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贾政与贾宝玉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父子关系?

贾政与贾宝玉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父子关系?

2020-11-17 16:31阅读(59)

贾政与贾宝玉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父子关系?就贾宝玉与贾政之间的父子关系,以及其性格的差异性,大致演说演说一下贾宝玉的成长历程,以及对其性格的形成有什么影

1

俗话话,父爱如山,做为宝玉的父亲,贾政也逃不脱爱子的套路,当然,这种爱披上了严厉与嫌弃的外衣。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谈道贾政因宝玉抓周时只“把些脂粉钗环”便认为宝玉“将来酒色之徒”,对其“大不喜悦”。宝玉去学堂向他辞行时也喝道“别靠脏了我的门,别站脏了我的地”(第九回),更在得知宝玉交结优伶,逼奸母婢时对宝玉一顿“下死手”的板子(三十三回)。以至于宝玉在贾政面前避猫鼠儿似的。



但父子天性,贾政又怎会真的对宝玉如此无情呢?宝玉要去学堂,贾政很是关心,赶走宝玉,马上喊来跟随的人,叮嘱他要提醒宝玉读书,并要他转告学堂老生应教的教学内容。元妃省亲大观园时,园中题字皆用贾政偶然一试宝玉所供之词,这其中固有借助宝玉与元妃之情份,但也有贾政暗中欣赏之意。(十八回)古代讲究严父慈母,贾政心中欢喜,不便言语也就是了。



古之父母为子女计深远,为了宝玉前程,贾政不仅关心宝玉所学课程,也对宝玉的来往人员很是看重,因贾雨村是众人眼中的成功人士,贾政对贾雨村有意接近宝玉非常欣慰,经常为其提供方便(三十二回),对宝玉结交优伶(还是忠顺王爷喜欢的)非常恼怒,更因宝玉私德不修(这是贾环污告)而气上加气,暴揍宝玉,但事后也是心疼:“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三十三回)。自此可以看出,贾政气宝玉,骂宝玉,打宝玉,皆是出自一片爱子之心。



宝玉一直很怕贾政,每次一听父亲呼唤便胆战心惊,兔子似的跑的飞快,就怕晚到了一会儿被父亲责怪,但心中却是理解父亲的,对贾政也有孺慕之情,因而,在俗缘了结之前,对着贾政拜了四拜。然后才与渺渺真人,茫茫大士飘然而去。

2

一、从小贾政对宝玉的态度

贾政是贾母的次子,从小就喜欢喜读书。

他头胎有个大儿子叫贾珠,和贾政一样,喜好读书,可是却早早的病死了。然后就有了宝玉。然而这个宝玉并不和哥哥似的爱读书,这让政老爷很捉急。

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件,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

抓周,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现在有的家庭也在用。虽然用这种方法预测孩子前途有违科学性,但是古人却深信不疑。

政老爷呢喜爱读书,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够好好读书。宝玉是他唯一的儿子(嫡子),他和普通的父母一样,也是对儿子寄予厚望。所以,当他看到宝玉竟然抓脂粉钗环而没有拿书籍算盘时,就崩溃了。

所以,从小,贾政就不喜欢宝玉,一心认定宝玉是个顽劣不肯读书不知悔改的纨绔子弟。以后,只要宝玉不顺着贾政的意思,就会挨打。

二、青春期,三观不同,代沟很大。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政老爷崇尚节俭,喜欢古朴雅致的稻香村,于是便问宝玉,稻香村怎么样?父亲的意思是希望听到宝玉说好,只是宝玉却不听。

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宝玉现在处于青春期,很叛逆,也忠于自己内心。就像现在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让他们往东,他就会往西。父母喜欢的东西,他绝不喜欢。

宝玉不光说自己不喜欢稻香村,还非要给前面的潇湘馆冠上他取的名字——有凤来仪。贾政一听更是冒火。而宝玉呢,可不是老老实实的小孩,他不会顺着贾政的,所以宝玉顶着被打的风险反问贾政,何为天然。

宝玉和贾政的三观不同。宝玉认为天然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稻香村也是人力穿凿,不能够谓“天然”。看看,整部红楼里,谁敢公然抵抗政老爷?(除了贾母)而这里宝玉却敢当着众清客的人反驳贾政,真真一个胆大叛逆的小少年啊。贾政此时肯定想,这孽障,竟敢当众反驳我,让我难堪?看我回头不打死你。

于是,仅仅一次老老实实的作诗,贾政又生气了。

再看,宝玉给他的大丫鬟起“袭人”这个名字,他老爹怎么看呢?

