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一直热爱音乐的人,该怎样学习音乐呢?

一直热爱音乐的人,该怎样学习音乐呢?

2020-07-28 09:23阅读(76)

一直热爱音乐的人,该怎样学习音乐呢?现在有机会能学习了。:感谢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音乐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听

1

感谢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音乐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听者带来无尽的享受,它能使我们的心情变得舒畅,也能激励我们顽强的精神。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情感,释放情绪。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细分可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

怎样学好音乐呢?首先要明白音基,然后要学会认识音符。音基也就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曲调、节奏、和声、速度、力度、调式,曲式,织体音色等。那么音符就是用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符号,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1/2),四分音符(1/4),八分音符(1/8),十六分音符(1/16)等。音符椭圆形的部分称作符头,符头有实心和空心符头之分(全音符和二分音符是空心符头),符头倚靠的直线部分称为符干(全音符没有符干),符头上方的发射出形似波浪的部分称为符尾(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没有符尾)符尾越多音符时值越短。懂得音基和认识音符后可以记谱,常用的记谱方式有简谱和五线谱。简谱又名数字谱,它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7个基本音级,休止以0来表示,通过在数字的上面或者下面加点表示高八度或低八度。在数字的后面或下面加横线表示时值的长短。简谱是一种简捷直观的记谱法。五线谱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记谱方法,它是用音符的符头在五条平行横线上位置的高低来记录音的高低,用音符的不同形状表示音的长短。五线谱容纳音乐信息量大,记写音域宽广,因此它广泛应用于音乐领域。

只要一步一步认真学,一定会学好的。

2

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我认为有很多朋友热爱音乐,想学音乐,但是无从下手对吧。那么你得先了解音乐,首先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你得听得懂音乐。

第一,多去购买一些音乐史的书籍。我们可以通过对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鉴赏,还有从古到今的一些音乐历史书,都可以学到一些音乐鉴赏经验,并且提高我们音乐的品位。

第二,多去交一些音乐界的朋友。我们要多去和音乐界的朋友去讨论,才能提高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层次,多去交一些音乐界的朋友,还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学习音乐的思路。还能一起培养我们共同的兴趣爱好,组建团体之后,得到更大的发展。

我相信热爱音乐的人很多,想学习音乐学好音乐的人也很多。至于对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如何去学习音乐这个问题,这只能根据自己情况去学习了。但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情况,对一个学习者来说有一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总之,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情况,想学好音乐,肯定是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努力的,音乐毕竟是一门艺术,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虔诚的学习态度。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3

感谢邀请!

怎样学好音乐?关键要解决为什么要学音乐?如果是一个对音乐没有感觉的人,无论如何也是学不好音乐的。

学习音乐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心,而这个信息必须建立在自己对音乐的“爱好”甚至“痴情”之上。有了这个“爱好”和“痴情”,就不要怕自己学不会,学不好,一定要打消这种疑虑。其实,往往有了这种“爱好”和“痴情”,也由不得我们不去努力,不去奋斗。

其次作为音乐初学者,打好基础非常重要。一开始就要参加正规的音乐培训,选择比较好的专业老师,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付出辛勤的努力,踏实的学习,刻苦的训练,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和演奏能力,走音乐专业道路(如上音乐专业学校等),为我们今后继续从事音乐工作而打好坚实的基础,完成和实现自己对音乐最美好的梦想。

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音乐爱好者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一旦选择了我们的挚爱——音乐,就要把它当作我们终身的“伴侣”来呵护,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学习音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心血来潮时玩两下,过后就不了了之的事。学习音乐必须天天温习,时时操练,只要用心学习,坚持到底,必然会迎来丰厚的回报。

学习音乐其实也是个苦差事,每一个成功的演奏家或者作曲家,他们的成功无一不是用心血和汗水浇铸的。我们随便去看看钢琴大师、小提琴大师、二胡大师等他们手上的老茧,就知道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艰辛!我们每每听到作曲家精湛的作品,彷佛就看到了作曲家冥思苦想、夜以继日的工作场景。

相信爱好音乐的您一定会学好音乐的!

最后祝您在音乐的世界里开出最美的花朵!结出最甜的果实!

(图片来自网络)

4

首先,要看自己想学什么音乐方面的东西了,是想学乐器方面还是声乐还是作曲方面?这种问题我仿佛已经回答了很多次类似的了。

但是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乐理知识的学习。

萌新要学习乐理的话,还是有点难度的,刚入门学习乐理的人,就算是学过乐器的有过相关方面知识的人,都会有些摸不着头脑,建议找一个老师带着入门,至少得把一些音乐方面的术语,表情记号还有一些基础知识给弄清楚,总不能连钢琴有多少个键都不知道对吧?

