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二战中,德军在列宁格勒打了882天,为何攻不下一座城?

二战中,德军在列宁格勒打了882天,为何攻不下一座城?

2020-11-21 13:01阅读(59)

二战中,德军在列宁格勒打了882天,为何攻不下一座城?:列宁格勒是苏联第二大城市,也是苏联的交通和工业中心。二战中遭到了德军的围攻,长达882天,有太多的人

1

列宁格勒是苏联第二大城市,也是苏联的交通和工业中心。二战中遭到了德军的围攻,长达882天,有太多的人流血,有太多的人死去,曾在战火和死亡中摇摇欲坠。但它顶住了战火、饥饿、死亡,最后成功守住了。什么原因坚持了那么久呢?

1、苏军的防御工作坚不可摧

苏联第54集团军占据着沃尔霍夫和姆加,德军不得不分出力量去防范第54集团军。而列宁格勒的北面有个宽大的拉多加湖,苏军控制了一条通往列宁格勒的重要通道,苏军可以横渡拉多加湖,为列宁格勒输送物资和援兵。

列宁格勒自身有波罗的海舰队,拥有2战列舰、2巡洋舰、2驱逐舰领舰和19逐舰、48雷艇和69艇,656架飞机、数个岸防兵团和防空兵团,荷枪实弹的苏军士兵和民兵严阵以待。处处都是堑壕和碉堡,战斗力十分强悍,舰队舰炮发挥了很大作用。德军无法靠近、合围这座城市。

2、拉多加湖上的生命之路

陆上交通被截断,空运又是自杀路线,所有飞机都会遭到德军的攻击。唯一可能的就是通过拉多加湖进行运输,浅水区的冰块最高可达10米冰丘,但载重卡车经过仍出现冰面断裂,可能连人带车掉进湖里。

但列宁格勒每天都有人饿死,已经管不来那么多了。第一条冰上运输线开通,车队想尽一切办法输送物资。一辆辆卡车抵达,但许多司机就死在了路上,或因德军的空袭炮击,或因为冰层断裂。花了整整10天,才运来了800吨面粉。至1942年4月,已有了12天储备粮,这条冰面公路被称为生命之路。

3、列宁格勒军民的顽强精神

列宁格勒虽被德军包围,但早先储备了大量的物资。德军的空袭,粮库遭到了轰炸,大批的粮食被大火吞噬,饥饿也会随时吞噬他们。加上提赫文失守,陆地运送补给不行了,仅能靠空投和拉多加湖来输送物资。

德军日夜不停轰炸、炮击,想困死这座城市。按不同职位,每天每人得到粮食仅125~500克,不能填饱肚子。

无数的人饿死在这座城市。但人们仍在抗拒着死亡,顽强地活下去,剧院仍在夜里演出、爆满,图书馆仍有人来读书,学校仍在按时上课。让人吃惊的,还举行了一次音乐会,演奏了列宁格勒交响曲。其实,乐团只剩下15人,很多演职员都死了,于是前线指挥部派人到每个阵地寻找可以参加演出的人,最后他们都聚集到了这里。当这座城市飘出悠扬的乐声时,所有人都为之感动,列宁格勒还活着。

为了防止德军干扰演出,苏军对敌军进行了猛烈炮击。德军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俄国人还有力气反击呢?

苏军战死332059人,非战斗死亡24324人,失踪111142人;平民在战斗中死亡16470人,饿死、冻死642000万人。战役期间死亡超过110万。

列宁格勒坚守成功,一是苏军的充分准备,二是苏联军民的顽强精神,无数战斗英雄与死亡抗争,与德军拼搏,与这座城市共存亡。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知,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2

第一、德军兵力不占优势: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参与进攻的德军在72.5万人,而苏联红军是93万人。大家都知道,攻防战中守方是有优势的,而现在德军还没有进攻的苏联红军多,而苏联红军装备也与德军之间没有太大的差距,打起来自然就占便宜。

第二、守军抵抗意志坚定:在攻防战中,只要守军抵抗意志强烈,坚决不投降,那攻方就很难轻易攻下。比如台儿庄战役中,我国守军在武器装备上差了日军好几个档次,但意志坚定,日军就很难攻下台儿庄。现在列宁格勒的苏联红军具有同样的坚守决心,誓死不投降,那德军就很难毕其功于一役。