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书,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王夫人忙又道:“宝玉,你回去改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生气。”贾政道:“究竟也无妨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诗艳曲上作工夫。”说毕,断喝一声:“作业的畜生,还不出去!”

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他做什么你都会觉得讨厌。

看贾政看宝玉就是这样。连个丫头的名字他都要挑刺,非在宝玉头上安个专在浓诗艳曲上做功夫的帽子才罢。但是花气袭人知昼暖是浓诗艳曲吗?这可是著名词人陆游的诗啊——《村居书喜》宝玉与贾政的矛盾里,可怜放翁跟着枉担了个“骂名”。

宝玉与他老爹呢,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观念不同,一旦接触必有战火。

三、宝玉听到贾政好似打了焦雷

第二十三回 (宝玉)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弄那个(进大观园住),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听了,好似打了个焦雷, 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一般,杀死不敢去。
第二十六回,正说着,只见袭人走来说道:“快回去穿衣服,老爷叫你。”宝玉听了,不觉打了焦雷一般,顾不得别的,急忙回来穿衣服。

前八十回里共出现了四次“焦雷”,有两次都是写宝玉一听到老爷叫的反应。这在文学手法上意在强调。

大家知道,贾政一直把宝玉当成调皮的坏孩子。阖府上下都知,老爷一叫宝玉准没好事,不是骂就是打。贾政见宝玉的表情永远都是拉长脸。好好的父子,就像见到仇家似的。

曹公把宝玉怕贾政这个特点写得活灵活现,光听到贾政就感觉天塌了,可真的是老鼠见到猫啊。真心疼宝玉,胆子也得被他爹吓破了。

四、贾政与宝玉矛盾达到高潮

再看,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

贾政误以为宝玉外养优伶,内辱母婢,下狠手严打宝玉,把个宝玉打的半死。

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

我们这些外人看,这简直就是家暴啊,虐待儿童啊。要是在美国,贾政这个老父亲可是要蹲监狱的。

贾政这人也真是的,不分青红皂白,听信小人谗言,还真对自己亲儿子下狠手。这是亲爹吗?一本正经的贾政果真是假正经,心竟如此冷,如此狠。对儿子都能这样,何况对外人了。这样的画面,我们现在也就是在新闻报道上听过吧。他们父子之情真真恶化到一定地步了。

五、父子关系急需缓和

贾政与宝玉,在外人看是父子。但是,他们这种父子关系实在是危险。

贾政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儿子。这个儿子也不敢理解自己的父亲。

贾政居高临下,封建传统,固守己见,教导儿子,不懂沟通,不给宝玉解释的机会,使得二人矛盾不断激发。

3

贾宝玉一出生,口含宝玉,浑身异象。古人注重祥瑞,贾政更有一颗光宗耀祖之心。贾宝玉的出生无疑令贾政大为振奋,以为自己生出了绝世麟儿可以光宗耀祖。殊不知,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贾宝玉其后的表现,令贾政从失望到绝望,最终彻底放弃。

【一】

那年周岁时,政老爷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他将来是酒色之徒耳,因此便不甚爱惜。

贾政不喜欢贾宝玉的第一个原因,就因为贾宝玉并不是贾政理想中的儿子的样子。贾政一心想要光耀门楣。作为荣国府二房,他手中并没有爵位可以继承。想要不被没落和边缘,只有靠自身努力。他自己没有机会做到,希望儿孙能够做到。所以,他对出生异象的贾宝玉的期望比哥哥贾珠还要强。

