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大明王朝1566》中杨金水为什么要装疯卖傻?

《大明王朝1566》中杨金水为什么要装疯卖傻?

2020-07-27 00:41阅读(138)

《大明王朝1566》中杨金水为什么要装疯卖傻?:有人说,电视剧《大明王朝》里的杨金水装疯,是为了嘉靖,为了防止有人给嘉靖泼脏水,防止海瑞查到嘉靖头上,揪着

1

有人说,电视剧《大明王朝》里的杨金水装疯,是为了嘉靖,为了防止有人给嘉靖泼脏水,防止海瑞查到嘉靖头上,揪着不放,弄得天下乱了体统。仿佛杨金水,吕芳都是嘉靖的亲人,都爱嘉靖得不得了,甘愿为他遮风挡雨,捉刀受过。

这,也太无知,太浪漫了。皇帝身边的奴才也是混口饭吃,也有人性,可能并不会天生就这么高尚,高尚得不要命。更何况,这种猜测也根本不符合剧中固有情节。

剧中所表现的现实非常清楚——面对海瑞砸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直到最后几集,嘉靖都是死不认账的,所以在他之下的所有人都成了替罪羊,沈一石自焚,马宁远处刑,郑必昌、何茂才下狱、严家覆灭,而吕芳,只有吕芳,是带着干儿子杨金水全身而退了的。这处于四十多集连续剧中黄金分割点的第三十七、三十八集,也就是吕芳交代好一切,带着杨金水逃离灾祸的一集,堪称高能。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是一个浑人,是一个极端聪明,六亲不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鬼才君主。这是一个没有感情,缺乏人性,极端冷酷的人。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杨金水可能外放地方,不完全了解主子的性格,而吕芳,好比资深家奴,在嘉靖身边伺候了他这么多年,不会不知道他是阎王脾气。所以你要让吕芳真心喜欢嘉靖,愿意为他牺牲一切,是痴人说梦。既然吕芳都不会,那么杨金水,就更不会。

如果说沈一石是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玩火自焚;严世藩是简单粗暴,飞扬跋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嘉靖是阎王爷六亲不认,裕王是唯唯诺诺又争风吃醋;徐阶、高拱、张居正等清流是小题大做,沽名吊利;海瑞是上纲上线,不食人间烟火,那么,吕芳,是本剧中唯一一个有正常人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并且人性尚存的人,吕芳也是唯一主动急流勇退,得以善终的人。实际上,相比严嵩,徐阶,吕芳甚至是赢了,因为他走之前,还埋下了一个未来翻本的种子——冯保。

剧中人物,太监黄锦描述吕芳——“因为有了万岁爷,我们才算是半个人,因为有了老祖宗,我们才活得有半个人样。”

这前半句话,应该算又褒又贬,因为有了万岁爷赐予的权力,身体残缺的宦官们才能够勉强在一大群男性精英成天的勾心斗角中获得一些自信,然而他们之所以失去男人的尊严,也正是应为皇帝和封建王权。而对老祖宗,却是明褒的——正是因为老祖宗的庇护和周全,干儿子们才可能真的好好地活着。

对吕芳这个人物的定位,很好的从黄公公嘴里说了出来,过后,又在吕芳自己口中找到了对应——

当吕芳带着受尽折磨的杨金水离开权力的风暴核心,面对装疯的杨金水,他说——三年了,真是苦了你了,现在好啦,咋们给太祖爷守灵去了,太祖爷也不会说话,也不会生气,没有人再算计咋们啦,金儿,把头发,把脸,还有我们这只有半条的身子,都洗干净了,从今往后,咋们爷儿俩干干净净的做人。

可见吕公公虽然身残,但是内心是健全的,自信的,清白的,脏事情他不会做,对主子也是坦坦荡荡,这一切,嘉靖心知肚明,所以才允许他全身而退。

当然,在退之前,还要发挥他的余热,把他从稷壤召回,跟着自己演戏,把海瑞的对奏烧了。可见,在嘉靖心中,吕芳是他唯一信得过的,可以和严嵩、徐阶形成三足鼎立互相制约的至关重要的力量。嘉靖也知道,严嵩倒,这种三足鼎立的稳定模式就再也不可能维系了,所以重用陈洪,让他作为酷吏,和清流们二元对立。

杨金水肯定是过人聪明,并且十分忠诚可靠,才可能年纪轻轻,就被赋予极大权力,外放地方,监管织造局,也就是监管宫里的大生意。说白了,这就是帮皇帝挣钱的。然而杨金水疏忽在,他认为皇恩浩荡,手下这帮官吏应该是懂得游戏规则的,谁错,也怪罪不到皇帝头上,而自己只要有皇帝这靠山,大多是有恃无恐的。所以直到他看到沈一石留下的账单时,才知道有些事,是整个体制的事,连皇帝也是担不起的。这个刚开始还置身事外,端着茶杯笑看瓮中之鳖一般的江南官吏商贾的职业经理人,一夜之间自己却体验了什么是耗子钻风箱,两头不是人。他要保的并不是皇帝,因为皇帝是不可能错的,游戏的规则就是找替罪羊,那么现在替罪羊沈一石自杀了,往上追究,就该自己自杀,然后吕芳自杀,或者严嵩自杀,严嵩和贪官们是始作俑者,是不可能来捞自己的,那么他必须要保的是吕公公,有且只有吕公公才能给他一条活路。所以,他选择了还没有进宫,就疯了。只有守口如瓶,才能给吕公公争取时间。

