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郭襄与杨过为什么都要瑛姑原谅伤其孩子的裘千仞呢?对瑛姑公平吗?

郭襄与杨过为什么都要瑛姑原谅伤其孩子的裘千仞呢?对瑛姑公平吗?

2020-11-18 17:02阅读(59)

郭襄与杨过为什么都要瑛姑原谅伤其孩子的裘千仞呢?对瑛姑公平吗?:郭襄此举颇有点道德绑架的意味,毕竟她不了解当年瑛姑与段王爷和老顽童周伯通之间的恩怨,就

1

郭襄此举颇有点道德绑架的意味,毕竟她不了解当年瑛姑与段王爷和老顽童周伯通之间的恩怨,就贸然告诉瑛姑,你应该宽容慈恩大师,他都知道悔改了,你还斤斤计较干嘛呢?


毕竟郭襄还是个小姑娘,不太通事务,可是杨过居然也说要管管这事,瑛姑就大哭起来,觉得欺负她一个老太婆。

按理说杨过也是成名的大侠,为什么如此是非不分呢?让人觉得非常奇怪。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神雕侠杨过为了救人,需要九尾灵狐的血,所以杨过带着郭襄一起去寻找这只小狐狸。最后到了一处沼泽地,碰见了在这里居住的瑛姑。这狐狸自然是瑛姑养的,但是瑛姑性格古怪,并不想将狐狸给杨过和郭襄,并提出可以用郭襄在此地陪伴三年来换的条件。杨过正不知如何办的时候,一灯大师携将死的慈恩来了却当年的心愿,原来慈恩大师就是当年打伤瑛姑与老顽童孩子的凶手。瑛姑不想慈恩死的这般痛快,不想让慈恩死的瞑目,所以故意不动手。郭襄才说了如下这些话:

瑛姑冷笑道:“他杀我儿子,我苦候了数十年,今日才得亲手取他性命,为时已经太迟。你还问我是何道理!”郭襄道:“他既已知道悔悟,旧事何必斤斤计较?”



郭襄为什么要这么说?她是知道慈恩杀了瑛姑儿子的,只因为地下的人要死了,知道悔悟了,就要瑛姑原谅他,这是什么道理?而且郭襄年纪小不懂事也就罢了,可是杨过却已经成年,为什么跟郭襄一样的态度,并且还要管这件事呢?

郭襄并不是道德绑架,只是年少无知:

很多人因此就认为郭襄是个爱道德绑架的人。确实道德绑架让人憎恨,就如郭德纲所说:那些上来就劝你大度的人,你要离他远点,省得雷劈他的时候连累你。

可道德绑架是有条件的,一是跟自己没关系,二是要别人道德高尚。三是双标。这么看郭襄好像全符合,至少前两个都符合,但是问题就出现在最后一个双标上,郭襄是那种道德低下的人吗?

我认为不是的,郭襄是个豪爽豁达的小姑娘,并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书中有明确说法:


那老妇脸一沉,怒道:“你爹妈是什么东西,便请得到我?”郭襄性子豁达大量,别人纵然莽撞失礼,她往往一笑便罢,极少生气。那老妇这句话重重得罪了郭靖、黄蓉,若给郭芙听到了,立时便起风波,郭襄却只微笑着向杨过伸了伸舌头,不以为意



所以,这其实是是场乌龙,郭襄只是因为年少无知,凭感性觉得瑛姑就该原谅慈恩大师,并不是道德绑架瑛姑。并不是为郭襄洗白,金庸书中明显是褒扬郭襄的,无论从性格还是道德上,所以肯定不会用阴阳笔法来黑郭襄。至于说郭襄任性是有一定道理的,反观道德上我不相信她有什么问题。

杨过为什么也要管这件事,彷佛在欺负一个老太婆瑛姑?

