,特别是小女孩形象的人偶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不适,这种刻意做得残旧诡异的人偶更能达到效果,学术上称作“恐怖谷”效应,说得形象一点就是“瘆人”。

温子仁似乎对造型诡异的玩偶情有独钟,成名作《电锯惊魂》如是,《死寂》的主线直接就是人偶,这部也不例外。再加上温子仁爱埋伏笔的习惯,看的时候就直觉这娃娃应该不会就出场打个酱油,之后果然不止于此。

娃娃事件作为引子结束后,叙述趋于平缓,影片的苦逼家族——佩伦一家人登场。

真是一个根正苗红、相亲相爱、五朵金花的美国无产阶级五好家庭呢。

父母加五萝莉的配置,照例阴森的鬼屋,注定要发生的灵异事故:那么,如何把这样一个被嚼烂的鬼故事拍出彩呢?

咚!咚!咚!

温导开始出手~

看过《电锯惊魂》系列的人应该都知道,温子仁埋伏笔功力之深、布线之长,几乎无人能及,《招魂》里面只不过小秀了几把,就已经把人吓得怕怕跳。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恐怖,是循序渐进、前后呼应的。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捉迷藏”一段。

捉迷藏,应该是童年游戏里面,最诡异的一个了。且不说不少恐怖片就以它为题材,就算在现实里,好像每年都会有报道说哪里的小朋友因为捉迷藏而闷死/淹死/冻死在藏身处。这部剧里面,“捉迷藏”着墨最多,导演也最费心思,伏笔埋得之自然,惊魂一刻拿捏得之悚然,都让人叹为观止。

搬进来第一天晚上,二、三、四3个女儿玩起了捉迷藏(大女儿已经进入叛逆期不屑玩,小女儿太小她们不屑带她玩)。

这种捉迷藏的游戏规则是,抓人者蒙着眼,有三次机会要求躲藏者拍手,用来听声音判断方向——蒙眼和拍手这两件细节所能带来的恐怖,可以说最后被温子仁发挥到了极致。

“捉鬼”过程中(真奇怪,为什么我们总是爱把捉迷藏的“找人”环节叫做“捉鬼”呢),女儿们不小心撞破了一个房间的木板墙。毫无意外,里面当然藏了一间地下密室,不过里面并没有什么特别诡异的物件。入住第一晚,温导很有耐心,只是吭哧吭哧埋伏笔,并没有急吼吼地把一大堆阴森森的东西摆在你面前,之后也没有出现灵异现象。

过了数日,爸爸去上班,四个女儿去上学,只剩妈妈和小女儿。因为之前姐姐们不带自己玩捉迷藏,小女儿就向妈妈提出了玩一局的要求。

蒙上眼睛,要求小女儿拍第一次手后,妈妈摸出了房间。但不幸撞到了栏杆,于是有点拿不准,要求第二次拍手。

可以看到,妈妈一直认为小女儿躲在左手处,所以头一直朝着左边。但第二次拍手声响起时,已经是在右边(这一点,电影通过音效也表达得很明显)。而我们在之前三个女儿玩游戏时已经知道,躲藏者一旦躲好,是不可以转移地点的。那么,毫无疑问的,有第三个人(?)在拍手。

妈妈循声来到大女儿的房间里,此时她基本已经确定“小女儿”就躲在里面,所以满脸笑容。

由于看不到,所以她不知道,后面的衣柜缓缓地,自动打开了。

她以为是小女儿自己暴露了,于是要求拍第三次手。

蒙着眼的妈妈,是处于“盲目”的状态,所以即使自己正处在一个极端诡异的场景里,也一无所知。但屏幕外的观众却看的清清楚楚,由于恐惧感不能与片中人物产生共鸣,于是它就更加浓烈了。

此刻,从衣服后面伸出一双手(红圈内),轻轻地拍了两下。这张照片是调高了亮度后截图的,因此还算看得清楚,可是在片中,由于光影的运用,这双手是若隐若现、鬼气森然的。

妈妈很高兴地走到衣柜前开始找小女儿,可是……没有找到。注意表情变化。

慌忙拿下眼罩,妈妈再次翻找衣柜,还是,没有。

这时小女儿才从背后出现,原来她躲在另一个房间。妈妈不禁惊恐回望——那刚才在衣柜里面拍手的,究竟是谁?