第三、列宁格勒无法被全面围困:一座城市如果被全面围困,那失守就是时间问题,因为守军的人员、物资损失无法得到补充,越大的城市越存在这问题,比如后来的柏林战役就是如此。但列宁格勒因为拉多加湖的存在,所以无法全面围困,那列宁格勒其实是一直有物资、兵力的支援,就没有办法将列宁格勒困死。

第四、外有援军:列宁格勒守军并不是在孤军奋战,在外围一直有苏联红军的攻击和支援,所以德军不但要面对城内的守军,还得面对外围苏联红军的解围。

一座城市,内有强大的守军,存在稳定的补给路线,外部还有强大得解围援军,那这个城市是很难被攻下的。而反面的例子就是柏林保卫战了。

3

德国在基本占领西欧后,对苏联实施了蓄谋已久的巴巴罗莎计划,分三个集团军群进攻苏联。其北方军集团主要任务是夺占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

列宁格勒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之东岸,北面是卡累利阿地峡,东北边是加拉多湖,南边是东欧平原。德军的进攻只能从南面发起。

1941年8月,德军经过艰苦战斗,突破了苏军南面卢加河防线,芬兰军队在北边卡累利阿地峡向苏军发起进攻,三面对列宁格勒形成了包围,但是列宁格勒之东北方向的加拉多湖没有被德军控制,波罗的海也在苏军舰队的控制之下。苏军凭借坚固的城防阻止了德国的进攻。德军不得不以包围的态势对待列宁格勒。因为9月之后,希特勒把主攻方向放在中路,重点进攻莫斯科,大量的部队被抽调。


苏军主要作战指挥换成了朱可夫元帅,他设置了三道纵深防御阵地,而且对德军发起过一次反冲锋。军队的数量是超过德军的。波罗的海舰队可以在海上对德军进行打击。补给方面,可以通过加拉多湖,春天时可以划船,冬天时湖面结冰可以行人,汽车也可以在冰面上驾驶。而德军并没有取得制空权。苏军人员、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进行补充。苏军军民同心协力,也是斗志昂扬,意志坚定,虽然被炮击死伤100多万,还在坚持,尤其1941年到1942年最为困难,城中麻雀、老鼠被吃光发生人类相食的现象,苏军组织一个师专门防止,丘吉尔要求芬兰军队以人道的理由开通卡累利阿地峡对列宁格勒的居民进行物资补给。希特勒对进攻的德军元帅勒布说,我们不需要俄国,既不需要敌对的俄国,也不需要友好的俄国,我们只需要一片东方的土地。所以我们决不接受无论是彼得堡,还是莫斯科的投降。你们必须使它们化为乌有,化为灰尘,让它们在地球上消失。这就让列宁格勒的军民只有坚决战斗到底。

整整882天,德军在中部战场、南部战场由胜到败,由攻到守,到撤退,不能够向列宁格勒增兵。1944年8月苏军发起了反攻,将德军击退,其时德军人数不过5万,而苏军达到10多万。


德军在列宁格勒失败是整个德军失败的一个缩影。德军本计划在5月份实施巴巴罗萨,这个季节是俄罗斯的夏天,春天刚过。由于意大利在希腊战败,希特勒把军队调集到西边灭了希腊,再转头实施计划。时间已经到了6月 22日。德军再占领波兰、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国,时间已经到了8月份。秋天的俄罗斯秋雨绵绵,地面泥泞难行,尤其不利于机械化部队的推进,补给线拉长,而占领的俄罗斯铁路用不上,因为俄国铁轨与德国铁轨宽度不同。德军匆忙发起进攻,预料3个月消灭红军主力,没有准备冬装,做好冬季战斗的准备,俄罗斯冬天温度达到零下30度,部队战斗力大大下降,坦克机械润滑油、机油被冻住,德军推进速度如蜗牛爬行,突破苏军外围卢加河防线后一天只能前进2公里。对苏之战是德军的噩梦。

4

你如果今天在俄罗斯人面前提起“125g黑面包”,他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列宁格勒保卫战。

“125g黑面包”的故事已经和列宁格勒保卫战画上等号了,这个故事也足以说明德军为何打了将近三年还是打不下列宁格勒。

时间回到1942年11月的一天,这天和昨天明天都没什么不同,列宁格勒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的人。

