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有哪本书让你看了五遍以上?每次看完都觉得特别充实,感觉灵魂得

有哪本书让你看了五遍以上?每次看完都觉得特别充实,感觉灵魂得

2020-08-03 18:04阅读(137)

有哪本书让你看了五遍以上?每次看完都觉得特别充实,感觉灵魂得到了洗礼?:书名是《遥远的救世主》,后来改编成电视剧叫《天道》,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作者是

1

书名是《遥远的救世主》,后来改编成电视剧叫《天道》,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

作者是豆豆,她写的书我都看了。

这本书我数不清看了有多少遍,只记得是2011年或者2012年,同学推荐的,从开始的第一眼,一发不可收拾,这么多年以来我每每想起来,就会翻一遍。

不止是灵魂洗礼,连价值观都跟着发生改变,很多事看得更通透了,熟悉的同学、朋友都评价我说:活的特别佛系了。

要知道,在我认识他们的那段岁月里,可能是我个人最纠结的一段时光。

那么之后的时光里,是什么改变了我?你可能会说是生活的阅历,但我自己知道是这本书。

书里面讲的道理很简单,简单到我们甚至想不到还有他们的存在,就好像每天会呼吸,但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呼吸,怎么呼吸一样,太自然,太习以为常了。

芮小丹和王明阳论道,讲强盗的理论,原来强盗才是弱者,因为跟强者公平竞争不能取胜所以才不择手段,破格获取。

这一段简直颠覆了我的认知,那一句“文明对于一个不能以人字来界定的人无能为力”,更是让我脑袋短路。

书里提到了文化属性,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归根到底一句话: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什么是客观规律?归根到底也是一句话:一切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中国人讲: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天靠地靠皇帝,靠谁都行,就是不靠自己。其实,殊不知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人人走,最应该靠的恰恰就是自己。

那个时候,我刚生完我闺女,后来我回想我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不那么纠结了,其实就是那个时候,我突然觉得天高地阔,什么都不怕了。

也差不多就是那个时间,看完的这本书,我老公说我怎么突然就长大了。

叶晓明,冯世杰,刘兵,欧阳雪,肖亚文,三个男人两个女人,对待同一件事,却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判断,结果自然也就大相径庭,说到底这只不过是他们自己的文化属性造就。

什么人就会做什么样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不从认知上转变,即使自己照猫画虎,也得不到你想要的高度。

每个人的立场、观念、心态和思维模式都不一样,获取的信息量和解读信息的方式也不一样。

这么多的不一样导致每一个的走向最终都不一样,很多结果在一开始时就早已注定。

大学时候,老师说他的一个同学,因为《围城》这本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主人公的为人处世帮他解决了婚姻,工作等问题,所以老师也希望我们可以找到一本帮助自己成长的书。

我当时特别羡慕老师说的那位同学,我也尝试着看过《围城》,但我不喜欢里面的人,不对我的路子。

这些年我一直记得老师的话,没有放弃寻找,寻寻觅觅中得到了这本书。《遥远的救世主》我救了我自己。

推荐给大家,希望可以喜欢。



2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关于好书,实在有太多可以推荐的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个作者,最近几年来也活跃在头条上,也有课程,这个人就是——@周国平。

记得有一次在阳光书店,偶然看到一本素色书皮的书,拿起来看了下,对于高中的我来说,感觉发现了新世界。这本书就是周国平很早年出版的书《守望的距离》。

这本书是周国平的一本散文集。因为本身周国平算是一个“哲学家”,至少是研究哲学的人,因此里面有很多文章读起来是有哲学的思辨在哪里的。而且文笔清新朴实,就算今天再次读起来,依然能触动内心。

你知道吗?

