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为什么《冰雪奇缘》的女主是Anna,最后火的却是Elsa?

为什么《冰雪奇缘》的女主是Anna,最后火的却是Elsa?

2020-08-03 06:42阅读(129)

为什么《冰雪奇缘》的女主是Anna,最后火的却是Elsa?:六年前第一次看《冰雪奇缘》的时候我也有同样的疑惑。当时我还在读书,是跟同学一起去电影院看的,当时也

1

六年前第一次看《冰雪奇缘》的时候我也有同样的疑惑。

当时我还在读书,是跟同学一起去电影院看的,当时也没觉得Let it go有多震撼,就是觉得这是美国电影的正常操作而已啊。电影看完,喜欢anna,毕竟阳光可爱。然鹅发现,elsa更受欢迎,当时也很不解,不过冰雪这部电影在我心中也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记,所以也没有去深究。

六年后,出来工作了。听说《冰雪奇缘2》上映了,上网找来资源再复习了一次《冰雪奇缘1》,这下终于解开了六年前的疑惑。

这次,我终于get到了Elsa!我get到了她的痛苦。有些东西,还真的是长大了才懂,尤其是出来社会被社会教着做人之后才能理解。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人活着终究还是会痛苦的。虽然我跟Elsa痛苦的原由不一样,但就是“痛苦”这个点,就足以让我对她产生共鸣。

好死不死,然后去看了《冰雪奇缘2》,这下好了,彻底掉进Elsa的坑里了……


Elsa就是这么一个悲情的角色,她是故事的主角,可是她却是灰色调的。她站在权力的巅峰,却活的如此卑微;她有强大的外在(魔法),内心却极度压抑与痛苦。可以这么说,她是迪士尼童话王国里面,在人设上最接近“人”的角色。人是复杂又矛盾的动物,而Elsa的人设,恰恰也是复杂又矛盾的。她跟迪士尼以往的公主(包括anna)所拥有的“乐观、坚强、勇敢”等充满教育意义的完美人设不同,Elsa既不完美,也不那么充满教育意义(对小孩而言)。她不乐观,她很压抑;她不坚强,她会崩溃;她也不勇敢,她会逃避……你能在她身上看到的正能量,可能就只有克己的善良。

这不就是“人”吗?人无完人,没有人能够保证永远积极乐观坚强勇敢的。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坚强要勇敢,可是长大了才发现,痛苦在所难免,消极避世崩溃逃避都是人正常的生理反应啊!我们也想像迪士尼的公主们一样乐观坚强勇敢乐观面对,可有时候就是“臣妾做不到啊”!而Elsa恰恰反其道而行来告诉你:你有权利不坚强不勇敢,但也不需要悲观,你改变不了环境、甚至改变不了自身,至少你可以试着接受你自己,试着跟不完美的自己和解。逃跑可耻但有用,so,just let it go。


至于很多人提到的Elsa女王独立、靠自己、不需要王子等等之类的,当然也是她受欢迎的因素,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一个角色受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如此广泛的青睐,一定是因为什么东西戳中了人们的内心而引发了广泛的共鸣。所以,我个人觉得,Elsa身上带着的“人”味儿,才是让她爆红的最主要因素。

至于Anna,她是典型的童话角色,乐观、坚强、勇敢,即使遭遇痛苦,她不仅可以迅速自我恢复去Do the next right thing,还能开导Elsa(你是上天的恩赐)。这才是小朋友们学习的榜样,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还没踏入社会的我会先喜欢上Anna的原因(不过有一点我觉得有点迷的是:我以为Anna是for kids的,Elsa是for grown ups的,但反而小朋友们都很喜欢Elsa)。Anna的外在品格十分耀眼,观众一看就会喜欢上的那种,她是一个完美的角色。但完美的角色,往往趋于平面单一,像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神,缺少“人”的共鸣点。而Elsa,她的品格是内在的,需要一定阅历才能读懂。她不完美,也不耀眼,她虽然是个“纸片人”,却更像是一个真实的“人”,许多人能在Elsa身上找到自己,大家怜惜Elsa其实也在怜惜自己。