一辆卡车在街巷中穿梭,上面满载了专供伤员吃的新鲜面包。

突然,一枚炮弹在车前爆炸,卡车司机当场身亡,车上的面包都散落在地上,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饥饿的人们围拢起来,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他们并没有伸手捡起了散落的面包塞进饥饿到抽搐的胃里,而是小心地吹去上面的尘土,将面包重新装上车厢,并守在车旁直到另一辆车将其拉走。

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人偷偷吃一块面包,他们等着,直到有人晕倒在地,还是没有人动车上一块面包。

在长达近三年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全城300万平民,因饥寒而死的人数就高达100万,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125g黑面包”的故事,列宁格勒保卫战这份胜利的荣誉,不只属于在前线拼命的将士,还属于一个个宁可每天领取125g黑面包也不哄抢专供伤员的面包。

5

列宁格勒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在这里,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对希特勒来说,占领列宁格勒就意味着,在卡累利阿地峡作战的北方集团军群和芬兰军队,能轻而易举地在斯维里河地域会合,并切断苏方通向卡累利阿和摩尔曼斯克的交通线。同时,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对提高德国及其盟国军民的士气,保持他们对实现反苏战争计划的信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斯大林来说,失掉列宁格勒,在各方面都会使战争形势严重复杂化。如果希特勒占领该城,并且德芬军队在此会合,那么苏方就必须从北面建立保卫莫斯科的新战线,并消耗掉最高统帅部准备用于保卫首都的战略预备队。此外,还会不可避免地失掉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所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争夺列宁格勒斗争的极端残酷性和紧张性。
1941年8月下旬,德国以32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师、4个坦克师和1个骑兵旅的兵力,同时还配备了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列宁格勒发动猛烈的攻击。希特勒又从中央集团军群调出一个坦克军,支援北方集团军群,并扬言,要在9月占领列宁格勒,并狂妄宣称,一定要把这座城市从地球上抹掉。
9月初,北方集团军群各快速兵团已挺进到列宁格勒以东的涅瓦河。9月8日,这些兵团实施强攻,夺取了施吕瑟尔堡,从而切断了列宁格勒与其东南交通线的联系。列宁格勒形势十分危急!
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号召当地军民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列宁格勒。同时,斯大林又将朱可夫从西线召回去接替伏罗希洛夫指挥列宁格勒方面军。这样,这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再次临危受命,充任稳定苏德战场每一危险地段的“消防队员”。
9月10日晨,朱可夫飞往被围的列宁格勒。就在这一天,局势变得更加紧张了。
希特勒军队向第42集团军防御地段进行极其猛烈的攻击。德军坦克曾突人乌里茨克,又被苏反坦克炮兵击退到原来的位置。在这些激烈的交战中,第42集团军司令员用尽了自己的预备队。部队严重减员,有的师只剩10%~30%的兵力,形势十分危急。
在第42集团军的防区,朱可夫计划建立能够阻止德军通过发动强攻来夺取列宁格勒的一道防线。他非常倚重海岸炮兵和波罗的海舰队的火力。就这样经过日日夜夜50多天的英勇战斗,苏联军民终于粉碎了德军从南北两个方向进行正面突击以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虽说红军把德军挡在列宁格勒之外,但这座城市及其保卫者们的命运仍前途未卜、德军以武力占领的企图失败后,又决定通过围困、封锁和野蛮的轰炸,切断城市与外界的联系,将全城军民困死。
1941年9~10月份,德军对这座城市进行了猛烈的空袭。共投弹9. 3万多枚。10月4日这一天,德军持续空袭时间长达9个多小时。列宁格勒遭到陆上封锁导致军民的粮食供应急剧恶化。9至11月,居民面包定量先后降低5次,11月20日降到最低限量。列宁格勒军民在被封锁中度过严冬,忍受一切艰难困苦,接受最严峻的考验。他们顽强地战斗和工作,决心不惜牺牲一切坚持到底。直到 1944年3月初,苏军开始胜利反击,歼灭了列宁格勒周围的纳粹军队和芬兰仆从军,才彻底结束了长达3年零1个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1941年下半年,苏联军民坚守列宁格勒,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战略意义。










6

1939年9月1日,以德意志为主的三个法西斯轴心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从欧洲燃烧到亚洲,从大西洋燃烧到太平洋,根据记载,二战中先后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其中,发生战争的区域面积更是达到了2200万平方千米。

为了反抗法西斯国家所造成的暴乱,苏联、中国等国家组成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取得胜利。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也留下了无数战争故事,1941年,德军突破苏联的防御壁垒,开始进攻苏联的要地列宁格勒,可面对战争设备先进的德军,双方进行了长达882天的拉锯战,苏联最后竟成功保卫了列宁格勒,其中发生了什么呢?