对于高中时候的我来说,看到这样的看待世界和人生的哲学思辨的文章,简直奉为神人。

记得网上有一句话叫做:男生不得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得不的周国平。可见在80年代,周国平在中国校园的影响力。

后续,基本周国平的书都买了,我也是从他那里知道了后来被我当做人生座右铭之一的那句话——不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来自苏格拉底 。

这个也是本书的第一章的第一篇文章: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讲得就是苏格拉底的故事。

苏格拉底是第一个将哲学从天上召唤到地上来的人,他使哲学立足于城邦,进入家庭,研究人生和道德问题。这个评价得到了后世的公认。

苏格拉底被冤枉入狱,他认为:虽然判决是不公正的,但逃亡是毁坏法律,不能以错还错,以恶报恶。

最后被赐予毒药而死。可是在他死后,希腊人后悔了,还给他塑造了雕像。

这个事情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们记住苏格拉底的遗训,关心自己的灵魂,度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最后在推荐一下周国平的那些好书。

散文集

《守望的距离》

《各自的朝圣路》

《安静》

纪实作品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偶尔远行》《宝贝,宝贝》

随感集

《人与永恒》

《风中的纸屑》

《碎句与短章》

诗集《忧伤的情欲》

我诚心诚意的推荐给大家!

今日话题——你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什么?可以推荐给我吗?

3

我喜欢《平凡的世界》

我的生活要从初三开始说起,初三那年少了15分读不了重点高中!没办法复读了一年!复读的日子很难熬,起早贪黑的终于熬过去了,第二年差了30分,为了让我读重点高中,一分300元,30分就是9000元交了,读了重点高中!母亲是个节俭的人,生吃俭用攒的钱就这样给我用了,觉得很对不起她,我决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把这个钱赚回来!命运在3年后的高考后再次来了个玩笑!三年后的高考我落榜了,连专科也没录取,留级学校还让再交2000元才能留级,没办法交了又留了一级,一年苦逼的日子过去了,又一次高考了,我又落榜了,生活一次次的打击,母亲劝我再留级一年!看着母亲我含泪答应了,

这次我换了学校,我跟节省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我每次等别人都吃完饭后才去买到,因为面汤这个时候免费,我可以省下一顿饭钱!每次想到节俭的母亲我都坚强的忍过去了!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和孙少平就好似我和弟弟,这世界总有一部分人你没办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也没办法决定自己的家庭,只能选择平凡的活着!

后来高考我考上了!现在的我是一家工厂的老板了!生活会给努力的人开窗的!

生活再多的愁和苦都将成为人生路上前行的动力!




4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有两本书必读的,一、毛主席的书是每天都要读,进行武装头脑教育学习毛泽东思想。二、就是前苏联时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描写人生价值观的一本小说。我读了能有五遍之多,十几岁的我从幼小的心灵深处学到了很多道理,也在平时的工作中激励着我向前走的动力。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保尔就是我学习的榜样。至今还没有忘记那种人生奋斗的精神。

5

  能看5遍以上的书,除了新华字典之外,我主要有2个套,(1)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沟通顾问写的《一生只做一件事》,(2)麦肯锡顾问系列丛书,比如《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麦肯锡顾问提问术》、《麦肯锡顾问笔记术》等。

一、《一生只做一件事》

克林顿总统的演讲技巧称得上是大神级,卸任总统后,关靠演讲的收入比当总统还收入高,他的沟通顾问(指导老师),水平就更厉害了。

我每次读这本书,最大的顾问就是“放松”,道理所有人都懂,但要真正体会、要真正用好,那就看每个人的造化了。

比如他讲的故事,我们去照相时,会和身边的人愉快的聊天,我们滔滔不绝、我们表情姿势非常放松,但摄影师突然说:“看这里,不用动”,这时候,我们的脸一下子就僵硬了,成了机器人。

再比如,他举了一个电视节目的故事,在画面中,两个警察开始时他们的表情栩栩如生、举止自然,但当他们知道自己被录像后,一下子就换了另外一个人,他们带上“面具”,想让自己显得专业,因此脖子僵硬、下巴紧绷。。。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我给公司内训麦肯锡的系列文章时,感觉就像和朋友在聊天,或像长辈在教育小孩一样,言谈举止和说话都很放松,但5月底给客户做的一次讲座,7个小时下来,事后听录音才发现,有些话当时只说了一半,这就是不放松,太在乎的结果,因为台下不再是同事,而是30多个博士生,但事后想一想,博士又怎么样呢,术业有专攻,我介绍的是我擅长的,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二、麦肯锡系列文章