最方便的是学习一下键盘乐器,比如钢琴(更便于理解)什么的。这样在以后碰到音程方面的问题会更如鱼得水一些。

建议还是不要去琴行之类的机构学习,人品不好碰到一些坑蒙拐骗质量很水的琴行,哭都来不及。

教材的话可以买一本李重光的习题集,这本是我见过的比较适合萌新学习的,讲的都很到位。

等自己能应付乐理知识和乐器的简单演奏之后,想要细细去学就容易多了!

5

在这炎炎夏日里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你好,作为一名音乐领域的创作者,在这里我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一定要自己勤加练习。听的再多也没用,只有自己练的多才知道自己所不足的地方。以便以后更加容易地改正。音乐虽然是有一部分因素是靠先天基因,但是只要后天努力练习,认真学习,也可以做得更好。

其次,对于该如何学习音乐,学习音乐最好的基础就是要学会看懂曲谱。学会曲谱了,学习唱词,要注意音准、气息、咬字、吐字、换气、高音低音要学会联合升降。这些基本基础得多练多学,要跟上节奏。

最后,音乐创作要学习作曲的最基础的基本理论知识。只有明确了今后的具体发展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其相应的学习内容。至于学习的方式,不外乎自学和跟老师学习两种方式,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喜欢我的分享,谢谢!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6

在这珍贵时间,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说句实在话,如果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那么你可以赢在终点线,这句话看似矛盾,但是在音乐的道路上是确实可行的,比如知名的音乐人陈粒,程璧,毛不易等等。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学习几种乐器,根据时间充裕情况选择乐器。不过最好不选键盘类,像你这种年龄手指骨骼已经发育的差不多了,韧性不够。综合来说学弦乐器最好,像吉他、贝斯都可以,也比较好学。乐器学到一定程度音准就会提高,对你唱歌很有利。我当初学电子琴,两年就可以听着曲把谱子弹出来。

练发声。有些人认为声音好就能唱好歌,其实不然。根据你自己的喜好和风格找曲子练习,从最基本的“啊”开始练。这个你可以问音乐老师,或者上网查询。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身体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7

对于该如何学习音乐,学习音乐最好的基础就是要学会看懂曲谱。学会曲谱了,学习唱词,要注意音准、气息、咬字、吐字、换气、高音低音要学会联合升降。这些基本基础得多练多学,要跟上节奏。

现在给大家提供一个即兴改编思路:

1、调较高的我们就起低一点,音色不适合的话就用假音去转换

2、适当变化速度,将一整句歌词根据词组划分几个部分做改动

3、在一个拍子里灵活运用特色唱法、颤音或其他技巧将重要的词或者字加以修饰

以《歌在飞》里面的“谁用绿色画下你的美”和“梦里我把月亮摘下送你做宝贝”这句歌词来举例

“谁用绿色画下你的美”的这个句尾的“美”字我们可以唱的长一点,或者加一点点小花样,别唱太短,否则体现不出“美”这个字得韵味;“梦里我把月亮摘下送你做宝贝”这里面的“送”我们一定要突出节奏点,坚定一些!(毕竟要送人嘛~),最后的“贝”这个字一定要延长一点,这样才能突出这首歌的感觉!这就是我个人认为能学好音乐的学法和唱法。







8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音乐已经塞满了我们的耳朵,有人会完全不喜欢听音乐吗?我觉得不会。但我发现,愿意去学习、探究和玩音乐的人并不多,无非是这几个理由:“我虽然不懂,但欣赏音乐也是一种乐趣啊”、“我小时候没机会,现在工作(学习)很忙,没时间学的”、“那是你们文青玩的东西,我这种普通青年就算了吧”看看哪条躺枪~

我们来看第一条理由,看似有理但其实不然。同样是听一段音乐,假如用信息量来衡量,没有学过的人只能凭天生的感知获取到最浅显的10%的信息量,而学过音乐就能获取比这多得多了,所以从中得到的乐趣也会是天壤之别,怎么能如此轻易就满足呢?第二条就不说了,雷锋叔叔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很多没有营养的娱乐方式占用了我们大部分业余时间。第三条说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文青”在现在不是一个好词了,说白了就是高冷不接地气性格怪癖不好相处,是被社会孤立的一个群体,没有人交流的滋味儿可不好受,所以不要把我们排除在大家之外。音乐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专属,我们尝试与外星人交流尚且可以使用音乐,还有什么神奇的生物不能呢~

上帝赐给我们灵巧的双手、敏锐的耳朵、动听的嗓音、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等宝贵的财富并不只是让我们用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更是让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所以音乐才应运而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欣赏音乐的方法可以打开我们的听力,更敏锐地辨别声音,并从音乐中获取到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更多的乐趣;学习声乐和乐器能让我们体会到灵活控制自己身体的奇妙感觉,尤其是横膈膜和手指,而且被自己发出的声音感动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更进一步的改编和创造音乐的快乐就更不用说了,谁不会为自己的作品而激动万分呢?