刚开始吕公公身处宫中,搞不清楚情况,当他一步步看清楚了案件全貌,唯一合理化的解决方式就是自己私下去找阁老们和解,只有这样方能维护皇帝的面子。这其实符合囚徒悖论的基本原理——两个囚犯被抓住,如果互相指认,那么都不得好死,如果都守口如瓶,那么都无罪释放。但是要想都守口如瓶,必然先要串供。吕芳就是希望严党和清流都不要互相咬了,然后慢慢把事情化解,这样也就不至于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和胡宗宪的思路也是基本一致的。然而,吕芳正好犯了封建王朝统治权术的大忌——没有任何事能够欺瞒皇帝,欺瞒就是不忠,不忠,就要坚决除掉。

对于当时的情形和吕芳的做法,嘉靖是心领的,但是对外而言,这种风气却不能涨,所以作为私下里的回报,也是公开的惩罚,就在案件搞清楚以后,放吕芳和杨金水一条生路。

吕芳确认自己安全过后,接出了杨金水,离开即将掀起腥风血雨的朝堂,这是他们一老一少心心相印,互相拯救的承诺,也是这部神剧的高潮之一。

而每当我看到吕芳给冯保磕头,告诉他——孩子们全交给你了这一幕时,以及杨金水在河水中冲洗自己身子,嚎啕大哭时,不禁震撼,这才叫不卑不亢,不离不弃。

2

我来回答:杨金水装疯背后的权谋分析,不愧是吕芳最爱的干儿子!

一、

杨金水的饰演者王劲松老师,牛,不管是演疯了的杨金水,还是剧中的杨金水演疯子,都绝了。在冬天拍夏天的戏,确实受苦了,那一桶桶凉水往身上泼,我杨角风看得都打哆嗦……

言归正传,杨金水在两个锦衣卫的押解下到了京城,为了演得像真疯,他大小便都失禁了,又是夏天,恶臭难闻,守在门口的石公公捂着鼻子不敢靠近,说了句“作孽!”

石公公是陈洪的人,虽然一直藏得很深,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但是一句“作孽“也表露了他的情感。

就像周边围观的人说的那样:

“是杨公公!江南织造局浙江市舶司总管,管的钱够半个大明朝花销!”

一个有权有势,马上市舶司总管任期将满,回京就能进司礼监的大财主,结果落得如此下场。而嘉靖帝把杨金水以这种方式押解进京,说到底就是给众人看看,也给其他人一个警告。浙江贪墨案,不管查到谁,即使是吕芳身边的大红人杨金水,即使给宫里带来大量的金钱,也在所不惜。

杨金水进京,排场如此之大,必然引起各方势力的注意,而且每个人都各怀鬼胎,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最兴奋的人必然是陈洪,对陈洪来讲,他才不管什么严党,什么清流,他只有一个靠山,那就是皇上。要想上升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司礼监这条路,可惜吕芳还在他前面,虽然被暂时派去修吉壤,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回来。

所以,他此时就一个心思,那就是试探出杨金水是假疯,如果杨金水是假疯,那么就是欺君。那么就可以深挖是谁主使的欺君,必然也就牵扯到了吕芳,作为宫里的太监,要想立身,只有一条原则,那就是绝不能欺君,这是大忌。

二、

下面是重头戏,杨角风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杨金水为什么要装疯,难道没有别的选择吗?

杨金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虽然贪点财,虽然视老百姓为草芥,但他做事的原则就是一切以嘉靖帝圣意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他尽量维护自己身边的人,比如沈一石、芸娘、高翰文,这一点跟干爹吕芳很像,也成为他最信赖的干儿子。

吕芳自己都评价他:

“好的时候比谁都好,坏的时候比谁都坏!”

杨金水自己也承认,自己就是老祖宗(吕芳)派往浙江的一条狗,替皇上看家。前面我们也算过,按照沈一石的账册分析,二十年产丝绸四百万匹,其中二百一十万归了织造局,一百万归了严党,九十万归了沈一石。

杨金水就是嘉靖帝派去浙江负责分红的当家人,分走了50%以上的利润,这跟他被压进京,围观群众说他供大明朝一半的花销是对得上的。严党分走25%利润,嘉靖帝曾经说过:

“一两银子,十二钱归国库,四钱归他们,朕认了,十钱归国库,六钱归他们,朕也认了,要是他们还想再多捞……”

而沈一石的账册显示,严党所占分红,介于这个比例中间,也就是宫里跟严党三一分和五三分之间。

所以这次沈一石自焚身亡,杨金水慌了,他变疯并不是分红方面出了问题,而是审案的海瑞那里出了差错。因为海瑞审出了贪污后面的事,跟杨金水相关的就一个——“毁堤淹田”,不仅牵扯到了严党,也牵扯到了宫里!

三、

为什么躲在审讯室侧房的杨金水听海瑞审案,瑟瑟发抖?

因为他知道,自己面对的艰难时刻到来了,摆在自己面前的就两条路:

一条路是死,像沈一石一样豪壮地死去,可惜杨金水不行,他对芸娘都讲过,评价沈一石的死:

“两手一拍,走了,他是个有福的人呐!”

杨金水能这样说,那就表明,他不能两手一拍就走了,他如果也这样走了,那么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就真的上了严党的套,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杨金水的死,杨金水代表吕芳,吕芳代表嘉靖帝。把杨金水逼死,那就是啪啪打嘉靖帝的脸,那么嘉靖帝会饶了清流派吗?

别忘了这些年严党做事的原则是什么?

就是凡事都牵扯上皇上,只要牵扯上皇上,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杨金水代表皇上,他不能死!