多方筹谋,列宁格勒的防御工事十分完善

在当时,德军的闪击战名声十分响亮,这种战争方法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依靠德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与筹谋对目标进行快速打击,在对苏联进攻初期也十分受用,成功入侵苏联后,为了能够快速抑制苏联其他地方的反抗,希特勒下令快速攻下列宁格勒,作为苏联海军舰队的重要基地,列宁格勒的位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斯大林也一早意识到这座城市的重要性,所以便开始筹划当地的防御工事。

1941年9月初,占领了涅瓦河的德军正式开始对列宁格勒进行炮击,仅仅过了几天,德军便从陆运和空运切断了列宁格勒与外界的联系,包围战就此打响。

当时,苏联调动了列宁格勒舰队的所有力量,光是飞机就有600多架,整个城市到处都是挖取的战壕和碉堡,反抗能力十分强横,导致德军没有办法近距离的接触和包围这座城市。

同时,在此次列宁格勒保卫战役中,苏联启用了一位重要的人物——朱可夫,由于作战经验丰富,朱可夫受命组织了此次保卫战役,他将城市中的所有市民们规划安排,分置于不同的防御工事之中,还不忘积极组织军队反击,利用突击部队成功地打击了德军的左翼,利用防空炮和海舰队轰炸德军基地,消耗了德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水运之路开启,使列宁格勒的物质基础得到保障

可列宁格勒除德国法西斯之外,还有其他的法西斯国家参与助攻,一时间列宁格勒内部的物资消耗十分巨大,可德军早已切断了列宁格勒与外部的联系,所以在当时,物资的供给是一大难题。不过幸运的是,虽然空运和陆运之路都被阻断,幸好列宁格勒还可利用外部的拉多加湖水路进行运输物资。

可由于战争时间持续非常长久,尽管可以通过水运来运输物资,但城内每日消耗的物资数量非常庞大,并且许多运送物资的卡车司机们有的在半路上就昏迷死亡了,有的则是由于湖面架不住卡车的重量而发生断裂,导致人车一起坠入湖中。

千难万险之后,这些送进来的东西只能勉强供给前线战争的士兵使用,每天有许多人饿死在城内,在德军每天不间断的炮击轰炸下,每人每天仅仅能够得到300多克的粮食,根本不够填饱自己肚子的。

即便如此,苏联人民依旧在战争期间表现出了极高的反抗意志与气节,列宁格勒的剧院仍在夜晚中正常演出,每场都有数不尽的市民们前来观演,城市图书馆也天天爆满,甚至连城内的学校都如同正常日子般每天上下课。

如此可见当时苏联人民的凝聚力,人们心中都怀有希望,认为列宁格勒肯定能活着走到最后,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德军的犹豫不决,为列宁格勒留下了一线生机

希特勒在指挥德军进攻苏联之前经过了多方部署,但错就错在犹豫不决的战略方案上,在他命令德军进攻莫斯科时的犹豫给了苏军一次喘息的机会,从而使得莫斯科有时间套上了一层坚固的防御壁垒,也能从更深层次分析德军的进攻计划,开始多方面的准备工作,所以,在德军逐渐显露出包围列宁格勒的行动时,反观苏军这边没有太过于惊慌,而是立刻部署展开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至于到了战争后期,德军这边的物资供给链频频间断时苏军甚至能够在城内自给自足,还能不断地组织军队对德军进行规模打击。

所以综合来说,希特勒的意图很早之前就已经被苏联察觉,他想要通过控制列宁格勒进而重创苏联的目的是很小概率才能够达成的,最终,1944年1月27日,这场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战争迎来了结束,苏军以惨烈的代价守护了列宁格勒,保卫了自己的领土。

7

有两个原因,主要还是纳粹兵力不够,纳粹北方集团军群几十万人其实是三个集团军群中实力最弱的一个,最强的是中央集团军群,其次是南方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这些兵力只够围困列宁格勒的,想强攻实力还达不到!其二,列宁格勒并没有被围死,列宁格勒东北部区域外围苏军还是可以用卡车为城内继续运送补给,虽然不多但也够城内继续维持下去的!

