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对于那种回乡后满口外地话,完全不讲家乡话的人你怎么看?

对于那种回乡后满口外地话,完全不讲家乡话的人你怎么看?

2020-11-20 12:03阅读(59)

对于那种回乡后满口外地话,完全不讲家乡话的人你怎么看?:什么时候人都不会忘记母语,家乡话是深入骨子里的东西。在外多少年也忘不了家乡话。出门在外出于礼仪

1

什么时候人都不会忘记母语,家乡话是深入骨子里的东西。在外多少年也忘不了家乡话。出门在外出于礼仪礼节大家方便交流多以普通话交谈,久而久之习惯说普通话。孩子一出生也习惯用普通话交流,方便孩子为上学打基础。大多数人都具备说几种语言的能力,但也有人天生不会倒口,并不是故意显摆自已在外多了不起,适应一种语言后花了大量精力改变另一种语言。偶尔回到家乡又一下子改不回来,很正常。千万别看不起这样的人,他只是笨一点而已。假如在家乡多呆些日子,也能改回来。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并不令人讨厌,倒觉得挺可爱又可笑的,因为他说:我倒不了口!

2

对于这样的人,我满是同情可怜,从好几年前国家一再提倡学着讲普通话,全国人民都应该学讲普通话,可有些乡音重,在外地回乡后,讲的话是南腔北调,普通话不是、外地话也不象,听起来别扭、难听,我建议全国人民讲两和语音的话,回家乡了就讲家乡话,其次就讲普通话,要不你就到哪里后就讲哪里的话。

3

这样非常不好,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也是虚伪、显摆的表现,就是到了其他的地方也应该入乡随俗,何况是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见到自己的老少们应该立马说老家话,并主动问好,特别是见到自己的长辈!说个真事:在我老家昨天晚上(简称:昨晚)叫夜来后hang,一个小伙子到城里去走亲戚半个月,回家后碰到他大爷,他大爷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的,他说“昨晚”,他大爷上去就是一巴掌,说:你还坐碗回来的,你怎么不说坐盆回来的!

4

我最反感就是半捞白,他们外出时间长了,讲正宗外地话我不反对,当然回到家乡讲回正宗本地话更支持,就是讨厌那些外地话和本地话混合讲的人。

5

看出去多久而论,

6

当下确实有这样一种人,去了大城市回到老家,觉得家乡话土,说不出口。就像有些人出个国回来就不会正经说话,非要一句话夹带几个单词,生怕别人不知道出过国。怎么说呢?说数典忘祖似乎有点过。突然想到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家几十年,依旧乡音无改。同古人先贤相比,现代人不觉惭愧吗?

7

评良心而论。某些人,确实是转变太慢。另一种人就说不好了。

8

谢邀回答!

我们都在说“乡音难忘”,就是因为从我们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听母亲说家乡话了。一直到我们长大,离开家乡的几十年间我们的耳旁都是这些亲切的乡音,所以它是烙在我们心底的,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也不可能忘记。



等我们长大了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打工了,因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不可能每个人都说家乡话,为了沟通方便我们都开始说普通话了。但是在工作之余我们肯定要和父母,同学,亲戚朋友打个电话聊聊近况,我们一张嘴和他们说的也是家乡话,而且觉得特别亲切,不是吗?有时候在外地,听见身边人说的是家乡话就恨不得赶紧去问问人家是不是老乡??!也许这就是思乡心切吧。



至于说有的人打工回老家后不会说家乡话,满嘴外地话的行为我觉得能理解,但是确实有点做了。

理性的说,长期在外打工,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在说普通话,我们也要去适应,所以说自己原本的家乡话有可能说的没有以前那么利索了,特别是地方的一些土话,可能老不说就有点生疏了,猛地说起来有点绕口了。但是要说一点都不会说了我觉得不可能。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大家都觉得自己外出打工了,已经离开了家乡,自己已经是城里人了,所以总要和老家人有点区别吧,那就说点城里话显摆显摆吧。实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等我们真的在大城市混好了,有钱有势了,你的内心最割舍不下的其实还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乡音。



人不忘本就不会忘乡音,做人必须要实实在在才能长长久久!

9

这种人很多,因为仅我经历,见过的就已经不少,其中包括某些亲友,同学,同事。

对于这种人我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习惯成自然,在外地时为了与人沟通交流方便,一直在讲、学外地方言或普通话,回家乡后没把这方面当回事,依旧按自己的讲话习惯来。

二是好虚荣,觉得自己出过远门,有过比家乡人更多的见识和经历,莫名其妙的有种优越感。据我观察,一般这种人在其它方面也会或多或少的体现出好虚荣,爱面子的情况。

三是语言切换能力差,在外习惯了不讲家乡话回来后忽略了自身已回到故乡,一时忘记了“入乡随俗”。也许本人也怕人家议论Tα卖弄,显摆并不想这样,但因自己的语言切换能力差就是一时还改不过来。

上述三种情况实属客观现状,因人而异都有各自的讲话习惯和自我认同,在此不作深刻剖析,但我最欣赏和提倡的是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在外,首先要会讲一口标准或较纯正的普通话,这样也方便初始期间与人交流。然后就是认真诚恳地学一些所在地的方言,这样一是出行办事方便。二是容易尽快地溶入当地人的圈子,抵消彼此的距离感。三是给自己增加了一项语言技能。

以上各项若是一一做到了,那感觉会相当好,你不仅在外地有了各种见识,还掌握了人家的方言,交流沟通无障碍,那才叫真正的不虚此行。但要切记,回到自己的家乡后,一定要记得方言切换,对什么人讲什么话,对家乡的人当然要讲家乡话。

10

很正常。我很理解。

说一说我小时候的经历,当时还在上学。村里和我同龄的一个邻居初二没上完就外出打工了,她去的天津的一家电子厂,当年春节回家过年,她就满口半土不洋的天津话,很蹩脚,打扮得也俨然一个城里人的样子,当时听她说话就想教育她,你出去几天就忘本了吗?家乡话都不会说了?

对于她那种表现,我很理解。她内心应该很渴望城里的生活,感觉自己进城打工了就变成了一个城里人,她排斥自己的出身。我理解她是因为我了解她的家庭环境,她是从小被父母打大的,她父亲很暴力,考试成绩不好就打她,没按时做饭也打她,犯点小错误更别提,甚至上脚踹,初中没上完就不让她上学了,她讨厌她的家庭,内心渴望逃离,我想所以连带不喜欢她的家乡吧。后天她嫁到很远的地方,几乎几年都不回老家一次。我这好像引申到原生家庭问题了,哈哈。不过说这个是想说明,我们要学着去理解别人,理解别人的做法,我们的内心才更豁达。

接着说我自己,后来我去外地上大学,学校里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大家就都习惯性讲普通话了,这样都能听懂。再后来大学毕业到北京工作,很自然的都是讲普通话,偶尔说句老家话感觉都不标准了。每次放假回老家,刚回去那几天讲出来的老家话都很别扭,不纯正了,呵呵,感觉舌头拐不过弯来,不是不想讲老家话,是确实讲着别扭,不过适应两天就转变过来了。我在老家还是习惯说老家话,跟村里人聊聊天,感觉那样才自在,很亲切,很踏实。

回老家讲老家话当然好,这叫不忘本,跟老家人讲话也显得亲切,一般人也都会这样做。

但是对于那些回老家不讲老家话的人,我表示也理解他们。

以上仅个人观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