胡宗宪也曾经说过:

“我大明所有的官员都有退路,大不了辞官回家,只有太监没有退路。”

是的,此话不假,杨金水的命不在自己手上,而是在皇上手上,他死了,就再没有人把浙江的真实情况传递给嘉靖帝了。犯错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对嘉靖帝不说话,或者说假话,这才是大忌。

这也是为什么嘉靖帝看到吕芳瞒着自己见严嵩和徐阶之后,把他们圈禁起来,自己也选择闭关,不见杨金水,不出关,说到底,他就是要从杨金水口中获知事情的真相。

所以,杨金水不敢死,况且吕芳也不会让他死,他死了,就证明自己有罪,那么他的顶头上司吕芳怎么办?

四、

不能死,那就得活着,可是活着就太难了,杨金水见识到了海瑞审案的力度,也知道他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自己被审出什么罪名不打紧,但是牵扯到了嘉靖帝,那就罪该万死了。

所以,他必然不能让海瑞审出什么,可是又不能死,杨金水创造性地萌生了一个对策——疯!

只有疯了,那么案件的两条线,一条是指向严党的,你们爱怎么审就怎么审,符合众人的预期便可。另一条是指向嘉靖帝的,但是杨金水疯了,等于这条线也断了,每个人都知道这里面有事,可每个人又都拿杨金水没办法。

毕竟能判断他到底疯不疯,不是海瑞说得算,也不是陈洪说的算,而是嘉靖帝说得算!

刚才也提到了,杨金水如果是假疯,那么吕芳铁定保不住了,这就是陈洪一个劲地试探杨金水的原因。可是杨金水也是条汉子,不管是泼冷水,还是扎针,杨金水硬是眉头没皱一下。

对于嘉靖帝来讲,在没有听到杨金水汇报之前,他也不能让他露馅,所以一开始就派了黄锦去监督一下。这才有了黄锦制止小太监侮辱杨金水,并不顾陈洪事后会不会发飙,硬是把这个小太监发去了上驷监。

与此同时嘉靖帝也收到两份急递,一份是胡宗宪刚打了胜仗的急递,一份就是海瑞三审郑泌昌、何茂才的供词。也正是因此,嘉靖帝知道还是离不开胡宗宪,还是不具备倒严的条件,想到这,这才叫带杨金水。

听到陈洪在试探杨金水,嘉靖帝是有点恼火的:

“立刻把杨金水带来!朕倒要看看他带来的是何方的神怪!叫黄锦一个人带他来。”

五、

陈洪没有试探出杨金水是装疯,是有些恼火的,等到黄锦来叫,他表现的是不敢相信:

“皇上怎么说的?你们再说一遍?”

杨金水被带进嘉靖帝的精舍后,现场就只剩下他跟嘉靖帝两个人了,他跪倒的地方正对着三块牌子,这三块牌位是有来历的:

三块牌子都是嘉靖帝自己给自己封的,字数太长,就选最后四个字吧,分别是,飞元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

当嘉靖帝问杨金水:

“灵霄上清下坐着谁?”

杨金水分三次回答的是“飞元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

当问道:

“你是谁?”

杨金水回答的是《广陵散》,也就是沈一石,并且申冤,说自己被杨金水害了,为什么被杨金水害了,就因为杨金水让他织丝绸,织完丝绸:

“太多了,我也穿不了,皇上也穿不了,好多人都穿不了……”

嘉靖帝也进入到了角色,给了杨金水一个全身而退的理由:

“到底给谁穿了?说出来,飞元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便恕你无罪。”

六、

此时嘉靖帝已经确定杨金水没疯,他是在告诉嘉靖帝,沈一石的钱都去了哪里,自己又为什么会装疯:

“郑泌昌……何茂才……还有严阁老、小阁老……太多了……都穿我的衣,用我的钱……”

只说这些还没有讲明白沈一石钱财的去向,他又讲胡宗宪不是织造局的人,就表明他不知情。又问吕芳,杨金水回答,吕芳一百年前就死了,意思就是说,吕芳必然会闭嘴,什么话都不会说,而问到杨金水:

“杨金水也死了。他害死了我,我已经把他也带走了……”

由此,嘉靖帝彻底放心了,不管这个案子怎么查,也不会查到自己的头上,因为线索断了啊,杨金水疯了,吕芳又会闭嘴。

所以,貌似神秘地对话,其实就是杨金水给嘉靖帝汇报浙江的情况,而完成使命的杨金水,果然保全了性命:

“天罚了,朕就不罚。叫这两个奴才立刻把他送到朝天观去,有蓝真人他们在,厉鬼也不敢再缠着他了。”

“厉鬼”就是希望杨金水死的人,他们哪里还有机会审杨金水?

这就是杨金水装疯的全部经过,经此一劫,嘉靖帝选择再给严党一次机会,去收盐税。结果严党得寸进尺,所侵金钱超过了分成比例,这才迎来了灭亡……

而杨金水,最终跟吕芳得以去给朱元璋守陵,也算保全了性命!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3