当然,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是需要付出努力并坚持不懈的。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作为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与音乐20年来亲密接触的经历和感悟。

我的音乐启蒙是非常早的,可能和有记忆的时间差不多,只有四周岁半。当时爸爸的一个朋友认识一个蛮认真的电子琴老师,推荐让我去学学试试,我就带着儿童的好奇心去学了,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生规划。记得上第一节课前老师用手掌拍了一个节奏让我模仿,可能是看看我的音乐感觉怎么样。我拍成什么样子是不记得了,但就是那一段简单的节奏,让我知道除了眼睛能看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用耳朵听的神秘而美丽的世界。

在那个年代,音乐培训机构少之又少,不像现在这样琴行遍地开花,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没什么花样,就是单一的传统式教学,从基本功开始练,之后尝试考级,弹的也是技术类曲目,家里家长也会催促练习,甚至很严厉的管教。所以说,在学琴初期,我并没有很快乐地享受音乐。这个情况在现在有很大的改善,培训机构因为竞争激烈,越来越注重兴趣的培养和人性化教学了,面向成人和儿童也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大家可以放心。

我在这种严格的启蒙训练中,有了几个非常明显的收获。一个是练成了一双非常柔软灵活的手,可以很轻松地控制每一个手指的活动,尤其左手比一般人要灵活许多。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就是从音乐中获得的满足感,其一来自于音乐本身带来的快乐,其二也是出于儿童和成人都有的一点虚荣心,毕竟在童年和少年时期成为极少数会弹琴的人还是非常受人羡慕的。

第三也是最显著的是对听力的训练。最早练成的技能是听到一段音乐在脑海里立马可以翻译成各个音高的音符,并准确地唱出来,这个技能可能幼儿时期通过不断地听、弹、唱就已经拥有了。我清楚地记得在幼儿园给别的小朋友唱过谱,她问我为什么这样唱,我说就这样唱才顺啊,结果她把doremi打乱顺序随便唱了一遍,说她觉得这样也挺顺的,我就凌乱了,这才知道原来这件事情别人并不能做到。除了能听出音高,曲子的节奏、结构、调性、风格慢慢也能听出来,但这些应该是有个阶段的。爸爸说最开始跟着节奏弹的时候,节奏放节奏的,我弹我的,但现在听到节奏,我的心跳立马就跟过去了。这项技能最主要的好处是,唱歌绝对不会跑调,而且听到的音乐我可以写出谱子,也可以弹出来。其实我对所有的声音都已经非常敏感,能听出各种口音细微的差别,也能轻松模仿一门外语的发音,这除了天赋,后天培养也是重要的因素。

熬过了学习音乐初期的艰难岁月,就可以迈向进阶阶段了。到这个时候,跟我差不多年龄开始学琴的朋友们坚持下来的已经寥寥无几,差不多十里挑一吧,长大以后的他们都会为当初的放弃感到懊悔。只想说,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过人的毅力,当然了,在我们年幼的时期,要做好事情还需要父母的毅力。

改学钢琴一两年后才算进入进阶阶段,当时我已经是个青春期少女了,我开始逐渐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受当时大批文艺影视作品的影响,内心世界也极为丰富。在这个时期,我爱上了流行音乐,逐渐感受到了音乐神奇的魅力,它可以把我带入它所描绘的画面中去,让我成为故事的主角,久久陶醉不能自拔,不再是之前生硬枯燥的技术了。我也喜欢上了唱歌,音准是没问题的,但因为天生小嗓门,不会控制气息,唱的并不能非常打动人心,但我一直在摸索着。对于我一直学习的古典音乐,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接触到一些大师的作品,虽然还不能理解它们全部的内涵,但我能感觉到它们旋律的流畅、和声的优美、编配的绝妙,并且也喜欢它们弹起来的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如果当时不是纯粹按照考级教程来学习,而是多接触一些优秀作品,并注重乐感的培养,效果会更好,这些基本是靠我成年以后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培养完成的。考级得到的成果是有限的,奉劝大家不要过于迷信考级。

读到这里,可能部分家长会担心学习音乐会不会影响学习,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认为,大学之前的学习阶段,知识点并不多,但出题千变万化,要求思维高度灵活,题海战术是不奏效的。也就是说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锻炼脑力比投入时间更重要,而学习一件乐器是一种非常直接、非常有效的脑力锻炼方式,因为十指连心嘛,十个手指的灵活运动牵动着左右脑的活跃沟通。试想,大人练琴尚且感觉到双手配合的困难,别提一个四五岁、思维简单的孩子了,练会一首曲子需要多少神经元建立联系!练琴对思维的培养加上启蒙早,让我从上学开始就觉得自己的脑力是领先于学校讲课的进度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完全不偏科,而且并没有投入比别人多的时间,每天放学回家快速写完作业以后接着练琴,然后还有必要的娱乐。后来我的高考成绩排在全省前列,考入了全国屈指可数的名校之一,并没有受学习音乐的任何响。还有,学校是一直设立音乐课的,但因为音乐课不参加升学考试,认真学习的人极少,一般只有我会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这造成音乐知识普及率非常低,不能不说是充满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恶果。