杨过在这件事之前与瑛姑打过交道,当时就认为瑛姑不是好接触的,冥顽不化而且软硬不吃。对她的第一观感就不太好。并且瑛姑还偷袭过他三掌。我相信郭襄也是同样的感觉,甚至读过射雕与神雕的人基本都是这样的观感。

杨过觉得我行侠仗义,借你只狐狸,你就应该借我,江湖义气为大嘛。郭襄年少,肯定更是觉得理所应当,可没人考虑过瑛姑是怎么想得。

我在沼泽地里隐居,并不想被人打扰,养了两只宠物狐狸,为什么一定要给你拿去做人情呢?就像今天家里养狗的人,有的人甚至当狗是自己的孩子,一个陌生人上来就要把自己的狗子拿去治病放血,搁你也不干啊。

正是因为杨过对这个古里古怪的老太婆前期有了冥顽不化,软硬不吃的刻板印象,又见她甚至不放过一个即将就死的慈恩大师,想让慈恩死不瞑目,杨过才觉得自己行侠的时间到了,要管管这个事情:


杨过慨然道:“人孰无过,既知自悔,前事便当一笔勾销。这位瑛姑,胸襟也未免太放不开了。”他见慈恩去死不远,不由得大起侠义之心,说道:“大师,弟子放肆,要硬逼她出来,当面说个明白。”



但是正是这种不经了解真相,浅薄的认知,造成了郭襄和杨过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随便就占领道德高地,对瑛姑进行了批判。

可是瑛姑的处境谁想过呢?自己爱的周伯通不负责任,就知道玩,不管自己。儿子养的好好的,莫名就被眼前的裘千仞一掌打的生不如死,痛苦异常。而唯一能救儿子的段王爷却因为嫉妒不肯施救,不想让儿子受罪,瑛姑只好自己用匕首杀了自己儿子,头发短短几个时辰全变白了......这个女人有什么错呢?这每件事常人都无法承受,她却照单全收了,承担了世间最恶毒的苦果......

可能是金庸老爷子也彷佛感觉这偏离了行侠的范畴,所以安排杨过去给瑛姑做一件事来交换,就是找出来瑛姑心爱的老顽童周伯通,这样才避免杨过依仗武力欺负老太婆瑛姑的错觉。也为满目疮痍,一生受苦的瑛姑安排好了晚年。

小狠总结:道德绑架其实是件很可恶的事情,每个人都能遇见。但郭襄与杨过并不是,他们只是没有全面去了解这件事,仅仅凭借刻板印象就匆忙下结论。

2

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这种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虽然杨过是《神雕侠侣》里面的主角,郭襄则是古灵精怪,讨人喜欢,他们两人要瑛姑原谅伤其孩子的裘千仞,只是剧情需要。我觉得还是适用我回答的第一句话的,他们的要求对瑛姑是不公平的。


瑛姑和裘千仞的恩恩怨怨,在《射雕英雄传》里面就开始,到《神雕侠侣》这里,已经30多年。

简述事情经过:当年,段王爷沉迷于练功,结果瑛姑和周伯通玩出了感情,婚外恋还有了爱情的结晶,只是这个婴儿被裘千仞辣手重伤,要的就是在比武前消耗段王爷的功力去救这个小娃娃。段王爷本来已经答应救了,看到婴儿的肚兜锦帕时候,他还是妒忌了。武功再好,心里也过不了这个坎,当时还不是一灯大师嘛,不给救。瑛姑心知救子无望,不忍看着孩子受苦,竟亲手杀了孩子,自己也一夜白头……


当年看《射雕英雄传》,这个情节安排,把大家都震撼到了。这样的血海深仇,在射雕里面没有得报,我觉得可能很多人都惦记着吧。到了《神雕侠侣》第三十四回,排难解纷,裘千仞是慈恩和尚,和金轮法王斗了一天一夜后被其所伤,奄奄一息。一灯大师带慈恩到黑龙潭,想得到瑛姑的谅解,7天了,瑛姑都不愿意见他。被逼见面后,知道躺在面前的就是裘千仞,恨不得即取他狗命。





瑛姑的怨恨是应该的。那么,杨过和郭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杨过,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断臂,和小龙女的分分合合,夫妻16年不见,当时已经15年多了,我觉得对于他来说,生死其实看淡。


至于郭襄,十几岁的小娃娃,她哪里懂得什么儿子、丈夫、情人之类的。你一定要和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说道理吗?

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剧情需要,和个人见识不同而引起的分歧。总的而言,不了解情况就要瑛姑大度原谅裘千仞的要求是不公平的,当时看电视剧的时候,有多少人不期盼着瑛姑可以报仇雪恨呢?


大家说说,看《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的时候,你是期望瑛姑报仇雪恨,还是她原谅裘千仞呢?