这两个角色戏里戏外的结果也恰恰印证了我的观点:作为完美的童话角色,anna获得了童话式的大团圆结局——爱情事业王位三丰收,什么都有;而Elsa在戏里除了所谓的“自由”外一无所有(据说本来还要被写死的),但在戏外她却得到了全世界的爱。

期待你的关注谢谢

2

简单来说,艾莎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因为她有人物成长。

而且我并不认为戏份多就是女主,安娜出现的时间确实比较长一点,但是她所有的出现基本都是围绕着艾莎。

首先,艾莎的人物成长。

从对自己魔法的恐惧,到决心放飞,再到无法控制,最后又掌控了力量。

这一段段的心路历程都在影片中展露的很细致。

而安娜呢?

人物非常的扁平化,就是个善良可爱的女孩子,她的人物形象并没有成长,开头如何,结尾还是如何。

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的记忆点就全部都在艾莎身上了。

其次,安娜太过平凡,艾莎的魔法力量很炫酷。

别说小孩子,成人都会崇拜英雄。

艾莎的力量让她非常的吸睛,大可冰冻全球,小可做滑冰场。

她的不平凡让很多人羡慕,尤其很多喜欢幻想的小朋友。

最后,身份的区别。

由于今年女权意识的觉醒,迪士尼的很多公主们都开始强调自我独立。

艾莎身上的女皇光环和自我意识,是非常符合主流的。

相对比之下,安娜的公主身份并没有太稀奇。

所以最后,你看完影片,记住更多的是艾莎。

3

《冰雪奇缘》第一部中,讲述小国阿伦戴尔中女王艾莎和女王妹妹安娜的故事。

其实我一直以为艾莎是女主,看完第二部仍然觉得艾莎是女主,我相信许多大众也是这样认为的,艾莎火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艾莎拥有魔法

小时候心中总有着许多幻想,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拥有魔法,而艾莎的冰雪魔法刚好满足了人们对艾莎的喜爱,拥有魔法的人是神奇的,也让人对她的身份产生了好奇。

安娜则是普普通通的人,虽然她活泼开朗,却十分单纯,愿意相信一个刚认识的人,并想要和他结婚。看时觉得她傻的有些可爱呢。

2.艾莎前后性格的反差

艾莎小时候经常和妹妹安娜一起用魔法玩耍,不小心中伤害了安娜,使得艾莎小小的心灵受到的伤害,她开始担忧、害怕,整日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不与外人相处,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到她的恐惧,害怕别人知道她的魔法,这时的她是孤独的、无助的。

被人发现她有魔法后她选择放飞自己的魔法,将整个国家变成了冰世界,那时的艾莎是快乐的,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我想那时候的艾莎是最让人喜欢的,她用魔法建造自己喜欢的城堡,同时配上歌声,是经典片段呐。最后因为安娜的爱感动了艾莎,是的艾莎可以控制住自己的魔法了,艾莎的人物是饱满的,令人喜欢的。

3.艾莎的服装很好看

每个女孩心中都想拥有漂亮的衣服,看到如此好看的衣服自然十分喜欢啦。

4

《冰雪奇缘》第一部很好看,我带两个女儿看了好多遍,个人觉得《冰雪奇缘》应该算是双女主动画片。而不是单纯的大女主电影。所以安娜和艾莎都是主角,而且戏份也相当。之所以让人感觉艾莎更火、更像主角,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安娜的人物设定过于“傻白甜”!

可以说安娜公主单纯到爆表,除了片头与刚认识一天的王子就要私定终身,展现出来的单纯、叛逆个性让人印象深刻之外,后续追寻拯救姐姐的过程中,就没有任何亮点了。

只能说傻白甜公主模式属于最保守的模式,已经过时了,这么设定的好处就是不会出错,稳妥的照顾到了喜欢傻白甜公主的受众,但也注定了不会有什么惊喜。

2. 艾莎的人物设定更加饱满,更具有成长性!