再后来,我来到南方开始了大学生涯,在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里,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安排,我也像飞出笼子的鸟一样开始寻找自己的一片天空。很快,通过和成长在国际大都市的同学们进行交流,我就发现我的视野还不够宽,消息也比较闭塞。我参加了学生会文艺部,那里汇集了各个领域的才艺达人,而我只会有限的几首古典钢琴曲,并不算很厉害。一次晚会中,部长建议我和另一位同学准备一个钢琴小提琴合奏,选一首通俗曲目,结果那位同学想到的我基本都不会,最后总算是找到一首狮子王主题曲勉强演出,着实费了些脑筋,我深深地感觉到应该转型了。

学校的文娱设施还是比较完备的,陆续开放了十几间琴房,我会在那练琴也会从bbs上招学生进行授课,从他们那里,我了解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钢琴曲,如久石让、克莱德曼、马克西姆等当代钢琴家的作品,逐渐积累了一些。我发现这些曲子旋律简单,编配也不复杂,但非常优美,刚练熟的时候着实享受了一番,可以说比古典乐曲“性价比”高,因为古典乐曲比较难,练起来很慢嘛。后来还找到一个咖啡厅弹琴的兼职,弹的是三角钢琴,环境也优雅,适合弹奏一些舒缓、优美的曲子,做了三个多月以后曲目量又大大扩充了,要不是咖啡厅太剥削,又恰逢找工作的季节,真的可以长期做了。

当然,流行音乐毕竟是为适应当下的快餐文化而产生的,对我水平的进步、欣赏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心态也容易浮躁。一段时间以后我感觉它们不能满足我进一步的审美需求了,于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又重新拿出之前不敢挑战的一些经典曲目来弹。当我真的坚持弹下来,得到的满足感是快餐文化所不能比的,毕竟经典作品是历经过时代变迁的考验。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在追求经典与流行的平衡。

最近一两年,通过和更多琴友的交流,我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专业钢琴师和业余钢琴爱好者的区别是巨大的,我当然只能归于后者。试想十年如一日每天十小时以上专注于练琴和偶尔兴致来了弹一曲,得到的效果肯定是天差地别,如果想进一步提高水平,还是需要跟随专业人士继续学习。

除了钢琴以外,唱歌也是我一直所钟爱的。前面提过,我天生嗓门比较小,观察大多歌手的演唱,大部分都是高亢嘹亮的,所以我也遇到了一些阻碍。说来很神奇,在《中国好声音》第一季风靡全国的时候,我也认真看了,观察了大量学员的演唱后我突然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发现他们演唱中的能量就来自于之前一直找不到的丹田气息。我开始慢慢模仿,多加练习,逐渐找到了一些感觉,把发力点从喉咙转向了胸腔甚至腹腔,这样发出的声音也从轻细变得浑厚有力,而且不容易疲劳和破音,有一种气息通畅、自然舒适的感觉,但高音仍然有一点压迫,需要继续摸索。虽然我可能再怎么练也不会变成天生的嘹亮嗓音,在专业人士看来也有很多不足,但通过练习取得的进步还是非常显著的,进入过校级歌手大赛决赛,也得到过去省级广播台和电视台录制音乐节目的机会。

有人说,唱歌重在情感,但如何用声音来表达情感却是需要技术的。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唱的很是投入,一副自我陶醉的样子,但发出来的声音听了很不舒服,听众并不能接受他的情感。要知道我们所热爱的一切艺术形式尽管都能让自己得到享受,但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具有流通和共享的属性,需要得到来自多个灵魂的共鸣。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便携播放设备的盛行,听歌成本大大降低,但网络上鱼龙混杂,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优秀作品。这时,我的零碎时间就都伴随着音乐了,不仅听了大量的歌曲,并且喜欢的会反复听,这样听到的就不仅是旋律和歌词,歌手歌唱的技巧和感情、歌曲的结构、所用的编配手法等也慢慢开始熟悉,在大脑中初步构建了流行音乐的框架。有一句名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音乐中也是如此,于是,我逐渐不自觉地萌生了创作自己的音乐的念头。

在2009年,有三件事更加促成我将写歌的想法付诸实践。其一是在学校选了一门媒体设计学院的开放课程叫影视音效,该课程全面介绍了音乐创作与音效制作、录音技术的基础知识,加上自己本身比较有基础,在作曲领域就很快入了门,也学会了cubase音乐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对我后来录音和音频处理有很大的帮助。其二是利用一个暑假出于好奇报了个吉他培训班,学了一下这个当下最为流行的乐器。吉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原因是成本低、容易入门,但是弹起来比较疼,也容易出茧子,所以我学会一些基本的伴奏和弦以后就没更深入的学习。后来我发现,吉他是个作曲的好帮手,弹出一系列和弦后就构建好了曲子的骨架,比钢琴更容易启发旋律的灵感。

