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觉得并不是,皇帝的仁慈分两种,一种是对身边人仁慈,一种是对百姓仁慈,而这两种是不能兼得的,对身边人仁慈自然会让百姓受苦,对百姓仁慈自然要削弱身边人权力,宋太祖赵匡胤就恰巧是第一种。



赵匡胤有个小舅子名叫王继勋,这孩子不学好,干啥啥不行,享乐第一名。他有个癖好就是吃人,是的,你没有看错,这孙子就是喜欢吃人,还喜欢在残杀奴婢之后再食用。

因为府中有护卫,所以这些奴婢敢怒不敢言,想跑出去的最终都会被抓回来,其下场我们想象一下就可以了,终是天公作美,有一次天降大雨把王府的墙给淋塌了,这群奴婢就跑到皇宫伸冤,毕竟当世能压住王继勋的也只有宋太祖赵匡胤了,这时候赵匡胤的仁慈就显现出来了。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赵匡胤也是大为震惊,但是更让我们震惊的是他并没有惩罚王继勋,因为念及旧情所以还是选择放过王继勋,毕竟让王继勋离开京城去洛阳当官,好一个眼不见心不烦,这却苦了洛阳的百姓。

在到达洛阳之后王继勋并不悔过,反而因为天高皇帝远而更加放纵自己,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强抢民女作为奴婢,一旦不满意就杀了,之后再食其肉,一切完毕之后丢掉野外就算完事了,毕竟这地界也没人敢惹他。



当时人贩子和做棺材的可是王府常客,如果在他家附近开个棺材铺,过不了几年就能住上小别墅,这不是夸张,也不是危言耸听,根据后来王继勋的供词来看,光是能记住的就有上百人,这还只是有记载的,想想就可怕。

不过人都是有报应的,纵然是王继勋这样的皇亲国戚也不例外,赵匡胤离奇死亡后赵光义继承皇位,这王继勋是赵匡胤的小舅子,但是跟赵光义是并无瓜葛,再加上新官上任三把火,况且是皇帝,于是王继勋就成为了杀鸡儆猴的首要人选。

在掌握证据后赵光义直接出手,凡是牵扯进去的一并在洛阳斩首,光是人贩子就有十一个之多!



在对待士兵的态度上,赵匡胤也是非常仁慈的,还是王继勋,在王继勋为将的时候就跟赵匡胤说“姐夫,我这手下的兵连个妻室都没有,这咋办?”

赵匡胤也是当机立断,说是如果有中意的女子,不需要聘礼只需要摆酒席就行,于是王继勋那群部下就开始在京城强抢民女,理由是双方中意所以不需要聘礼,一时间京城内鸡犬不宁。最后杀了百人才算制止骚动。



在攻灭南唐后,曹彬的部将曹翰在打下九江之后对士兵并无约束,进城后的士兵是肆意妄为,光是掠夺的钱财就有亿万两之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曹翰并未受到来自上面的一点处置,反而还因此升官赏爵。

对待后蜀同样如此,早期后蜀选择投降,但是因为北宋军队进城之后烧杀抢掠无所不作,最终多地开始重新反抗,赵匡胤对此依旧不管不顾,等事情闹大了才选择去平息。

在对待先朝皇室的态度上,我也不觉得仁慈,赵匡胤在强迫小皇帝郭宗训退位之后就将他给软禁起来,郭宗训在二十就离奇死亡,这个离奇有多离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你说宋太祖仁慈不仁慈呢?



这篇回答并不是故意抹黑宋太祖赵匡胤的,而是看到这个题目有感而发,人无完人,纵然是皇帝也是如此,不可否认的是赵匡胤的功绩,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的黑历史。

总的来说宋太祖赵匡胤绝对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绝对不是一个仁慈的皇帝。



你觉得文青讲的对吗?是否有些以偏概全了?

看历史,还想看有趣的历史?关注文青就对了!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最佳贡献者
2

慈善的人当不了皇帝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