和安娜不同的是,艾莎整个故事下来,始终处于剧情矛盾冲突的核心位置。如幼儿时期艾莎的天真活泼、少女时代发现自己与众不同时的自我封闭、当上女王后的坚强、被百姓不理解后的自我驱逐、在外独立时的追寻自我、以及重返王国后的终极拯救……整个过程,艾莎都在不断成长,都在自我蜕变。很契合女孩儿的不同阶段的成长经历。

而且,现在是强调独立个性的时代,艾莎的出代表了新时代独立女孩、独立女性的群体,完全符合人们的预期。所以,艾莎更受欢迎,更火,是合情合理的。

3. 为了市场,纯粹剧情设计需要。

最后一个原因,完全从制片的角度去看,这么设计,不是说安娜不好,而是这么设计角色,更能互补、更利于圈粉,成功几率更大。

因为人和人的不同,注定了,肯定会有人有人喜欢安娜,有人会喜欢艾莎。所以,这样双女主、不同个性的设计,更容易将所有受众一网打尽!说白了,赚的钱更多!事实证明,这的确是非常成功的。

5

不得不说安娜的人物塑造太过单薄了,整个人物就像一个“纸片人”一样呈现出来的东西一目了然,没什么可读性,而且安娜这种勇敢阳光活泼的“小太阳”人物属性实在是太普遍了。相反Elsa更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她被恐惧压抑支配了13年,肩负着一个国家的责任的同时还要抗拒自己的恐惧抑制自己的欲望(和妹妹亲近),而Let it go的解放更是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因为不是人人都是安娜那种内心强大到不可思议的乐天派,Elsa经历的磨难和挫折远比安娜的多,而她的心理活动显得她更像一个真正的人,她受的伤太多了,不想再去迎合他人的心理不就是弱势群体的真实写照吗?这种在文学作品中都鲜有出现的人物塑造出现在动画电影里的概率就更低了。与大多数公主不同的是她的心理活动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她具有矛盾的两面和深远立体的人物形象,她会害怕会逃避也会渴望自由,渴望自我救赎和被大众接纳,她不愿臣服于命运而是勇敢地接纳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立体的人物形象。甚至可以说冰1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Elsa的人物塑造和人物转变。


6

看到这个问题我才知道冰雪奇缘女主是Anna,一直以为是Elsa来着,但是更多人喜欢Elsa不是没有道理,第一小孩子喜欢是因为Elsa有魔法,第二大人们喜欢是因为Elsa符合现在的女性价值观或现代价值观,迪士尼从需要王子拯救的公主,到和王子一起冒险的公主,到自己独立自主,自己也能为王的Elsa女王。反正就挺好的,Elsa大发!


7

艾莎比安娜的心理活动更复杂,人物更立体。

一、孩童时期,艾莎因为控制不住冰雪魔法,误伤自己的妹妹,以至于后期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她的童年是孤独的,让人心疼。

二、成年之后,艾莎把自己远远的隔离开来,那个时候,整个王国的冬天,都是她的悲伤。

三、当妹妹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她对安娜的爱是真实而热切的,她对家人的爱没有变,她仍然爱着妹妹。

四、相比于安娜这种公主,艾莎女王范儿,更是征服了大多数人。




8

不得不说安娜的人物塑造太过单薄了,整个人物就像一个“纸片人”一样呈现出来的东西一目了然,没什么可读性,而且安娜这种勇敢阳光活泼的“小太阳”人物属性实在是太普遍了。相反Elsa更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她被恐惧压抑支配了13年,肩负着一个国家的责任的同时还要抗拒自己的恐惧抑制自己的欲望(和妹妹亲近),而Let it go的解放更是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因为不是人人都是安娜那种内心强大到不可思议的乐天派,Elsa经历的磨难和挫折远比安娜的多,而她的心理活动显得她更像一个真正的人,她受的伤太多了,不想再去迎合他人的心理不就是弱势群体的真实写照吗?这种在文学作品中都鲜有出现的人物塑造出现在动画电影里的概率就更低了。与大多数公主不同的是她的心理活动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她具有矛盾的两面和深远立体的人物形象,她会害怕会逃避也会渴望自由,渴望自我救赎和被大众接纳,她不愿臣服于命运而是勇敢地接纳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立体的人物形象。甚至可以说冰1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Elsa的人物塑造和人物转变。