至此,写歌的理论基础和工具都有了,当时又恰逢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去世,我跟随全球粉丝的脚步开始回顾他生前作品,并一度陷入沉迷,因为他的歌声能超越一切障碍,作品风格多样又极富内涵,就连他的人生也很符合我儿时的梦境。在疯狂搜集和欣赏他的音乐的过程中,我对歌曲的组成元素、创作规律、题材的选择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就这样在偶像的激励下迫不及待地开始动笔了。

写歌要先从琢磨别人的旋律做起,研究旋律如何发展才会顺畅悦耳,也慢慢练习听到上一句哼出下一句,到现在听新歌时也会不自觉地同步创作,并和原作进行对比。我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是《永远》,不就以后又写了<love>,运用的都是最基础的结构:主歌-副歌-主歌-副歌-尾声,<love>还加入了桥段,它们的主歌部分也是按照起-承-转-合的基本顺序来写。这两首歌在内容上都有MJ的影子,如《永远》里面的Peter Pan和他的Neverland,<love>呼吁和平与爱的主题等。很有意思的是,《永远》的旋律是我抱着吉他躲到宿舍卫生间里写的,那里既安静又有回声,非常容易刺激灵感,味道嘛可以忽略不计~我就跟着和弦一遍一遍地哼,直到满意为止,哼不出来就歇会儿睡个觉起来继续,最后写出的旋律和歌词还是基本满意的,将我对童年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憧憬都表达了出来。至于风格在写之前并没有专门去考虑,写出来的清新民谣风也是水到渠成的,我感到很舒服也适合我的嗓音。我终生难忘,创作出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的那种欣喜。

后面的几年里,我又经历了新的人生轨迹,增添了对生活的感悟,陆续又写了六首成形的歌曲,还有几首因为观点太过于个性化还没公之于众。个人最喜欢的是《春》和《形同陌路》,因为这两首不是来源于冥想而是真实的生活体验。我也尝试使用别人的词,但还是感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更加富有意义。

当然了,写歌不仅仅包括作词作曲两个步骤,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录音和编曲。录音一是硬件二是后期,在要求不高的前提下并不用费太多脑筋;编曲是一件细活,需要多种乐器配合MIDI数字音乐精心制作,这方面我还没有深入研究,所以目前的编曲还比较粗糙,有之后重新编曲的打算。

从四岁半接触音乐开始,音乐就占据了我半个人生。这些年来弹琴、唱歌、写歌从未中断过,求学时是如此,毕业后也是如此,即使在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前程未卜的时候也一定要有音乐伴随我左右。我将我的原创歌曲、钢琴演奏和翻唱作品等在各大音乐网站、社区、论坛中进行发布,并多次参加学校和社会的演出、比赛和活动,也邀请亲朋好友举办过多次小型的个人音乐会,在一定范围内受到了很多好评和喜爱,我也因此有机会认识很多音乐爱好者和同道中人,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享受高山流水的乐趣。纵使我的作品可能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我也已经将我的青春、我的思想、我的才华留在了岁月的痕迹里。

现在我创建并运营公众号的动力也主要来源于此,我想打破生活圈子的限制,和更多喜欢音乐、学习音乐的朋友们愉快交流,充实我的精神生活,并争取让大家共同提高和进步,这也是对自己除了主业以外另一半人生和事业的努力。另外我制作的钢琴课程是将20年来我对音乐体系的理解用自己的逻辑讲述出来,希望能弥补大家音乐教育缺失的遗憾,为音乐的普及尽一份力。我说过,了解并懂得音乐的逻辑和内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欣赏者,音乐也会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的生活。

说了这么多,如果您看过我的文章以后萌生了学习音乐的念头,或是坚定了继续学习音乐的信念,更或是深有同感的话,那就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欢欣鼓舞的了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9

谢邀,因为对音乐知识生疏,因此不能回答你的问题,还是请教专业人士吧,祝你成功!

10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音乐已经塞满了我们的耳朵,有人会完全不喜欢听音乐吗?我觉得不会。但我发现,愿意去学习、探究和玩音乐的人并不多,无非是这几个理由:“我虽然不懂,但欣赏音乐也是一种乐趣啊”、“我小时候没机会,现在工作(学习)很忙,没时间学的”、“那是你们文青玩的东西,我这种普通青年就算了吧”看看哪条躺枪~

我们来看第一条理由,看似有理但其实不然。同样是听一段音乐,假如用信息量来衡量,没有学过的人只能凭天生的感知获取到最浅显的10%的信息量,而学过音乐就能获取比这多得多了,所以从中得到的乐趣也会是天壤之别,怎么能如此轻易就满足呢?第二条就不说了,雷锋叔叔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很多没有营养的娱乐方式占用了我们大部分业余时间。第三条说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文青”在现在不是一个好词了,说白了就是高冷不接地气性格怪癖不好相处,是被社会孤立的一个群体,没有人交流的滋味儿可不好受,所以不要把我们排除在大家之外。音乐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专属,我们尝试与外星人交流尚且可以使用音乐,还有什么神奇的生物不能呢~

