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王文娟如何成为越剧舞台上当之无愧的“演技派”和“多面手”?

王文娟如何成为越剧舞台上当之无愧的“演技派”和“多面手”?

2020-07-31 09:20阅读(149)

王文娟如何成为越剧舞台上当之无愧的“演技派”和“多面手”?:谢谢邀请!我倒没有觉得非要给王文娟老师一个“多面手”的称号,在我心目中,王文娟老师和徐玉兰

1

谢谢邀请!

我倒没有觉得非要给王文娟老师一个“多面手”的称号,在我心目中,王文娟老师和徐玉兰老师可以说是越剧舞台上的标竿,前者代表了旦角的最高水平,后者则代表了生角的最高水平。

如果非要说王文娟老师是“多面手”,大概是缘于王老师刚刚出道的时候是跟着自己的表姐学演小生的,两年后才改演旦角。所以,如果王文娟老师继续在小生的唱腔上发展下去,一定也会自成流派,成为出色的越剧表演艺术家。

王文娟老师气质柔美、唱腔婉转、扮相秀雅,她与徐玉兰老师合作的《红楼梦》、《追鱼》等多部剧作搬上了银幕,让更多的观众认识并喜爱上了她们。我记得小时候在生产队的社场上看露天龙电影,这两部戏都看了五遍都不止,至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唱词有很多都记得非常清晰。

王文娟老师不属于以袁雪芬老师为首的“越剧十姐妹”之列,但是,无论她的演技还是她的名声,都远远盖过了“越剧十姐妹”中的很多人。她的演出,每一部都可以称之为经典。之所以能够当之无愧,我想是缘于那时候像王文娟老师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家们特别能够沉下来沉浸到角色中去,体验生活,细心打磨,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形成属于自己的流派。

王文娟老师的家庭可谓是艺术之家,她的先生是著名导演加演员孙道临老师。孙道临老师在《早春二月》中扮演的肖涧秋,相信当年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那时候年轻的孙道临老师在我们眼里看起来简直是帅呆了,现在的很多小鲜肉跟他比,简直不是一个等量级。顺便说一句,孙道临老师还是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呢,妥妥的学霸一枚!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2

王文娟不仅演技好,扮像也好,她是梨园行的一号美女。

3

王文娟十一岁就到上海投奔表姐,著名小生竺素娥学艺。先学小生,后改学花旦,主要看越剧皇后姚水娟的唱念做打。又有京剧武功老师教练功,所以她基础打得相当不错。她与同伴关系不错,同伴还把轻易不示人的路头剧本借她抄。酷暑人家修暑,她和别的小演员去郊县演出。只有苦练,才能出名。她二十岁开始就和陆锦花成立少壮剧团,日夜场实践,从此几十年一直任主角。这样她什么戏都能胜任,亦旦亦生,能文能武。成了多面手,和演技派。

4

王文娟1926年出生她的王派唱腔无人能敌,经常出国演出。听爸爸说六二年和徐玉兰老师演的红楼梦红遍大江南北。她的弟子单仰萍比她好像还差一点。(个人感觉)

5

只有辛勤地付出,才能获得成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6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派唱腔宗师王文娟在越剧界素有“性格演员”之称,通俗点说就是演什么像什么,善于塑造各类人物。

1962年王文娟因在越剧电影《红楼梦》中成功演绎林黛玉一角,而蜚声全国。许多观众看到电影中的林黛玉“娇喘嘘嘘、弱柳扶风”般的言行举止,竟然也以为王文娟平时身体一定不大好,需要补补身子。于是在来信的同时,也给王文娟寄了各种各样的营养品,这让王文娟既感动又为难。其实王文娟身体一直很好,至今九十多岁仍神清气爽,还不时在公众场合露面。这恰恰说明王文娟演技卓越不凡,以至观众将角色与王文娟本人等同起来,这恰恰是对一个演员表演艺术的最高褒奖。

王文娟表演精湛,其唱腔也情真意切,注重音调节奏与语势感情的结合,平易朴实,自然流畅,韵味浓郁,特别是中低音区音色浑厚柔美。她的唱腔不追求花哨,在朴实中见华彩,于淡雅中揭示人物内在感情的细微变化。这一切完全得益于她在年轻时的勤学苦练和由此而养成的艺术想象模仿能力。

比如观众认为她演林黛玉初进贾府时,那种娇羞胆怯的神态活灵活现地体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王文娟认为这是她在借鉴自身生活经历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提炼的结果。

王文娟1938年13时就离开家乡嵊县坑边村,独自一人到完全陌生的上海,跟表姐竺素娥学艺。那种孤独寂寞而又自立要强的心理历程一直被记忆在心,所以演林黛玉时便得到借鉴发挥。

王文娟1942年满师后,开始在郊区戏班里当主演,得到磨炼,头角初露。1944年重进竺素娥戏班,在天潼路“河北大戏院”演出,受到提携,在头肩花旦王杏花因故不能演出时顶替头肩,与表姐搭档,自此脱颖而出,成为越坛后起之秀。1947年她与陆锦花合作,成立少壮越剧团,演出了《礼拜六》、《天伦之乐》等一批时装剧和古装戏,声誉鹊起。在这段时期内,王文娟每天日夜两场演出,中间还要唱电台、学文化、排新戏,与戏迷粉丝互动,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物……每天日程排满,非常辛苦,但当时的王文娟年轻好学,精力充沛,吸收能力强,也正是这种高强度又频繁的舞台实践锻炼了王文娟的演唱水平和现场应变能力,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特别是塑造不同人物的能力。这是王文娟日后成为“演技派”和”多面手”的主要因素。王文娟自已也说,在少壮剧团的这一段经历,是她整个演艺经历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还是那句老话: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