这一切都是为了皇上,保全皇上的圣名,然后同时也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海瑞太厉害了,穷追不舍,到时候毁堤淹田的事情一旦全部交待出去,他杨金水因为身为司礼监的江南代表,身负皇命,他干的坏事就相当于皇上干的坏事。他当然只有依靠装疯卖傻躲过一劫。吕芳和杨金水是嘉靖的人,他俩对嘉靖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不仅仅是忠诚,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俩算是嘉靖的家人。虽然他们都自称是奴才。称呼上,他俩都称嘉靖为“主子”、“万岁爷”、“主子万岁爷”。锦衣卫也是。这就表明,他们的一切只需要向皇帝负责,向嘉靖负责。 吕芳这个人,剧中同是太监的黄锦说过这么一句话,\"因为有了万岁爷,我们才算是半个人,因为有了老祖宗,我们才活得有半个人样。\"而嘉靖嘲笑吕芳身为太监却儿子孙子一大堆,言辞虽然是嘲讽,实际上是表达自己的孤独。皇宫内外,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或许有,那这个人就是吕芳。吕芳作为嘉靖的家奴,凡是都先想到的是皇帝的脸面,防止任何人往主子脸上泼脏水。这就是他和陈洪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后来他会拎着酒去找严嵩,犯了嘉靖的大忌。某种程度上,吕芳作为嘉靖的代言人,还要负责在清流和严党中间和稀泥。防止一方独大。吕芳还有很强大的政治远见,所以他会把冯保送到裕王府给世子做大伴。除了万岁爷的脸面,吕芳还要维护太监集团集团的利益,处理各路大神的各种冲突。比如黄锦和陈洪不对付,但俩人在他手下都服服帖帖。 杨金水不是是真疯了。杨金水跳到河里由于压抑得太久而发出沙哑的吼叫,那一瞬间我有点震惊。真心佩服王劲松老师的表演,我这几年的膝盖一直都在他那儿。杨金水和吕芳名义上是父子,实际上也是父子,只有父子之间才能有那种毫无猜忌,经得起考验的感情。 杨金水一出场,跟西洋商人介绍丝绸的那段,真心碉堡了。“真正贵族是不需要让别人知道他一天换了几件衣服,用心才能看得出来。”那语气,那腔调,那动作,那神情。仨俩句话,几百万两白银的生意,妥了。 接下来就是毁堤淹田,杨金水的态度是“那是你们地方衙门的事,我只管给宫里织丝绸。”一句话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只对皇帝负责,你们爱咋折腾咋折腾。 后来改稻为桑出事了,海瑞来了。这笔架子整天就板着一张臭脸,也只有王用汲能忍他,果然是真爱啊。海瑞要审郑泌昌和何茂才,杨金水不让海瑞审郑泌昌和何茂才,海瑞偏要审郑泌昌和何茂才,然后杨金水没招了,就出事了,疯了。 杨金水是有情有义的,情是对吕芳的,对芸娘的。在装疯之前,他给了芸娘一个干女儿的名分。让芸娘离开他以后能清清白白的做人。义是对沈一石的,沈一石从打着宫里的旗号赈粮的时候就开启了他的作死之门。虽然沈一石最终可能都逃不过一死,但如果不那样做,或许还有缓和的余地。 沈一石死了,杨金水疯了。我很佩服杨金水的耐力,从杭州一直装到紫云观。吃苦不说,还得受罪。比如陈洪那个杀千刀的。 杨金水为什么不一死百了。纵观明朝的各路牛人的各种死法,有吃慢性毒药赶在上任前死的,有大锤子砸钉子扎脑袋死的,有揉肚子把自己揉死的。杨金水干嘛不弄一个奇特的死法刷新一下。 杨金水装疯自然有他的理由。死了没法跟万岁爷交代,也没法跟吕芳交代。甚至没法跟自己交代。宫里上上下下跟有一丝瓜葛的人都得跟他一块儿挂。这是他不想的。所以一路都在熬,熬到进宫面圣,嘉靖面前,头都磕破了,借沈一石的口说出了部分真相。也算是给沈一石伸冤,但嘉靖无法给沈一石平反。进京面圣这一段是这部剧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段里,杨金水给了自己一个交代,也给了万岁爷一个交代,也让吕芳大大的喘了一口气,然后就去了紫云观。在紫云观,还得继续装疯,不装,前边的一切全都白费了。如果吕芳不是吕芳,杨金水估计会在紫云观装疯装到死,或者装到万岁爷崩,或者装到吕芳死。但吕芳就是吕芳,在去给太祖高皇帝守陵之前,他去紫云观带走了杨金水。这对不是父子的父子将会在孝陵度过自己的余生。

4

兹事体大!

当时大明王朝国库空虚,北边俺达进犯,东南沿海又有倭寇,嘉靖还得修道观庙宇。一切都要钱来支持。恰好江南制造局谈成了五十万匹丝绸以解燃眉之急。

那么,问题来了,丝绸是要蚕丝去织的,浙江本来地就少。所以严氏父子想出来“改稻为桑”的国策,既可以捞银子,又可以解决国库空虚。而且他们还以为,浙江官员都是他们的人,譬如胡宗宪就是严嵩的人,郑泌昌、何茂才是严世蕃的人,还有江南织造局杨金水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最喜欢的干儿子。做起来会顺风顺水。但是没有料想,胡宗宪看穿他们得计谋,心系百姓,从中阻碍“改稻为桑”实施。

严世蕃逼的没办法,指示郑、何二人炸开新安江堤口,打算毁了九个县,置百姓生死不顾,好贱价收购农民的田种植桑苗。此伤天害理之事,亘古未有!!好在胡宗宪及时将洪水分流,只淹了淳安一个县,建德半个县。保住其他县!此事牵扯太大,胡宗宪也只能用此事节制郑何二人不实施改稻为桑先。