3

道理上确实不应该要求他人原谅仇家,但是想想裘千仞也为此忏悔了半生,即将死亡的一刻寻求原谅。而对于瑛姑她只有空恨,半生以来她根本没有能力去找裘千仞报仇,裘千仞也即将在她面前死去,裘千仞死了她更没有复仇的机会,心中恨意难消,对于她自己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煎熬。与其含恨终生,不如释然。只有放下仇恨,才有剧中后面一灯、周伯通、瑛姑三人的田园生活。

4

确实不公平 。。其实其他人都没有资格让瑛姑原谅。那是道德绑架,是伪圣母,假好人。。

对比一下郭静杀段天德报杀父之仇,就明白。。别人也都劝郭静不要杀段呢? 要原谅段呢??

其实金庸的一些作品确实存在这种明显不公的情况。。 存在伪圣母道德绑架的情况。

从作品中感觉金庸有些信佛教的。。所以有要求宽容甚至袒护纵容一些恶人的奇葩情况。。 如莫名其妙几次放跑欧阳锋,到了神雕侠侣,欧阳锋竟然摇身变成主角义父。。合着郭靖六个师傅白死了。。

而郭靖当初找黄药师报仇咬牙切齿一天都不能忍,等发现是欧阳锋的时候竟然成鳖了。

不过我国的国情,确实许多人都存在这种对公义公正缺乏敏感的所谓善良。其实都成了伪善假善。 站在道德制高点用道德绑架他人,不顾受害者的血泪。。 也如未成年保护,其实是保护小犯罪的。藐视无视了众多受害者的血泪。。

【没有公平公正的善良,一定是伪善,是虚幻的善良】 空有善良的牌坊,却包含众多无辜受害者的血泪。。

只有受害者才有权宽容犯罪,而且还不能是交易性质和被逼迫性质。。 比如用钱收买,各种威逼利诱等等。 而应该是犯罪者沉痛祈求恳求悔改并承担相当责任的情况下,让受害者真正消解了怨恨,心生怜悯给犯罪一次机会。这样才行。。。任何其他人都无权绑架和在道德高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

圣经中耶稣救赎世人,赦免世人的罪。所以他要成为受害者, 以受害者的身份进行赦免。。。 用他自己受害流的血,补偿犯罪者们犯下的罪,从而给犯罪者们一次机会。能重新悔改获得拯救。。但一定需要悔改,成为一个真正的善良的人。不悔改的最终将被审判定罪得到应有的报应。

这和佛教中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不同。

或者说有耶稣这个受害者的赦免,犯罪者放下了屠刀,才能有机会立地成佛。没有赦免之前是绝无可能成佛的。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对受害者而言,太不公平了。。。

5

公平是对正常人、遵守伦理道德的人说的,瑛姑把孩子的死归罪于一灯,要脸吗?真可谓双雕中最无耻的人,性情乖戾就不是个好东西

6

主要还得分析从那个角度看。

咱先为裘千仞辩解一下,当年裘千仞用铁掌是伤了瑛姑的孩子,而不是直接杀了,因为他的目的就是让瑛姑去找当时还没成为一灯的南帝段智兴,然后如果南帝用一阳指治疗了孩子,那他就没办法去参加华山论剑了,所以裘千仞原本的目的不是杀,只是伤。

但没想到瑛姑给孩子穿了绣了“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自然很来气,所以孩子没了这个责任,瑛姑自己自然也是有责任的,你一个王妃和江湖散人私通,我作为大理帝王本可以杀你一家泄愤,但我还是饶了你了,可你居然还厚颜无耻的抱着你和别人在我的皇宫里私通生下的孩子来找我医治,属实有点太欺负人了,所以南帝不救孩子,也属情理之中。

所以,孩子的死,虽然因素众多,但因之本,还是在裘千仞和瑛姑两个人身上。

但不管从那个角度来看,郭襄和杨过让瑛姑原谅裘千仞,对瑛姑而言肯定是不公平的。

因为孩子的确是死了,而且伤了孩子的人就是裘千仞,从结果导向来看,甚至可以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南帝段智兴,这个孩子中了裘千仞一掌,直接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也可以说孩子就是裘千仞杀死的。

那么,无论是谁,去劝一个人原谅杀死自己孩子的仇人,都是一件极其C蛋的事情。

7

这本书体现了中国历史受外欺的原因。能人之仕只顾耍个人英雄。争峰相斗。丐帮承担了爱国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