8

“巴巴罗萨计划”实行以后,德军迅速占领苏联大片领土,至1941年7月10日,德军完成了战略性突破任务,逼近了第聂伯河。苏军遭受重大损失,节节后退,在被迫退却的过程中,苏联统帅部鉴于全线失利的情况下,决心转变战略指导思想,修改作战计划,由企图实施战略进攻改为实施战略防御,以达到“迟滞、疲惫、削弱”德军,赢得组建和集结战略预备队的时间之目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打响的。


列宁格勒保卫战

德军入侵苏联后,希特勒就一再强调要攻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发祥地列宁格勒”,并叫嚣一定要将这座城市“从地球上抹掉。”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和芬兰东南集团军以及卡累利阿集团军企图从南面和北面向列宁格勒进攻。为此,希特勒对莱布元帅委以重任,甚至将“中央集团军群”的坦克第三集群也拨给了“北方集团军群。”这时,莱布手中几乎掌握了38个师的精锐部队,他意气风发,剑指列宁格勒。

与之作战的苏军是北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有47个师又3个旅,他们决定坚守列宁格勒,牵制和消耗德军,稳定西北战场,以减轻莫斯科方向苏军的压力,然后伺机转入反攻。

战役就在这两支军队之间打响了。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尽管还是在野外打的阵地战,但是装备优于苏军的德国人这次并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苏军第11集团军实施了反突击,德军坦克8师、摩托化3师遭受重创。

为确保“列宁格勒战役”的胜利,希特勒再次增援了重兵,他将第16集团军从东南迂回列宁格勒,企图与北进的芬兰军团会合。在这种情况下,苏军34集团军和11集团军尽管尽力抵挡,但最终没有挡住德军,列宁格勒面临着被合围的危险。

1941年9月10日,一个让德国人做噩梦的苏联人到达列宁格勒,他就是朱可夫大将。朱可夫到达战场后,采取了紧急措施,加强了城防,以高炮平射代替反坦克炮,并命令所有舰船集中火力打击普尔科沃高地的42集团军,重新构建纵深梯次的防御,并埋设了大量地雷。到9月底时,德军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仍未实现,苏联的防线趋于稳定。

11月18日,德军突然攻陷季赫温,切断了苏联内地通往拉多加湖的唯一铁路干线。为打破德军合围,苏军又投入了9个步兵师和2个坦克师,于12月17日发动了“季赫温进攻战役”,重创了德军10个师,战线向前推了120公里,恢复了季赫温—沃尔霍夫铁路交通,大大缓解了列宁格勒的困境,同时配合了苏军在莫斯科的反攻。

这次战役结束后,双方态势是:德军占据了波罗的海沿海地区以及洛夫哥罗德等几个城市,由陆路封锁了列宁格勒;而苏军则将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以及莫斯科、列宁格勒打通,维持着整个列宁格勒战役所需的物资。

希特勒这个时候,认为攻打莫斯科的意义要大于列宁格勒,所以将北方集团军群的机动部队和第8航空兵团调往莫斯科。于是德军再也没有能力再对列宁格勒发动大型战役,而苏军也没有办法将其全部击溃,就这样双方小战役不断,苏军坚守列宁格勒882天,一直到1944年8月10日,才最终取得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为何德军打不下一个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当时有三百多万人口,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文化和工业中心,同时还是重要的海港和铁路交通枢纽,波罗的海舰队也是场面驻守在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德军与苏军的攻守都是看重了其地理位置的优势,然而面对装备不如自己的苏军,德军围困了列宁格勒882天却仍然没有拿下来,这是为何呢?

  • 苏联有国际社会的援助,而德国的盟友却是拖累。

在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展开了外交攻势,同一切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争取国际援助。如1941年7月至8月,苏联先后与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签订了反法西斯战争中共同行动的协定;与美国签订了军事经济互助协定,使得美国《租借法案》扩大应用于苏联。截止1941年底,美英共援助苏联873架飞机、669辆坦克、301支反坦克炮以及超过6000吨的其他装备物资,这些国际支援对苏军坚守列宁格勒起到一定作用。