上帝赐给我们灵巧的双手、敏锐的耳朵、动听的嗓音、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等宝贵的财富并不只是让我们用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更是让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所以音乐才应运而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欣赏音乐的方法可以打开我们的听力,更敏锐地辨别声音,并从音乐中获取到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更多的乐趣;学习声乐和乐器能让我们体会到灵活控制自己身体的奇妙感觉,尤其是横膈膜和手指,而且被自己发出的声音感动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更进一步的改编和创造音乐的快乐就更不用说了,谁不会为自己的作品而激动万分呢?

当然,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是需要付出努力并坚持不懈的。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作为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与音乐20年来亲密接触的经历和感悟。

我的音乐启蒙是非常早的,可能和有记忆的时间差不多,只有四周岁半。当时爸爸的一个朋友认识一个蛮认真的电子琴老师,推荐让我去学学试试,我就带着儿童的好奇心去学了,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生规划。记得上第一节课前老师用手掌拍了一个节奏让我模仿,可能是看看我的音乐感觉怎么样。我拍成什么样子是不记得了,但就是那一段简单的节奏,让我知道除了眼睛能看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用耳朵听的神秘而美丽的世界。

在那个年代,音乐培训机构少之又少,不像现在这样琴行遍地开花,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没什么花样,就是单一的传统式教学,从基本功开始练,之后尝试考级,弹的也是技术类曲目,家里家长也会催促练习,甚至很严厉的管教。所以说,在学琴初期,我并没有很快乐地享受音乐。这个情况在现在有很大的改善,培训机构因为竞争激烈,越来越注重兴趣的培养和人性化教学了,面向成人和儿童也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大家可以放心。

我在这种严格的启蒙训练中,有了几个非常明显的收获。一个是练成了一双非常柔软灵活的手,可以很轻松地控制每一个手指的活动,尤其左手比一般人要灵活许多。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就是从音乐中获得的满足感,其一来自于音乐本身带来的快乐,其二也是出于儿童和成人都有的一点虚荣心,毕竟在童年和少年时期成为极少数会弹琴的人还是非常受人羡慕的。

第三也是最显著的是对听力的训练。最早练成的技能是听到一段音乐在脑海里立马可以翻译成各个音高的音符,并准确地唱出来,这个技能可能幼儿时期通过不断地听、弹、唱就已经拥有了。我清楚地记得在幼儿园给别的小朋友唱过谱,她问我为什么这样唱,我说就这样唱才顺啊,结果她把doremi打乱顺序随便唱了一遍,说她觉得这样也挺顺的,我就凌乱了,这才知道原来这件事情别人并不能做到。除了能听出音高,曲子的节奏、结构、调性、风格慢慢也能听出来,但这些应该是有个阶段的。爸爸说最开始跟着节奏弹的时候,节奏放节奏的,我弹我的,但现在听到节奏,我的心跳立马就跟过去了。这项技能最主要的好处是,唱歌绝对不会跑调,而且听到的音乐我可以写出谱子,也可以弹出来。其实我对所有的声音都已经非常敏感,能听出各种口音细微的差别,也能轻松模仿一门外语的发音,这除了天赋,后天培养也是重要的因素。

熬过了学习音乐初期的艰难岁月,就可以迈向进阶阶段了。到这个时候,跟我差不多年龄开始学琴的朋友们坚持下来的已经寥寥无几,差不多十里挑一吧,长大以后的他们都会为当初的放弃感到懊悔。只想说,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过人的毅力,当然了,在我们年幼的时期,要做好事情还需要父母的毅力。

改学钢琴一两年后才算进入进阶阶段,当时我已经是个青春期少女了,我开始逐渐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受当时大批文艺影视作品的影响,内心世界也极为丰富。在这个时期,我爱上了流行音乐,逐渐感受到了音乐神奇的魅力,它可以把我带入它所描绘的画面中去,让我成为故事的主角,久久陶醉不能自拔,不再是之前生硬枯燥的技术了。我也喜欢上了唱歌,音准是没问题的,但因为天生小嗓门,不会控制气息,唱的并不能非常打动人心,但我一直在摸索着。对于我一直学习的古典音乐,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接触到一些大师的作品,虽然还不能理解它们全部的内涵,但我能感觉到它们旋律的流畅、和声的优美、编配的绝妙,并且也喜欢它们弹起来的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如果当时不是纯粹按照考级教程来学习,而是多接触一些优秀作品,并注重乐感的培养,效果会更好,这些基本是靠我成年以后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培养完成的。考级得到的成果是有限的,奉劝大家不要过于迷信考级。

