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歪把子被称为二战最烂的机枪,它究竟烂在哪里?

歪把子被称为二战最烂的机枪,它究竟烂在哪里?

2020-11-18 12:31阅读(59)

歪把子被称为二战最烂的机枪,它究竟烂在哪里?:在我们经常观看的电视剧之中经常会看到这些名词:‘捷克式轻机枪’、“九二式步兵炮”、“歪把子机枪”等等。当

1

在我们经常观看的电视剧之中经常会看到这些名词:‘捷克式轻机枪’、“九二式步兵炮”、“歪把子机枪”等等。当时的中国穷啊,为了抗击侵略者唯有用血肉去抵挡,而且此时的中国由于几次大的会战的接连失败,导致北方的沈阳兵工厂、太原兵工厂等相继沦陷,前线常常会陷入粮食弹药打完一轮就告急的局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弹像永远用不完的一样。

据当时抗战的老兵回忆,我们都被电视剧骗了,当时中国很多的士兵平均每个人不到5发子弹,往往是第一轮攻击之后就要和敌人拼刺刀,然后靠着缴获的物资继续和敌人坚持,也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之下我们赶走了侵略者。

当然了,中国就是靠着这“万国造”的在工业水平差距极大的情况之下创造了奇迹,而中国被欺负的日子随着这场战争之后也不复存在了。

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电视剧之中经常出现的“歪把子机枪”其实在当时并不是那么实用,乃至于当时连日本军自己都看不上,甚至连我们八路军战士都看不上“歪把子机枪”,比如《亮剑》之中李云龙为了换一个孙德胜直接用五听歪把子机枪给丁伟,而同样的“平安县城战役”那两个独立团的连长瞎聊天之时都是只送“歪把子机枪”。

而这就是当时的情况,“歪把子机枪”的性能太差,一般主力部队看不上他,所以一般都是将“歪把子机枪”配备给地方武装和游击队,那么这“歪把子机枪”究竟有多奇葩呢?

“歪把子名字”的由来

其实“歪把子机枪”很多人都在疑问既然是机枪,为什么会有这么土的名字呢?而这就要从歪把子的外形说起。

1904年,日俄大战,当时日本和俄国为了我国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土地之上大打出手,这一战虽然最后是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而日本也因为此战跨入列强行列。可是这一战日本的损失并不小,因为这一战他们看到了机枪对于步兵的杀伤力,而日本在机枪方面就是一个短板,于是就打算研发一款属于自己的机枪。

可惜由于在这方面没有经验,所以研究出来的机枪有一点奇怪,日本本身是一个资源小国,机枪也不例外,当时为了节省资源采用与步枪手一样的5发弹匣供弹,可是这样子一来就导致士兵瞄准之时的视线受阻,为了解决这个方案,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将枪托往右。

设计者认为这样子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可是在实际射击的过程当中“歪把子机枪”的枪管与枪托是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结果就搞成了那副怪模样,也因此当时我们就将日本的这款机枪称为“歪把子”。

“歪把子机枪”奇葩在哪?

歪把子从机枪的 属性上来看,这应该属于轻机枪的范畴,而轻机枪的功能主要是伴随步兵作战,为步兵支援火力,因为相对便捷,所以轻机枪比起重机枪来说省力不少,只需要一个人就能使用,比如《亮剑》之中张大彪就经常使用捷克式轻机枪突突,大有那种“舍我其谁”的态势。

不过“歪把子机枪”在这点上倒是逊色不少,由于外形颇为奇特外加上设计老旧通体采用金属设计,所以相对于一般的轻机枪来说要重上不少,这样的情况之下非常不利于携带,所以在实际作战时往往需要两个人才能够操作。

其次歪把子机枪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日本资源稀缺的问题,所以采用的是6.5mm步枪弹,也就是说歪把子机枪可以和三八大盖的子弹共用,这在战场上也免除了后勤补给的压力,同时为了增加步枪弹和机枪弹的兼容互补性,采用了开放式的弹斗装弹具,然而这就导致了上文所说的这个装弹具阻挡了机枪手的视线,所以在这之后不得不将枪托往右倾斜。

可是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枪托和和枪管不在一条直线上,实际瞄准起来还是挺费劲的,再加上开放式弹斗装弹具,歪把子机枪在战场上要饱受沙尘土块的烦恼,一旦沙土进入开放式弹斗装弹具,那么接下来歪把子机枪算是废了,这种情况在当时的抗日战场上可谓是屡见不鲜。

所以在二战之中,歪把子机枪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宝,可是在当时欧美列强眼里这堪称是二战最烂的机枪,当年苏联闪击日本关东军之后就专门对这挺歪把子机枪进行了试射,得出的结论是还不如“烧火棍”,射速慢、装填麻烦、不利于携带等等,故而都没有把歪把子机枪算作战利品,直接给了差评。

但是这款“歪把子机枪”对于当时还很弱小的中国来说实在是宝贝,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完整的工业链,机枪只能靠缴获,而中国就是凭借着这个列强眼中的“烧火棍”最终赶走了侵略者。

2

因为战斗需求与后勤保障理念,设计思想带来的冲突,导致倭国本身也不喜欢。

从勤俭持家,便于后勤管理看,大正11式轻机枪(歪把子)的设计理念非常不错,与普通士兵使用的三八式步枪采取相同弹药,都是友坂6.5毫米步枪子弹,甚至供弹方式都采取相同方式的桥夹:

压入六个步枪桥夹:

效果如图:

不过,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歪把子机枪射速慢。

机枪脚架太高,瞄准基线高400毫米,射手位置就更高,容易被点射。

后坐力大。

因为瞄准基线与左右配重问题,射手必须偏向右边,所以得不断反向正枪以保持平衡。

空枪重10.2公斤,没有握把,不便携带。

因为侵略中国,歪把子机枪在各地潮湿度风沙等不同情况下,容易出现故障。

供弹方式对副射手要求高,不利于战场生存。

所以倭国自己也决定更换歪把子,1936年开始使用96式轻机枪,但由于资源问题,歪把子机枪没有彻底更换:

96式轻机枪:

3

大正11年式轻机枪,就是我们常说的“歪把子”。

该枪设计之初就体现了日本人的精打细算的性格特点。

和步兵用一样的“友坂”6.5弹,同样是五发弹桥,只要步兵手里有子弹,就可以提供连绵不绝的火力——可是,就怕这个可是,不知怎么弄的,士兵受不了这枪的后座力,最后,子弹装药只能减量。更闹心的是,士兵无法如捷克等机枪一样,挟枪冲锋射击,由于独特的歪把子设计,——谁知道子弹跑哪去了。

而且,由于板式,或者叫漏斗式供弹,该枪开口大、多,在日本岛国没有什么,气候潮湿么,到了中国大陆就抓瞎了,大陆性气侯,尘飞土扬,哪子弹,说卡壳就卡壳,都不带犹豫的,于是,又装上了油壶、油刷,可效果——用句宁波话,阿拉勿晓得啦。

更不用说战事紧张时刻了,——枪,罢工了。枪管太热了,想换枪管,那可抱歉了,为了不给士兵添麻烦,不背备用枪管,枪管是不可更换的!

这就和日本人的冲锋枪一样,想着“四脚俱全”,结果却是“四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