而反观德国,其盟友意大利帮不上忙也就算了,反而攻打希腊时遭受重挫,希特勒不得分兵去救援,打消了希特勒继续增兵列宁格勒的计划。

  • 苏军最高统帅部及时调整战略思想,改组军队架构,增强军队后勤保障,并让国民经济体制服务于战争。

1941年7月1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成立了“中间战略领导机关”,同时为了适应军事行动和便于指挥等因素,逐步改革了军队的组织架构,集团军逐渐向小型化过渡,撤销了庞大的编制,为战场指挥提供了便利。同时为了改善军队的物资保障,组建了后勤部和设立了后勤部长等职位,大批经济专业人士加入到部队之中,加速了后方的经济建设,以保障后勤供应。

不言而喻,当苏军决定要战略防御作战时,国民经济的任务则是转入战时轨道,动员工业、农业和人力,集中全力发展军工产业成为首要任务,所以这才有了苏联“工业企业东迁”的计划。这个庞大的经济计划搬迁了1523个大型企业,疏散人员1000多万人,为保障整个“卫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战争支援的潜力,苏联要远远强于德国。

自从人类进入热武器时代后,战争支援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标准。苏军靠着战略纵深可以源源不断获得补充兵员,仅在1941年7月至11月之间,苏军在列宁格勒地区就组建了13个民兵师,而德军的主力部队“北方集团军群”却是打一个少一个,此消彼长,苏军在强大的战争支援下,后期的反守为攻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苏联军队的战斗意志力也是战争支援的一种,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看来,除了开始苏联军队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其他时间的苏联军队表现的可圈可点,尤其在列宁格勒在被围困期间,军民的粮食和燃料供应情况急剧恶化,他们在敌人封锁之中度过寒冬,忍受了一切艰难困苦,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这才迎来了最终的大反攻。

  • 希特勒的战略决策失误,间接成全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在列宁格勒处于德军封锁之下时,苏军尽管有多达七十多万的部队在该地区,但物资的缺乏和装备的落后都成为制约他们发挥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此时希特勒只需把莫斯科的兵力调动一部分便可完全切断列宁格勒的生命补给站,然而恰恰相反,他不仅没有调动其布置在莫斯科的“中央军群”任何一支部队,反而从北方集团军群抽调兵力加强了莫斯科的进攻。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既没有攻下莫斯科,也没有拿下列宁格勒,让德军之前的优势瞬间化为泡影。

然而希特勒的战略失误并不仅仅如此。在意大利进攻巴尔干半岛失利后,意大利军队虽然无力推进,但守护原有的防线还是没问题的,并且当时的保加利亚也成为“轴心国”的一员,他们之间在该地区实际上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优势。然而此时的希特勒竟然将原准备进攻苏联的精锐部队12集团军调往巴尔干地区,这支军队拥有着著名的德军第7空降师,这与抽调北方军团群的机动部队和航空兵团形成了“抽血效应”,无疑为北方军团群攻打列宁格勒增加了难度。


结语:

所以当德军的机械化部队面对列宁格勒苏军的顽强抵抗,他们擅长的“闪电战”失去了作战条件,而被迫成为步兵攻坚战时,后果可想而知,即便德军装备再好、战斗意志再强,也不敌一个有着巨大战争潜力的苏联。1944年,随着列宁格勒150万人的死亡,苏军展开了反攻,这标志着苏联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取得最终胜利,它对苏德战场的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此之后苏联从战略防御重新转入战略反攻,法西斯德国的统治已危如累卵。

参考资料:《苏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列宁格勒保卫战》等

9

列宁格勒战役是二战苏德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斗,这场战斗之所以成为世界战争史上最长的一次围城战斗,号称900天,实际上是882天。为什么德军围困那么久没有拿下来,是有其客观条件和战役背景的。

一方面,德军攻占列宁格勒的意义与占领莫斯科和基辅是有区别的。1941年6月22日,德军分三路大军闪击苏联,按照巴巴罗萨计划部署,北方集团军群主要任务是两项,一项是占领列宁格勒,原因是它是苏联十月革命的发源地,可以打消苏联军民的信心和决心。一项确保芬兰军队南下与列宁格勒德军汇合,为德军占领莫斯科创造条件。

但是,德军占领列宁格勒的计划并没有达到巴巴罗萨计划的预期要求,当南线和中线的进度势如破竹时,唯有北线的进攻受到制约,因为老勒布元帅打仗向来墨守成规,虽然有曼施坦因第56装甲军打到了列宁格勒城下,但严重影响了德军对整个战线的布局,希特勒不得不将北线的进攻速度缓下来,将装甲部队全部调到中线和南线,先解决南边的问题。

