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为什么《三国演义》前半部比后半部好看?

为什么《三国演义》前半部比后半部好看?

2020-08-02 23:21阅读(91)

为什么《三国演义》前半部比后半部好看?个人感觉后半部没什么意思,不如前半部好看,为什么?:巜三国演义》为什么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好看?原因有三:①读者之心

1

巜三国演义》为什么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好看?原因有三:①读者之心与作者之心是相通的,都是安汉向刘。都期望恢复汉室,刘备掌天下。②前半部分热闹的混战中刘备崛起,一技独秀!曹操,袁绍,袁术,吕布,公孙赞,刘表,孙策,孙权等各路英雄你争我夺,情节上迭荡起伏!各路英雄武艺超群,互相厮杀,精采纷呈!在混战纷争中,刘备得孔明庞统为左右军师,先占荊州,后取西川,曹阿瞒败走斜谷丢了汉中!三足鼎立之势已成,令读者喜出望外,上半部当然好看!③自刘备做汉中王后,好比人过三十天过午,走上下坡路。先是关云长失荊州败走麦城被缚遭害,后是刘备拒谏兵败托孤白帝城,蜀国元气大伤。后虽有诸葛亮扫平南蛮出兵北伐得三城,但马谡拒谏失街亭又使前功尽弃!后五丈原诸葛殒命,蜀国有日薄西山之势,令人十分叹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后虽有姜维九伐中原,但将只有马岱,廖化,魏延等,又斗陈破邓艾后得夏候霸作回光返照。白宦官黄皓弄权,姜维避祸拥兵于外之后,已是无力回天,令读者百感交集!!哪有热闹可看?纵观全书上半部鱼龙混杂精彩纷呈,下半部似水清无鱼让人纠心!有以上三种原因,上半部当然比下半部好看!

2

首先肯定是因为写瞎了。瞎到什么程度呢?当年袁阔成老爷子说三国,说到后面的时候思路都不清楚了。

其次是三国演义这本书,局限于历史小说,在谋篇上存在很大问题。

三国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的,刘关张三个人一脑袋扎地上闹革命去,随后打黄巾军,袁绍……在刘备病逝之前,基本上小说里出现的人物前期大家还都听说过。

等刘备死了以后,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蜀国跑出来重要的将领,关兴、张苞,马岱……

这些人的身份就是小三啊!

前期那些金光闪闪的武将的儿子、偏将、小弟、跟班、酱油。

等刘备死了以后都扶正了。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张郃。在前半部分,因为袁绍手下武将如云的缘故,张郃并不显眼。等刘备死了,张郃居然变成名将了。

所以读《三国演义》后半部分就有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就是这样。

其实三国演义我觉得比较好的读法是,我们不要把它当成一本小说读。

在刘备死之前的部分,我们当成一本小说。这本小说主要讲了刘关张一起创业的故事;

其次是诸葛亮北伐。这部分是第二部分,之前该有的武将该酱油的酱油。

最后是姜维北伐。

这样一来,其实就有点类似于评书《三侠剑》,我们听完黄三泰的故事以后,总要问:那接下来呢?接下来写黄天霸的故事呗。反正续书肯定写的没之前好,大家听个好奇心也就是了。

3

从小就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没有书看,是听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评书,知道三国演义风云变幻的故事的。赤壁之战之后,觉得索然无味。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吓走活仲达,再也听不下去了。原来以为是自己个人的感觉,没想到有这么多朋友和我有类似的感受。

看完大家的答复,觉得都很有道理,归纳一下,主要有三个原因:

1、人物分布。有热心的朋友统计,三国时期,闻名遐迩的人物全部在上半部或者上半部出场的占了九成。因上半部群英并起,豪杰争雄,所以故事叠彩纷呈。

2、历史事件,上半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已谢幕。下半部虽然战争依然连绵不断,但都是波澜不惊,无法掀起惊涛骇浪。

3、甚至有的朋友画龙点睛的说前半部是英雄的发家史,后半部是英雄的寂寞史。因此,前半部比后半部精彩。

其实,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被众多朋友忽略了。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吗?很多人会异口同声:是的。

非也!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整理的,而非如曹雪芹那样“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罗贯中先生只是将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整理成书的。