灾民不愿意贱价卖田,于是从其他县买粮渡灾。胡宗宪也找老朋友赵贞吉借军粮。暂时缓解。同时,裕王向吏部举荐了海瑞出任淳安县知县,王用汲任建德知县。严世蕃举荐高翰文任浙江知府。海瑞王用汲肯定是不同意贱价收购灾民的地的,高翰文虽是严世蕃举荐,但是想到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还善存良知,也没有与郑泌昌、何茂才同流合污。于是,郑何二人使出奸计,一方面知会丝绸商人沈一石暗中使用美人计,让高翰文教杨金水的对食芸娘弹奏广陵散,被小太监们逼迫签署协议,内容是勾搭公公对食。另一方面,将倭寇头子井上十四郎放走卖粮食给灾民。来一个私通倭寇的罪名,让海瑞杀灾民。海瑞到达后将冤情给平反了。事情闹大了,嘉靖要追究了,于是乎派江苏巡抚赵贞吉为主审官,海瑞、王用汲为陪审。

海瑞在审查过程中套路了郑何二犯,将他们毁堤淹田、私通倭寇的事情捅了出来。这下好了。牵扯的人多了。

首先,胡宗宪是浙直总督,东南抗倭战局需要他,前面也说了,毁堤淹田他是知道的,但是为了节制郑何二人,他将实情隐瞒了。所以此时再翻案,身处前线的胡宗宪到底该不该撤职调查。事关重大!

再次,这件事情是小阁老严世蕃指示的,如果要查办,要不要将严世蕃严嵩革职。他们把持朝政二十年,门生故吏三千生。如果动他们,势必会影响朝局动荡。

最后,嘉靖不上朝修道,花销自然很大,他需要钱供他开支。所以很多事情严嵩父子都扯到了嘉靖帝身上,逢迎圣上,百官敢怒不敢言。国库的空虚嘉靖要负主要责任的。

综合上面的,杨金水不疯,锦衣卫绝对有办法收拾他,让他开口,他如果开口,一片人脑袋落地。疯了,还可以隐瞒一切,保住所有人。而且他利用了嘉靖对道教的痴迷,鬼话连篇的骗过了嘉靖,让他去长生观陪蓝神仙去了。

最后,嘉靖为了不让吕芳牵扯太多,直接叫吕芳去南京守朱元璋的陵去了,中途,他对杨金水说,我们爷俩再也不用装了,再也不用受委屈了。

总的来说,大明朝山雨欲来,官场贪墨,嘉靖刚愎自用,君为先,社稷次之,民为轻。大明朝这艘大船正在暗流汹涌中飘摆不定。总总的一切都是为了掩饰嘉靖的昏庸。即使海瑞上了一道天下第一疏,即使后续张居正改革,也没能挽救大明朝的衰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5

要说杨金水这个人还是有能力的,毕竟嘉靖都多次说过他是称职的,也是得力的。杨金水在浙江的时候,他做事情还是非常靠谱的,也是有手腕的。比如毁堤淹田后,自己用干儿子李玄的性命来堵大臣的口。进京面圣的时候,胡宗宪在改稻为桑上为难过他,他也没有乘机报复,还是如实的向皇帝报告浙江的情况。

只可惜一山更比一山高,杨金水遇到了徐阶的徒弟赵贞吉,阴沟里翻船。杨金水疯了以后,赵贞吉等人去看他。杨金水说了这样一句话:

“赵贞吉可是个厉害人物,你们得防着点。”

杨金水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当初,赵贞吉从南京调过来的负责审理浙江的案子,正是杨金水正是没有提防赵贞吉才让自己落到如此田地。

按道理来说,杨金水在浙江多年,对浙江的事情可谓是了如指掌。赵贞吉不过是刚从南京来的,此时的杨金水是觉得赵贞吉弄不起什么风浪来。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赵贞吉借力打力,弄得杨金水不得不以装疯来拖延海瑞审案,以保住宫里的名声,嘉靖的名声。

很多人只看到了海瑞提问犯人郑泌昌何茂才,把很多不光彩的事情抖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杨金水毕竟是吕芳派去江南织造局的,用杨金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是万岁爷派到江南的一条狗,我得看住这个家。

此时,杨金水还没有疯。他去找了一个人,那便是赵贞吉。在他无法说动赵贞吉的情况之下,这才不得不装疯来拖住案子的审理。很多人忽视了一点,审问浙江大案最为关键的人并非是海瑞,而是赵贞吉。从这个案子的结局来说,杨金水最惨,不得不装疯,甚至连命都丢了。海瑞王用汲也不用多说,完全是不要性命的办案。

唯独一个人永远是置身事外,那便是主审赵贞吉。最后得益最多的也是他,向嘉靖表了忠心,在朝廷中也赢得名声,后来成功的进入了內阁。

本来浙江是杨金水牢牢控制的地盘,这个案子也是杨金水说了算。可是赵贞吉利用海瑞这把利剑,审问出宫里的丑闻。这种情况下,海瑞有圣旨,锦衣卫动不了他,杨金水也没有办法。只有赵贞吉上奏皇帝,免除海瑞的陪审才能保住宫里面的名声。

杨金水只能求赵贞吉,赵贞吉自然不听。这样杨金水便只能装疯。赵贞吉靠着海瑞打倒了杨金水,自己反客为主。整个案子,一直追着审问的是海瑞王用汲,赵贞吉可是悠闲的很。如果供词得罪嘉靖皇帝,得罪严嵩严世蕃等人,得罪司礼监织造局锦衣卫,那自然是海瑞的过错。供词毕竟不是赵贞吉审出来的,他可是一直在揣摩嘉靖的意思,一直在向嘉靖表忠心。

所以最后海瑞和胡宗宪对话的时候,胡宗宪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能震动朝廷,是因为有人想震动朝廷。

6

因为还有沈一石打着制造局的名义奉旨赈灾。

杨金水如果不疯,海瑞就会从他这里下手,继续追查,直到搞成滔天巨案,所有人都无法全身而退。(杨金水是很畏惧海瑞的,不光因为海瑞清廉正直,而因为海瑞的推理能力简直可怕!!!)