作为咨询界的龙头老大,麦肯锡的每个方法论都被深度研究,我曾经就职了几年,在当时觉得没什么,但到了新咨询公司之后才发现,麦肯锡的套路确实很有效,比如麦肯锡方法的沟通技巧、比如金字塔原理的逻辑思维,尤其是“结论先行”、“结构化”、“MECE”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用到我们的咨询报告或日常沟通中,确实太有用了。

再比如麦肯锡的提问术、解决问题的7个步骤,这些方法在我现在做调研时太有用了,每次调研,按这个方法论,客户都会滔滔不绝的讲他们的需求,讲他们的建议,有时候甚至过了饭点才突然想起来,发出这样的感叹“呀,2个多小时了呀!”。

三、读书笔记

闲暇之余,我也会做一些读书笔记,绝大部分是思维导图笔记,因为思维导图效率高,容易形成逻辑清晰的图,而且思维导图抓的是关键点,又省时又省力

6

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小王子》,这本书其实在我读大学之前,我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还是我在大一上完课之后,我们的老师打算让我们放松一下,就给我们放了小王子的短片,时长也就只有半个多小时。当时看这部短片时我觉得很无聊,内心就只有一个想法,小孩才看这种短片,而当时的我是没有理解到它的涵义的。

事后,我的同学也讨论了一下《小王子》,在她们的口中,我听到的是小王子的太天真,玫瑰说什么小王子都相信,从而让玫瑰越来越恃宠而骄。然后,我就去找书重新看了一次,看完之后,我又有了新的感受就是玫瑰只是因为爱小王子,想要得到他更多的关注,所以才不得不那么对待小王子,不过庆幸的是小王子在之后的旅行中,懂得了花儿对他的爱。人都是不断成长的,愿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不要忘了那个给你带来美好记忆的人。

后来,我也渐渐的又看过几次《小王子》,而每一次看过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小王子虽然是一本儿童读物,但是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也具有很多的启示。

7

我读过的最让我感动的书是《追风筝的人》,它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个阿富汗原本的富家子弟和其仆人的人生纠葛,后来主角因为战争移居美国,仆人却留在了阿富汗。主人公在得知仆人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并且已经死于战争后,毅然决定前往战争中的阿富汗寻找他的孩子,完成最后的人生救赎。

小说前半段,每次读到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时,都会忍不住两眼泛花。人的一生中,能够为你如此付出的人能有多少,而有时候我们却为了自己的私欲、面子、嫉妒不断伤害他们,然后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候回过头看看,站在你身后的依然是那个人。

小说的后半段描写的是主人公如何深入阿富汗战区寻找兄弟的孩子。兄弟已死,这个孩子是自己完成救赎的最后机会,否则余生内心都会难以安宁,即使被塔利班用枪指着脑袋也要把那个孩子带离战争。

整本书不长,每次读都是废寝忘食,有时候通宵达旦也要将它一口气读完,可以说这本书给我内心的震撼是难以描述的。

每次读完后,都觉得自己都应该更珍惜周围的亲人,朋友一些,也为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而庆幸。




8

让我看了五遍以上,翻了又翻,颠覆原来认知的书是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

前几天听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讲课,她说《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是她们公司的创业指南。我想,这本书确实有这个价值。

01

故事梗概

这本书没有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最重要的是它表达出来的思想颠覆三观。故事梗概大概是这样,商业奇才丁元英,在九几年的时候,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德国融资,在中国的股市上大赚了一番,后来良心发现,金盆洗手,退出商业之争,到一个叫“古城”的小地方“隐居”。来到古城后,认识了古城的警花芮小丹,两人坠入爱河。丁元英说要送芮小丹一份礼物,芮小丹也是一个奇女子,她家境富裕,却一直在干这个辛苦且可能会随时丢命的刑警。