可现实的讽刺是,贾宝玉从里到外都不像他这个老子。他讨厌什么,贾宝玉都喜欢。两个人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大,直至视若仇寇。

【二】

贾政最不能容忍的,是贾宝玉不读圣贤书的行径。贾宝玉并非不读书,而是不读圣贤书。对于贾政二房来说,惟有科举才是正途。除此之外别与他图。贾宝玉不读书,二房在失去贾珠这个读书苗子后整整错失了一代人,将来衰败命运不可逆转。

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玩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

贾宝玉不像贾政还能容忍,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但不喜读书实在令贾政忍无可忍。贾政话中对儿子的厌恶可谓少见。世上没有不爱儿女的父母,贾政也不例外。可贾宝玉长成贾政最不喜欢的模样,也是贾政万万接受不了的。哪怕贾宝玉不是读书的料,与厌恶科举入仕之书是两码事。明明聪明绝顶,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偏偏不务正业,父母看见只有痛心。

【三】

儿子不像自己,不爱学习贾政也没办法,自己生得终究不能掐死。时间久了,贾政也有放弃的意思,强扭的瓜不甜。不想贾宝玉游手好闲,在外惹祸生事,招惹来忠顺王府责难,贾政忍无可忍。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

贾政恨的要打死贾宝玉是认真的。皆因与蒋玉菡结交也好,荒疏学业也好,甚至致死金钏儿贾政都能忍,可千不该万不该惹来忠顺王府的敌对和责难。

贾家这样的家族,在朝中经营几十年根深蒂固,不结党根本不可能。四王八公的关系盘根错节,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通过秦可卿葬礼和贾元省亲看的清楚。而忠顺王府明显是另一方的敌对势力。双方角力,就怕给对方留下破绽所趁。贾宝玉的行为无异于挖了贾家自家墙角。

贾宝玉被打,源于贾政对贾宝玉不像自己的不满,不喜读书的憎恶,浪荡无行的痛恨,这三点令贾政大为灰心。归根结底贾政认定贾宝玉是招灾引祸的败家子。殊不知,真正为贾家惹祸的不是贾宝玉恰恰是贾政光宗耀祖的执迷将贾家推到风口浪尖,处处树敌。他不树敌,又何惧贾宝玉惹祸?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4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富贵公子哥。他的爹爹贾政,是守法奉公的好官员。然而,这一老一少的组合,性格却相差得天壤之别。

贾政是传统的男人,脑子里都是传统儒家伦理道德那些“君君臣臣”的条条框框规则,他希望自己的宝贝儿子能够像他一样,能够好好读圣贤书,考取功名,继承自己的家业,将家族的荣华富贵传承下去。

然而,偏不巧,宝玉是个“公子哥”,这点从他1岁时“抓周”抓出来的东西便能看出。桌上摆了一大堆的东西,什么书籍、毛笔、算盘、官印、珠宝等等,在一桌子琳琅满目的物品面前,宝玉偏偏抓了他父亲最不希望看到的东西:女人的胭脂水粉钗环,结果,把贾政气个半死。

原文: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件,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抓来。

自此,贾政都不太“稀罕”这个儿子,断言他将来“必定酒色之徒耳”。

长大十几岁时,贾宝玉确实也像“抓周”展现的一样,喜欢混在女人堆里,厌恶男人。用他的经典“语录”来说,叫“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句话放在今天看,可能都会被指偏激,甚至被指为性别歧视。这放在当时那个封建年代,尤其是对他那一本正经的老父亲来说,更是不得了。被听见了,定是又被谩骂、毒打了一顿。然而,即便骂了、打了,贾宝玉也是生性不改。

为了让这个独苗儿子能够长得像些模样,而不是长得三流子,贾政没少费心思。如对贾宝玉的上学念书问题格外重视。

宝玉去学堂,贾政十分关心,前脚刚把宝玉赶走,后脚就立马喊来了随从,吩咐跟班认真督促宝玉读书,并时刻将学堂学习的内容转告给他。结果,贾政喜欢什么,贾宝玉偏不干什么。你让我读圣贤书,我非要游山玩水,和姐妹们吟诗作对。

最终,贾政看着眼前这个“逆子”,从失望到彻底的绝望。

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玩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

贾政和贾宝玉,是两个世界的人,两人的代沟,可以说隔的不止是一座山的距离。

比如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上,就充分体现了两人的思想分歧。

贾政是一本正经的传统人,喜欢古朴雅致的稻香村(人工开凿)。他问儿子“你觉得稻花村怎么样?”