海瑞可能追查的方向:

沈一石为什么要奉旨赈灾?沈一石和杨金水之间有什么内幕的交易?这里面制造局和浙江官员存在什么样的幕后交易?要不要彻查?小阁老有没有涉及在里面,更远一点,严阁老有没有贪污?该不该杀?查下去杨金水、沈一石的这些举动是不是以吕方为首的司礼监太监指示的,默许的?吕芳贪了没有,贪了多少,各个大太监又贪了多少?要不要抓,要不要杀?把人都抓了杀了,谁来主政?谁来管东南的军饷?国家还要不要了?

这些贪腐官员,按照大明律都得抄家灭族,但这个时候,兴起大狱,朝廷能不能承担这么巨大的风险?嘉靖的原话:“有辜的无辜的牵涉那么多人,你叫朕这个时候拔出了白刃杀谁是好?”

还有最大的一点:

嘉靖帝是不是早就知道“毁堤淹田”?

中国古代政权,有一点比较有意思,“虚君实相”,这套理论甚至贯穿到中医里面,黄帝内经就讲心为君主,君主不受病邪,而心包代君受邪。

黄帝曰:手太阴之脉,独无俞,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

所以嘉靖虽然嘴上喊“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但实际上又有几个皇帝能做到的?大部分都是责之于内阁、六部九卿,而如果任由海瑞继续追查,把最终的问题症结引向宫中,引向吕芳,引向嘉靖,我大明天子,是不是就要下《罪己诏》,是不是真的就该退位让贤,真的去清修了?

杨金水即使装疯,也可以果断的切断宫中、嘉靖帝与浙江大案的牵连,从而保住了嘉靖帝的颜面,吕芳一干太监的性命,而且在后来嘉靖帝试探他的过程中,他已经表露出来了即便死也不会透露一丁点儿信息的态度,这才侥幸活命。

嘉靖帝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民心不附,怕的是统治的法理基础就此断绝,怕的是朝野非议,怕的是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这也正是这个电视剧吸引人的地方,越是黑暗的地方,越是有人性的光明在闪耀。最后以谭晶老师的片尾曲结束吧,我觉得这首歌特别的优美,悲凉中带着一丝温暖,绝境中又蕴含着一点希望,这大概就是我们华夏民族千百年来能够如缕不绝延续下来的原因吧。

路蒙蒙……

寂寞大地有人行。

烟波去去秋风冷,

故乡月,最分明。

叹远近……  

萧瑟山中赶一程。

登临心系天下事,

脚踏中原路不平。

万里奔行,只为苍生,

一怒长江笑,一笑黄河清

悲欢同,忧乐与共,

云在青天水在瓶。

天已明,

几人醉卧几人醒?

几人一梦惊风雨,

起坐时看海阔天青!

7

因为海瑞查案,最后查到了嘉靖。杨金水的主子嘉靖的圣名不能有染。兹事体大,杨公公不得不装疯。

8

在《大明王朝》中,杨金水也是个人物。他出场时,八面玲珑,不管是宫里的人还是朝廷的官员,对他都是客客气气。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手眼能通天的大太监,最后居然被海瑞一个七品芝麻小官给逼得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以装疯的方式保命。

这其中的缘由,其实用杨金水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我头上只有一片云,这片云在宫里



杨金水只是一个太监,铁打的深宫,流水的奴才。他不奢望自己能有好死,因为太监的身份让他即使是死,也换不回流芳百世的英名。他活着的意义,就是替上面的主子承担骂名,替老主子吕芳,大主子嘉靖承担所有的骂名。

朝廷因为嘉靖的挥霍无度,因为严党的贪得无厌,欠下了很多亏空。于是嘉靖采纳了严世蕃改稻为桑的建议。但是改稻为桑这个政策却不得人心,推行力度很大。于是严党就想到了毁堤淹田,强迫老百姓改稻为桑。

这一方面,可以加快进度,落实年初严世蕃对嘉靖的承诺;另一方面,毁堤淹田也可以乘机哄抬物价,严党从中可以大捞一笔。

杨金水本人在这件事上,其实是没有什么利益纠葛。但是他没有,他的主子嘉靖有。为了满足嘉靖奢侈无度的欲望,也为了尽快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于是,杨金水也就自然而然的站到了严党一边。

岂不料,人在做,天在看。严党在下面胡作非为时,裕王一党也在幕后乘机发难。打算借这个事情推倒严党。为了保命,严党用两个小县官,杨金水用了一个小太监当了替死鬼。

然而裕王一党还是死揪着不放,最后杨金水只能丢卒保车,把沈一石、郑泌昌、何茂才全部给卖了。如果不出意外,这三人最终会给所有人背锅。

然而结果,却偏偏出了意外。海瑞这个七品芝麻官横空杀出。当海瑞登场后,整个事件也就朝着杨金水等人预想的结果,开始失控了。

这部电视剧中的海瑞,与历史上宣传的海瑞有点不同。历史上的海瑞,由于被文人的春秋笔法所抹黑,给人通常是一个愣头青的形象,好像没什么智商似的。但是在这部电视剧中,很好的还原了海瑞的智商。尤其是他那令人窒息的逻辑推理能力


海瑞在剧中第一次与人交锋,是他与沈一石的交锋(也是剧中两人唯一的一次)。当时沈一石为了自保,打着织造局的牌子在各县到处招摇时,各县地方官都拿他没办法。但海瑞的心里很清楚,不把制造局的那块牌子拿下来,他就斗不倒沈一石。所以来了一个偷天换日,绕着弯的给沈一石下套。

海瑞先出招:我不管你来干嘛的,也不管你跟制造局有什么关系。我只想说,按照大明律规定,商人不准穿绫罗绸缎!沈一石,你身为商人却穿官服,你犯法了!