据史料记载,从西晋时期,就有学者用文学的手笔记述东汉末年的英雄故事。

(知识小贴士:下列四人那个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A,曹操。B、刘备。C,诸葛亮、D、孙权, 答案见文末)

尤其时到了宋朝,城市里遍布瓦市,市民听评书成了主要的一项精神生活。于是,说书人开始对东汉末期的人物和故事进行了深入的演绎,人物对话栩栩如生,情节生动如一波三折,身临其境。

为了吸引听众,说书人只能对听众熟悉的故事再加工,添枝加叶,丰富细节。于是出现了“马太效应”,情节越丰富的越精彩,越精彩的越入神。于是,东汉末年三国之初的故事,成了千百年来精彩纷呈的故事。对于晋国统一天下的史实,因为未被说书人、文人深入挖掘,情节也只能贴近历史的真实了。真实的历史缺乏文学的魅力,所以不再具有吸引力。

归纳一下,罗贯中的时代,因当时世上传播的多为前半期历史的故事,是上千年知识分子和文人的心血和智慧的集合,所以精彩。后半部缺乏现成的素材,只能对照《三国志》,平铺直叙历史,所以单调,如同嚼蜡,不再有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千古绝唱了。


解答提问:下列四人那个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A,曹操。B、刘备。C,诸葛亮、D、孙权。 答案是:A,曹操。因为东汉和三国时期的分界线是以曹丕继位的公元220年。之前为东汉。此后为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持续到西晋统一的公元280年。已经是三国存续了六十年。

曹丕继位时,曹操已去世。所以,曹操应为东汉末期人物。其他三人均活过公元220年,可以算做三国人物了。


感谢关注“太公门”。

4

《三国演义》前半部分是英雄的发家史,后半部分则是英雄的落寞史。因此书籍便有了两种意味,侠客意味和历史意味。

罗贯中用了重墨在赤壁之战极其前后上,写的越多,编的自然也越多。其舌战群儒到孔明、周瑜的掌上之“火”,再华容道放曹操,诸葛亮三气周瑜,都是编的。但是这编的确实非常精彩也非常小说,历史未必是精彩的但往往是深刻沉重的,小说却很精彩,但是却多了很多不合逻辑的个人色彩。但是读者们谁在乎呢?

《三国演义》确实非常之精彩,从开始就定下蜀汉正统的基调,对手曹操也当然发迹于前半段。满则溢、盈则亏,越接近巅峰也就越接近衰败,刘备的巅峰来的很慢,却又来的很急,关羽之死就是转折之处。说实话,很多人对于关羽之死要比刘备之死要难过的多。

小说中关羽死代表了蜀汉的下滑,而诸葛亮的死就暗示了蜀汉的败亡。此二人一死,下文谁还想看!

之后便是姜维等人的挣扎,无力中还带着悲凉,初读《三国》看到这里不禁非常失望,看来蜀汉是没戏了。

《三国演义》前面经常就是因为塑造了非常多的“虚假”和完美形象,这这样的形象非常饱满有特色,但是越到后面人物越平庸越没有特色,可能给没特色才是历史人物更真实的形象。

5

创业阶段是最精彩的,一个上班多年的人叫刘痞子,存了点钱,在街道碰到,一个买猪肉的张三,和买绿都的关老二,然后刘痞子给两个讲,摆地摊是不行的,挣不到钱,想挣钱咱们要一起合作,两人没文化一听,主意不错,变卖家当,听从刘,招聘人才,成立刘氏公司。坐等上市分红。慢慢的公司运作的还可以了,还是没钱,听一个村夫说,只有借壳上市才能,套现走人,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借,刘痞子到死也没把公司上市,他儿子最后接班被发现只是个空壳公司,也上不了市,于是乎,脑袋灵机一动,就把空壳公司包装好卖了个高价,他儿子非常聪明叫刘禅。当什么CEO总裁,还要啥自行车,把他爸的公司一买,拿钱养老去了,下来各位在补充一下

6

上半部是恢复汉室拨乱反正,众英雄施展才能,发展壮大,开基创业,天下逐鹿之时,充满了正义,奋进,斗志。后半部各自称尊,不顾百姓死活,争夺天下,纯属你整我我整你,不符合人性