贾政很是希望能够从儿子嘴上听到一些赞美的话,而宝玉不但没有迎合父亲,甚至还发表了和父亲相悖的看法,当着众人面反问老父亲,”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贾政听了,火冒三丈,说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

总的来说,贾政和贾宝玉,虽是父子关系,但是贾政根本不了解儿子,儿子也不了解父亲。为此,两人关系一度恶化。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者性格、思想不同使然。

贾政对贾宝玉是“爱之深责之切”,他望子成龙,但是偏偏生了一个生性“不听话”的儿子。

贾政喜欢用封建传统的思想,刻板的道德伦理,居高临下地审视和管束贾宝玉。贾宝玉刚好活在一个不受思想束缚的世界里,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

最终,因为思想不同,性格对立,造就了一对僵硬的父子关系。

5

在诸多红学家眼中: 贾政对儿子宝玉“铁血、冷酷”。对他的评价也是: “道貌岸然、利欲熏心”。就个人观点而言,我并不认同。

张爱玲曾说“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由于现存的《红楼梦》前后是两位作者所著,文中会有许多不能接续的线索。正因为此,我认为贾政与宝玉的父子关系不应如表面这般。

这一切都得从贾政的经历说起,贾政是家中次子,自幼酷爱读书,受祖父疼爱。年轻时也有过奇思,也曾经诗酒放诞;后为光宗耀祖,才回归正途,专心向学致力科举。怎料代善临终却给他谋求封职,这也断了他进取的路径。终日只热衷读书下棋,不理俗事。

元春入宫又激起他进取的心,无奈贾珠早亡让他对宝玉的期望值加大。面对同样处境的次子,贾政为了让宝玉尽早回归正途地,采取了高压政策。不过他和那个时代的父亲犯了同样的错误,反而让宝玉与自己越行越远。这就所谓: 爱之深责之切。

6

贾政对贾宝玉当然也像普通父母对孩子那样望子成龙,光耀门楣。所以,贾政对宝玉实行非常严格的教育。宝玉确实也对贾政心存敬畏。书中贾宝玉宁可饶远路,也不想从贾政的书房经过。李嬷嬷说了句:“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提防问你的书”,贾宝玉一听到这话就不自在,连酒都不喝了。

可惜宝玉天生不爱读书,讨厌科举。不仅装病逃学,还在背后说除了《四书》别人的书都是杜撰的,把别人劝他读书的话说成混账话。连贾政要求贾宝玉练字,贾宝玉都拿众姐妹的字凑数。而这一切怎么能不让贾政生气?再加上贾宝玉平时也是不学好,只知道吃喝玩乐,所以才有了贾政痛打宝玉的一幕。

不过毕竟是父子,虽然贾政一再失望,但是贾宝玉毕竟是他的宝贝儿子,虽然贾宝玉不喜读书,但因为天资聪明,在诗词歌赋上却颇有心得,每每艳惊四座,所以贾政也是很得意的。而且贾政还觉得因为他在这方面的才学,也不算十分玷污了祖宗。而且家族中虽有深精举业的,却也不曾发迹一个。所以,后来的贾政并不再强以举业来为难贾宝玉,几乎任由他自由发展,也算得上是对贾宝玉的一种溺爱了。

7

贾政是恨其不争罢了,父子骨肉,总归是有情的。俗话说,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贾老头怎么不去打薛蟠的?宝玉是他儿子,有教养之责,不打不管这个臭小子,像贾母那样宠宝玉,那才是祸害他呢。