芮小丹说自己没什么想要的,如果丁元英非要送她礼物,可以帮助古城边上贫困的王庙村脱贫致富,用丁元英的商业奇才书写一段神话。


既然是要让王庙村致富,就免不了要动其他人的利益,一番商业上的较量一触即发。

02

微言大义

随着故事的发展,丁元英的处世哲学也被一一解开。在第三章,丁元英卸任投资经理往古城去的前一晚,他的老友韩楚风为他送行,两个人喝得醉醺醺的,丁元英说了这么一段话: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实用是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了。”

一针见血地说明了我们这个社会现在面临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了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一些心理学书籍,探讨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本质上也是这种文化的表现。在第十四章和芮小丹聊天的时候,丁元英说: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在第十五章提审一个无恶不作的大犯人时,借助芮小丹的口,又说:

“强盗的本质是破格获取,破格获取与直接获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们没有自信与强者在同一个规则下公平竞争,这只能说明你是弱者,因为弱势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破格获取。所以,强盗的逻辑从本质上讲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学。所以,你不算好汉。”

从这三段书中的摘抄足以说明作者豆豆想要借助这本书传达出来的就是这种“强者文化”。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弱者不遵循客观规律,祈求破格录取。我非常庆幸自己在还年轻的时候,读到了这些文字,从文学意义上来讲《遥远的救世主》并不突出,但是它给人的启发振聋发聩,非常值得一读再读。另外,这本书也被翻拍成了电视剧《天道》,不想看书的话,可以把电视剧找来看看。

我是唐苏,非常感谢你的阅读,记得关注 @唐苏读书 哦~

9

《平凡的世界》——路遥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你笑,我陪着你笑;你流啥眼泪,我都替你抹。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我不啼哭,不哀叹,不悔恨,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真正的爱情不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

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

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因为你能痛苦,就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

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只有永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人不可能穷一辈子。

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去寻找终生伴侣。

是的,小时候,我们常常把“亲戚”看得多么美好和重要。一旦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生活,我们便很快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生活同样会告诉你,亲戚往往不如朋友对你真诚。

劳动永远是医治精神创伤的良药。

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

花为了瞬间的辉煌,忍耐了多少暗淡无光的日月。

只有自己诚心待人,别人才有可能对自己以诚相待。

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精神就会从琐碎生活中得到升华。

男子汉应该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而不是靠化妆和表演就能显现出来的。

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自杀。

凡事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人的关系。

秀莲对少安说:你笑,我跟着你笑;你哭,留多少泪我给你抹。

无论幸福还是苦难,无论光荣还是屈辱,你都要自己遭遇与承受。

钱是好东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并且叫人产生自信心。

死去的只是躯壳,生命将涅槃生生不息并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当一个人集中地凝视着自己的不幸时,他就很难想象别人的苦难。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

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并不在于是否是亲戚。

活在这世界上,有人爱你,总不是一件坏事。

人这一生,不是看你贫穷和富有,而是看你都做了些啥。

锁链能锁住门窗,能锁住手脚,但是不能锁住人心。

社会在变化,生活在变化,人在变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包括人的关系。

青春炽热的浆汁停止了喷发,代之而立的是庄严肃穆的山脉。

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理想太光辉,一旦破灭,绝望就太深。

即使有一天我要远走他乡,但愿我还能在梦中再回到这里来…

黄河水总有清的一天,人不能穷一辈子!

生活的大剪刀是多么无情,它按照自己的安排对每一个人的命运进行剪裁!

情感的交流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沉默是最丰富的表述。

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

美丽的花朵凋谢了也是美丽的。

生活!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令人费解?令人难以想象。

现在这社会,即使办正经事,也得走旁门拐道!你应该在以后短暂的岁月里,真正活的不负众爱。

把辛勤的耕作当做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依旧心平气和的耕耘。

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




10

毛主席的书,是阳光,是雨露。他给人能量,滋润人的灵魂。毛主席的书,象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中华民族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头脑,就有了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钢铁脊梁。毛主席,是上苍对中华民族的最大的眷顾,为了我们自己有一个强大正确的灵魂,为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未来,读毛主席的书吧!用毛泽东思想去洗涤我们的灵魂,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吧!不要身在宝山不识宝,闭了眼睛摸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