7

大家好,我是写网文的小胡子。一个致力历史题材的扑街写手。

《三国演义》前半部与后半部相比要精彩得多。之所以这么说,胡子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 (1)《三国演义》前半部发生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豪杰辈出的年代。而三国期间,著名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全部发生在演义前半部分。而后半部无论从战役规模还是战争影响力上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 (2)三国时期著名的文臣武将,演义前半部占九成以上。而且每个文臣武将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的演绎。文如鬼才郭嘉遗计定辽东。诸葛亮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六出祁山。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武有三英战吕布。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赵子龙单骑救主。张飞一声喝退曹操百万兵,等等耳熟能详的精彩演绎。即是故事塑造人物,也是人物成全故事。然而随着这些人不断退出历史舞台,观众心中难免有落差。而演义中后起之秀们表现乏善可陈。能让人记住的片段或人物凤毛麟角。

动画《三国演义》之三英战吕布

  • (3)叙事风格改变。前半部《三国演义》叙事手法多样。无论战争描写和人物刻画,可谓恢弘大气行云流水。而后半部分演义,对于战争和事件的描写更像纪实性更强,艺术表现不如前半部精彩。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 (4)《三国演义》亲刘贬曹。前半部对于蜀国来说是由衰到兴,由弱到强的一个发展历程。而后半部分蜀国则由强变弱。直到诸葛亮陨星五丈原,很多亲刘拥趸并不买账。

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

综上所诉:胡子以为《三国演义》前半部较后者更精彩。如果对此有何异议,欢迎关注交流。

8

历史客观现实,三国前期桓灵昏庸,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问鼎,人才辈出,直到赤壁大战,三分鼎立,大局初成,故事进入高潮,人物一个一个豋台亮相,演义了许多亮点,也是看点。接着围绕荆州之争,故事在智谋诡谲,血雨腥风又演绎一个时期。从周瑜一死,东吴的亮点就暗然失色,关羽一死,蜀汉不仅失去了一大块地盘,而且陨落了一颗璀璨夺目的将星。刘备是作者,也是所有读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刘备夷陵大败,白帝托孤,故事惨淡了。曹操是一个有历史争议的人物,是读者既不待见又无法割舍的人物。曹操死了,读者也失去了许多看点。事物总是有盛有衰,英雄的凋零不是蜀汉一方,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曹魏的人才,在铜雀台夺锦争袍时到了顶锋,后来到了曹真,司马懿时能用的只有硕果仅存的一个张郃,张郃死后,也只有张虎,乐琳两个二流末将了。东吴何尚不是,连周瑜帐前只是护尉的奶油小生徐盛丁奉都成了护国干戚。由于人物的凋零,故事也就平淡了许多。

再说作者的写作意願与观念,作者是以抑曹扬刘的观念去写作的。随着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小说就哀伤了许多,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小说的情调哀伤到了极点。前期刘关张争荊州,进西川多么轰轰烈烈,到诸葛亮,姜维虽然以攻为守,小打小闹偏隅一方。作者以悲伤的情调为蜀汉落下帷幕。

再说,作者的儒家正统观念。胜者王候败者寇,作者前期一直把曹魏当成篡汉的奸贼,到了曹魏政权巩固了,作者又对他们赋予了正统的观念。曹丕曹睿奢侈不敛,自丧元气,夭亡绝命,落得大权旁落,小说由原来对他们篡汉的憎恨转为对弱者的同情。

再说东吴,自孙权死后,诸葛恪,孙琳相继掌权,或废或立,生杀予夺,小政权已风雨飘摇,作者也给予了极大的惜怜。至于孙皓,只能恨其不争了。

魏蜀吴俱以悲剧收场,司马氏的晋在血雨腥风中,作者以谴责的情调让他们豋场,当然影响了读者的读书兴趣,关注程度。故事不再精采,读者不再传播。

9

简单的说三国前半部讲得是英雄出世。各领风骚。让人振奋。后半部讲的是群雄末路,人才凋零。让人唏嘘。

10

演义的虎头蛇尾,主要在“外线原因”(所谓外线原因即成书过程方面的原因,水浒后面不如前面好看主要是外线原因,红楼更不用说):民间有很多关于“前三国”的故事,作者写到后面兴致降低了。究其根本,是无论早期故事传播者,还是《三国演义》成书的写定者,他们最感兴趣的人物都集中在一两代人:关羽,曹操,刘备,张飞,周瑜,诸葛亮……最重要的人物里,关羽、曹操、张飞、刘备都死亡于公元220年前后的四五年中,即从败走麦城到白帝城托孤的一小段情节中。