读到这里,可能部分家长会担心学习音乐会不会影响学习,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认为,大学之前的学习阶段,知识点并不多,但出题千变万化,要求思维高度灵活,题海战术是不奏效的。也就是说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锻炼脑力比投入时间更重要,而学习一件乐器是一种非常直接、非常有效的脑力锻炼方式,因为十指连心嘛,十个手指的灵活运动牵动着左右脑的活跃沟通。试想,大人练琴尚且感觉到双手配合的困难,别提一个四五岁、思维简单的孩子了,练会一首曲子需要多少神经元建立联系!练琴对思维的培养加上启蒙早,让我从上学开始就觉得自己的脑力是领先于学校讲课的进度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完全不偏科,而且并没有投入比别人多的时间,每天放学回家快速写完作业以后接着练琴,然后还有必要的娱乐。后来我的高考成绩排在全省前列,考入了全国屈指可数的名校之一,并没有受学习音乐的任何响。还有,学校是一直设立音乐课的,但因为音乐课不参加升学考试,认真学习的人极少,一般只有我会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这造成音乐知识普及率非常低,不能不说是充满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恶果。

再后来,我来到南方开始了大学生涯,在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里,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安排,我也像飞出笼子的鸟一样开始寻找自己的一片天空。很快,通过和成长在国际大都市的同学们进行交流,我就发现我的视野还不够宽,消息也比较闭塞。我参加了学生会文艺部,那里汇集了各个领域的才艺达人,而我只会有限的几首古典钢琴曲,并不算很厉害。一次晚会中,部长建议我和另一位同学准备一个钢琴小提琴合奏,选一首通俗曲目,结果那位同学想到的我基本都不会,最后总算是找到一首狮子王主题曲勉强演出,着实费了些脑筋,我深深地感觉到应该转型了。

学校的文娱设施还是比较完备的,陆续开放了十几间琴房,我会在那练琴也会从bbs上招学生进行授课,从他们那里,我了解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钢琴曲,如久石让、克莱德曼、马克西姆等当代钢琴家的作品,逐渐积累了一些。我发现这些曲子旋律简单,编配也不复杂,但非常优美,刚练熟的时候着实享受了一番,可以说比古典乐曲“性价比”高,因为古典乐曲比较难,练起来很慢嘛。后来还找到一个咖啡厅弹琴的兼职,弹的是三角钢琴,环境也优雅,适合弹奏一些舒缓、优美的曲子,做了三个多月以后曲目量又大大扩充了,要不是咖啡厅太剥削,又恰逢找工作的季节,真的可以长期做了。

当然,流行音乐毕竟是为适应当下的快餐文化而产生的,对我水平的进步、欣赏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心态也容易浮躁。一段时间以后我感觉它们不能满足我进一步的审美需求了,于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又重新拿出之前不敢挑战的一些经典曲目来弹。当我真的坚持弹下来,得到的满足感是快餐文化所不能比的,毕竟经典作品是历经过时代变迁的考验。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在追求经典与流行的平衡。

最近一两年,通过和更多琴友的交流,我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专业钢琴师和业余钢琴爱好者的区别是巨大的,我当然只能归于后者。试想十年如一日每天十小时以上专注于练琴和偶尔兴致来了弹一曲,得到的效果肯定是天差地别,如果想进一步提高水平,还是需要跟随专业人士继续学习。

除了钢琴以外,唱歌也是我一直所钟爱的。前面提过,我天生嗓门比较小,观察大多歌手的演唱,大部分都是高亢嘹亮的,所以我也遇到了一些阻碍。说来很神奇,在《中国好声音》第一季风靡全国的时候,我也认真看了,观察了大量学员的演唱后我突然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发现他们演唱中的能量就来自于之前一直找不到的丹田气息。我开始慢慢模仿,多加练习,逐渐找到了一些感觉,把发力点从喉咙转向了胸腔甚至腹腔,这样发出的声音也从轻细变得浑厚有力,而且不容易疲劳和破音,有一种气息通畅、自然舒适的感觉,但高音仍然有一点压迫,需要继续摸索。虽然我可能再怎么练也不会变成天生的嘹亮嗓音,在专业人士看来也有很多不足,但通过练习取得的进步还是非常显著的,进入过校级歌手大赛决赛,也得到过去省级广播台和电视台录制音乐节目的机会。

有人说,唱歌重在情感,但如何用声音来表达情感却是需要技术的。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唱的很是投入,一副自我陶醉的样子,但发出来的声音听了很不舒服,听众并不能接受他的情感。要知道我们所热爱的一切艺术形式尽管都能让自己得到享受,但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具有流通和共享的属性,需要得到来自多个灵魂的共鸣。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便携播放设备的盛行,听歌成本大大降低,但网络上鱼龙混杂,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优秀作品。这时,我的零碎时间就都伴随着音乐了,不仅听了大量的歌曲,并且喜欢的会反复听,这样听到的就不仅是旋律和歌词,歌手歌唱的技巧和感情、歌曲的结构、所用的编配手法等也慢慢开始熟悉,在大脑中初步构建了流行音乐的框架。有一句名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音乐中也是如此,于是,我逐渐不自觉地萌生了创作自己的音乐的念头。