沈一石还击:我也是六品顶戴的人!这是皇上恩赐的功名。

海瑞再出招:皇上恩赐的?那就是说皇上冒着有违祖制的骂名,恩赐你的咯?你敢不敢承认皇上不合祖制

沈一石怂了:对不起,海大人。官服我可以送回去,但现在能不能先不要讨论我穿绫罗绸缎的问题?

海瑞出大招:当然要讨论了,你不要给我转移话题!你换不换我都要搞你,但是你穿什么衣服,会让我搞你的办法法不一样!你要是穿官服,我就上折子参你;你要是不穿官服,我就派人抓你。

总之,我就是要参你!沈一石,你自己二选一吧!


面对海瑞的咄咄逼人,沈一石最后只得使出杀手锏,以织造局的名义赈灾。虽然最终他惨胜了海瑞,令海瑞也非常费解。

但是最后谭纶解释了沈一石的无奈:他就是个小人物,他就是替人背锅的。现在他想绝地反击,给自己找条生路。可他却不知自己的这一招已经犯了国法!他区区一个商人竟敢用自己钱财替皇上买面子买人心,还私自打着织造局的招牌,买粮赈灾。就凭这一点就犯了朝廷的大忌讳——商人乱政!

最后,精明的沈一石自杀了。而间接搞倒老油条沈一石的人,就是海瑞。

紧接着,海瑞被委以重用,开始接手毁堤淹田的案子。

海瑞上任后,他又是不按套路出牌。避过了主审,独自去审问郑泌昌、何茂才。这两位的智商远远不如沈一石。很快,严党在浙江的两个骨干就被拉下了马。

这个时候杨金水有点慌了。因为沈一石、郑泌昌、何茂才都垮了,下一个被清查对象必然是他。面对逻辑推理能力令人发指的海刚峰,杨金水根本无法招架。

凭借海瑞的逻辑能力,他如果审杨金水,他一定会这么问:

第一、沈一石为什么要奉旨赈灾?沈一石和你杨金水之间有什么内幕的交易?

第二、你们织造局和浙江官员有什么样的幕后交易?你杨金水知不知道内幕?

第三、京城的官员和宫里的人有没有牵涉在里面?沈一石敢打着制造局的牌子赈灾,这是不是京城有人指示的?默许的?毕竟织造局也是按宫里的指示来办事的!

如果杨金水嘴巴不严,说漏了,让海瑞抓住了把柄,一直追问。这事就捅大了!

海瑞会一直追问下去,追问京城的官员贪了没有,具体贪了多少?宫里的各个大太监贪了没有,具体贪了多少?这些人是不是都要抓,是不是都要杀?

如果不抓,不杀,就有违大明律例!但是如果抓了,杀了,这个国家也乱了。



这个时候的杨金水,他除了通过装疯,躲避海瑞对他的审查之外,别无办法了。

当然了,杨金水还可以选择逃跑或者自杀来逃避审查。但问题是,像杨金水这个级别的大太监,他没法跑,也不能死。因为他要是不清不楚的失踪了或者是死了,他的干爹吕芳也要跟着受牵连。陈洪可是时时刻刻都盯着吕芳的位置。

那么,杨金水能不能通过上面的关系,阻止海瑞,让他不要继续往下查下去呢?毕竟海瑞只是一个区区七品芝麻官,他算个球!

答案是:不可能!

因为海瑞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背后站着的是整个清流集团。清流集团都在看戏,就盼着把事情闹大!而嘉靖虽然是皇帝,但他也不能一手遮天。否则嘉靖就是不打自招,自己承认了他与严党贪污有干系

因此,那么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杨金水果断装疯,切断宫中、嘉靖与浙江贪污大案的一切牵连,从而保住吕芳的颜面,保证嘉靖皇帝的颜面。只要皇上的英明不受损害,接下来的一切都好说。嘉靖后来试探杨金水的时候,他也表露出来了即便死也不会透露一丁点儿信息的态度。

嘉靖心里很清楚,只要你是好奴才,我也不会赶尽杀绝。

所以,杨金水为什么要装疯卖傻?因为他只是一个小人物罢了!虽然他比两个知县、沈一石和郑泌昌、何茂才的级别要高。但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小人物。现在皇帝需要杨金水牺牲自己,他也只能装疯卖傻了。

9

杨金水只能疯,不管真疯还是装疯。就连沈一石都可以选择死,杨金水却不能。

而正是杨金水的装疯,才使得自己最后竟然成了除吕方之外的另一个全身而退的人。所以说杨金水是吕方最聪明的干儿子,没有之一;同时也是吕方伸到浙江的“最干净的手”。


这本质上不是“手干净”,而是杨金水懂得如何搽干手,这才是关键。

淳安知县海瑞到了杭州,马不停蹄,连夜便提审了郑必昌、何茂才。这个举动打破了所有人的计划,包括赵贞吉。

胡宗宪评价赵贞吉此人是当宰辅的料,原因不在于赵贞吉比胡宗宪更善于办事,为人更坚守的住原则。而是在于他更拉的下来脸来讨好嘉靖。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赵贞吉一旦妥协起来,也是可以把百万灾民往火坑里推的主。