我们伴随着“桃园三兄弟”一路从年轻到老迈、从弱小到强大,对他们的相继死亡,我们无疑会感到幻灭的痛苦。而同样出场极早、与桃园兄弟惺惺相惜又一生之敌的曹操的故去,则让主角失去了一位旗鼓相当的敌人。后三国中诸葛亮、姜维的对手司马懿、邓艾等人固然强大,但在性格的复杂、饱满和魅力方面,无法与曹操相比。演义的主角是刘关张,民间评判的三绝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这些人里只剩下一个诸葛孔明,演义也从此进入了“诸葛亮时代”,至于司马懿、张郃、孙权、陆逊、赵云、魏延等人,固然都是一时豪杰,但他们在小说中显然无法站到与诸葛亮对等的高度。


张辽、徐晃、马超等早期重点刻画过的人物的草草收场,也是因为在一代人退出历史舞台的“浪花淘尽英雄”大过程中,实在没有笔墨交待这些次要人物了,至于乐进、李典、凌统、周泰等人的结局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其结果就是,不仅刘备、曹操这“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煮酒论英雄,曹操语)的唯二英雄故去,连他们身边的、陪伴了我们几十回的部属们也在视线里相继消失。到诸葛亮北伐的章节,魏国第一武将竟然是张郃!且不说张隽乂(在毛本里,他的表字在出场时都未提及)遇到马超、张飞、黄忠、赵云时是何等灰头土脸,就算在超一流武将不那么多的魏将中,武力也排在典韦、许褚、庞德、曹彰、夏侯惇、张辽、曹仁、徐晃等人之后,带兵还要受夏侯渊、曹洪之流的统领,一言以蔽之,在前三国里,张郃根本就不是一位重量级武将,读者读到孔明把张郃视为蜀国的一大威胁时,怎能不产生“时无英雄”之感。同样,在赵云死后,孔明帐下也仅存魏延这一位“准五虎”武将了,被屡委重任的马岱,谁能说出他在当年群英荟萃的刘备帐下,在势如破竹的汉中争夺战(那是刘备最后也是最耀眼的篇章,他终于打败了曹操)中,曾有过什么表现?


与此同时,吴国的戏份也大为减少,只是概念性地充当鼎足三分、联合抗曹的一角。孙坚、孙策、周瑜、甘宁这样光芒万丈的人物再也不曾出现,孙权、陆逊君臣也归于黯淡,绽放光彩的徐盛、丁奉只是前三国中地位微末的副将。曹刘孙之外,董卓、袁绍、袁术这样的重量级势力更是再也没有了。于是,曾经热闹的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的精彩篇章,崩塌为七擒、六出、九伐这样的单线重复剧情。孟获之弱简直不值一提,六出、九伐则每次都以主角的徒劳无功而收场。情节如此重复无趣,有魅力的人物又有减无增,那这部小说之不如前面好看,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慷慨潇洒,浪漫主义十足的英雄史诗。前半段刘备虽然屡屡受挫,但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到孔明出山、赤壁鏖兵之后,更是幡然翱翔、不可复制:平定荆南,稳据荆州,西取益州,北取汉中,刘备从一个蜗居新野的客将,一跃而成为汉中王、未来的蜀汉皇帝。难怪有外国人以为刘备会统一天下呢。可以想象,到关公败走麦城归神的章节,这位外国读者会受到多大的打击。我们小时候第一次读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呢?那是他们从桃园结义就带给我们的梦想啊,现在梦想破灭了。