另一方面,列宁格勒保卫战,因苏军的顽强抵抗而变得旷日持久。按德军当初的想法,当德军中线和南继相继取得基辅和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后,回过头来再进攻列宁格勒。但是莫斯科战役的失败却使这个愿望落空。客观上,德军南下进攻的时候给了列宁格勒守军更多的准备时间,尤其是朱可夫开辟的拉多加湖通道生命线,使德军的围困变得有名无实。

可以这么说,德军当初的愿望是好的,想以围困和饥饿来困死列宁格勒,因为此时德军和苏军都没有多余兵力增援莫斯科和南线战场,双方只能打持久战。但是随着德军在莫斯科以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利,已经顾不上列宁格勒的进攻了,所以到了1943年底时,苏军已经具备了大反攻的能力,十次反击作战首先就是解决列宁格勒德军围困的问题。

总结来说,德军882天拿不下列宁格勒,一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他们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围困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另一个是闪击战打成了持久战,德军被苏军的消耗战拖垮了。

10

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后,希特勒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就是攻下列宁格勒。列宁格勒是是苏联海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战役联合编队之一的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苏联主要的武器生产中心。



但斯大林也同样意识到保卫列宁格勒的重要意义,坚决不能让列宁格勒落入敌人手中。


战役初期,德军推进的十分轻松,苏军根本抵御不住德军的猛攻,接连丧失一个又一个阵地。德军第18军团朝着列宁格勒长驱直入,与此同时德军第四装甲师向苏军在列宁格勒的主要防御地卢加和诺夫哥罗德发起进攻,并取得重大突破,同时朝拉多加湖继续前进,准备切断列宁格勒与外界的联系。


8月30日,德军占领涅瓦河,这样他们可以开始对列宁格勒进行炮击。9月初,德军开始对列宁格勒进行炮击。9月8日,德国抵达拉多加湖,彻底切断了列宁格勒和外界的陆上联系。列宁格勒包围战正式开始。


进攻列宁格勒北部的军队是德军的盟军,芬兰军队。但芬兰军队只想夺回他们在1939年苏芬战争中失去的领土,而无意强攻进入列宁格勒。这给了苏军一定的喘息的机会。


同时,苏军统帅伏罗希洛夫因作战不利被降职。苏军启用格奥尔吉朱可夫。朱可夫到任后,迅速组织列宁格勒保卫战。


朱可夫把所有列宁格勒的市民组织起来,安排到各个防御阵地中。列宁格勒的各个角落都布满了防御工事,到处都是铁丝网,各种各样的战壕,反坦克战壕等等。朱可夫组织了一支突击部队,突袭德军左翼,同时他预先安排的防空炮和波罗的海舰队开始对准德军阵地狂轰乱炸。仅一天时间就冲散了德军的左翼战线,消耗了大量德军兵力。


德军持续对列宁格勒进行炮击和飞机轰炸。但由于朱可夫的反击,德军力量大不如前。朱可夫架设的防空炮和波罗的海军舰上的火力反击也让德军进攻一再受挫。


希特勒闪击列宁格勒的阴谋失败后,将第四装甲集群调往莫斯科,准备集中火力攻打苏联首都莫斯科。失去了坦克的支持,德军再也无法攻下列宁格勒,但希特勒并不打算放过列宁格勒,他下令让德军持续围城,企图把守城的苏军和市民饿死。


然而,出乎德军意料的是,苏联守军和市民超乎寻常的英勇。这次围城竟然持续了将近900天,城里的人们极度缺粮,缺水,又冻又俄,伤员也没有药品治疗。



寒冬的到来,虽然冻死了很多人,但带来了一个好处,拉多加湖结冰了,这让苏军在封冻的拉多加湖面上修筑了一条运输公路,把急需的物质从外面运进城,同时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现在这条运输公路被称为‘生命之路’。


即使这样,饥饿还是最大的问题,很多人都被饿死,就连城里的老鼠都被吃光了。但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城里的人们一直都保持着高昂的战斗士气。


1943年1月12日,苏联红军对拉多湖南岸的德军发动了大规模反击。经过一个星期的激战,苏军摧毁了德军的阵地,并建立了一条连接列宁格勒的补给线,这样城内可以得到更多的物资补给。


1944年,苏联红军再次发起大规模反击,彻底解放了围城。近900天的围城中,苏联牺牲了100万人。大多数人死于饥饿,炮击和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