8

其实贾政最爱的儿子就是宝玉。原因如下,一,宝玉含玉而生,这可是从未有过,用贾雨村的话说,‘只怕这人来历不小。’贾政鄢能不知道。二,贾珠早亡,贾政不贯于俗务,即不善理家,不得已让贾琏来协助管家,他心里不是完全放心的,而宝玉才是最佳人选。三,宝玉长像很好,古语有云,娃娃是自家的乖,而且宝玉文才很好,贾政鄢能不爱。四,生宝玉时贾政已四十多,正是中年得子,而且将来涉及到世袭之事,必然是宝玉所得,所以贾政心中宝玉必然是第一接班人,这就不得不提到贾环,他虽然也是贾政亲生,但毕竟是庶出,他将来的地位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宝玉比。这也是赵姨娘要害死宝玉的原因。

但在书中我们看到的却是贾政对宝玉没什么好的言语,多见责备少见称扬,就连宝玉说去上学也是用讥讽之言来回应。甚至因为琪官之事要将他打死。这真是爱之深责之切,宝玉对此确不能理解,他就像个不懂事的小孩,只知道玩耍,不知道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不知道父亲对他如山般的爱,当他有一天终于理解时,一切都晚了,因为他的家没了,父母不在了,而他什么做不了,那时他的心中只有悔恨。所以才有: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慨叹。

9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知道贾政是怎样一个人。我们眼中的贾政,已经是一个刻板、道学、了无趣味的中年人了。但贾政不是维纳斯,不是从生下来就是这样子的。年轻时的贾政是什么样?

赖嬷嬷有一次在贾母面前闲坐,说起“老爷小时侯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这里老爷当然是贾政,因为接下来说到“那大老爷”“东府里”。贾政也挨父亲的打,并且不止一次,大家都看见过,以至赖嬤嬷几十年过去都记忆犹新。

七十八回,书中用“诗酒放涎”形容曾经的贾政。这个词语放到贾政身上,似乎格格不入,倒像是为宝玉量身定做的。难道贾政年轻时,也有过宝玉的生活,有过宝玉的趣味?

作品中的人物大多丰满多面,让人一望生厌的不多。赵姨娘是其中一个。贾政怎么会喜欢赵姨娘,跟她生了两个孩子,到儿女成人还常常住在她房里,宠爱不衰?

赵姨娘粗俗,不识大体,愚蠢,不求上进。但她有股粗俗的生命力,还有顽强的、不顾一切的战斗激情。她四处惹祸,跟谁都吵架,不肯受点委屈,经常无事生非刷存在感,是谁都不能忽略的存在。

如果不看名字,这段分析是否也可以用在另一个人身上?没错,芳官除了会唱戏和年轻漂亮,其他特点完全符合上面的分析。她甚至连针线活这样的妇女基本功都不会,连服侍人也是现学。可她一到怡红院就成为明星,受宝玉宠爱程度引起别人屡屡吃醋。宝玉的欣赏角度,竟与贾政有相通之处。

这样看来,贾政年轻时多半是另一个宝玉。只是年纪渐长,回归道统,“觉今是而昨非”,完全否定了过去的自己。所以贾政看到宝玉就生气,因为那活脱脱就是从前的、被否定了的自己。

贾政没学过心理学,不懂教育子女要因势力力导。他只会用呵斥和棍棒说话。他打的不仅是儿子,更是昨天的自己。

10

贾政对宝玉的感情应该是爱恨交加怒其不争的。

宝玉深受贾母喜爱,生性爱往女孩堆里扎,生的又极好,天性聪慧只是注意力不在仕途,贾政是宝玉的父亲,因为贾珠早亡肯定对宝玉更是喜爱,况且宝玉是衔玉而生,更与众人不同,又是贾政唯一的长房儿子,贾政肯定对他寄予厚望,宝玉的意不在学习和仕途让贾政的希望很是落空,所以贾政更多的是在爱的基础上怒其不争。

我觉得贾宝玉对父亲的感情是怕,怕父亲的责骂而不敢见,每每听说父亲要问自己的书,就吓的像老鼠见了猫,这种怕也并没有促进他俩的父子关系。