叙事到此戛然而止。

再过数日。又是午夜。

妈妈被楼下的怪事吵醒,下楼后发现藏着地下密室的那间屋的门,不知道为什么开了。

连续经历了几个不太平的夜晚后,妈妈自然不敢孤身进入密室,可是门却自动关上,并把她撞下楼梯。

鬼魂开始标准化操作第一步,先把光掐了。

还好爸爸之前探索密室时留下来的火柴还在,妈妈赶紧点着,仓皇四顾。这时,一把诡异童声,不知道哪里传过来。

然后……

就在母亲和观众都以为鬼魂将从楼梯下正面出现时,背后忽然出现一双手。

\"啪,啪。”

拍了两声。

各位看官,这就是本片惊吓值爆表,无数俊男美女吓得尿失禁的镜头。不得不说实在是花了心思,简单的一双手,制造的效果比什么七孔流血、面色惨白的鬼脸都要好多了。

来自身后的,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而与此同时,大女儿的房间里,也生异变。

别急,让我们把时间先倒回到几天前。

这次是爸爸听到异响,先在楼下转了一圈,接着又上楼,一下子撞见大女儿,虚惊一场(这也是恐怖片的常用小技巧,先用人吓人,接着才是鬼吓人)。这部剧里面爸爸在前期基本没有遇到灵异事件,估计温子仁作为华裔,也觉得男人“阳气”足一点。

大女儿告诉爸爸,小四梦游了。两人走进房间,看到四女儿在“嘭,嘭,嘭”撞衣柜(没有错,就是妈妈和小女儿捉迷藏的那个衣柜)。

这姑娘看来以前没少梦游(当然后文又说了,她已经很久没发作),爸爸很有经验地把她带了回去,并告诉大女儿再出现这种事不要吵醒她,把她放回床里就好。

这事就过去了。

好了,时间再回到妈妈被锁在地下密室的那一晚。

半夜,大女儿又被“嘭嘭嘭”的声音吵醒,果然,四女儿又梦游了。

照着爸爸的办法,把妹妹带回床上。

但是。

嘭。嘭。嘭。

这次,不是四女儿在撞衣柜,而是衣柜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往外撞了。

姐姐胆战心惊地走到柜子前,鼓足勇气拉开柜子,原来里面什么也没有。

但是四女儿的表情告诉我们没这么简单。

柜子上方!

在最全神贯注的地方虚惊一场,因此之后鬼物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时,惊吓效果是加倍的。

这几场戏,可以说环环相扣,首尾相接,将“捉迷藏”、“地下室”、“梦游”等恐怖片中常用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奇诡莫测的氛围,让观众们靠看烂鬼片培养起来的那些预测能力通通失效,胆战心惊地等待着温导不知道在哪个地方跳出来吓他们一下。

另外,二三流的恐怖片总爱用些长腿细腰大胸的妹子,卖不了血也能卖卖肉。本片却是一个娇娃也无,母亲只是一个中年妇女,高耸的颧骨和下陷的双颊反而有几分鬼气。五个女儿……都还没成年,如果这你都有兴致那还是看看心理医生吧(顺带一提,梦游的四女儿,就是今年大热《星际穿越》里幼年墨菲的扮演者)。女主也不是大美人。这样的好处是你只需要做好被吓的准备就行了。

第二,“救世主式”的主角更加凡人化

其实从此类电影的鼻祖《驱魔人》开始,象征救星的驱魔者就没有太强的主角光环,温子仁则进一步暴露主角的脆弱。维拉法米加和帕特里克威尔森扮演的沃伦夫妇担当了本片的驱魔者身份,却没有通天彻地之能。妻子洛琳唯一的特殊能力只是阴阳眼——这应该是恐怖电影主角的最低配了。而丈夫埃德更是毫无异能的普通人,只不过在灵学上有点研究而已。弱化主角的最大好处就是,当他们以救助者身份介入灵异事件后,观众并不会因为他们的强大而进入心理上的安全期,进而降低恐怖感。这也是香港鬼片的软肋所在,每当林正英、燕赤霞等法力高强的驱魔人登场,观众之前被吓得紧绷绷的神经立刻松弛下来,只等着宗师们砍瓜切菜般收拾妖魔鬼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影体验。

沃伦夫妇由温文尔雅的帕特里克威尔森和知性柔美的维拉法米加饰演,与传统恐怖片各种造型千奇百怪的驱魔者相比,俩人更像是一对中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事实上,他们身上“科学”的标签更大于“灵异”。

电影里有个小支线很有意思,在帮一户人家“驱魔”时,夫妇俩发现所谓的怪声只是木条受潮受风发出的声音。这说明,他们在处理异常事件时,更倾向于先用科学审慎的态度去探寻。正因为他们的专业,提高了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 的可信度,也使得佩伦家族向他们发出了求救信号。

至此,影片到现在就进入了“拯救阶段”,救世主开始介入,但温子仁并不准备把他们描绘得多么牛逼哄哄。

妻子因为之前的“工伤”,已经不能担任驱魔工作。

罗琳在一次驱魔中,因为跟被恶魔附身的人近距离接触,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和生理创伤。这就把她从一个驱魔者,一下子降格成一个受过伤害的弱女子,从而使她在鬼屋的经历成为一个新的“惊吓点”。