沂水关,虎牢关,白马坡,延津渡,五关六将的路上,华容道,长沙城,大水滔天的襄樊……神勇绝伦、义薄云天的汉寿亭侯带给过我们多少震撼和感动啊。从此,青灯帐里,不见读《春秋》的身影,青龙刀畔,不见跨赤兔的英雄。随他而去的,是以一勇之夫著称却在演义武将中有着最多智谋表现的三弟,和仁义播于四海却在酒后偶露峥嵘的大哥。在这些章节里,我们甚至没有心思去为黄忠、甘宁的陨落而叹息。三兄弟之死,给人的感觉是发生在同一个瞬间,因为他们说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会让人暂时掩卷而叹的,大概是曹操吧。这位与刘关张同时在全书开头出场的老朋友,这位极为复杂又极具魅力的大人物,尽管各版本演义中都对他不乏贬抑之辞,但无疑都向读者充分地展示了他的雄才大略、文才武功、胸襟器宇、慷慨豪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这也难怪最拥刘反曹的毛宗岗,都为之倾倒地多次批注“阿瞒的是可儿”,更在曹操死后,以一首《邺中歌》遥遥挽之。曹操之后,再无曹操,司马懿有其深沉韬略,却无其雅量潇洒,司马昭、邓艾之流就更不必说了。到最后,司马炎一统天下,有哪个读者会认为这位君主有半点英雄气概?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信夫。浪漫的时代过去了。


诸葛亮为演义写完了最后的浪漫篇章。曾经,我们见过多少种样的浪漫啊,吕布的英武飞扬,周瑜的雅量高致,孙策的狂飙突进,典韦的一夫当关,郭嘉的料无不中,马超的杀气弥天……现在那些豪杰都成为往事了。他竭尽全力,不依不饶,为了一份知遇之恩耗尽了最后的力气。兴复汉室是他的理想吗?他只知道,那是刘使君的遗愿。刘使君从豫州牧变成了益州牧,宜城亭侯变成了汉中王,大汉皇叔变成了蜀汉皇帝,却带着对兄弟的怀念撒手人寰。面对在白帝城的托付,他许下了“继之以死”的诺言,他也真的这样做到了最后。五丈原上,巨星陨落,一个锦囊,他带走了那个总是抑抑不欢的下属。


其后姜维的作用只是让这个故事更加完整。作为情节黯淡、人物凋零的补偿,他被赋予了文武全才的光芒,武力上他能打平赵云,用兵上他是诸葛武侯的传人。前三国中,孙坚和孙策思谋太粗疏,曹操和周瑜的武艺只能用于宴会表演,张辽、张飞、关羽、黄忠等人的军谋只限于战术层面。姜维和邓艾,实际是前所未有的全能选手,能谋之于庙堂,也能决战于沙场。但能力上的夸大,弥补不了性格上的单调,作为最后阶段的主人公和对手,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孤立的两三个英雄的对抗,远不如英雄集结、共襄盛举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


整部演义,至刘关张曹之死是一顿,孔明之死又一顿,姜维之死即已接近尾声。第一顿之前,以赤壁之战为界,前面写曹操英明神武,后面写刘备一飞冲天,这一段无疑是整部演义最好看的部分,董卓、袁绍、袁术等强人相继被击败,吕布、典韦、郭嘉、周瑜、荀彧等巨星的闪耀和死亡带给了读者极大的遗憾。到两顿之间,势力只剩三家(南蛮的和辽东的就不算了吧),故事只有诸葛亮的单一主线(吴魏那边的战线也有交兵,但比起之前的逍遥津,这些战事简直无人关注),曾经熟悉的人物也像《水浒》中征方腊那样成批死亡。试对比吕布之死与马超之死、典韦之死与许褚之死、郭嘉之死与贾诩之死、周瑜之死与陆逊之死、荀彧之死与张昭之死,就能明显感到这时作者的敷衍和应付。到刘关张曹死后——至多到五丈原——人们爱看和作者想写的故事就已经写完了,其后只是为故事完整性才一直写到三国归晋。读者对这几部分的兴趣程度区别之大,看《三国志平话》刘备死之前、之后篇幅的悬殊比例(大概是十比一)就知道了。读者都没兴趣,作者自然也没兴致。而且,没有民间故事做基础,作者一人之力再强,怎可能编出和前三国那些历代人民智慧积累而成的情节的精彩程度相比的故事。


读三国的人,都有个英雄梦,读到英雄逝去的章节,我们的梦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