实际上赵贞吉到了杭州,他同样也要完成“改稻为桑”的国策,一样要完成50万匹丝绸的任务。


派头要杭州是“救火”的,而不是翻案的。这一点赵贞吉比谁都清楚。而这个恰恰是胡宗宪无论如何都要推脱的任务。所以他明知道搅进水里了,但是同样要继续接着烂摊子,把沈一石的织机卖给安徽商人。

赵贞吉对于海瑞夜审郑必昌、何茂才,选择了谁的立场都不站的态度。他既不阻止海瑞,也不瞒着织造局。他让王用汲去通报杨金水。

杨金水只是听了一遍海瑞的审问,他就明白自己将来面对什么了。

这把火究竟要烧到哪里算是结束。很显然杨金水无论如何逗逃脱不了干系。所谓风箱里的老鼠,两头杨金水都没法交待。原本还有一年,杨金水就可以离开织造局,回到宫里了。可是这坎因为海瑞打破砂锅问打底,就过不去了。

杨金水可以说背后有老祖宗吕方,什么场面没见过?但是这一次他害怕了,浑身控制不住地颤抖。因为海瑞每一个问题都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改稻为桑”是个死局,是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浙江发生的一切本质上都是围绕这个“改稻为桑”而产生的。

而每一个问题的结果,都可能将杨金水打入万劫不复。沈一石面临绝境可以选择死,但是他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了芸娘身上,希望芸娘辅助高翰文实现他济国济民的理想。


但是杨金水不能死,因为他不是沈一石,他没有选择死的权力。

首先,浙江因为“改稻为桑”,成了严党和清流之间斗争的主战场。所有的真相将不断被揭露,但同时又不断被掩盖。而嘉靖此刻将所有进项都指望着“改稻为桑”呢。谁反对改稻为桑,不管是严党还是清流都会被嘉靖视为罪人;

其次,杨金水是司礼监派出到织造局派来摘桃子的,但更是监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织造局实际上也成了严党棋盘上被拉下水的一颗棋子。而杨金水如果选择死,也是严党希望看到的,那样织造局就摆脱不了干系,污名化必然指向嘉靖。如此一来,好面子的嘉靖会将清流全部打倒,严党也就安全了(这种方法百试不爽);

再次,杨金水所知道的“真相”会影响嘉靖的下一步决策,在各种消息频出的时候,嘉靖只会相信太监的话。胡宗宪曾经说过,“我大明所有的官员都有退路,大不了辞官回家;只有太监没有退路。”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接到海瑞奏折后,嘉靖选择了闭关,让严嵩回家休息,让吕方去监工皇陵,单等押回杨金水,再作定论得原因所在。

但一个更为现实得问题是,如果一个正常的杨金水,他能走出浙江吗?

表面看起来,在浙江谁也为难不了杨金水。但是他刚到京城,陈洪立刻就指出了杨金水在装疯,并且准备各种折磨,揭穿杨金水的装疯真相。

陈洪的用意非常明确,借打击杨金水打击吕方,以确立自己在司礼监得地位。但是,关键时刻黄锦出手了。

陈洪比起吕方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吕方识人用人,没有一个用错的,杨金水如此、冯宝如此、黄锦更是如此。

吕方是离开了,但是他处处留下了自己的影子,让嘉靖时刻惦记,所以永远安全。

“吕方若在,就不会这么问了。”

这是嘉靖经常对陈洪说的,陈洪却始终不明白。


当杨金水历经“千辛万苦”见到嘉靖的时候,他选择告诉嘉靖真相——“好多!”

太监中聪明如杨金水者,除了吕方,再无他人。

他和嘉靖说的那些话,看似疯话,借着沈一石的灵魂的幌子,把严党郑必昌、何茂才层层盘剥,严党拿大头、嘉靖拿小头,逼的浙江首富家破人亡的真相告诉了嘉靖。


最后嘉靖问杨金水去哪了?杨金水回答被沈一石带走了。聪明啊聪明!一个失去了灵魂的人,嘉靖还怎么跟他计较?

到最后,全身而退的只有吕方,而去南京守陵的吕方拉起了杨金水的手。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10

杨金水不能死,只能疯。死了就是畏罪自杀,宫里面有问题。疯了就是病了,案件到这只能截止。

1、太监的归属

杨金水,嘉靖皇帝的奴才,老祖宗吕芳的儿子,江南织造局兼浙江市舶司总管太监。

这三个词里面第一个最重要,皇帝的奴才。

(奴才)

从阉割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是皇帝的奴才,任人驱使。太监和文官不一样,文官甚至可以喊出“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如果太监说这句话,那就不是阉割,直接得灭族了。

太监具有私有属性,奴婢、奴才一类。所以剧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你们文官可以回家,我们就一个家——宫里”。

2、太监的富贵

对于杨金水而言,江南制造局、市舶司总管这两个职务在宫里并不算大。但在江南就是一等一的大。

管理者海关与江南的纺织国企,负责实际对外贸易,还负责监视南直隶、浙江地方官。

从财富上看,有沈一石这样的富豪围着转。

(富贵)

从地位上看,浙江布政使郑泌昌、浙江按察使何茂才,两个地方行政、司法一把手天天围着他转。

他在这里有妻子,比对食好多了;有儿子,每天伺候着他。

3、太监的责任

依托皇帝奴才与司礼监秉笔太监儿子的身份享受了富贵。享受了权利就得尽义务。

也很简单:忠诚

(忠诚)

在案件要牵扯到宫里,有可能引发舆论的时候,就要有担当、作为。

找赵世贞,案件没法停止或者逆转。

自杀,绝对会引起畏罪自杀的舆论。

(这就是义务)

只能疯了,才能到此为止。

杨金水唯一能选择的就是疯了。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