因为阴阳眼,使她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因此,她无法找人分担这种恐惧。

连恶灵也看穿她的脆弱,甚至敢光天化日就现身在她面前。这段床单被风吹开,飘到空中忽然勾勒出人形的镜头,也是神来之笔,诡异氛围一下子就涌出来了。

所以,当洛琳掉到鬼屋的地下,面对一群恶灵时,我们看到的不是捉鬼专家大杀四方的威猛,而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的孤立无援。

恶灵甚至会对她进行对一个母亲来说太过残忍的恐吓,那就是制造她女儿溺死的幻象。

那么孔武有力的埃德是否会强一点呢?很遗憾,他的表现也差强人意。

影片后半部,老婆掉进鬼屋地下,形势凶险异常,他却只能在房间里急得到处打转。

即使到了最紧要关头的驱魔阶段,他也非常不专业,赶鸭子上树般拿出圣经念结结巴巴的拉丁咒语,魔鬼嗷地一嗓子,居然连圣水瓶子也吓掉了。哎,这战斗力为5的渣渣。

温导利用洛琳的脆弱和埃德的业余,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别以为驱魔人进屋就一切迎刃而解了,他们也是凡人,充其量只是两个对灵学有点研究的凡人。初出茅庐的猎手,遇到老虎之类的猛兽自然是九死一生。同理,三脚猫功夫的驱魔人,面对法力高强的怨灵,也是凶多吉少。

第三,恶灵很少见地以组团的形式出现

在常见的恐怖片里,恶灵、变态狂这类的大反派,一般是单打独斗的,即使有帮凶,也是像《葫芦娃》里蛇精手下的癞蛤蟆一样,是给主角练手兼耍帅用的。但是《招魂》里面,恶灵走的是团体路线,光是有名有姓的鬼魂就有几个呢?

第一个上吊自杀的女巫,算是大BOSS。

被害死的母子俩,贡献了经典的“捉迷藏”桥段。

女佣鬼,惊吓效果一般,凑数型,把本来不信鬼神的警察蜀黍吓得够呛。

淹死的小男孩,没有找到真身,猜测就是它化作了洛琳女儿的幻象,这一招很是恶毒。

最后,还有我们的安娜贝尔娃娃。她是女巫怨灵的后援团。

一、二、三、四、五、六。

尼玛六个!

所以在最后一晚驱魔时,情况是这样的。

风雨交加,沃伦夫妇的女儿首先被安娜贝尔盯上了。

接着,大家手忙脚乱地对付被恶灵附身的妈妈。战斗力好强啊,都浮空了有木有!

三女儿又在外面受到乌鸦的攻击!

小女儿也失踪了!最后才找到!

而我们的驱魔队伍呢?洛琳就不说了,实战力基本为零。

最专业的埃德,好吧已经吓呆了。

爸爸看到媳妇儿被驱魔仪式搞得吐血,心疼了,开始给埃德添乱。

警察蜀黍一般都是会被黑的,这部也一样,基本没起什么作用,还被咬了一口,回家还要打狂犬疫苗。图什么。

还有个小学徒助手,调查灵异现象的时候还在泡妞,关键时刻估计也不咋顶用了。

而我们不管是玩游戏,还是看鬼片,一般都习惯于集中力量打倒boss就能取得最后胜利。可是这部戏里,基本毫无战斗值的五人驱魔组,却对上了六只各有绝活的恶灵。

因此在最后的驱魔决战时,我们的感受不仅是恐惧,还有绝望。我们不光要面对被附身的妈妈这一恐惧源,还要被迫招架源源不断来袭的其它恶灵,连大后方都被安娜贝尔娃娃搞得鸡犬不宁。这种左支右绌的无力感,在恐怖片里是很少见的。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因为难,才好看。

正是由于主角的弱小,和恶灵的强大,两相对比之下,最后意料之中的胜利,才显得那么圣洁伟大,那么得来不易。

看起来百无一用的小学徒,却找到了最关键的小女儿的行踪。

警察即使受了伤,依旧在关键时刻奋不顾身地一跃,从枪口下救了埃德一命。

木讷的父亲,也勇敢地向附身于妻子的恶灵发出怒吼。

不长于驱魔的埃德,最后化身神之使者,厉声喝出来自上帝的命令。

而本以为最脆弱的洛琳,却给了我们她执意要留在驱魔现场的理由:同样作为一名母亲,同样作为一名妻子,同样作为一个女人,她唤醒了妈妈残留在身体内的最后一丝意志,最终战胜了恶魔。

驱魔片,在电影界并不算得是登堂入室的作品类型,但温子仁依然将这一部升华到人性、亲情和正义的高度,不得不让人心生敬意。

整篇影评,截图基本全是暗色调,最后,让我们以这张阳光明媚、温情暖暖的照片做结,给大家传递正能量吧。

永远不要忘记,家庭,与爱,是足可以抵御这世界上一切邪恶与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