在2009年,有三件事更加促成我将写歌的想法付诸实践。其一是在学校选了一门媒体设计学院的开放课程叫影视音效,该课程全面介绍了音乐创作与音效制作、录音技术的基础知识,加上自己本身比较有基础,在作曲领域就很快入了门,也学会了cubase音乐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对我后来录音和音频处理有很大的帮助。其二是利用一个暑假出于好奇报了个吉他培训班,学了一下这个当下最为流行的乐器。吉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原因是成本低、容易入门,但是弹起来比较疼,也容易出茧子,所以我学会一些基本的伴奏和弦以后就没更深入的学习。后来我发现,吉他是个作曲的好帮手,弹出一系列和弦后就构建好了曲子的骨架,比钢琴更容易启发旋律的灵感。

至此,写歌的理论基础和工具都有了,当时又恰逢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去世,我跟随全球粉丝的脚步开始回顾他生前作品,并一度陷入沉迷,因为他的歌声能超越一切障碍,作品风格多样又极富内涵,就连他的人生也很符合我儿时的梦境。在疯狂搜集和欣赏他的音乐的过程中,我对歌曲的组成元素、创作规律、题材的选择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就这样在偶像的激励下迫不及待地开始动笔了。

写歌要先从琢磨别人的旋律做起,研究旋律如何发展才会顺畅悦耳,也慢慢练习听到上一句哼出下一句,到现在听新歌时也会不自觉地同步创作,并和原作进行对比。我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是《永远》,不就以后又写了<love>,运用的都是最基础的结构:主歌-副歌-主歌-副歌-尾声,<love>还加入了桥段,它们的主歌部分也是按照起-承-转-合的基本顺序来写。这两首歌在内容上都有MJ的影子,如《永远》里面的Peter Pan和他的Neverland,<love>呼吁和平与爱的主题等。很有意思的是,《永远》的旋律是我抱着吉他躲到宿舍卫生间里写的,那里既安静又有回声,非常容易刺激灵感,味道嘛可以忽略不计~我就跟着和弦一遍一遍地哼,直到满意为止,哼不出来就歇会儿睡个觉起来继续,最后写出的旋律和歌词还是基本满意的,将我对童年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憧憬都表达了出来。至于风格在写之前并没有专门去考虑,写出来的清新民谣风也是水到渠成的,我感到很舒服也适合我的嗓音。我终生难忘,创作出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的那种欣喜。

后面的几年里,我又经历了新的人生轨迹,增添了对生活的感悟,陆续又写了六首成形的歌曲,还有几首因为观点太过于个性化还没公之于众。个人最喜欢的是《春》和《形同陌路》,因为这两首不是来源于冥想而是真实的生活体验。我也尝试使用别人的词,但还是感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更加富有意义。

当然了,写歌不仅仅包括作词作曲两个步骤,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录音和编曲。录音一是硬件二是后期,在要求不高的前提下并不用费太多脑筋;编曲是一件细活,需要多种乐器配合MIDI数字音乐精心制作,这方面我还没有深入研究,所以目前的编曲还比较粗糙,有之后重新编曲的打算。

从四岁半接触音乐开始,音乐就占据了我半个人生。这些年来弹琴、唱歌、写歌从未中断过,求学时是如此,毕业后也是如此,即使在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前程未卜的时候也一定要有音乐伴随我左右。我将我的原创歌曲、钢琴演奏和翻唱作品等在各大音乐网站、社区、论坛中进行发布,并多次参加学校和社会的演出、比赛和活动,也邀请亲朋好友举办过多次小型的个人音乐会,在一定范围内受到了很多好评和喜爱,我也因此有机会认识很多音乐爱好者和同道中人,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享受高山流水的乐趣。纵使我的作品可能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我也已经将我的青春、我的思想、我的才华留在了岁月的痕迹里。

现在我创建并运营公众号的动力也主要来源于此,我想打破生活圈子的限制,和更多喜欢音乐、学习音乐的朋友们愉快交流,充实我的精神生活,并争取让大家共同提高和进步,这也是对自己除了主业以外另一半人生和事业的努力。另外我制作的钢琴课程是将20年来我对音乐体系的理解用自己的逻辑讲述出来,希望能弥补大家音乐教育缺失的遗憾,为音乐的普及尽一份力。我说过,了解并懂得音乐的逻辑和内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欣赏者,音乐也会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的生活。

说了这么多,如果您看过我的文章以后萌生了学习音乐的念头,或是坚定了继续学习音乐的信念,更或是深有同感的话,那就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欢欣鼓舞的了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