9

这个问题,我认为有这样几种原因:

1、人物性格和故事设定

Elsa是女王,Anna是天真烂漫的小公主。

在Elsa的加冕礼那天,Anna就要和刚刚认识的王子结婚,这种冲动、任性的性格,不会圈粉。这个王子最终被证明,根本不是Anna的真爱,只是想利用Anna,得到王位。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妹妹有点傻。Anna后面不顾一切的去找回姐姐,还是很勇敢的,但与姐姐的光芒相比,显得不够强大。

相反,Elsa因为还不能控制自己的魔法,误伤了妹妹之后,选择了封闭自己,这点最初就很令人感动。后来,她害怕自己的魔法会伤人,逃走之后,变出了冰雪的世界,什么也不再害怕,这种成长经历,非常吸引人。再加上,Elsa强大的气场加持,那首深入人心的《Let It Go》,再加上非常精美的冰雪女王装,就那么一场镜头,就足够俘获全球观众的人。

2、这部电影的观众

这部电影的观众,应该还是以小孩子为主,虽然大人一般会陪着去看,但Elsa之所以会火,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全世界的小女孩都在效仿Elsa。幼儿园一旦举办变装舞会,十个有九个会扮演Elsa。一问孩子喜欢姐姐还是妹妹,就会听到喜欢姐姐,为什么呢?因为姐姐有很多漂亮裙子,还有高跟鞋。小孩子喜欢魔法,喜欢漂亮衣服,也喜欢那首好听的音乐。

10

《冰雪奇缘》不是单女主,其实是双女主,故事的主线就是姐妹两个共同成长的故事。

如果按照迪斯尼过去的套路,往往是美丽的女孩用爱和勇气得到爱情的故事,那个有爱情线的女孩往往就是女主,比如过去的《灰姑娘》《睡美人》等等。但是这几年随着人们观点的变化,过去的剧本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剧情的发展。

第一,女主形象的增强和丰富。过去的女主基本上都是相对单一的芭比娃娃,美丽善良,然后静静的等待王子。但是这几年随着女性势力的崛起,千人一面的娃娃们已经无感,女主开始有了更多的特质,比如勇气,比如个性,比如个人的成长,还有女性之间的友谊等待。

第二,剧情线的更改,女主不再是单一的等待男主来驰援。她们往往有着自己的人生追求,甚至有的时候是公主救了王子,更甚至是公主救了公主,骑白马的从王子变成了你姐姐。

第三,男主形象的弱化。从过去的拯救者,慢慢的变成追梦路上的同行者,甚至变成了路人甲。女主已经不需要他了。

《冰雪奇缘》就几乎完美的体现了这个趋势:故事是女主是两个公主,一个具有超能力但是自我很恐惧,一个是一心想要和姐姐亲近结果酿成大错的妹妹。她们故事中都有自己的成长,一个战胜了对于超能力的心理恐惧;一个战胜了现实中的各种阻碍,在寻找姐姐的路上,自我成长。

相比之下,两个男主就失色多了。一个虽然是王子,但是真的是个黑心骗子,他要的不是公主而是权利;另外一个,只能算是男闺蜜,主要任务是负责陪伴公主。

双女主中,相比妹妹,姐姐显然更具有传奇性,无论是神秘的超能力,还是那句霸气的:随他去,都比妹妹纯真,勇敢的形象强大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